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新科技》2008,(4):6
蒋志培说,当前,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最突出的任务包括四项: 第一,依法审理好各类知识产权案件,进一步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审判水平,这就是说,高质量、高效率办好案件始终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2.
周寅 《华东科技》2001,(6):12-13
知识产权案件的立案是人民法院审理知识产权案件的重要环节,也是当前审理知识产权案件的一个难点问题。正确及时地依法立案,对于保护当事人的诉权以及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人民法院在受理知识产权案件立案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知识产权案件的立案条件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的规定是知识产权案件立案的重要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审理知识产权案件若干规定也是立案工作重要的司法依据。根据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知识产权案件的立案必须符合下列几个条件: 第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所谓直接利害关系,是指依照法律  相似文献   

3.
《今日科技》2008,(7):39-39
浙江省知识产权民事审判管辖体制再做重大调整和完善 为建设创新型省份服务,继杭州、宁波、温州、金华和台州等中院具有专利民事纠纷案件管辖权和杭州滨江区、宁波慈溪市、温州瑞安市和金华义乌市等4个基层人民法院具有部分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管辖权外,2008年7月1日起,浙江省知识产权审判管辖权体制再做重大调整和完善,使浙江省知识产权审判管辖体制布局日趋完善和合理,以适应经济发展和知识产权保护新形势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上海法院不断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作为知识产权审判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专利审判工作也进一步加强。 一、受理专利案件的情况 专利案件历来是数量最多的一类知识案件,专利案件的收案数基本保持在知识产权案件收案总数的40%左右。1995年,上海法院共受理一审专利案件92件,占一审知识产权案件总数的40.48%,其中专利权属案件7件,专利  相似文献   

5.
《科技成果纵横》2007,(3):19-21
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设立“世界知识产权日”的目的在于树立尊重知识、崇尚科学、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营造鼓励知识创新、保护知识产权的法治环境。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保护知识产权,为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司法保障,是人民法院的一项重要职能。沈阳市法院担负全省专利案件及全市的著作权、商标权、技术合同等知识产权案件的审判工作。2006年市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共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132件,依法保护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严厉制裁了侵权行为。在此,该院精选了2006年度审理的十大典型知识产权案件向社会发布。  相似文献   

6.
《太原科技》2010,(4):103-103
2009年,全国审结知识产权案件3.6万件,同比上升了29.7%,比民事案件平均增幅多出了22个百分点。而这一增幅是在案件基数不断扩大的前提下实现的。天津市知识产权局局长何志敏认为,这意味着我国知识产权矛盾的凸显期提前到来了。何志敏分析,知识产权矛盾提前凸显的原因有国内外两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科技成果纵横》2006,(3):25-28
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设立“世界知识产权日”的目的在于树立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营造鼓励知识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治环境。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保护知识产权,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提供司法保障,是人民法院的一项重要职能。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担负辽宁省专利案件及沈阳市的著作权、商标权、技术合同等知识产权案件的审判工作。2005年该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共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119件,依法保护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严厉制裁了侵权行为。4月18日,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精选了2005年度审理的十大典型知识产权案件向社会发布。  相似文献   

8.
黄婧 《华东科技》2008,(5):69-71
日前上海市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开展"2007年上海保护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件"推荐评选活动,这十大案件具有典型性、影响力较大.其中既有行政处罚的案件,也有司法审判的民事和刑事案件,还有异地移送、联合执法和跨国侦破的案件.  相似文献   

9.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竞争加剧,人才流动也日益频繁,由此引发的商业秘密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02年深圳华为的沪科案、2004年微软与李开复竟业限制纠纷案,再到百度诉员工泄密争议案等一系列案件,使得商业秘密案件逐渐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该类型案件也是知识产权侵权案件数量上升较快的案件类型之一。据最高人民法院统计,95%以上的商业秘密侵权案件,都是由“员工泄密”造成。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我市企业遭受的知识产权侵权案件逐年上升,仅去年市法院审理涉及商标、著作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等知识产权案件99件,市知识产权局受理知识产权侵权案件近10件。"随着我市经济加速融入全球化浪潮,企业遭受的涉外知识产权侵权纠纷也开始增多,案件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市知识产权局局长杨国华介绍,在这些侵权纠纷中,一些企  相似文献   

11.
有数据显示:2003年1—11月,中国的法院共受理知识产权案件5750件,同比上升达24.57%。广州的知识产权案件增长幅度更是惊人:2001年为196件,2002年增长到237件,2003年增长到343件。 而2003年更是堪称广州的“知名企业知识产权年”,许多国际知名企业都在这一年以著作权侵权、商标侵权、不正当竞争等案由在广州中院提起诉讼,其中不乏微软、可口可乐、宝洁、联合利华、荷兰喜力啤酒以及TCL、美的、海尔等国内知名企业。 为何知识产权案件层出不穷?保护知识产权究竟难在哪里?  相似文献   

12.
正接收范围:(一)接收涉及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商业秘密、地理标志使用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等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的举报投诉;(二)解答与知识产权有关法律法规、申请授权程序、法律状态、纠纷处理和诉讼等咨询;(三)依当事人申请,对具有较大影响的、难以解决的知识产权事项或案件组织提供侵权判定、赔偿数额估算的参考意见;(四丨侬当事人申请,对符合规定的重大、疑难知识产权事项或案件组织研讨、提供知识产权分析论证以及知识产权预警服务;  相似文献   

13.
知识产权诉讼中的专家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商业竞争中,技术的保护与争夺日益激烈,由此造成的知识产权纠纷也不断增多。鉴于知识产权案件的专业性强、涉及面广,技术鉴定工作已经成为司法鉴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工作通常需要各行业专业人士的参与,专家鉴定也就成为其中重要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4.
涉外知识产权案件大幅增加从4月26日举行的2006年中国保护知识产权高层论坛上获悉,近年来中国涉外知识产权案件大幅度增加,规模也越来越大。国外企业索要的专利费用和赔偿额越来越多,动辄数以亿元计。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在论坛上说,美国国际贸易委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加入WTO进入新阶段,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将愈显严峻。保护好自主知识产权,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是摆在企业界、科技界、法律界的重要课题。2004年“十大侵权犯知识产权案件”的公布,给予我们很好的参照和警示。  相似文献   

16.
当前全球的知识产权争端的案件数量日益加剧,其原因以及解决方案也各不相同。本文分析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对于知识产权争端的原因、解决程序以及其特点。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这两大组织对于知识产权争端不同态度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7.
一、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制度的评价(一)我国目前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制度框架 从下表,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与此同时,有关知识产权的司法审判制度也日趋完善,如北京、上海、广东、福建和海南等地的高院已经建立了知识产权审判庭,这有利于提高知识产权案件的司法效率。  相似文献   

18.
郭艳  刘小成 《安徽科技》2015,(12):24-26
<正>随着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知识产权纠纷逐渐增多,涉及问题的专业性与复杂性程度逐步增加,借助鉴定方式辨清是非越来越必要。涉及知识产权纠纷的民事、行政及刑事案件与其他案件相比,法律问题与其他问题交叉,涉及学科知识复杂,法律问题中又广泛涉及技术纠纷。一般来看,涉及知识产权纠纷的案件,往往需要借助鉴定来解决技术争议。因此,形成一套公正、合理、高效、  相似文献   

19.
<正>4月4日,浙江省检察院出台了《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推进知识产权检察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了6项工作任务、10项工作举措,全面推进知识产权检察工作。方案按照"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总体要求,从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检察工作领导机构、强化案件查办力度、探索建立工作体制和长效机制、加强检察基础工作建设、增强信  相似文献   

20.
王旎 《科技信息》2007,(22):24-25
近年来,滥用知识产权的案件频频发生,给我国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建立知识产权许可的反垄断控制机制在我国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紧迫的。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反垄断法律框架和美国《知识产权许可的反托拉斯指南》,提出了加快反垄断立法进程、加强对知识产权许可引起的反垄断问题的指导、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许可的反垄断指南》等建立我国知识产权许可的反垄断控制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