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报道山东省境内5种鹤:灰鹤、丹顶鹤、白枕鹤、白头鹤和白鹤的居留状况、迁来、迁离时间、分布和数量。  相似文献   

2.
盐城沿海丹顶鹤种群动态与湿地环境变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盐城沿海滩涂即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丹顶鹤越冬分布和数量调查,探讨了数量动态变化与湿地环境变迁间的关系.丹顶鹤在本区的越冬种群数量在1982年到2000年间曾有显著的增长,最多时达1 128只,但近几年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分析表明近期丹顶鹤越冬种群数量下降与保护区湿地类型的变迁有关.对丹顶鹤种群动态分布分析认为,未来于本区越冬的丹顶鹤种群在核心区的栖息仍然保持稳定及增加趋势,另有部分群体也有继续向异地迁移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从丹顶鹤(G.joponensis♂)、白枕鹤(G.vipio♀)、灰鹤(G.grus)及丹顶鹤♂和白枕鹤♀的4个杂交子代中分别扩增出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并测定出细胞色素b碱基序列,它们之间的序列差异在0.1%~7.2%之间.序列分析表明几种鹤类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的碱基变化主要是转换和颠换,转换的比率大于颠换;绘制几种鹤类细胞色素b之间的亲缘关系进化树表明丹顶鹤和灰鹤的进化距离更近,4个杂交子代与母本白枕鹤的亲缘关系更近.  相似文献   

4.
山西河津市黄河滩涂灰鹤越冬数量调查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1994年~1996年冬季对河津市黄河滩灰鹤迁徙动态、栖息地类型、活动习性和种群数量进行了观察、统计。结果表明:灰鹤每年10月中旬迁来,次年3月中旬迁离;冬季成群活动多在10只~20只一群;数量700只~900只左右,与1983年相比较明显下降;建议加强对其栖息地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鹤类是珍贵的大型鸟类,全世界共有15种,我国有9种,云南有4种即丹顶鹤,黑颈鹤、赤颈鹤、灰鹤。它们在云南的分布,数量及将来的发展状况如何?是自然保护和对鸟类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问题。为了搞清这个问题笔者曾于1981—1984年冬季沿鹤类在云南的原分布的大部分地区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数量预测,现将结果报道如  相似文献   

6.
自1990年云南省大山包黑颈鹤自然保护区建立至今,情况一年好过一年。在这个海拔3400米的山乡,越冬的黑颈鹤数量从当初的200余只,增加到现在的1200余只。据统计,全世界现存的鹤共有15种,中国拥有8种,分别是:白鹤、白头鹤、白枕鹤、灰鹤、丹顶鹤、蓑羽鹤、赤颈鹤和黑颈鹤。其中被国际鹤类保护基金会列为濒危种的有白鹤、黑颈鹤、丹顶鹤、白枕鹤和白头鹤5种。黑颈鹤为中国独有鸟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现存的黑颈鹤总计为2000余只,不容置疑,云南省昭通市大山包乡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黑颈鹤聚居地。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自治区全区总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2.3%,草地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74.6%。到1989年底,有6种鹤在内蒙古地区分布,并均有繁殖记录。但近十年来的考查表明,目前仅丹顶鹤,白枕鹤,蓑羽鹤在内蒙古地区繁殖。在繁殖季节,灰鹤曾多次见于呼伦贝尔盟,但从未见卵或雏鸟。内蒙古东部地区是丹顶鹤和白枕鹤的主要繁殖地。内蒙古大草原是我国蓑羽鹤的主要繁殖地。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野生动物区系特征和植物区系特征两个方面入手,调查研究了大庆市生物多样性的现状,阐述了大庆境内国家级、省级重点保护动植物物种保护情况,结果表明:大庆市共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6种,其中丹顶鹤及白鹤的数量稍有增加;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8种,其中白枕鹤和灰鹤的数量均略有增加,而大鸨、小天鹅、大天鹅、角鸊鷉的数量却明显地减少了;省级重点保护动物21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3种.其余物种数量相对稳定,并趋于平衡.另据调查,大庆没有外来动植物物种,也不存在因为生物技术而引起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等方面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邛海的灰鹤     
灰鹤是一种数量较少的大型水禽,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中日候鸟保护协定中的鸟类之一。作为冬候鸟,灰鹤在四川省西昌市东南缘的邛海有一定数量的分布。笔者自1992年春以来,对灰鹤及其所栖息地的生态环境,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考察。邛海是四川省第二大淡水湖,位于西昌城东南3.5公里处,面积31平方公里。每年冬季湖东端青龙寺水域,栖息着各类候鸟、旅鸟、留鸟共19种。除灰鹤外,还有中白鹭、四川省的特有种鱼鹰等。每年9至10月,灰鹤从西伯利  相似文献   

10.
向海湿地生态环境变化对丹顶鹤数量及其分布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分析了向海自然保护区自然和社会生态环境变化对丹顶鹤数量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湿地自然生态环境变化对丹顶鹤的数量分布影响非常显著,在1997-1999年间,向海自然保护区经历了严重的干旱和百年不遇的洪灾,湿地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三年春季,丹顶鹤的数量差异很大,分别为32只、25只、64只,筑巢丹顶鹤分别为6对、4对、13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和保持稳定的丹顶鹤栖息生态环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山西的鹤有2种,以及灰鹤在国内23个省或自治区的分布概况,并据此对灰鹤在国内的迁徙途径作初步探索性的推测。  相似文献   

12.
中国灰鹤种群数量与年龄结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菲  张筑丽 《贵州科学》1998,16(1):40-47
截至1995年,灰鹤在中国和总数量估计为19372-22311只,其种群的年龄结构:成鸟44.19%,亚成鸟36.1%,幼鸟16.86%。总体属稳定增长型种群,其中,在我国东北和东部区域,成鸟84.16%,亚成鸟0.34.5,幼鸟15.5%左右,潜在着数量下降和年龄老化的危机,可能属下降种群;在我国云贵高原,成鸟38.48%,亚成鸟41.2%,幼鸟18.72%,属潜在强劲发展态的增长型种群。  相似文献   

13.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以游禽、涉禽及珍稀濒危物种的种类和数量为评价因子,对天津地区5处水鸟栖息地的保护等级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北大港水库得分0.996,属极其重要等级,团泊洼水库、尔王庄水库和七里海水库得分分别为0.726,0.504,0.518,均属较重要等级,西河-岳龙湿地得分0.476,属一般等级.因此,北大港水库、团泊洼水库、尔王庄水库和七里海水库应得到重点保护.西河0岳龙湿地是一个重要的灰鹤越冬场所,应注意在灰鹤越冬季节内对该地区的保护.天津案例表明,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利用现有水鸟调查数据对水鸟栖息地的保护等级进行综合、量化的评估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共空间模式算法运用于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特征提取分类正确率低、计算实时性差等问题,提出运用S变换结合共空间模式算法对脑电信号进行特征提取方法。经过S变换后的信号具有更加明显的时、频、相特征,再运用共空间模式算法提取特定任务信号成分的特征,最后用支持向量机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在S变换采样数较多的情况下,平均正确率达到92.8%,大大超过单纯使用共空间模式算法的正确率。如果降低S变换的采样率,系统实时性得到大幅提升,平均运行时间仅为0.85 s,平均分类正确率可达89.8%,比仅运用共空间模式算法的运行时间缩短30.9%。可见,不仅可提高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的分类正确率,还可以提高分类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15.
柱间支撑是单层厂房的纵向主要抗震构件,而吊车梁兼做柱间支撑开间的水平压杆和非柱间支撑开间的刚性系杆,为使吊车梁能将厂房的纵向地震作用通过柱牛腿传给柱间支撑,吊车梁底部的支撑牛腿将承受较大的剪力、纵向弯矩及扭矩。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只列出牛腿在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计算公式,而没有考虑纵向地震作用影响。在纵向地震作用下,对柱牛腿面预埋板锚筋抗剪强度、吊车梁下部与牛腿面之间的连接钢板焊缝强度及牛腿抗弯强度进行了分析计算,提出了柱牛腿在抵抗纵向地震作用时的改进方法和构造措施,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16.
扎龙湿地生态环境变化及其对白鹤迁徙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1986-2002年扎龙湿地自然和社会生态环境变化及其对春季白鹤迁徙活动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区域气候干旱化背景下,流域中上游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型工程建设等影响使扎龙湿地生态环境发生很大的改变,鸟类栖息繁殖的生境遭到破坏.近17年来,湿地总面积减少了21.33 km2,芦苇沼泽和明水沼泽面积分别下降6.14 km2和6.27 km2,湿地分布重心向西北方向偏移了771.1 m.沼泽斑块数量增加,平均规模缩小,大块沼泽湿地不断被蚕食,栖息地破碎化程度增大.保护区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珍稀水禽的栖息空间萎缩,取食条件变差,在扎龙湿地停歇的白鹤数量减少,停留时间缩短.1998年嫩江流域大洪水过后,连续3年严重干旱,2002年白鹤的数量锐减到仅126只.2002年以来大规模的生态补水使扎龙湿地生态功能得到一定恢复,迁徙停歇的白鹤种群数量明显增加,分布范围扩大.  相似文献   

17.
ZYP型重力开关式永磁吸盘主要是利用磁钢本身的吸力特性和吊钩升降的机械动作来装卸重物。它不仅克服了电磁吸盘存在的断电保护,磁滞及拖览作业等缺点,而且具有无电作业,无漏磁及抗外电磁干扰等特点,工业应用表明其性能稳定,吸盘关闭后无铁屑吸附,是冶金,造船与机加等行业经济实用的磁性起重器。  相似文献   

18.
黑颈鹤消化道的组织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石蜡切片,HE染色,对一雌性5龄黑颈鹤的消化道进行了组织学的观察。粘膜层、肌层和消化腺发达为组成消化管壁的主要结构,咽、食道、嗉囊均为复层扁平上皮,角化层明显,粘液腺数量多,体积大、腺胃固有膜内有单、复两种管状腺。肌胃的类角质膜发达。单管状肌胃腺常4-6或12-14个组成一束,肌层仅为厚层环肌组成,小肠绒毛肠腺发达。粘膜肌明显,大肠壁厚肠腺少,肌层相对发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