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经典的信道估计为线性插值,而信道的多普勒频偏体现了信道参数变化的快慢,因此信道插值的参与点数可以根据多普勒频偏进行动态调整.该文据此提出了基于多普勒频偏估计的自适应多时隙加权平均(WMSA)信道估计算法,有效提高了信道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利用相干Rake接收机原理,估计出有效到达径的信道估计参数及其包络信号;统计有效到达径包络信号的电平通过率,并由此估计出信道的多普勒频偏.利用多普勒频偏与最优信道估计平均长度的关系,动态地调整信道估计平均长度,使整个相干接收机的性能在不同的移动速度下均能获得较好的估计性能.  相似文献   

3.
利用有效到达径上信道估计值包络的电平通过率,估计出时变多径信道的多普勒频偏,并分析了影响该频偏估计的几个系统参数,得到了合适的系统参数选取原则.同时在理论上分析了噪声环境下电平通过率的估计偏移,提出了修正方法,使得通信系统在各种移动速度和信噪比下都具有较高的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4.
针对雷达目标微多普勒特征提取中的时频分布选择问题,从理论上分析了微多普勒信号的时频分布特点. 对于多分量微多普勒信号,通过引入性能评价准则给出了时频分布的性能评价指标,并进一步提出微多普勒信号的时频分布优化选择方法. 仿真结果表明,平滑伪Wigner-Ville分布具有最优的时频性能. 该结论对微多普勒提取的时频算法选择及高精度的瞬时频率估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场源的高阶特征参数估计是阵列信号处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近场源高阶特征参量估计可以实现对波达方向(DOA)的频率估计、时延估计、运动目标的多普勒估计.传统的近场源特征估计算法采用单频特征估计方法,无法实现对信号各个参量的联合估计.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灰色(1,1)模型的近场源高阶特征估计算法.构建近场源的参量估计数学模型,通过空间谱估计方法,实现对空间信息的获取,利用信号子空间和噪声子空间的正交性,通过改变灰色(1,1)数学模型来减少对高阶特征参量不平衡敏感性,实现高阶参量联合特征估计.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进行近场源的高阶特征参量估计,能较精确的估计出两个信源的方位角、距离和频率三维参数,在雷达、声纳、通信等信号与信息处理中展示了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机动目标的各散射点多普勒回波信号在运动补偿后一般表现为线性调频信号.通过对Relax算法进行扩展得到调频信号参数的超分辨估计并应用于机动目标单脉冲雷达三维成象,成象效果优于基于解调频方法的成象结果.  相似文献   

7.
在研究了宽带CDMA系统中信道估计均方误差(MSE)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信道估计的互相关函数作为系数的有限冲激响应(FIR)滤波器,并比较了它的理论均方误差与维纳滤波器以及滑动平均滤波器之间的大小.在第三代移动通信(3G)支持的多普勒频移范围内的计算机仿真表明:通过自适应算法,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在知道噪声方差的情况下都可以获得良好的均方误差性能.  相似文献   

8.
在OFDM系统中,如何对快时变信道进行准确估计,同时提高频谱利用率是一个极具挑战的问题.传统信道估计方法如最小二乘法和最小均方误差法均基于多径信道密集型假设,导致频谱利用率低下.本文在压缩感知的框架下,利用多径信道的稀疏特性同时整合前次OFDM块中所估计的多径位置信息,提出了一个新的OFDM快衰落信道估计方法.因为利用了信道稀疏性与多径位置信息,本文提出的方法克服了奈奎斯特采样率的约束,大幅度减少了精确估计信道对导频数的需求.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经典的压缩感知和最小二乘方法相比,该文方法不仅获得了更好的估计精度,而且大幅度地提高了信道的频谱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天基雷达杂波消除、高分辨率的角度估计和广域监视功能,采用三通道相位中心偏置天线(DPCA)/monopulse(单脉冲)信号处理系统.由于天基雷达的运动和地球自转,地球上每一点的杂波都产生了附加的多普勒成分——距离游走效应.文中从天基雷达-地球几何关系的角度分析距离游走效应.距离游走与距离重叠效应相结合,明显降低了DPCA处理算法的杂波抑制性能.针对距离游走效应,在相干处理阶段进行反向补偿、在非相干积累阶段采用线性内插方法进行校正;针对距离重叠效应,采用波形分集技术进行校正.  相似文献   

10.
本文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调频连续波多普勒导航雷达存在低高度限制的原因.证明了取J1一阶边带时,调频连续波多普勒雷达可以工作到零高度,否则存在低高度限制,并推导出其最小起量高度的计算方法.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脉冲体制多普勒雷达存在低高度限制的原因.推导出最小起量高度的简捷而实用的计算方法,用此方法计算了AN-APN220C多普勒雷达的最小起量高度.其计算结果与美国瑞安公司的实测值相符合.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文献数据推导出InAs的浅施主ND对总受主NA的关系曲线,发现体单晶、气相和液相外延三种材料的数据能用一条曲线来表示.因此推测InAs体材料中的剩余施主应以化学杂质为主.  相似文献   

12.
对布尔函数的分解问题,该文给出两种分解法,分别适用于以表达式或真值表给出的全定义或部分定义布尔函数.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导出光截止法中透光因子的解析式,它们分别适用于短波和长波.这些表式被用于实验测量并证明对改善精度和测量速度是很有用的.根据这些表式,获得精度为10-5的3000个数值的表,进而得到碲镉汞组分x和透光因子F的一个有用的精确到2×10-4的解析式.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微波场强测量中的介质微扰体,给出了椭球介质微扰体的谐振腔频率微扰公式,理想导体微扰体的频偏公式则作为介质的特例而得到.  相似文献   

15.
通过改变材料组分并掺杂一定浓度的MnO2,制备了系列(Pb1-xSrx)TiO3(PST)红外敏感铁电陶瓷材料.对其电热性能如介电系数的温谱特性、频谱特性和热释电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材料的居里温度随组分化学计量比的变化大致成线性关系,每增加mol比1%的Pb,将使居里温度提高约5℃.而随着测试频率的增加,居里温度与温度系数基本不变,但介电常数却略有下降.通过对PST系样品热释电性能的测量,可知材料的热释电系数约在10-3C/(m2·K)量级.  相似文献   

16.
用电导法检测了砷化镓肖特基场效应管中的深能级中心,测试样品有外延材料及全离子注入两种.#br#实验结果表明在所有的场效应管中都存在有EV+0.91eV及EV+0.52eV两个深能级中心.前者是铬产生的能级.在噪声很大的全离子注入场效应管中还发现有EV十0.71eV能级.在一些噪声大的外延场效应管及性能已退化的场效应管的深能级瞬态谱上还有一很宽的大幅度的带,相应能级位置约在EV十0.12eV到EV十0.5eV之间.这可能是由界面态所引起的.测试表明全离子注入法制造的场效应管中的缺陷可少到最好的外延材料制造的场效应管水平.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中频衰减法和微带测试电路.测量了超高频应用的低噪声GaAs双栅肖特基势垒栅场效应晶体管(以下简称GaAS双栅MESFET)的最小噪声系数NFmin、相应功率增益Ga和增益控制量GR,借助网络分析仪测量了S参数.测试表明,1GHz下最佳噪声系数NF0为0.8dB,而GaGR可达11.5dB和48dB,在0.5~2GHz频带内,器件处于稳定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18.
详细讨论了金属-绝缘层-半导体结构一维泊松方程的数值解法.推导了非均匀结点下的牛顿迭代公式.提出了边界条件的恰当形式.作为具体应用的实例,由热氧化MOS结构的高频C-V测量曲线进行了数值计算,获得了Ψs-VG关系及界面陷阱密度分布.将这种方法与常用的准静态C-V法作了实验比较,两者的结果符合良好.但前者在制样、测量方面都比后者简单得多,故适合作为工艺监测的常规手段.  相似文献   

19.
用扭辫分析(TBA)发现在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PFA)熔体中存在转变TuPFA从熔点以上Tu以下温度冷却结晶时形成无规晶片,从Tu以上温度冷却时形成球晶;而从转变温度范围冷却时,则形成棒晶或棒晶与其他晶型共存的形态.DSC研究表明,从Tu以下温度冷却结晶时,其速度要比从Tu以上温度冷却时为快,但转变时并无明显的热效应产生.根据上述结果,对PFA熔体中发生的转变性质提出了解释.我们认为,这种转变与分子链从伸展构象转变为卷曲构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