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新的级联低密度校验码的“差分酉空频调制”方案,该方案适用于收发端均未知信道状态信息的多输入多输出(OFDM)系统.“差分酉空频调制”是在发送天线与OFDM子载波之间进行“空频”编码,而在相邻两个OFDM码字之间进行差分调制,它可以充分利用多径衰落信道所提供的频率分集资源,不需要任何信道状态信息就能够获得最大的频率分集增益.由于其具有最大化的频率分集增益和较高的编码增益,故该方案的系统误码率性能远远优于新近研究文献中所提出的“差分酉空时调制”OFDM技术.在接收端提出了非相干迭代译码方案,其性能良好,同时译码复杂度相对较低.相应的仿真研究表明,该方案在“时频双选”信道下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2.
将自适应调制技术和空间分集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 ,提出了一种与简单空时编码发射机分集相结合的恒定比特率自适应正交频分复用 (OFDM)方案。该算法根据两径发射机的平均信噪比在各子载波上自适应地选择不同的调制模式 ,并保持恒定比特率。仿真结果表明 :在多径瑞利衰落信道下 ,该方案可以显著地改善 OFDM的性能。在无信道编码和误比特率为 10 - 5条件下 ,对于平均带宽效率为1bit/ (s.Hz)的双天线发射分集接收的自适应 OFDM系统与传统 OFDM系统相比可以获得约 35 d B的自适应分集增益。  相似文献   

3.
协作分集是一种新的空间分集技术,将协作分集应用到WiMAX系统中,与WiMAX的物理层核心技术OFDM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利用OFDM技术提高频谱效率,有效地抵抗信道频率选择性衰落的影响;另一方面WiMAX可以利用协作分集获得分集增益,有效地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通过仿真结果表明,加入协作分集的WiMAX系统相对于原始WiMAX系统获得了显著的分集增益,系统的误码性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4.
基于循环延迟分集的空时频编码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结合空时编码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将循环延迟分集引入到传统的空时OFDM编码系统中,提出了一种新的空时频编码策略.在该策略中,对OFDM帧间相同载波上的符号进行空时编码,实现空时分集;OFDM帧内各子载波上的符号则使用循环延迟引入频率分集,实现空频编码.接收端综合利用空时、空频编码的结构信息实现联合译码,获得空时频分集增益.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具有结构简单、差错性能改善明显等优势.在频率选择性信道中,新编码策略可以获得空时频全分集增益.在相同信干比条件下,差错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空时或空频OFDM系统的差错性能.  相似文献   

5.
协作分集是一种新的空间分集技术,将协作分集应用到WiMAX系统中,与WiMAX的物理层核心技术OFDM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利用OFDM技术提高频谱效率,有效地抵抗信道频率选择性衰落的影响;另一方面WiMAX可以利用协作分集获得分集增益,有效地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通过仿真结果表明,加入协作分集的WiMAX系统相对于原始WiMAX系统获得了显著的分集增益,系统的误码性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6.
用于宽带无线通信的空时频编码OFDM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进一步改善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的空时编码系统性能,提出了一种系统误码性能更为优越、功率效率更高的空时频编码OFDM(COFDM)技术.该技术采用子载波分组与线性预编码方案,通过适当的子载波分组,可以保证系统获得最大的分集增益,并使系统编译码的的复杂程度大为降低;同时将空时格栅码(STTC)与空时分组码(STBC)相结合,使得系统在获得最大分集增益的前提下,具有良好的编码增益;最后引入功率配置来进一步改善系统误码率性能和提高功率效率.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良好的系统误码率性能和较高的功率效率.  相似文献   

7.
放大转发异步协作通信系统中的差分空时频传输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频率选择性信道下的异步协作分集系统中信道估计复杂度高及中继传输异步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放大转发协议的异步差分空时频编码传输方案(ADSTF).该方案首先在源节点对数据符号进行满分集旋转、Cayley变换及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然后在中继节点将接收符号放大转发,构造了一种分布式差分空时频编码.在目的节点未知信道状态信息、中继节点非完全同步的情况下,ADSTF方案能够同时获得空间分集和多径分集.与采用差分正交空时分组码的OFDM传输方案相比,ADSTF方案能够获得更高的分集.仿真结果表明,与采用BPSK调制的DOSTBC-OFDM方案相比,ADSTF方案仅以0.25 b/(s·Hz)的速率损失为代价,就能在误比特率为10-3时获得3 dB的信噪比增益.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改进的使用数字相位扫描技术的空时频码,用于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系统.该空时频码首先将原多输入多输出信道等效为具有2根发送天线的信道,再与Alamouti正交空时码的构造形式相结合,并在频率维上进行编码.详尽推导了该空时频码的误码性能,表明它可以获得全部的分集增益--空间分集以及频率分集,并且在发送端已知信道的空间相关特性以及时延谱时可以找出优化的子载波交织间距来增大码增益.此外,该空时频码可以达到速率为1的传输,而译码复杂度近似降低为某些空频码的1/8,且仿真结果表明该空时频码比一些空(时)频码具有更好的误码性能.  相似文献   

9.
在基于子载波调度的OFDM多用户分集系统中,在一个或几个OFDM符号周期内,如果某些用户经历平衰落或者轻度的频率选择性衰落(即相关带宽远大于子载波宽度),当其信道条件不好时,可能长期得不到调度,即使获得调度,也将影响到系统吞吐率性能.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循环延时分集(cyclical delay diversity)技术构造频域波束矢量的方法,利用多天线发送相同的数据流副本,通过调整各个天线间的相对时延增加等效信道的频率选择性.作为一种频域波束成型技术,该方法通过均匀分布在用户频域信道组成的线性空间内的波束矢量向不同方向随机发射能量,使得用户处于良好信道条件的机会大大增加,并且这种构造方法具有简单的循环结构,有利于在收发双方生成和维护.仿真数据表明,通过基于子载波调度的循环延时波束成型方法,系统的平均吞吐率和用户公平度都有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为了获得高速、高质量的无线数据通信,增强多载波CDMA抗多址干扰和信道衰落能力,提出了一种子载波分配与功率分配相结合的信道分配策略。根据不同子载波上衰落幅度的不同,选择性地传输信息,对于衰落幅度较大的子载波不分配信号能量,将其信号能量分配到传输信号的子载波上,能有效地减小多址干扰,同时又能获得较大的分集增益。这种基于子载波衰落幅度的分配策略与其它文献报道方案比较,具有较低的计算量与较好的收敛性,是一种工程可实现性方案。  相似文献   

11.
为了满足无线蜂窝小区内不同用户的业务需求,针对下行正交频分复用中继系统,提出一种基于成比例公平约束的资源分配方案,其主要包括基站与中继处的子载波和功率分配,并在子载波分配过程中提出2种算法.其中,严格的速率成比例公平算法以尽可能满足速率成比例公平为目标,将子载波优先分配给比例公平性最差的用户;松弛的子载波成比例公平算法将速率成比例松弛为子载波成比例,避免了信道较差的用户占用大量子载波.子载波分配结束后,根据子载波分配策略进行注水功率分配.仿真结果表明,2种算法均能够较好地满足成比例公平约束,且与传统无中继的资源分配算法相比,明显提高了系统吞吐量.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relay selection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problem in muhiuser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based cooperative cellular networks,in which user nodes could relay information for each other using the decode-and-forward (DF) protocol to achieve spatial diversity gain.Specifically,the paper proposes an optimal joint relay selection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ORSRA) algorithm whose objective is to maximize system total achievable data rate with the constraints of each user' s individual quality of service (QoS) requirement and transmission power.Due to being a mixed binary integer programming (MBIP) problem,a novel two-level Lagrangian dual-primal decomposition and subgradient projection approach is proposed to not only select the appropriate cooperative relay nodes,but also allocate subcarries and power optimally.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our proposed scheme can efficiently enhance overall system data rate and guarantee each user's QoS requirement.Meanwhile,the fairness among users can be improved dramatically.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中干扰管理算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兼顾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和公平性的协作子载波和功率分配算法.将终端公平度与QoS的乘积作为优先级因子,每轮优先级因子最高的终端获得协作接入点(access poin...  相似文献   

14.
为了能够更加高效地使用无线资源,提出了一种跨层资源分配方案.该方案由调度过程和子载波与功率分配过程两部分组成.在调度过程中,引入了考虑QoS要求的“等效带宽”,以用户的等效带宽和信道增益为依据进行调度;在子载波与功率分配过程中,是以用户在调度后的数据速率和信道增益为依据进行分配.仿真结果表明,这种分配方案能够有效地降低系统的发射功率.  相似文献   

15.
自适应分配技术的应用能优化多用户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功率的使用.文中在对功率最优化问题进行分析后,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速率和信道特性的子载波分配算法.该算法不需要另外计算最终分配给各用户的子载波数,其分配过程包括基本分配和剩余分配两个步骤.在基本分配中保证各用户数据能被及时发送,在剩余分配过程中,以减小各用户所需的发射功率可达到最小值为原则进行子载波分配.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降低系统的发射功率.  相似文献   

16.
在基于OFDM的认知无线电系统中,授权用户会受到认知用户带内子载波带外旁瓣泄漏功率的干扰。这里引入了功率控制参数来调整授权用户的干扰功率约束值,提出了一种认知用户子载波间的最优功率分配算法,通过求解一个凸优化问题来获得最优的功率分配方案。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算法相比,采用该方法获得的功率分配方案,在满足授权用户干扰功率约束值的条件下,可以使认知用户的信道容量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提出一种蜂窝网络中全双工蜂窝用户协作D2D(device to device)通信机制,全双工蜂窝用户采用功率域叠加支持上行传输和D2D通信并发,为无直传链路的D2D用户对协作中继;分析了系统的可达速率域,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最小可达速率的功率分配算法。仿真分析表明,随着自干扰消除性能的提升,系统的可达速率域扩大,全双工协作D2D通信的可达速率域显著大于半双工协作D2D通信,且蜂窝上行链路和协作D2D链路间存在可达速率折中;功率分配算法能根据信道状态动态调整蜂窝用户的发射 率和功率分配因子,功率效率高,且随着最大发射功率的增加,蜂窝上行链路和协作D2D链路的可达速率趋同,能满足最大-最小准则,兼顾蜂窝上行链路和协作D2D链路间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18.
A new cooperative diversity algorithm with quality of service (QoS) awareness for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is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is protocol, cooperation is invoked only if a direct transmission cannot meet user-specific QoS requirements. If cooperation is implemented, partner choice depends on who can achieve the minimum data rate required to have a successful transmission. The closed-form expressions for the system throughput and the power consumption are provided.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QoS-aware cooperative schem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ystem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throughput and energy efficiency by avoiding negative effect of unconditional coope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