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有世界、有国家,必然就会产生外交。然而,什么是外交?这个题目很大,决非一篇短文所能讲清楚。这里只想漫谈涉及外交的一般常识。世界与外交世界,这是个人人都熟悉的名词。据说,世界这个词最早是从梵文佛经翻译过来的。在佛家语中,“世”指时间,“界”指空间,世界即宇宙。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被赋予各种含义,其中最普通的是指我们这个星球所有地方和所有国家。  相似文献   

2.
大来这篇文章原题为《我国外交二百五十天》,发表于《文艺春秋》1980年10月号。作者回顾了他任大平内阁外相八个多月的外交活动,认为日本外交“发生了质的变化”。今天,日本外交“由双边外交发展到多边外交”,“从经济外交发展成为经济加政治的外交”,“有时候由于政治上的原因,也不得不下决心在一定程度上牺牲日本经济的直接利益”。作者认为,今后日本的外交“应该”、也“不能回避”“发挥能动作用”,“同各国共同考虑世界问题”。本刊分期译载这篇文章的详细摘要。文中的“去年”指1979年,“今年”指1980年。  相似文献   

3.
外交离不开灵活性外交离不开灵活性,没有灵活性就没有外交。这样说并非耸人听闻。西方外交家早就认为“外交必须有无限的灵活性,其政策必须是随机应变的”。甚至连被西方谥之为“不先生”的前苏外长葛罗米柯,也不止一次地谈论外交灵活性的好处,他说搞“灵活”外交,  相似文献   

4.
诗言外交     
外交本是一门讲究含蓄的艺术,以诗来言外交,其含蓄,其深邃,其哲理,或许比常规的外交方式更胜一筹。人们常说“诗言志”,殊不知诗还可言外交。外交本是一门讲究含蓄的艺术,以诗来言外交,其含蓄,其深邃,其哲理,或许比常规的外交方式更胜一筹。我国春秋时,使节必须会《诗》,所谓“达乎诗而使”。孔子对他的儿子孔鲤说,“不学《诗》无以言”。又说,“诵诗三百,使于四方”。当时,熟悉《诗》是使节一  相似文献   

5.
自民进党再次执政以来,台湾当局领导人十分热衷于在国际场合“拼外交”,除了祭出“体育外交”和“夫人外交”的法宝外,还企图在“出访”、“过境”、“正名”等问题上实现“外交”突破。可以说,其“拼外交”已经拼到走火入魔的地步。  相似文献   

6.
丁日昌的外交思想形成于19世纪60~70年代。这对中国外交的近代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其内容有:坚守条约的和平外交思想,“自强为本”的实力外交思想,“遣使设领”、“保护华侨”以及主张实行“均势外交”的外交策略等等。从三方面对丁日昌外交思想的成因作一略述。  相似文献   

7.
人们能回答什么是“对外政策”,但什么叫“外交政策”呢?我不是为咬文嚼字或者做文字游戏才来指出这个问题,而是因为这看似一字之差的问题已经折射出许多大问题。把外交置于政策之前不但令人费解,而且其顺序的颠倒说明,现实中,人们没有处理好外交与对外政策(或者对外政策与外交)的关系。首先看一下英语中是否也存在这种现象。答案似乎是否定的。人们知道,英语中表达“对外政策”和“外交”的术语分别是foreignpolicy与diplomacy。从字面上看,它们就是不同的。虽然外交与对外政策密切相关,但对外政策不等于外交,外交也不等于对外政策。一般地,diplomacy指国家有关机构(一般是外交部以及其他政府部门的外事部分)执行国家对外政策、处理对外关系的一套技巧或者艺术。除了在非英语国家的翻译语言中  相似文献   

8.
随着亚洲几个热点的降温,日本对亚洲外交十分活跃。它着重推行“立足亚洲、走向世界”的战略,加速实现“东亚经济圈”的步伐。这个动向已引起舆论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外交语言在外交活动中起着不容置疑的重要作用。一个杰出的外交家应该是优秀的外交语言艺术大师。当今的外交语言艺术日臻完美,形成了一些独特属性,如“规范性”、“模糊性”、“暗示性”、“幽默性”等等。本文试就外交语言的“规范性”和“模糊性”,谈一些粗浅的看法。规范性是外交语言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0.
钱其琛退休后出版回忆录,李肇星在网上与网友交流外交,正如许多人所说,反映了一种新风格新气象。吴建民常说一句话:揭开外交的神秘面纱。他最近在接受本刊记者葛军采访时又重复了这句话。可以说这句话就是这种新气象的注脚。从创刊起,《世界知识》就十分关心中国的外交,这是抗日救亡的时代要求和“世知”的历史使命决定的。但在当时“弱国无外交”,所以有读者在杂志封面写下“近来国际已然忘记了中国”的沉痛语句。新中国成立后“一扫新纪元”,中国外交更成了这本杂志的特色内容。近年来民众对中国外交的关注与日俱增,“世知”的外交板块也…  相似文献   

11.
丁日昌的外交思想形成于19世纪60-70年代。这对中国外交的近代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其内容有:坚守条约的和平外交思想,“自强为本”的实力外交思想,“遣使设领”、“保护华侨”以及主张实行“均势外交”的外交策略等等,从三个方面对丁日昌外交思想的成因作一略述。  相似文献   

12.
本期“话题”,是一次大型研讨会的结果。2003岁末,世界知识出版社暨《世界知识》编辑部联合举行“钱其琛《外交十记》出版及中国外交研讨会”,吸引了几十位卓有建树的知名外交官和外交与国际问题专家,以及十几家新闻媒体的记者参加。大家结合《外交十记》一书内容和自己在外交实践与学术研究中的经历和体会,实际上对20年来外交里程进行了一次深刻全面又饶有趣味的梳理和总结。钱其琛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担任我国外交工作的领导者,是我国外交工作的参与决策者、亲历者和见证者。2003年3月从领导岗位退下后,把自己20年来亲历的十件外交大事记叙下来。这20年正是中国外交经历转折、经受考验、取得重大成就的重要历史时期,钱书本身就是对这一历史时期的整体述描,既具个性化,又具无可怀疑的权威性。戴秉国副外长在研讨会上认为,钱书集中地体现了这个时期我们中国外交上非常精彩的思想和实践活动,反映了中国外交更加成熟的状况,体现了中国三代领导核心的外交思想,也集中地体现了钱其琛自己的外交智慧、才能和风格,以及他对中国外交所作出的新的贡献。讨论会上大家的发言虽不能说字字玑珠,但充满卓见。于是我们决定选取研讨会发言的部分片段,汇集成为本专题。  相似文献   

13.
调研是外交工作的基础读过世界古代史的,可能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腓特烈大帝在总结他击败苏比士元帅的经验时,说过这样一句话:“苏比士元帅通常有100名厨师跟在他的后面,而我却经常有100名谍报人员活跃在我的前面。”此言所归结的是,调查研究乃胜利之本。他谈的是军事,但其真理无疑也完全适用于外交。“情报”是“我们一切想法和行动的基础”。这是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的一句名言。调查研究对于外交,其基础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做好外交工作,“情况明是第一条”,外交调研工作的优劣甚至关系外交决策的成败,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尼克松在其《真正的战争》一书中写道,“一个总统能得到的情报的种类和质量可能成为他在发挥世界领导人的作用方面成败的决定因素”。如无有效的情报工作,我们就会象“被蒙住眼睛进入竞赛场”。  相似文献   

14.
由美国教授斯卡拉庇諾于1959年在“康倫报告”中所提出来的“纵深外交”,其后又被罗伯特·肯尼迪称之为“纵深冲击战术”的外交战术,目前正为肯尼迪政府的海外工作人員、尤其是驻外使节所广泛采用。美国《时代》周刊为此欢呼:“新型的外交活动已經展开”。近来美国与論界更肆意渲染,美其名曰:“新边疆外交”。“纵深外交”究竟是个什么玩  相似文献   

15.
1971年10月,联合国第26届“联大”通过了驱蒋的决议后,次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共同发表了“中美上海联合公报”;9月,中日宣布建交;其他一些与台湾有“外交”关系的国家也纷纷宣布与台湾断交,同我建交。至1973年,与台湾有“外交”关系的国家或地区已由1971年的66个遽减至39个。台湾当局传统的“外交”阵线处于全面崩溃的局面,其在国际上的处境日趋尴尬和困窘。为挽救“外交”颓势,蒋经国在1972年6月出任“行政院长”后,公开提出了“总体外交”的构想(即运用总体的力量来经营“外交”,如“政党外交”,“经贸外交”、“民间外交”等均为此服务),强调要采取“变”与“不变”的原则来“开创外交新局”,即在“反共复国基本国策”不变  相似文献   

16.
浚通“渠道”今年的10月,堪称日本的“中东外交月”。在开罗,在东京,在坎昆,日本通过“葬礼外交”、“邀请外交”、“走廊外交”,同中东问题有关各方进行了广泛的对话。这突出地显示了日本对中东局势的关注。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日本对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席阿拉法特不寻常的接待。这是西方国家第一次这样向巴解最高领导人敞开大门。对阿拉法特的邀请虽由“日本巴勒斯坦友好议员联盟”出面,但接待规格相当于政府首脑的正式访问。在美国坚持偏袒以色列、不同巴解对话的情况下,日本作为美国的盟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台湾当局为在国际上谋求所谓“独立政治实体”地位,以拓展“国际生存空间”为名,投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大搞“务实外交”,实为“银弹外交”或“金钱外交”。从在非洲花钱买  相似文献   

18.
近期以来,国际舆论对中国外交有这样一个评价,那就是“中国外交成熟了”。现在,它变成了全世界对中国外交政策的一个共同认识。国际社会为什么会对中国外交有这样一个评价?我国外交在不断地进步,但是为什么直到现在,国际社会才认定中国外交“成熟”了?这种说法的出现是由于中国自身变化的原因,还是别人对中国的认识发生了变化?不久前召开的党的十六大和这一“成熟论”有什么关系?如果说现在我国的外交政策“成熟”了,那么下一步的发展趋向是什么?我们这些年的外交工作在哪些方面是比较成熟的,是成功经验,哪些方面还不成熟,是需要改进的?今天请专家就上面的问题进行探讨。——阎学通  相似文献   

19.
薛力 《世界知识》2018,(1):73-73
从地理上看,东北亚包括蒙古国、朝鲜、韩国、日本四个国家,加上中国的一部分(华北与东北地区)与俄罗斯的一部分(远东联邦管区与西伯利亚联邦管区)。中国的东北亚外交(diplomacy)就是针对这五个国家的外交。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下,周边外交已经成为中国外交的优先方向,在东北亚这个次区域,“政治与安全问题影响经济发展”是这一地区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20.
马建光  张超 《世界知识》2013,(19):35-35,38,39
普京政府的外交谋划不仅在法理上“掐灭”了西方阵营对叙动武的希望之火,更表现出俄罗斯迈入“普京3.0时代”以来令人耳目一新的外交风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