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即使民进党内就"冻结台独党纲"达成共识,也不会改变民进党强烈的"台独"立场与主张。正如台湾《联合报》社论所言,民进党"甩掉台独,比推翻一个政权还难"。2013年12月26日,在民进党"中国事务委员会"召开的第九场扩大会议上,"立法院"民进党党团总召集人柯建铭表示,"台独党纲"已完成阶段性历史任务,是民共双方往来的  相似文献   

2.
明年是台湾“大选”年,现在台湾的主要政党阵营有两个,一个是“泛蓝”阵营,即国民党和亲民党的“连宋合作”,另一个是“泛绿”的民进党阵营。这两个阵营的主要分歧点是,在两岸问题上,“泛蓝”承认“九二共识”,主张“三通”。而民进党则明目张胆地推行“一边一国”,企图推动台独。所以明年的“选举”就是以“一个中国”和“一边一国”的对立为主题。依我的看法,如果明年民进党继续当政,则两岸关系在往后四年内会出现很大麻烦,因为他们认为2008年奥运会后中国的地位会更加上升,那时候台独的希望就渺茫了,因此民进党领导人很可能会在2008年奥…  相似文献   

3.
族群问题是当今台湾政治生活中的一大积弊。每到政党竞选之时,族群问题就成为各政党争相操弄的选战工具。其中,以民进党为代表的“台独”势力时族群问题、尤其是原住民身份的利用最为明显和突出。“台独”势力对族群问题的政治利用不仅是出于其政党斗争的目的,更主要的是为其“去中国化”的“台独”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4.
党朝胜 《世界知识》2008,(11):54-55
5月18日,民进党举行第十二届党主席选举、县市党部主委及党代表选举。“务实台独派”代表蔡英文以73828票、约57%的得票率赢得选举,成为民进党下野之后的首任党主席,老牌激进“台独”分子辜宽敏以48873票、37.8%的得票率落败。蔡英文的当选,是民进党内“温和派”对“急独派”的胜利,有助于暂时缓解民进党“大选”惨败后的混乱局面,  相似文献   

5.
李立 《世界知识》2013,(9):46-47
在台湾政坛,李登辉是一个有影响力的人物。他曾是国民党主席,却使国民党四分五裂,失去执政权;他不是民进党主席,却暗地里帮助民进党赢得2000年“火选”的胜利,让一个成立仅13年的“台独”政党登上了执政的舞台;他的各种媚日言论言行又让坊问关于他是日本人之说甚嚣尘上。今天,就让我们来揭开他的庐山真面目。  相似文献   

6.
文法学院台湾研究室主任、档案系历史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徐博东的《“台独”与民进党研究》课题,正式被批准为国家教委“八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港澳台研究”研究项目。该课题组成员还有文法学院台湾研究室的何磊、刘延兵、巩滨三位讲师。  相似文献   

7.
王建民 《世界知识》2008,(21):55-58
从党内之星到民进党之痛,陈水扁与民进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渊源;一个党被一个人绑架的奇闻是因为陈水扁、民进党、“台独”之闻早已形成“生物链”,谁也离不开谁。  相似文献   

8.
为了重新夺回“执政权”,民进党必须进行重大改革,实现转型;丢了“台独”神主牌位,民进党即失了军魂,因此它对大陆政策的调整只能是策略性与技术性调整。  相似文献   

9.
连战、宋楚瑜相继率团参访大陆,台湾岛内掀起一股“大陆热”,不仅泛蓝阵营的“立法院长”王金平、台北市长马英九、新党主席郁慕明等都表示要来大陆访问,就连民进党主席苏贞昌、“行政院长”谢长廷都也表示有访问大陆的可能。大陆坚定、灵活、务实的对台政策收到成效连宋“登陆  相似文献   

10.
今年年初以来,陈水扁废除“国统会”和“国统纲领”,其“台独”步调越走越急,大有“不撞南墙不回头”之势。其实,透视陈水扁上台六年多来在两岸关系上的一系列政策的出笼,可以发现:其真正的决策核心范围相当小、决策过程比较“短平快”、决策思维以保住权力(包括选票)为第一考量。首席军师邱义仁在陈水扁的两岸政策智囊中,现任“国安会”秘书长邱义仁是一只“领头雁”。这位新潮流系的精神领袖,毕业于台大哲学系,前后辅佐过民进党的江鹏坚、姚嘉文、许信良、施明德、林义雄五任党主席,先后当过民进党、“行政院”、“国安会”与“总统府”的…  相似文献   

11.
2012已然过去,民进党叫嚣一年的两岸政策调整仍旧是雷声大、雨点小。年初民进党在新一届台湾领导人选举中失败,多数舆论认为民进党是败在否认“九二共识”上。此后民进党内出现要求检讨和调整大陆政策的声音,但将近一年过去,人们并未看到民进党在此问题上有调头的迹象,相反仍被“台独”意识形态捆绑,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无所作为,  相似文献   

12.
现在离台湾2004年大选已不到六个月,由于民进党的选举策略早已定调,因而这次选举可以说是“走向台独”的关键选举。若“泛绿阵营”获胜,则2008年前后,台湾铤而走险展开“统独公投”已注定无法阻挡。两岸及中美关系也必将面临最严峻的考验。因此,2004年的大选,已注定将是战后台湾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选举。由  相似文献   

13.
要“民主”,不要“台独”,这是小布什政府对台政策的新风向标。2月19日,美日安全磋商委员会会议将涉及中国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的台湾问题列入其发表的共同声明中,中国方面对此表示了严重关切和坚决反对。实际上,布什新任期开始前后,美国对台政策就已经历一些转变,“台独”分子未必能从上述声明中得到什么好处。去年12月台湾“立法院”委员选举,泛蓝阵营以114席微弱多数过半,这中间美方态度就起了重要作用。因为美国不愿民进党一党独大,为此打压绿营,扶持泛蓝阵营。自陈水扁“一边一国论”出台以来,美国曾多次通过非正常渠道,如以…  相似文献   

14.
徐青 《世界知识》2013,(2):52-53
2012年,两岸关系步入深化、巩固阶段.两岸政治关系虽然尚未获得突破,但三尺冻冰开始出现了融化的迹象:岛内社会“两岸化”与“九二共识”社会化继续使得两岸因素对岛内社会发挥积极、正面的影响,民进党资深政治人物谢长廷登陆为展开民进党与大陆的合作营造了氛围。但同时也应看到,民进党的“台独”立场不会转变,其所谓的“中国政策”调整难以有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5.
国民党与民进党最大的不同是反对"台独",失去这一立场国民党将失去基本的支持者,两岸关系将进入更加危险、复杂的境地。  相似文献   

16.
冯帆 《世界知识》2020,(19):62-63
自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美国操弄“台湾牌”日益骄横,明里暗里支持民进党当局的分裂行径,对中国的核心利益步步紧逼,以致台海地区风起浪涌,险象环生。回顾近年来美国推动的台海变局,其动作或许令人眼花缭乱,但主线却耳目昭彰。这条政策主线就是美国制造“事实台独”的战略倾向,既承袭于过去多届美国政府的对台政策思维,又在特朗普时期更加清晰化。  相似文献   

17.
日前,民进党发言人罗致政以学者身份赴大陆出席两岸关系研讨会,在云南受访时提出“国共可以求同存异,民共两党也可以”,展现与大陆大交流、大和解的强烈意愿.这是民进党2008年失去执政权后,首次由具党职身份者赴大陆参加研讨会,被视为“破冰之旅”. 蔡英文在2012年台湾“大选”落败后,民进党开始了一次前所未有的两岸政策讨论,似有大转型之势.然而,以“台独”为立党之本的民进党,坚持以“两岸两国”的政治框架处理两岸事务,是不可能打开两岸互动大门的,两岸政策也不可能有实质性的调整.  相似文献   

18.
借“公投”公然把“台独时间表”摆上桌面,渐进式“台独”演进成激进式“台独”。“立法院”虽对“公投”做出了条件式和程序式限制,但仍然留下隐患。  相似文献   

19.
正民进党执政以来,两岸关系形势更趋严峻复杂。其根本原因是民进党当局不接受"九二共识",执意挑衅两岸关系,推行"事实台独"路线,欲图在海峡制造紧张局势,获取政治利益。特别是在今年台湾"双十节"上,蔡英文利用执政当局领导人之位和"中华民国庆典"之机,发表了所谓的"双十讲话",公然对两岸关系进行挑衅,更加恶化了两岸关系。种种迹象显示,由于两岸关系的紧张,台湾出现了经济停滞、经济结构调整难以进行的局面,民进党执  相似文献   

20.
50多年来,“台独”活动经历了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台独”思潮的产生,“台独”势力的发展,与台湾历史和国际反华势力的干预密切相关,而“台独”走上执政则是李登辉纵容和扶持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