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使人健康、长寿并看上去显得年轻呢?遗传基因好自然是一方面,不吸烟饮酒,少吃高胆固醇食物也很重要,但这些并不全面,许多科学家还认为应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良好的卫生习惯。以下是国外一些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相信读后对你保持健康、益寿延年并长驻青春会有所帮助。 接种疫苗 成年人不需要像儿童那样,要注射麻疹、腮腺炎或风疹这类儿童疾病的疫苗,但成年人有时也需注射某些疫病的预防针。在美国,每年约有5~7万成人死于流感、肺炎、乙型肝炎并发症和其他疾病,而这些疾病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加以控  相似文献   

2.
癌症,像座大山,横亘在人类的面前。人们谈癌色变,因为癌症患者无异于被判处了无期徒刑甚至死刑。据统计,全世界50亿人口中,癌症每年发病约700万人以上,年死亡在500万人以上,占世界总死亡人口的10%。在我国,癌症年发病率在150万人以上,年死亡率在80万人以上,占全国总死亡人口的13~14%;有人计算过,每分钟就有2人死于癌症。我国现在患癌症者约有200万。仅上海市市区每年就有17000人被发  相似文献   

3.
正接种疫苗是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简便、最有效的措施,通过对易感人群的免疫接种,可迅速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降低人群发病风险。我国实施免疫规划以来,已消灭了天花等疾病,并让麻疹、百日咳等6种疾病发病人数减少了约3亿人。尽管如此,关于疫苗的谣言和误解仍频繁出现。今天,小编为大家总结了一些预防接种常见误区,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正最近,科学家研制出一种预防效果达77%的预防疟疾的新疫苗。疟疾由疟原虫引起,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给人类。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2019年全世界有2.29亿个疟疾病例,40.9万人因此死亡。所有病例中约94%发生在非洲,其中67%的死亡病例是5岁以下的儿童。科学家已经研制了140多种疟疾候选疫苗,此前疟疾疫苗的最佳预防效果为55.8%。  相似文献   

5.
正疫苗为人类筑起了一道预防疾病的绿色屏障,疫苗让千千万万人免受传染病的侵扰,疫苗成为人类健康的保护神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疫苗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古代已经出现了为预防天花而形成的人工种痘法,这也被认为是疫苗最早的起源。但真正进行应用的是英国乡村医生琴纳,他发现接触过牛痘病牛的挤牛奶女工不会患"天花",于是改进了接种方法,并进行人体试验,取得了成功。由此开始,疫苗学与免疫学诞生。在此后200年间,疫苗家族不断扩大发展,目前,可以用于人  相似文献   

6.
<正>传染病曾经是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历史上天花、鼠疫、流感和霍乱等疫病的流行,给人类带来过几近毁灭的打击。这些致命病菌甚至左右着人类社会的命运,1918年席卷全球的大流感,死亡人数保守估计为2 100万,最新的权威数据达到5 000万~1亿人。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传统医学向现代医学演进,免疫学成长起来,成为人类与疫病作战的有力武器。疫苗研究史上,英国乡村医生爱德华·詹纳功不可没,他因研究和推广牛痘疫苗并成功预防天花闻名。1796年5月14日,詹纳为8岁男孩詹姆士·菲利浦接种了史上第一支疫苗,揭开了疫苗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正南京推出疫苗移动接种车、山东升级疫苗接种金色健康码、国内多地接种疫苗送礼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相关话题频上热搜,民众对此的关注度持续提高。根据国家卫健委官网数据,截至2021年6月20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02 922.3万剂次。与此同时,一些传言也甚嚣尘上:接种疫苗将导致病毒"免疫逃逸"、打了疫苗就不用做核酸检测了、得过新冠肺炎的人不用接种疫苗……事实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8.
孩子出生以后,要有计划地进行一系列的预防接种:新生儿接种卡介苗;2个月要口服脊髓灰炎疫苗;3个月要注射“百、白、破”三联制剂等等。因此,有计划地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是控制以至消灭相应传染病、保护儿童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下面谈谈预防接种后较常见的反应及处理。  相似文献   

9.
目前全世界约有7000万人患肥胖症(体重超过相应年龄及身高正常体重的20%),肥胖人数每5年就增加1倍。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儿童已悄然加入了肥胖者的行列,肥胖儿童已占儿童总数的10%,并正以每年8%的速度递增。  相似文献   

10.
@ 目前全世界约有7000万人患肥胖症(体重超过相应年龄及身高正常体重的20%),肥胖人数每5年就增加1倍.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儿童已悄然加入了肥胖者的行列,肥胖儿童已占儿童总数的10%,并正以每年8%的速度递增.  相似文献   

11.
正2020年,大家对于新冠病毒疫苗充满期待。如今,新冠病毒疫苗真的来了,可以接种的机会多了,却有不少人犹豫了。新冠病毒疫苗有必要接种吗?接种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接种后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哪些?国家卫健委2021年4月1日发布《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问答》(2021年3月31日更新),为你解开心中的疑惑。  相似文献   

12.
全世界每年约发生500万次地震,平均每分钟发生一次,当然绝大多数地震只能被灵敏的地震仪器所记录,人能感觉到的大地震约为5万次,能造成破坏的强烈地震不过十几次。如1995年初日本阪神大地震,死亡5413人,负伤约3.5万人,总计损失697亿美元。可见,破坏性大地震对人类的  相似文献   

13.
正新冠大流行使"疫苗效力"(vaccine efficacy,简称VE)一词进入了公众视野。很多人或许会看到、听到这样的表述:"某项3期临床试验显示某款新冠疫苗的VE约为70%。"那么这里的"VE=70%"具体是何含义,我们又应如何解读它呢?乍一看,"70%的疫苗效力"似乎可以被理解成是"有30%的接种者不受疫苗保护,可能会生病",但显然在现实情况中,不会真的有30%的接种者感染患病,因此这个数字会引来一些理解上的混乱。  相似文献   

14.
说起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可算是和人类打交道的"老朋友"了.从古至今,人类常遭到流感肆虐之苦.早在公元前412年,被誉为医学之父希波拉底记载了当时的流感疫情;1173年,曾经引起过人间大流行;1580年流感大流行,使马德里变成荒无人烟之地,意大利、西班牙也新竖起几十万座墓碑;1781~1830年流感疫情从亚洲一直传遍俄罗斯;1918~1919年的一次大流行就造成了4000万以上的人口死亡.有关资料表明,每年全球有大约6亿~12亿人患流感,其中有300万~500万重症流感,其中又有50万~100万患者丧生.流感何以如此穷凶极恶?一次次向人类发难呢?  相似文献   

15.
杨昆 《自然与人》2010,(2):54-55
我们都有过接种预防传染病疫苗的亲身体会。这种疫苗一般是用没有致病性的细菌或少量的细菌蛋白质制作而成的,足以使人体产生轻微的感染以至对该病菌产生抵抗力。  相似文献   

16.
<正>面对可预防疾病的爆发,公共卫生专家需要战胜那些拒绝接种疫苗的家长们。2013年7月,英国威尔士的公共卫生官员终于松了一口气。曾在该国肆虐了八个月、感染了1 200多人,并导致88人住院、一人死亡的麻疹疫情终于得到控制。但是,疫情的暂停很短暂,仅仅只过了几个月,疫情就在同样的地区第二次爆发了,截至11月中旬新增36例病例。疫情爆发时,首先患病的孩子是那些家长选择不让接种麻疹-腮腺炎-风疹(MMR)疫苗的孩子。这些家长之所以拒绝接种疫苗,普遍是出于如今一种认为MMR疫苗与自闭症有关的不可信的观点带来  相似文献   

17.
非洲的血吸虫使约 450 0万人患血尿症、 2 1 0 0万人患排尿困难症、 1 4 0 0万人患输尿管积水症、 70 0万人患肝肿大 ,而钩虫则估计导致现有 3 3 0 0万非洲人患贫血症。  相似文献   

18.
跳蚤,生活在哺乳动物体表,以吸食血液为生,会引发人体季节性湿疹,也会传播鼠疫等传染病 尘螨,有5万多种,其形状似蜘蛛有8只脚,个体极微小,体长为170~500微米,有的尘螨容易导致人类患过敏性疾病  相似文献   

19.
严防动物疾病向人类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禽流感等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在全球范围内的不断出现,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人与动物共患疾病的严重危害。因此不少专家呼吁,要加强对动物疾病尤其是传染病的相关研究,严防动物疾病向人类传播。人类的传染病主要来自动物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的刘惠莉博士表示,人类的传染病主要来自其他动物,曾经夺去了数百万人性命的天花、鼠疫、霍乱便是其例子。现代研究初步表明,目前约有100多种动物疫病可以传染给人类,但真正危及人类身体健康的人畜共患疾病有10余种,比如口蹄疫、艾滋病、疯牛病、猪链球病、禽流感、炭疽等。烈性传染病不仅给…  相似文献   

20.
第三世界目前有一半人口得不到安全的生活用水,三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没有设备的简易房屋内(连臭气满溢的粪桶也没有)。据WEO(世界卫生保健组织)推测,由于缺乏生活用水不得不饮用脏水和由此造成的不卫生习惯,第三世界每年有2,500万人丧生,霍乱已成为日常新闻报道的材料。而霍乱只不过是腹泻的一种症状,据说全世界每小时发生腹泻的患者相当于全年的霍乱患者人数。每年患腹泻的病人已超过10亿,第三世界每年有600多万儿童死于腹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