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耿立的历史散文受到文坛的关注。历史细节与人文精神的交汇,及其所构成的内涵真实与其表现形式的虚实相生,是其显著的艺术特征。就文学理论而言,这是一种较佳的文体组合状态,接近文学价值的理想状态;就现当代散文创作史,尤其是目前散文创作状况而言,耿立历史散文又自具面目。《史记》作为古代散文创作的最高典范,是耿立历史散文的重要渊源。  相似文献   

2.
以往丰子恺研究工作所涉及的领域,多集中于三个方面:漫画创作、生平传记和友谊往来;散文研究则略有涉及。然而丰子恺的艺术成就十分宽广,许多方面至今基本上还处于研究的空白状态。就作者的专业角度而言,这些领域包括封面装帧设计、书刊版面装帧、书文插图和木刻漫画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香港学者散文创作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学者散文是中国现代散文的重要分支。香港学者散文创作受中国传统文学的深刻影响 ,又吸收融汇了西方文学的幽默风趣 ,它是作者学识、机智、才情和辞采的完美体现 ,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品位。本文对香港学者散文创作的发展进行了整体考察 ,分析评述 70年代后香港学者散文勃兴的历史原因和香港特定的人文、社会环境对它产生的影响及这一时期重要作家的创作情况和主要作品 ,并就香港学者散文创作与大陆的散文创作进行比较 ,总结归纳了香港学者散文创作的艺术特征和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4.
梭罗选择散文作为其主要的创作形式是受到西方文体传统、19世纪美国历史文化语境及其个人创作取向、精神特质等方面影响的,这恰恰反映了梭罗的审美追求及其作品的文学史意义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余华是一位有着高度文体自觉意识的作家。他把小说创作的文体创新意识带入到他的散文创作中。余华将叙述引入到他的散文创作中,对散文文体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注重语言的表现力,二是精微的细部描写。余华的散文文体创新为当代散文的革新指明了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6.
作为文学巨匠的茅盾,是以他反映时代的广阔与深刻显示其作品的独特性而蹻入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作家之列的。他在检讨自己的创作时说:“未尝为要创作而创作——换言之,未尝敢忘记了文学的社会意义”。他认为“站在时代的阵头,吹起前进的号角”,这样才能使文艺“克尽了它的使命”。 茅盾的散文和他的小说一样,是和时代共着脉搏的,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如果我们认真加以考察,就会发现,茅盾的散文在表现时代性上是有自己的特色的。这就是:表现时代的多样性;揭示历史生活的连贯性;反映特定时期历史面貌的完整性。下面,就这几方面,分别加以论列。  相似文献   

7.
余秋雨的散文创作独树一帜,本文拟从其散文创作概况、艺术特征、散文思想及价值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粗浅研究.以便于更好地阅读和把握其散文,也求能为新世纪散文创作作出一点点贡献。  相似文献   

8.
杜鹏程的散文创作记录了时代与个人前进的步伐,表达了对历史和生活的感叹。文章分析了杜鹏程散文的主要内容,阐述了其特定内涵,指出这是他一贯的创作思想使然。同时联系当今散文写作现状.指出杜鹏程散文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9.
余秋雨散文的实质是倡导独特的价值取向,彰显对历史进步观的认可甚至推崇,他对历史人物的阐释和判断标准发生了根本的位移,他的作品解构了传统观念中某些含有神权、专制、愚昧成分的观念,并试图延续肇始于鲁迅"拯救国民性"的命题,完成知识分子世纪性精神引渡的使命。值得一提的是:他首次将商人阶层纳入散文创作视野,这是散文题材的一次重要开拓和创新。余秋雨的历史文化散文因其价值取向,堪称是一把烛照历史,扫荡神权、专制、愚昧阴霾的思想炬火。  相似文献   

10.
沈从文的散文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自立于中国现代散文之林,<湘行散记>、<湘西>代表了他的最高创作成就,在浓重的乡土悲悯感中将现实与历史交相辉映,是沈从文散文独特的创作视角.  相似文献   

11.
通过使用赵伶俐等人编写的《重庆女性特质与素质调查问卷》,对791名重庆女性进行了问卷调查,从中选取了关于生活价值观和生活心理的题项进行分析,考察了女性的生活价值观和生活心理状态的现状,进而探讨了生活价值观与生活心理状态的关系。所得结论如下:(1)就生活价值观而言,对亲情和工作的重视是女性主要的生活价值观取向。(2)就生活心理状态而言,她们更多的认为自己和他人都是幸福的,且幸福指数显著高于平均指数;长期心理状态是以紧张繁忙和积极心理为主导的;近期心理是以积极心态为主要倾向的。(3)就生活价值观与生活心理状态的关系而言,对于生活价值观与幸福感的关系,不同生活价值取向(除恋人)的女性普遍感到自己和他人是幸福的,且幸福指数显著高于平均指数。  相似文献   

12.
本文先就古典散文与现代散文的分类作了简要说明,然后侧重对散文审美特征的四个主要方面进行归纳阐述,强调把握各类散文的审美特征是鉴赏与批评散文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以来,涌现出大量优秀的散文作品和散文家,散文成为中国文坛的重要支柱之一.新时期散文创作把传统散文的优秀品质与时代特征紧密结合起来,在表现空间和表现技巧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拓展;在主体意识的思性、行文技巧的诗性、个人风格的鲜明性等方面都表现出锐意创新的尝试,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时代意义和学术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民族文学》1998年度发表的少数民族作家的部分散文作品进行评析。就当前“散文热”中不同程度存在的无序状态,以及少数民族作家在此环境中所坚守的几个散文创作主题进行了阐述,指出了少数民族作家的散文创作没有怨气、牢骚气和小家子气,而是着重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作较深层的思索,进而表现出的是一种清正之气。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散文走过了辉煌的历程,但在当代,深入研究从而继承和发扬这一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着如下困境:古代散文在当代被恶搞成一种后现代风格的模仿式戏谑文体;当代散文的创作和古代散文的创作较少直接关联;古代散文在当代的传播缺少电影、电视等大众化的媒介形式;古代散文在当代的传播形式主要是图书;散文在古今中西均以理性、智慧、反思甚至论辩为特点,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净化说"背道而驰;当代的古代散文研究缺少与西方文论的双向传播;从修辞学角度入手研究古代散文可能滑向功利主义,这与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相悖。  相似文献   

16.
艾青将自由体新诗创作带入一个新的时代,其突出成就在于创造了诗歌的自由体形式。艾青提倡诗的"散文美",这主要由两个层面构成:一是新诗形式的自由性;一是新诗语言的口语美。艾青抛开一切外在形式的羁绊,保存真正诗的个性,这就使他的诗作的思想容量显示出巨大的活力与弹性。朴素的诗歌语言是艾青追求散文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艺术探求的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17.
在汉语的词类系统中,状态形容词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它是用来描绘事物或动作的状态的。综观学界对状态形容词的研究,成果是卓著的,不足也是明显的。其成果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即状态形容词本体研究、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其不足之处主要体现为:现代汉语研究的成果较多,古代汉语研究的成果较少;专书断代研究的成果较多,历史演变研究的成果较少;诗词曲赋研究的成果较多,史传散文研究的成果较少。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新时期女性散文的主要创作特征及审美价值。作者认为,新时期女性散文创作,“爱与美”的主旨一脉相承,同时又因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而有所深化和提升。更具现代精神的女性意识和丰富的艺术创造力,构成了女性散文独特的审美世界。  相似文献   

19.
周同宾的《皇天后土》不仅在他的整个散文创作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而且以其内涵的深厚、形式的新颖在新时期散文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周同宾写农民的心理状态和生存状态 ,折射出时代和社会的变革 ,具有文学和史学的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20.
苇岸和刘亮程都是新时期以来的优秀青年散文作家。他们的创作着眼于延续了几千年的农业文明,着眼于农业文明面向现代性时所发生的转化,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转化着的农业文明所养育的灵魂。与此同时,他们在情感、价值取向、思想资源、艺术风格等方面又存在诸多不同。他们的创作延续了五四以来的乡土散文传统,对当代散文特别是新时期散文的创作与发展,具有一定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