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山区油菜冬季冻害的表现症状的分析及其对冻害预防方法的初步探讨,为油菜安全过冬提供措施,以保证大田栽培油菜夺取丰收。  相似文献   

2.
曹婧  李宗强 《汉中科技》2012,(2):35-35,28
油菜是宁强县骨干农作物之一,更是最主要的油料作物。油菜秋发栽培是提高油菜产量的重大技术改革,比冬发栽培增产35%。能有效增加地方经济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3.
油菜缺乏氮、磷、钾营养的主要症状及合理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是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栽培范围广泛的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大力发展油菜生产,对于保障民生稳定、物价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氮、磷、钾对油菜生长发育的作用和油菜缺乏氮、磷、钾营养的主要症状,并提出油菜合理施肥技术,为广大农民种植油菜提供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4.
油菜近几年发展成为山区主要油料作物,种植油菜不仅经济效益高而且可以培肥地力。研究合理的用肥量是实现油菜高产栽培的一项重要的栽培措施。本试验采用3414试验设计法研究最佳氮、磷、钾用量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锌钼微肥对鲜食油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栽培条件下不同的锌钼微肥处理对鲜食油菜鲜重、干重、叶绿素、V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锌钼微肥各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促进鲜食油菜的生长,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并且以单施钼肥对降低硝酸盐的积累最有利.以锌钼微肥配施对增加鲜食油菜的干重、鲜重、叶绿素、Vc及可溶性固性物含量最有效.同时表明,在试验时期内油菜移栽后25~32天生长和品质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6.
油菜壮苗移栽是获取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围绕培育壮苗,设置5个处理,通过苗床期数据调查,大田栽培经济性状调查对比,筛选出40ppm烯效唑对培育壮苗,对提高油菜产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采用免耕撒直播栽培油菜,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工效,使免耕撒直播油菜的高产栽培已成为永康市开发冬季农业,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一条新路子.同时杜绝了“冬闲田”,促进了粮油作物的水旱轮作,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如种粮大户金圣有18.8亩的免耕撒直播栽培油菜,在去冬今春长期阴雨寡照的重灾年份下,实收籽粒1991.5kg,平均每产105.9kg,高产攻关田亩产达150kg,亩获利平均在120元左右.充分显示了免耕撒直播油菜的增产潜力和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将有关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采用新研制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农乐(复合表油菜素内酯)对小麦苗期及田间栽培进行了药效试验,具有较好的改善小麦多项性状及增加产量功效。在大田示范试验中,可使小麦增产10.65—13.95%,较使用表油菜素内酯高2.85—5.10%。该品比表油菜素内酯成本低近50%。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采自西藏不同地区49份野生油菜种质资源材料进行的抗蚜性初步鉴定,结果显示:3份表现免疫,全部是芥菜型油菜,占9.52%;高抗22份,其中:芥菜型油菜16份,占芥菜型油菜的50%;白菜型油菜6份,占白菜型油菜的35.29%;中抗15份,其中:芥菜型油菜8份,占芥菜型油菜的25%;白菜型油菜7份,占白菜型油菜的41.18%;低抗4份,芥菜型和白菜型各2份,共占9.20%;感虫6份,芥菜型油菜4份,占芥菜型油菜的12.50%.说明在芥菜型和白菜型油菜中,芥菜型油菜的抗虫性和感虫性均较高.从经纬度来看,西藏野生油菜主要分布在北纬27°45′~31°42′,东经89°~92°,免疫品种主要在北纬7°45′~31°42′,并随着经纬度的增大免疫数量在减少,免疫的品种是野芥16、野芥22、野芥27.从海拔高度来看,免疫品种主要分布在3800 m以上;高抗品种在采集的所有海拔高度上均有分布,但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高抗品种数量在增加.说明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油菜的抗蚜性明显升高,可以推断随着海拔的升高,害虫的适应性减弱,种群数量的发生与海拔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0.
杨良金对长江流域油菜高效栽培理论和技术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良金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断探索长江流域油菜高效栽培理论和技术.先是探索了能够达到亩产250公斤超高产量的油菜超稀植超高产超高效栽培理论和技术,形成了一整套选种、肥水运用、播期、育苗、超稀移栽密度和田间管理等技术参数.接着开始超低密度"双低"油菜田立体高效种植理论与技术探索,建立了油菜超低密度下立体复合种植模式.还研究了优质油菜全程机械化集成技术,形成油菜全程机械化作业、机械耕整育苗移栽、机械耕整人工直播、免耕人工直播等四种栽培模式,在国内外首次提出农艺与农机技术配套技术.这些技术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1.
通过规范的栽培和对比示范,观察同等肥力和管理水平下各品种的适宜性、丰产性和抗逆性,从现有油菜品种中优中选优,筛选出适应我市油菜农业生产的优良品种,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2.
在常规栽培条件下,对杂交油菜秦油2号进行了不同土壤的栽培试验,并对其根,茎、叶、果的高产形态学特征及经济性状进行了比较,为高产规范化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许伟  陈宇红  汤红伟 《汉中科技》2009,(5):18-18,31
通过规范的栽培和对比示范,在同等肥力和管理条件下,产量较高有10个油菜品种,其表现为适应性、生产性、抗逆性较好,可以选为市内油菜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14.
卢天刚 《遵义科技》2007,35(3):21-23
油菜免耕栽是一种节本增效的栽培措施,特别是在目前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的情况下,探索其适宜我县的油菜节本增效的栽培方式更具有重大意义,因此特设本试验。  相似文献   

15.
在冬季温室内应用西藏耐低温生物菌群进行堆肥发酵,并以无堆肥温室作为对照,对温室温度、二氧化碳浓度以及油菜生长状况和产量进行监测分析,来明确耐低温菌剂处理后的生物发酵技术在油菜上的生产效果.结果表明:发酵温室的温度始终高于对照温室,其中后期的处理间温度差异显著(P<0.05);不同时期发酵温室的室内空气二氧化碳浓度均显著...  相似文献   

16.
本文概述了大理州优质油菜产业化开发的基础;对秋播油菜适生区域进行了初步划分;分析了本州油菜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提出了规划布局意见;提出了加快良种开发,健全繁种基地,实行优化栽培,加强协作攻关,建立商品基地,利用现代技术,提高油菜籽综合开发效益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以五因素五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案研究氮、磷、钾、硼及密度对杂交油菜的增产效应,通过结果分析和微机的模拟寻优找出了亩产125K-g及150K-g以上适宜的施肥量和密度,为生产提供了高产栽培优化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设置了不同栽培模式的比较试验,通过试验地产量、地温和土壤含水量的测定以及油菜田考种、不同生育期田间调查结果的分析,证明了油菜垄膜沟植技术在青海高寒地区的适用性及增产增收、增温保湿、集纳降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关于开展粮棉油作物高产创建活动》的实施,对汉台区油菜高产创建提出了具体组织保障措施和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出油菜高产创建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为提高汉台区汕菜高产创建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陈兴良 《遵义科技》2006,34(5):10-12
油菜是我县的主要油料作物,也是我县农业综合开发高新科技示范项目粮油高产栽培示范的主要作物,通过1999年度和2000年度的实施,在此基础上,我们继续实施以“双低”核不育杂交油菜高产栽培示范为主,配套以油菜秋发技术、育苗移栽技术、规范化栽培技术、化控技术、高效低毒除草剂应用技术、病虫害综合开发技术、平衡配套施肥技术等综合组装配套。探索出了以“双低”核不育杂交油菜品种为基础,以保优节本高产栽培为核心,以病虫草鼠综合防治为保证的优质杂交油菜高产栽培技术系。为大面积油菜“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提供了理论技术储备。通过本项目三年的实施,促进了我县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增强了油菜籽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增加了社会财富,培养了人材,锻炼了队伍,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项目执行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