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力压裂技术在高瓦斯低透气性矿井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针对高瓦斯低透气性矿井瓦斯难以抽放的问题,结合高压水动力特性,提出采用高压水力压裂煤层提高煤层透气性。根据第一强度理论,通过分析压裂孔周围应力状态,建立煤体破裂条件,研究煤体在高压水作用下的破裂机理,推导出压裂孔起裂压力临界值公式;另根据平煤十矿煤层赋存特性,计算出煤层水力压裂所需的启裂压力,优化水力压裂参数;研制出水力压裂设备及工艺,并成功应用于该矿;数据分析表明,压裂后煤层瓦斯抽采流量、浓度均提高5倍以上。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煤层气破坏机理的分析,研究了水动力条件对煤层气赋存的影响,水文地质控气主要分为3种形式:水力运移逸散、水力封闭和水力封堵。给出了地下水动力场的水头计算及水流方向确定的方法,并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进行了计算,并绘制出了气势平面图。提出了地下水动力系统模型建立的思路和方法,最后分析了水动力条件的研究在煤层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主要应用有:判断煤层气的赋存量,判断煤层气产出的难易程度,并预测煤层产气量的高低。  相似文献   

3.
矿井瓦斯的生成、运移、赋存及释放,同地质历史时期的各种变化紧密相关,煤体中赋存瓦斯的多少不仅对煤层瓦斯含量大小有影响,而且还直接影响到煤层中瓦斯流动及其发生灾害的危险性大小.如今煤层中所保存的瓦斯含量取决于瓦斯向地表运移的条件与煤层储存瓦斯的性能,瓦斯的赋存与该区域地质构造、埋藏深度、煤层厚度等都有很大关系,瓦斯治理工作是矿井安全工作的重点之一.研究清楚现阶段瓦斯的赋存规律,对于进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预测下一开采水平的瓦斯分布规律及瓦斯突出危险性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中提出目前影响煤层储气的条件有区域地质构成、采矿工作、煤层顶底板泥岩厚度及煤层埋藏深度、上覆基岩厚度.为了能够超前防治矿井瓦斯灾害,通过讨论目前影响煤层瓦斯含量的主要因素和瓦斯赋存的地质因素,分析煤层瓦斯含量和瓦斯涌出量影响因素,研究了金能煤层瓦斯赋存和瓦斯涌出规律,根据这些影响因素再结合煤层瓦斯赋存状况以及煤层瓦斯的储量的概述对金能煤矿做出了瓦斯赋存规律的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4.
地质因素对瓦斯赋存和运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士平 《甘肃科技》2006,22(6):122-122,217
瓦斯是地质作用的产物,瓦斯的赋存和运移受各种地质因素的影响。本文简述含煤岩系对瓦斯赋存的影响,煤层自身与瓦斯赋存分布的关系、煤曾埋深与瓦斯赋存的关系,地质构造因素与瓦斯分布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运用瓦斯赋存的构造逐级构造控制理论,研究矿区构造、矿井构造控气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定性、定量分析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白庙矿瓦斯赋存规律与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影响白庙矿瓦斯赋存的主控因素是地质构造+标高,即在构造挤压区,标高越大瓦斯含量越高;但在北东向断层释放带瓦斯含量会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6.
地质构造形式对瓦斯赋存状态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地质动力区划方法,分析了淮南煤田瓦斯赋存状态与区域地质构造的关系,认为淮南煤田处在两个相交的凹地区域,它决定了淮南煤田的含瓦斯性。煤田处于长期沉降,具备了煤与瓦斯突出的地质动力条件,为评价淮南矿区的地质动力状态和瓦斯赋存状况提供了町能,对于淮南矿区进行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查明山阳煤矿1501面的瓦斯赋存规律及其控制因素,采用瓦斯含量直接测定法井下实测了1501面瓦斯含量,利用实测数据结合相关资料绘制了1501面瓦斯含量等值线图,并结合实际情况得出了1501面"Ⅰ区域高,Ⅱ区域低,皮带巷一侧高,轨道巷一侧低"的瓦斯赋存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分析地质因素对1501面的瓦斯赋存控制作用,得出煤层厚度和水文地质条件是影响1501面瓦斯赋存差异的主要控制因素。研究结论可以对1501面回采期间瓦斯治理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张奇 《科技信息》2014,(14):165
煤层中瓦斯的赋存情况受很多地质因素的控制,南票煤田大窑沟煤矿地质条件复杂,瓦斯含量高。本文通过对该煤矿深部瓦斯赋存情况和地质构造等资料的综合整理分析,探讨了断层、褶曲构造、岩浆岩侵入以及顶底板岩性等地质因素对煤层瓦斯赋存、分布的影响,为煤矿瓦斯防治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现如今,随着煤矿事业的逐步快速发展,对瓦斯赋存状态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得到了业内人士的一致的重视。由于瓦斯赋存状态在大部分情况下不仅会受到一个区域地质构造型式的影响,而且还会受到局部地质构造型式的影响作用。因此,地质构造型式对瓦斯赋存状态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它同时也可以有效地评估该地区的煤田瓦斯的状况。本文通过对地质构造特征的描述,具体阐明了地质构造型式对瓦斯赋存状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运用瓦斯地质理论,结合地质勘探和矿井生产揭露的瓦斯地质资料,将十三矿井田划分为2个瓦斯地质单元。结合历史瓦斯资料和井下实测瓦斯数据,分析了十三矿二_1煤层瓦斯赋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十三矿二_1煤层瓦斯赋存的主要因素有:煤层埋深、地质构造、围岩条件等。因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十三矿瓦斯含量自二_1煤层露头随着煤层埋深的增大而逐渐增高;同一埋深,矿井东部煤层瓦斯含量较西部大,而且瓦斯含量梯度也大。  相似文献   

11.
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井下一种复杂的动力现象,它严重地威胁着煤矿的安全生产.区域预测是以突出机理为基础的一种预测.通过对煤与瓦斯突出理论的分析结合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等理论,分析确定了井田范围内影响煤与瓦斯突出的地质构造、地应力、煤质煤体结构、煤层瓦斯赋存条件和瓦斯参数等重要因素及相互关系,确定出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综合指...  相似文献   

12.
芦岭煤矿煤与瓦斯突出的地质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生产过程中的一种复杂动力灾害现象,其产生的机理复杂,突出要素之间相互关联,具有突发性特征,其中以煤矿瓦斯地质特征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最关键.通过对煤矿现场资料收集总结与分析,研究了芦岭煤矿瓦斯地质特征及与煤与瓦斯突出的关系,表明矿井瓦斯地质特征、印瓦斯的赋存受地质条件控制,地质构造和构造煤是引发煤与瓦斯突出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煤矿瓦斯灾害一直是制约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因素。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瓦斯超限现象时有发生,给矿井生产带来了安全隐患。对于透气性系数低,抽放困难的煤层,管理上很难实现“掘、抽、采”的平衡。为此,王行庄煤矿引进了定向水力压裂增透技术,并成功的进行了现场试验;试验结果显示,水力压裂后,瓦斯抽放量大幅度上升,水...  相似文献   

14.
钻孔抽采有效半径是瓦斯抽采设计的基础参数及钻孔布置间距确定的重要依据,其影响因素众多。为理清各影响因素,文章建立了顺层钻孔周围瓦斯流动规律的固气耦合模型,运用COMSOL Multiphysics从煤层赋存参数、抽采参数两个方面对模型进行解算。结果表明:煤体赋存参数中,煤层初始渗透率起主控作用,其次是煤层初始瓦斯压力,煤层埋深通过压实煤体减小煤层渗透率影响抽采有效半径;抽采参数中,在同一煤层,有效预抽期内抽采时间很大程度上控制着抽采有效半径,钻孔直径影响程度相对抽采时间减小,抽采负压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以淮北矿区石台煤矿3煤层为工程背景,采用瓦斯地质单元划分的方法,以井田内主要断层和天然焦区为界.将主采煤层3煤层划分为3个独立的地质块段.分别对不同地质块段内地质因素对煤层瓦斯赋存规律进行研究。为研究地质条件对煤层瓦斯赋存的影响.本文分析了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及岩浆侵蚀等对煤层瓦斯压力和瓦斯涌出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岩浆岩侵入对石台煤矿3煤层煤与瓦斯突出的控制作用最为明显,地质构造对瓦斯保存和运移具有重要作用.地质块段的划分对地质构造复杂的高瓦斯及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中岭矿瓦斯基本参数,分析了影响瓦斯运移、排放和赋存的地质因素,以便掌握瓦斯赋存规律,为瓦斯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彝良向斜煤矿区主要可采煤层瓦斯含量的测定,分析了地质构造、埋藏深度、围岩性质、煤层厚度及煤变质程度对瓦斯赋存的影响作用。研究了该区煤层瓦斯赋存规律,对东部煤层瓦斯含量异常区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其结论对于该区后续煤矿开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矿井的瓦斯赋存规律,通过调查分析地质构造及分布特征,采取井下实测和实验室测定的方法,分别对煤层瓦斯的基础参数进行了测定,对影响煤层瓦斯赋存的主要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得出了义络煤矿瓦斯赋存由浅到深逐渐增大,煤层埋深、地质构造、水文地质为主要影响因素这一认识,为矿井的瓦斯防治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王小英 《山西科技》2014,(2):70-73,75
结合同煤集团忻州窑矿多年来的瓦斯、地质资料,利用回归分析法分析了该矿瓦斯赋存的影响因素,查明了瓦斯赋存规律,为瓦斯灾害治理和通风系统设计提供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王文成  牛立强 《科技信息》2010,(10):136-136,138
煤层瓦斯赋存规律研究是矿井瓦斯灾害防治的基础。论文介绍了鹤壁矿区的地质构造特征,研究了瓦斯地质单元划分的准则,并对鹤壁矿区进行了瓦斯地质单元划分,现场收集整理并测试了大量的瓦斯含量数据,分析了鹤壁矿区不同瓦斯地质单元的瓦斯赋存规律,并研究了瓦斯赋存的控制因素。研究表明:鹤壁矿区瓦斯赋存随埋藏深度逐渐增加,受地质构造的影响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