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9 毫秒
1.
雌核发育彭泽鲫子代及双亲组织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7.5%(ω)聚丙烯酰胺垂直板电泳技术研究了丰产鲫及其母本彭泽鲫和父本尖鳍鲤的心、肝、肾、脑4种组织的苹果酸酶(M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酯酶(EST)同工酶表型以及血清蛋白表型.结果表明:丰产鲫的血清蛋白和3种组织同工酶的电泳图谱均与母本彭泽鲫相同而与父本尖鳍鲤显著不同.说明丰产鲫是彭泽鲫卵子在尖鳍鲤精子激发下的雌核发育后代,在血清蛋白和同工酶表型的水平上,异源父本对子代成体的表型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玫瑰鲃脂鲤和红鳍银鲫的核型及银染和C-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玫瑰鲃脂鲤(Hyphessobrycon rosaceus)和红鳍银鲫(Puntius schwanenfeldi)的核型及银染和C-带.结果显示:两种热带淡水观赏鱼的2 n均为50.玫瑰脂鲤的核型公式为2 n=24 m 12 sm 10 st 4 t,NF=86,其染色体经快速银染后,在m9染色体的短臂末端出现银染位点,多数染色体的着丝点区均显示出一个深浅不同的C-带.红鳍银鲫的核型公式为2 n=22 m 14 sm 4 st 10 t,NF=86,银染点位于m1和m2染色体的短臂末端,多数染色体为着丝粒C-带.在两种鱼中发现均有Ag-NORs联合现象,未发现有异形性染色体.  相似文献   

3.
复合四倍体彭泽鲫是在尖鳍鲤精子刺激的彭泽鲫雌核发育子代中发现的少数特殊个体.本文分别用母本种彭泽鲫和父本种尖鳍鲤的精子与复合四倍体彭泽鲫的卵子受精,得到两种胚胎FP和FS.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技术对两种胚胎10个时期的5种同工酶(LDH、MDH、ME、SOD和EST)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胚胎的5种同工酶表型在谱带上完全一致,不同来源的精子对胚胎的同工酶表型没有影响.表明复合四倍体彭泽鲫可能继承了母本种的雌核发育生殖方式.  相似文献   

4.
宽鳍     
对华南森林溪流中鲤形目鲤科(鱼丹)亚科宽鳍  相似文献   

5.
采用植物血球凝集素(phytohem agglutinin,PHA)、秋水仙素溶液腹腔注射和空气干燥制片法,以头肾组织为材料,对长鳍篮子鱼的染色体组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鳍篮子鱼具有染色体48条,其核型公式为:2n=48,48t,臂数:NF=48;未发现随体、次缢痕和异型性染色体,符合典型的高位类群鱼类核型特征.  相似文献   

6.
对华南森林溪流中鲤形目鲤科Dan亚科宽鳍鱲(Zacco platypus)的外部形态进行观察、测量、统计,发现种的外形变化没有特定规律性,对来源于华南地区的宽鳍鱲的鉴定,参照本文研究结果会更准确。  相似文献   

7.
条斑星鲽连续性鳍细胞系的建立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条斑星鲽鳍细胞系,为其细胞工程及病毒学研究奠定基础,对经Ⅱ型胶原酶和透明质酸酶联合消化法所得鳍组织碎块分别用DMEM/F12、L-15和M199培养液(pH7.2)在18~26℃进行了鳍组织的体外培养,并在所筛选出的最适培养液和培养温度下通过添加羧甲基壳寡糖、碱性成纤维样生长因子(bFGF)和I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启动了鳍细胞的原代培养。体外培养结果显示,条斑星鲽鳍细胞的最适培养液为DMEM/F12培养液,最适培养温度为22℃,原代培养鳍细胞的生长分裂状态旺盛,细胞形态主要为成纤维样,20d后便可形成汇合细胞单层,经过连续的继代培养已建立了条斑星鲽的连续性鳍细胞系,目前已传至第135代;生长特性检测结果显示,第60代鳍细胞系细胞的群体倍增时间为56.9h,其生长分裂状态依然十分旺盛;染色体分析结果显示,第60代鳍细胞系细胞虽然出现了染色体的非整倍性,但其特征性染色体数目仍为46条,并具有2sm+44t的正常二倍体核型,证明所建立的细胞系确为条斑星鲽连续性鳍细胞系。该细胞系为条斑星鲽的细胞工程育种和病毒-细胞相互作用提供了一个理想的体外研究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青海湖裸鲤染色体核型及多倍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活体PHA-秋水仙素注射法研究了青海湖裸鲤的染色体核型,结果表明,青海湖裸鲤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92,核型式为:18m 18sm 16st 40t,NF=128。初步认为青海湖裸鲤可能是二倍化了的四倍体,源自某种适应青藏高原特殊生态环境的原始多巴类。  相似文献   

9.
锚头鳋为鱼类常见的体表寄生虫,尹文英(1963)总结了我国锚头鳋属共有9种.自1965年起我们从广州市,顺德县及南海县各地收集了一些锚头鳋标本,经鉴定共有6种,其中一种为新种,即鲤鲤锚头鳋(Lernaea cyprinacea),多态锚头蚤(Lernaea polymorpha),八角锚头蚤(Lernaea octocornua),草鱼锚头蚤(Lernaea ctenopharyngodontis),四球锚头蚤(Lernaea quadrinucifera)及鳍?锚头蚤(新种)(Lernaea gobioptera sp.n.).  相似文献   

10.
1玫瑰无须鲃的生物学特性玫瑰无须鲃,又名玫瑰鲫,俗称咖啡鲆,是一种原产于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和孟加拉等南亚国家的淡水硬骨鱼,在我国大多作为观赏鱼饲养。玫瑰无须鲃的分类学地位为脊索动物门(Chordata)、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辐鳍鱼纲(Actinopterygii)、鲤形目(Cyp  相似文献   

11.
采用肾细胞染色体直接制片法及Levan提出的标准,对青鲫(♀)×兴国红鲤(♂)杂交F1代染色体数目及组型分析表明:此杂交F1代鱼的肾细胞染色体数目为150条.染色体组型按着丝点位置可分为四组,其中中部着丝粒染色体9条,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15条,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78条,端部着丝粒染色体48条.每个染色体小组均由3条同源染色体组成,表明此杂交鱼为三倍体,核型公式为3n=9m 15sm 78st 48t.臂数NF=174.  相似文献   

12.
Common carpCyprinus carpio genomic DNA repetitive sequence CR1 has been DIG-labeled and hybridizedin situ against chromosomes of red common carp (Cyprinus carpio L. Xingguo red var. ). It is found that the repetitive sequence CR1 is mainly localized at the centromeric regions of chromosomes of the red common carp.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hromosomalin situ hybridization technique on fish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1 repetitive sequence distribution and its function have been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铬对鲤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用0.1,0.5,0.8,1.0和2.0mg/L铬溶液分别刺激鲤鱼21d和44d后,测定鲤鱼非特异性免疫指标,估测不同浓度的铬溶液对鲤鱼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0.1和0.5mg/L铬溶液对鲤鱼NBT阳性细胞、溶菌酶活性无影响,0.8mg/L的铬溶液可使NBT阳细胞数和溶菌酶活性降低,而1.0和2.0mg/L铬溶液可使NBT阳细胞数和溶菌酶活性显著下降(P<0.05)。这一结果表明水体中0.1和0.5mg/L铬对鲤鱼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无影响,0.8mg/L的铬略有影响,而1.0和2.0mg/L的铬则明显降低鲤鱼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罂粟属的伪东方罂粟Papaverpseudo-orientale根尖细胞的核型,结果证明该植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n=42,x=7.具有6条中部着丝点染色体,30条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和6条近端部着丝点染色体,其核型公式为K(2n)=6x=42=6m+30sm+6st。  相似文献   

15.
贵阳地区蝗虫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贵阳地区5科16属20种蝗虫的染色体研究结果:20种蝗虫中除锥头蝗科2种负蝗的染色体数目为2n()=18+XO=19外,其余都是2n()=22+XO=23,但所有染色体都是端着丝粒染色体,都具有着丝粒C-带;所不同的是染色体长度,核型类型,C-带带纹及其总长度与染色体组长度的比值%等  相似文献   

16.
六倍体莜麦染色体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莜麦染色体的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染色体数为42.为六倍体.包括11对中部着丝粒染色体,9对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和1对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其中有3对染色体带有随体.核型公式为2n=6x=42=22m 18sm(4SAT) 2st(2SAT).  相似文献   

17.
麻黄属2种植物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果麻横 (Ephedra przewalskii Stapf)、草麻黄(E.sinica Stapf)的染色体,按全国第一次植物染色体学术讨论会建议的标准进行核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膜果麻黄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14,核型2n=14=6n 8sm,草麻黄的体染色体数目2n=28,核型公式2n=4x=28=26m+2st。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川白芷(Angelica anomala Lallem)的染色体数目及其核型。结果表明:其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22,核型公式为2n=2x=22=14m(2SAT)+4sm+4st,属“2A”对称核型。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次报道了吊竹梅(Zebrina pendula Schnizl.)核型。其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24。具有2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3对近端部着丝点染色体和7对端部着丝点染色体,未见次缢痕和随体。染色体的长度比为2.58,臂比大于2的百分比为0.25,属Stebbins核型分类的“2B”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