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长日植物小麦和短日植物谷子在诱导光周期处理下,幼苗叶内α-淀粉酶活性稳定增强。而在非诱导光周期条件下生长的同龄材料中,α-淀粉酶活性都表现为高一低一高的起伏变化。在植物被诱导转入茎尖仲长时期,诱导光周期在小麦和谷子叶内所引起的酶活性变化与非诱导光周期正相反,导致同龄材料之间酶活性水平的差异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2.
短日植物稀脉浮萍6746一般需要4个光周期诱导而开花。在4天的SD诱导中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增加,诱导4天时酶活性出现高峰,接着逐渐降低。诱导结束后2天到开花酶活性变化不大。SD诱导2天时,过氧化物同工酶出现两条新酶带。诱导4天时新带活性增强,从诱导结束后2天到开花,新酶带逐渐减弱,而后消失。酯酶同工酶和酸性磷酸酯酶同工酶在SD诱导3天时分别出现1条和2条新带,诱导4天后逐渐减弱,开花时消失。  相似文献   

3.
不同抗性玉米接种矮花叶病毒后的生理生化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对玉米矮花叶病毒的抗感病品种沈137和Mo17,以未接种植株为对照,接种矮花叶病毒后,对144 h内叶片中的可溶性糖、丙二醛和过氧化氢含量及防御反应酶系中的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显示,接病后抗病品种的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不大或有上升而感病品种则下降;丙二醛含量在抗感玉米中均变化不大;抗病玉米中H2O2含量下降,而感病玉米中无太大变化.接病后的玉米叶片中4种酶活性的变化表现为抗病品种的CAT活性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感病品种变化不大;抗病品种的POD活性高于对照,感病品种则以下降为主;SOD活性在感病玉米中呈升高,抗病品种中变化不大;PAL酶活的变化是抗病品种表现为先升高随后下降,而感病玉米则相反.用干燥和冷冻保存后的病叶接病,玉米的发病情况是冷冻保存的叶片比干燥保存的叶片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4.
小麦抗白粉病性与酶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了7个小麦抗,感白粉病品种抽穗期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在抗病品种中,三种酶的活性均高于感病品种,酶的活性病情指数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利用复性电泳技术,对小麦品种三叶期前后过氧化物酯(POD)酶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麦三叶期前后POD的分子量均在35kD以上(含35kD);三叶期以前叶片中的POD活性比三叶期以后的弱;小麦三叶期前后绿叶始终含有300kD、52kD、47kD、39kD、37kD5条活性较强的酶带;在不同的生育阶段绿叶中POD的种类和活性均有显变化。  相似文献   

6.
5 Fu和CHM都强烈抑制稀脉浮萍6746开花,在SD诱导2天以内5 Fu完全抑制开花,以后抑制作用逐渐减弱;而在SD诱导4天以内CHM完全抑制开化.CHM明显抑制光周期诱导开花过程中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增强和同工酶带的增多,而5 Fu则无此作用.  相似文献   

7.
SO_2对作物叶片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SO_2熏气使绿豆、小麦、玉米幼苗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增加.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酶染色法分析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实验结果表明SO_2对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也有影响.经SO_2处理的叶片的同工酶各条酶谱带活性比对照均有增加,而且某些条带活性大为提高(玉米的第五至八条带,小麦的第二、三、六、七带),在绿豆幼叶受害后有一条活性较强的新谱带出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宝鸡市不同小麦品种的抗逆性,筛选该区适合种植的小麦品种。方法选取11个冬小麦品种的种子为研究对象,以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为抗逆性指标进行分析,最后对这几个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1)不同品种小麦叶片MDA含量差异显著(F=32.29,P0.01),以宝研85叶片的MDA含量最高,为22.95 mmol·g~(-1)FW,以周麦27和荔高2号MDA含量较低,分别为4.91和4.86mmol·g~(-1) FW;(2)不同品种小麦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之间达到极显著差异(F=77.78,P0.01),其中,周麦27叶片的POD活性最强,为32.67U/min·g FW,宝研85叶片的POD活性最弱,为11.53U/min·g FW;(3)不同品种小麦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也达到极显著差异(F=15.83,P0.01),以周麦27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最强,其值为43.76U/g FW,活性值最低的品种是宝研85,其值为39.21U/g FW;(4)不同品种间MDA含量与POD及SOD活性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75和-0.83,POD与SOD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68。结论宝鸡市主栽的11个小麦品种以周麦27的抗性最强,宝研85抗性较弱。  相似文献   

9.
运用垂直管状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方法,对7个冬春性小麦杂交组合和1个87—11硬粒小麦与北川2号普通小麦杂交组合分蘖盛期的叶片过氧化物酶,乙醇脱氢酶及淀粉酶同工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杂交组合的F_1代苗期叶片过氧化物酶和淀粉酶酶带与亲本显著不同.杂种中有新酶带出现,有些带表现为互补带,有些带为双亲所没有,而有些带则消失.乙醇脱氢酶在亲本及杂种中均有两条酶带,但酶带活性差异很大,杂种的酶谱与形状所反映出的杂种优势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小麦、玉米幼苗在水分胁迫下过氧化物酶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过氧化物酶是高等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种酶。据研究,在植物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和不同的组织器官中,过氧化物酶的含量和活性有很大变化。此外,植物生长环境的变化,也影响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的变化。从石竹培养中测出过氧化酶同工酶受到光及温度条件的影响。Stutte和Todd 1969研究指出,小麦停止给水4 —8天,叶子发生萎蔫,测定结果含铁蛋  相似文献   

11.
利用酶活测定和Northern分子杂变等技术,研究了小麦幼苗离体叶片在不同浓度的不同氮源供应下,其谷氨酰胺合成酶(Gs)、天冬酰胺合成酶(As)、硝酸还原酶(NR)以及Gs基因在转录水平GS-mRNA的变化.结果表明:NH 4处理的小麦,其叶部GS活性比N0f处理的高,NortherⅡ杂交结果说明GS-mRNA转录量与GS活性一致;NO-3可激活NR活性,对AS有较明显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过氧化物酶活性与烟草脉坏死病抗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接种马铃薯Y病毒脉坏死株系后转PVY-N1b基因的抗性烟草NC89和非转基因敏感烟草NC89的叶片组织透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并对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了电泳分析,结果表明:抗、敏烟草叶片的组织透性与叶片内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一致,两者在接种后均呈增高趋势,且敏感烟草的增高幅度明显高于抗性烟草;接种后,两者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均出现了一条新酶谱,抗性烟草植物的新酶带在接种后第2天开始出现,而敏感烟草的新酶带则在接种后第6天开始出现,且活性明显强于抗性烟草。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培法,用一定浓度的Hg2+和不同浓度的萝卜过氧化物酶(RsPrx)对小麦进行浸种处理后,对小麦幼苗叶片中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同工酶的活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Hg2+胁迫下加入一定浓度外源活性POD后的小麦幼苗的叶片中的POD和SOD同工酶表达量与单独Hg2+胁迫处理时相比,明显减少,更接近正常对照.在Hg2+胁迫下加入一定浓度外源活性POD后的小麦幼苗叶片中的CAT同工酶表达量与单独Hg2+胁迫处理时相比明显增加,更接近正常对照.POD,CAT和SOD同工酶的表达量都有明显变化,但其谱带的数目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由此推测,一定浓度外源活性POD对Hg2+胁迫下的小麦幼苗的早期生长和发育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4.
小麦不同抗赤霉病品种幼苗和不同品种幼苗感染赤霉病菌(Gibberella zeae(Schw.)Potch).其过氧化物酶,酯酶同工酶的酶谱具有明显的差异,感品种(2个)比抗病品种(2个)和耐病品种(2个)的过氧化物酶,酯酶同工酶活■更高,且酶带数目、颜色深浅、宽窄程度上都有差弱。这种小麦幼苗同工酶的差异,可作为比较不同品种抗赤霉病的生化依据,并为抗病有种及引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从引起棉花红腐病的病原真菌——串珠镰孢菌(Fusariummoniliforme)的菌丝中制备了细胞壁水解产物,测定了其对棉花叶片和棉花组培细胞的β-1,3-葡聚糖酶的诱导能力.结果表明,串珠镰孢菌菌丝细胞壁水解产物可以诱导棉花细胞的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增加.诱导过程需要钙离子.用水杨酸预先作用棉花组培细胞可以提高细胞对病原菌菌丝细胞壁水解产物的诱导敏感性,使β-1,3-葡聚糖酶和另一类与植物抗病反应有关的酶(过氧化物酶)达到最大活性的时间提前.  相似文献   

16.
腐烂病菌对不同抗性荷花品种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科学》2016,(12):1997-2001
以不同抗病品种的荷花为试材,研究接种腐烂病菌后,荷花叶片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接种腐烂病菌后,抗、感病品种的荷花幼苗POD、PAL、PPO活性均比对照有所提高,其中抗病品种提高程度均强于感病品种,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其活性变化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POD、PAL、PPO活性与品种抗病性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经腐烂的小麦残株及土壤提取液(内含酚类物质)处理后的小麦、水稻幼苗中淀粉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及其同工酶的变化。结果表明:经处理后的幼苗中,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变化呈相反的趋势,淀粉酶的活性严重的受抑制。同工酶的酶带着色时间、染色深浅及数目、宽窄与对照相比发生十分明显的变化。此变化与生化相克物质对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抑制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不同烟草品种罹黑胫病后几种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就黑胫病表现不同抗性的两烟草品种接种黑胫病菌后,对其叶片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接种后抗病品种的PAL、PPO及POD活性水平皆明显高于对照,感病品种的PAL、PPO及POD活性水平也高于对照,但接种后抗病品种的PAL、PPO及POD活性水平前期增加速度明显高于感病品种。另外,接种后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与各自对照相比皆未出现新的酶带,只是几个酶带的强弱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9.
比较了水杨酸和镰刀菌酸对棉花植株和棉花组织培养细胞中的过氧化物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的影响,用镰刀菌酸和水杨酸分别处理棉花离体叶片,过氧化物酶与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都提高,但是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不同.用水杨酸预处理棉花叶片可抑制镰刀菌酸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试验对红叶石楠组培苗根诱导分化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使用IBA和NAA后,过氧化物酶活性在0~15 d先迅速下降,然后急剧上升,在根开始伸长时,活性又开始下降;多酚氧化酶活性在0~15 d内逐步上升,在根开始伸长时,活性也开始下降.而在不使用任何生长调节剂的情况下则不生根,过氧化物酶活性在0~15 d内逐步上升,15 d后开始下降;多酚氧化酶活性在整个根诱导过程中都维持在较低水平.同时还发现,在生根过程中,处理与对照相比,各酶的活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表明红叶石楠组培苗的不定根发生和发育与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