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这是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北师大版)二年级(下)第二单元“混合运算”的复习课内容,主要是对两步计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教学内容的综合复习。这一知识的学习,学生常感到枯燥,所以本课充分发挥学生身边素材的作用,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并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模糊数加、减、乘、除的四则运算法则早已有之,但这些运算法则比较笼统,实际计算起来很麻烦。针对这一问题给出了较简便的计算方法,这种算法简单,直观,可利用计算机完成。  相似文献   

3.
《科技潮》1997,(12)
一个现代人,不论男女老幼,他都要无可逃避地置身于数字和数字计算中——数字化生存、数字计算化生活,如影随身,难解难分。数字计算,是从孩提时期就在练习着的,也许是从咿哑学语时掰着小手数小手指的时候就开始了。然后,就是进入小学、中学……不就是0、1、2、3、4、5、6、7、8、9这么一串十个数字吗?它们与一些数字计算符号联系起来,什么加、减、乘、除啊,平方、开平方啊……就成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这一道道计算题的最后或者背面,都隐有它的特定的、正确的答案——我们通常也说是结果。寻找数字计算的正确答案或称结果,是每一个计算者孜孜以求的,有时却并不轻松。虽然背熟了"小九九"歌诀,也掌握了必需的常规"经典"运算规则,运算这一操作步骤往往仍然是费时费事的。能不能算得更快些?譬如少年儿童常常碰见的加、减、乘、除、平方、开  相似文献   

4.
在结构设计中,经常会遇到矩阵的运算,介绍运用Excel进行矩阵中的加、减、乘、除(逆矩阵)运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答:GB/T 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3.1节中确实将术语"计量"定义为"将数字用于加、减、乘、除运算".这里混淆了"计量"和"计算"2个含义不相同的概念.《现代汉语词典》的普及性释义:"计量,把一个暂时未知的量与一个已知的量比较,如用尺量布,用温度计量体温."更为科学的定义是:"实现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测量"称为"计量".可见,计量的目的是为了确定被计量对象的量值,计量本身是一种测量.这里的"量"是物理量的简称,指的"是现象、物体或物质可  相似文献   

6.
采用MATLAB软件,编写了四元数加、减,乘、(左、右)除、逆运算程序,并利用四元数与复数相似的性质.编写了四元数一些常用函数的运算编程。  相似文献   

7.
引入了模糊数矩阵的概念,并定义了其加、减、乘、除的运算法则.  相似文献   

8.
利用分布函数与概率密度函数之间的关系,讨论了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加、减、乘、除等函数分布,研究了常见的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函数分布的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9.
"24点"是用扑克牌玩的一个智力游戏。抽出大小王的52张牌,从A至K代表数字1~13,从扑克中任意抽出四张,用加、减、乘、除的方法使结果等于24,每张牌只能用一次。游戏玩家可以为2~4人,先计算得出24者为胜。  相似文献   

10.
对16位DEBUG下装入含有32位常用的传送、加、减、乘、除等指令的程序进行分析.从实际应用出发,给出了32位指令的输入、调试、运行、检验结果等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1.
填空补白     
你对数学概念是否明确,做一做这个数字游戏便心中有数了。请您在下面的空格里填入适当的数字,纵横保持连贯,使这些数字经过图中限定的加、减、乘、除运算之后与给出的对应"横"行、"纵"列结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给出了一些Fortan子程序用于二维多项式函数的常见数学运算.这些子程序可以对多项式函数进行加、减、乘、微分和积分运算,当科研工作者对涉及到大量多项式函数运算的问题要求具有高精度解时,这些子程序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矩阵分析中,矩阵函数是通过矩阵幂级数定义的,当矩阵函数中所含的运算是加、减、乘、除4种运算时,通过矩阵幂级数计算所得的矩阵与通过矩阵4种运算(加、减、乘、逆)直接计算所得矩阵是否一致,这是要解决的中心问题.获得的主要结果是:在一定条件下,矩阵函数f(A)÷g(A)=f(A)[g(A)]-1.利用这个结果,对一些矩阵幂级数求和比用其它方法简便.事实上,在一定条件下,若求,如果收敛半径为R,r(A)<R,则  相似文献   

14.
<太西算要>,明末孙元化著,前人多说失传.1983年,上海文物管理委员会在整理徐光启著作时,发现该书手稿.该书为明末传播西方数学的一部力作,介绍了笔算加、减、乘、除、开方的算法,以及等差、等比数列前n项求和公式和比例式.该书利用中国传统数学对方、廉、隅的几何解释说明开三、四乘方方法,使其中每一步骤清楚明了.  相似文献   

15.
我院樊建诚研制的“两用三角尺”,已被中国专利局授予专利权(专利号:873000668)。两块三角尺,除一般制图功能外,还具有计算加、减、乘、除、平方、立方、平方根、立方根、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指数、对数、重对数、圆弧长、圆心角、圆半径、圆面积、球表面积、球体积及求解勾股弦等功能。  相似文献   

16.
一、绪论 1.代数学的历史回顾代数是数学科学最基本、最古老的分支之一.在它之前已有算术,算术是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计算问题,这些计算就是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开始只有整数四则,后来逐渐发展为分数四则.代数与算术不同,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引入未知数,根据问题的条件列方程,然后解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因此,长期以来代数被理解为关于方程的科学.  相似文献   

17.
将模糊数理论引入到设备的故障树分析方法中.首先简述了模糊数的简化的加、减、乘的运算法则;然后,给出了一个常压炉火灾爆炸事故树;最后,将基本事件发生的概率描述为模糊数,利用模糊数简化的加、减、乘运算法则对模糊故障树分析,并计算出整个系统的模糊故障率.  相似文献   

18.
著名数学家谷超豪院士对我国的中学数学教育提出了建议。他说:“数学是一门最严格、最严谨的学科,它突出创造性、注重技巧。”谷院士分析说,数学严谨,这就要求学生们在学习时,不可违反数学规律,如最基本的加、减、乘、除的运算法则,都应严谨对待。这需要严  相似文献   

19.
生活本身就是无穷无尽的加减乘除。看你怎么做或者怎么“组合”,1 1,可能是2,可能是0,也可能是3或4或其他。“加”得好,可以有“乘”的效益,反之则可能是“减”或“除”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将膜系统看作8位处理器,利用十进制位置编码的原码、反码及补码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设计了算术膜计算(P)系统,实现了加(减)、乘、除4种运算.由于系统中操作对象数量减少,该算术P系统更容易实现大数的运算.而且,设计的算术P系统充分利用膜系统并行运算的特征,具有多项式时间复杂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