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庄莹 《武夷科学》2003,19(1):70-72
利用F6285、广灭灵及其组合混用对菜地杂草进行了防除,结果表明,供试的除草剂对菜地杂草均有着良好的防除效果,其中每667m~2混合施用60ml广灭灵和30ml的F6285的防效最佳,其防效为94.9%;其次是每667m~2混合施用50ml广灭灵和20ml的F6285,其防效为91.6%。每667m~2单独施用80ml广灭灵的防效为91.1%;每667m~2单独施用50ml F6285,其防效为85.4%。  相似文献   

2.
为了筛选高效安全的烟田除草方式,在广西烟区开展3种除草剂和除草膜及其组合对烟田杂草防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除草剂50%敌草胺可湿性粉剂对杂草株数总防效较好,施药后30 d和45 d防效分别为59.3%、89.94%;异丙甲草胺乳油对杂草鲜重总防效最好,施药后45 d,防效为89.47%;盖黑膜对杂草的鲜重和株数防效均显著高于白色膜与双色膜,白色膜与双色膜无显著差异,防效均不佳,仅为30%左右。盖黑膜的处理组烟叶长势差且出现明显的灼伤现象,黑膜不适用于广西烟区;除草剂结合地膜组合处理组中,50%敌草胺可湿性粉剂+双色地膜的防效最高,药后45 d杂草鲜重总防效为83%、株数总防效为83.26%。综合对烟田杂草防除效果和对烟草的生长影响情况,建议在广西烟区推广除草剂50%敌草胺可湿性粉剂和物理防控双色地膜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3.
紫花苜蓿草地杂草土壤处理剂配方的筛选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选用5种土壤处理剂,对8种优势杂草进行盆栽防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防除酸模顺蓼的特效药剂是阔草清和广灭灵(防效为84.2%);辣子草的特效药剂是阔草清、乙草胺,防效均达100%;藜的特效药剂是广灭灵和普乐宝,防效均为100%和84.2%;苋菜的特效药是乙草胺、普乐宝和广灭灵,防效均达100%;野荞麦的特效药是阔草清和普乐宝,防效均为100%,苍耳、龙葵的特效药是阿宝、普乐宝,防效达100%.可在生产中根据田间杂草群落选择适合的除草剂.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对青稞田阔叶杂草防除效果好且对青稞安全的除草剂,本研究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分析8种除草剂(混剂)对青稞田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药后20 d,8种除草剂(混剂)对青稞田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均达70%以上;药后40 d,株防效均达80%以上,鲜重防效均达85%以上;青稞生长中后期8种除草剂(混剂)最终控制防效均达84%以上。除处理8(187.5 mL/hm27.5%啶磺草胺WDG+150 mL/hm287.5%2,4-滴异辛酯EC+45 g/hm220%苯磺隆WP+助剂混剂)区的青稞在药后25 d内表现出一定药害,25 d后黄斑消失,其余各药剂处理区的青稞生长正常,与空白对照区的青稞长势一致。此外,本研究得出8种除草剂(混剂)部分处理之间防除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处理8的最终控制防效最佳,显著高于其他7个处理,其次为处理7(300 mL/hm287.5%2,4-滴异辛酯EC+45 g/hm220%苯磺隆WP+助剂混剂)。综上,考虑8种除草剂(混剂)对青稞的安全性及对阔叶杂草的...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不同耕作措施下青海省春小麦田杂草发生规律及防除关键期,本试验以阿勃春小麦为供试材料,设置正常条播、沟播、浅旋沟播与免耕4种耕作措施,研究不同耕作措施下春小麦田杂草发生情况及杂草防除时期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耕作措施下,杂草均在5月下旬达到出苗最高峰,6月下旬出苗结束,且对春小麦田杂草发生密度和发生量的...  相似文献   

6.
空心莲子草叶甲卵、幼虫、蛹期(包括预蛹期)的发育历期(Y)与温度(X)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温度越高,发育历期越短,其方程式是:卵:Y=3330.777X~(-09864);幼虫:Y=1/(0.2669-3.971/X);蛹:Y=1/(0.3262-5.6273/X)。各虫期的发育速率(Y′)与温度(X)呈对数函数关系,即温度越高,发育速率越快,其方程式是:卵:Y′=0.37251nX-1.0146;幼虫:Y′=0.13811nX-0.3355;蛹:Y′=0.20671nX-0.5664.成虫期与温度和性别有关,雌虫寿命比雄虫长,成虫产卵前期在1.5-5.0天之间,产卵期11.5-116.0天之间。  相似文献   

7.
针对防除春油菜田恶性杂草剌儿菜和苣荬菜,进行了除草剂的防效示范试验。各示范点每公顷施用75%龙拳(SGX)225 g,以50%高特克(SC)600 mL/hm2作对照药,空白处理为对照,龙拳防除刺儿菜的最终控草效果平均达86.04%,防除苣荬菜的最终控草效果平均达82.44%,平均增产14.19%,防除效果较对照药高特克高30个百分点以上。  相似文献   

8.
2010年在五九七农场进行玉米大田试验,研究除草灵杂草防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90%除草灵2.0L/hm2除草效果最好;对喷施前出生的藜防效较好,对蓼也有一定的防效;施药后15天对新出稗草防效最佳;杀草谱与90%乙草胺2.5L/hm2+75%宝收22.5g/hm2处理相一致,防效上略低于90%乙草胺2.5L/hm2+75%宝收22.5g/hm2.  相似文献   

9.
采用啶嘧磺隆、高效盖草能、骠马、2,4D-丁酯、苯达松、坪安5号6种除草剂对阜阳市马尼拉草坪(Zoysiamatrella)上常见杂草狗牙根、马唐、牛筋草、香附子、空心莲子草、婆婆纳等进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高效盖草能处理对草坪有明显的伤害;啶嘧磺隆和消杂对所选的主要杂草防治效果较好,对空心莲子草、香附子、马唐、牛筋草的30d株防治效果都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10.
不同除草剂对谷子田杂草的防除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志刚  王宏富 《太原科技》2008,168(1):50-51
探讨了2,4-D丁酯、扑草净、单嘧磺隆对谷子田杂草的防除效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扑草净质量浓度为1 200 g/hm2的防效超过80%,为防除马齿苋的最佳除草剂处理;扑草净质量浓度为1 200g/hm2和单嘧磺隆质量浓度为600 g/hm2的防效超过80%,为防除反枝苋的最佳除草剂.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现行质量控制中以“3σ”作为控制图控制界限的方法,以X—R控制图为例,通过对控制图控制界限(K)与两类错误(α和β)发生的概率及其损失费用的分析,提出了最优控制界限的观点,建立了两类错误损失费用的数学模型,给出了主要研究过程和最优控制界限(K)的算式,并对其结果的一般性和优化性做了进一步的讨论和研究。最后,文章通过实例对其优化结果和“3σ”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以说明其优化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新农药优乐得防治柑桔矢尖蚧的效果;并与其他四种农药进行了比较。结果为优乐得防治效果最好,经方差分析划线法进行多重比较后得出:优乐得与蚧螨灵无显著差异,但与其它三种农药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正>实验室药效试验表明波尔多液、托布津、退菌特、多菌灵对油茶伞座孢菌蘑菇型分生孢子座都有较大毒性。波尔多液的药效持续期最长;1982年田间小区防治试验,波尔多液防效最好(96.7%);1983年苗圃喷波尔多液防治试验,三个试点的防效分别达95.0%,90.0%和96.3%。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软件工程方法论的观点来讨论实时控制软件的开发技术.提出了可以采用软件工程方法,遵循规范化的步骤来开发实时控制软件,阐述了开发中应贯彻的几个基本观点,并指出实时控制软件开发中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家用空调器研制上的热点问题,即变频式模糊控制空调器的研究,提出了变频式空调器压缩机的模糊控制规律.对以MC6805R3单片机为核心组成的模糊控制器做了概括说明,编制了模糊推理程序.利用仿真程序,验证了模糊规则的实用性,并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6.
防治蒙古土象以杀成虫为主,采用塑料薄膜袋套果树苗,杨枝诱集成虫,喷50%甲胺磷、40%水胺硫磷、96%敌百虫、巴丹1000倍液。50%甲基对硫磷1500倍液、35%速灭杀丁3000倍液杀虫达92.7—100%。甲胺磷拌种杀虫95%。50%甲胺磷、50%辛硫磷、50%甲基对硫磷1∶400倍毒土,毒杀成虫、卵、1龄幼虫杀虫达97.84—100%。上述综合防治是保苗和压低下一代虫口密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了测量控制网的内、外部可靠性和指标,可靠性的一致性和多余观测分量,指出,控制网的最优设计要有合格的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泡桐叶甲防治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苏云金杆菌、2 .5%敌杀死、50 %甲胺磷、4 0 %氧化乐果、杀虫威等几种药剂进行不同施药方式、不同药剂林间对比防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农药对泡桐叶甲防治效果差异显著 ,注射法和喷雾法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 ,甲胺磷 氧化乐果 (1:10 0 0 )混合农药注射防治效果较好。苏云金杆菌 (5× 10 7孢子 / ml) 敌杀死 (1:50 0 0 )喷雾防治泡桐叶甲幼虫比单纯使用化学农药效果更好 ,菌药混合液防治后 2 5d林间虫口明显低于化学防治 ,林间天敌种类和数量较多  相似文献   

19.
在研究现有开板机械手结构缺陷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全新的、结构简单易行的新型机械手.  相似文献   

20.
黄土高原建设阶段的不断深入,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模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模式目标、组成结构3个方面对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模式转型进行了分析,认为模式转型上人以下方向:从封闭到开放;从治理米到治理与开发相结合;从单一效益为主到综合效益提高,如何合理转型,应注意以下几点:重视和加强基础建设措施,模式转型的阶段性;合理设计开发措施;模工应与国家西部开发战略及区域整体发展目标相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