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新能力是在智力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人的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它已成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任,而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2.
创新能力是在智力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人的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笔者就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罗军英 《科技信息》2011,(32):355-356
通过义务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首要条件,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关键,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重点,另外教师应成为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监护人,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是现代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素质教育的实施就是要求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使他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随着素质教育的广泛深入开展,创新教育已成为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它要求我们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人才.该文试图从生物教学的角度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当今社会,创新已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成为高等教育的重点,而构建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针对目前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环节的现状,在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调研的基础上,构建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就如何实施提出了对策和保障。  相似文献   

6.
创新能力是在智力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人的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笔者就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改变教学观念,强化主体意识 一切改革首先是观念上的改革.  相似文献   

7.
陈获 《科技咨询导报》2014,(17):157-15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育创新已逐渐成为改革的主旋律。而实施创新教育,核心是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主阵地,那么,中职英语课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弘扬人的主体精神有重大意义。这就要求在英语教学中更新教学理念,采取更科学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从而培养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8.
董正磊 《科技资讯》2009,(12):185-185
如今培养当代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提高全民族创新素质的必要环节,它已成为新世纪教育的重任。在美术教学中运用合理的手段、恰当的措施,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渴望,鼓励学生敢想敢画,大胆探索,不断进取,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提高全民族创新素质的必要环节,它已成为新世纪教育的重任。  相似文献   

9.
朱妙妙 《科技信息》2009,(3):328-328
语文教学的独特作用,不仅在于它以承传直接孕育创造精神的民族文化为已任,而且是养成创新能力的主要源泉。成功的语文课堂教学,不可能没有想象的参与。当代著名的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教育要努力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引导学生成为具有好奇心并善于想象和联想的创造性的人,成为不断地探索求真的人。为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创新有取之不尽的源泉,让创新插上飞翔的翅膀。  相似文献   

10.
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一项重要内容.<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愈来愈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蔡霁 《科技信息》2007,(21):252-252
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的改革,“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本人在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几点做法和体会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12.
白秀芳 《甘肃科技》2010,26(12):193-194
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今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这一时代基础教育最具特色的概念,而基础教育是培养未来人才的摇篮。由此看来,培养小学生的综合能力,是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它关乎着民族兴衰,寄托着祖国的未来,也是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在小学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也是这一代教师的责任和必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13.
新课改已实行五年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当今化学教学中新的课题。本人在具体的化学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该文就“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几点做法和体会表述如下: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在于化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1、克服…  相似文献   

14.
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15.
随着21世纪的到来,学校体育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和更多的机遇.体育学科的发展,时代的发展,学生的变化需要有创新能力与终身发展能力,身心协调的人.当前体育教学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建立了以"学"为主,充分发展学生能力的教育理念.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增强求知欲和兴趣感,使之终身受益,已成为体育教学中尤为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彭飞 《科技信息》2010,(30):102-103
电信学科发展日新月异,且具渗透力。它所涵盖的信息获取、传递、处理及应用已成为多门学科、多种技术的综合。要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既掌握各种相关的核心技术,又掌握正在发展的技术,还要掌握将要发展的技术,显然是做不到的。而且,电信类专业从根本上来说是工程技术学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和动手能力是关键。  相似文献   

17.
随着21世纪的到来,学校体育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和更多的机遇。体育学科的发展,时代的发展,学生的变化需要有创新能力与终身发展能力,身心协调的人。当前体育教学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建立了以“学”为主,充分发展学生能力的教育理念。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增强求知欲和兴趣感,使之终身受益,已成为体育教学中尤为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黄中勇 《科技信息》2007,(27):34-3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它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所谓的创新教育,是指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人的要求,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教育。中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创新潜能和个性发展需要的心理倾向,如果通过实施创新教育,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宋晓娜 《科技咨询导报》2012,(6):182-182,184
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核心,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的系统工程,渗透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树立创新观念、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加强学校学科建设和导师队伍建设、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做好科研和论文阶段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加强研究生实践环节等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创新作为人们改造世界的创造性活动,它促进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是人类的理想追求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是创新的价值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与创新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双创理念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变化,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而提出的重要发展理念。人是创新活动开展的主体,因此,创新能力主要就是对人的整体能力进行培养,使其可以拥有正确的创新理念,而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已经成为双创培养的主要内容。因此,高校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积极响应国家的战略发展需要,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改进,设置专门的创业基地,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稳定的环境。基于此,该文结合高校发展实际,对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