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欧根·维斯特是第一个从术语学角度对“世界话语”进行深入研究的学者,他的这项研究对维也纳术语学派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从简介这项研究产生的学术背景入手,着重介绍了维斯特的“世界话语”理论,并论述了“世界话语”理论对形成维斯特普通术语学理论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奥地利维也纳术语学派是对世界术语学发展影响最大的学派,它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世界性的眼光.由于其创始人欧根·维斯特一生不懈的努力,使得普通术语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交叉学科屹立于世界科学之林.这个学派依旧对现代术语学,特别是对西方术语学理论和实践起着领导作用,并且也在不断发展完善中.文章主要探讨到20世纪末已经成形的,并便于与其他学派进行比较的基本理论要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维斯特是现代术语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其提出的"普通术语学"理论(TGT理论)是指导术语研究的权威理论,从20世纪30年代这个理论创立之初起,近一个世纪无人能撼动其地位.但是近年来,术语学界逐渐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对TGT理论的质疑之声渐有耳闻.在这一片质疑声中,西班牙术语学领军人物加布列博士显然又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她所...  相似文献   

4.
维斯特创立的普通术语学思想在20世纪70年代基本形成后,在30年中稳步前进。自21世纪以来,欧洲对术语学的讨论忽然变得热烈,产生了一些“颠覆性”的质疑。文章介绍了欧洲术语学传统思想的承继者们如何应对这些质疑,以及“现代术语学革新派”突破性的理论思想贡献,并浅析未来的术语学理论发展的趋势和远景。  相似文献   

5.
交际术语学是20世纪90年代初才出现的术语学新研究方向。与传统术语学研究不同的是,该学说认为传统术语学所侧重的术语标准化只是术语学研究的一部分。交际术语学理论主张从交际角度及其所涉及的两个因素——交际者和交际情境来进行术语学研究。虽然学说已创立近三十年且在拉美及南欧地区反响很大,其创始人卡布雷也曾获得2007年维斯特术语学特别贡献奖,但交际术语学的主要论著和学术主张多以西班牙语、加泰罗尼亚语或法语出版,因此国内学术界鲜有提及。文章从交际术语学的产生、理论主张、特点、研究对象、研究意义和理论应用所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交际术语学进行梳理,以期进一步推广该学派的理论学说。  相似文献   

6.
维斯特是现代术语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其提出的“普通术语学”理论(TGT理论)是指导术语研究的权威理论,从20世纪30年代这个理论创立之初起,近一个世纪无人能撼动其地位。但是近年来,术语学界逐渐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对TGT理论的质疑之声渐有耳闻。在这一片质疑声中,西班牙术语学领军人物加布列博士显然又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她所倡导的“交际术语学理论”(TCT理论)从几个最根本的方面对TGT理论提出了质疑和批判。理论一经提出,马上受到世界术语学界的高度重视。文章力图详细分析TCT理论对TGT理论进行批判的几个根本着力点,从而加强我国学界对TCT理论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以来,普通术语学作为一种传统理论愈来愈受到多方面的挑战,术语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被理论蓬勃发展的专业词典编纂学或知识工程吸收掉的危险。"本体术语学"这一理论范式的出现,验证了维斯特普通术语学理论的科学性本质,也巩固了术语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存在的学科地位。罗什教授和他的研究小组对ISO 704和ISO 1087以及国际术语手册进行了科学性审视,为重新修订和完善国际术语标准并使其符合时代要求做出了贡献。文章旨在介绍其审视过程,为深入理解国际术语原则提供途径。  相似文献   

8.
现代术语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有自己的理论和方法。在现代术语学形成的过程中,逐步建立了术语学的流派。本文简单地介绍国际上现代术语学的4个主要流派,以便大家了解术语学的基本理论。20世纪初,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日趋迅速,国际间的科学技术交流日趋活跃,术语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显得更加重要,出现了国际性的组织来协调术语工作。1906年建立了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开始编纂多语种的《国际电工词典》。1936年国际标准化协会(ISA)建立了第37技术委员会,又称术语学委员会。1951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继承了ISA第37技术委员会的工作,建立了术语学原则和协调委员会,仍称第37技术委员会(ISO/TC37),它的秘书处设在奥地利标准化研究所。该委员会一直在国际范围内协调和组织术语工作。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国际上术语标准化工作的进展。在这个时期,现代术语学的理论和方法也初具雏形。奥地利著名科学家维斯特(E.Wüester,1898—1977)对于现代术语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于1931年写成了第一篇关于术语学的论文《在工程技术中(特别是在电工学中)的国际语言规范》(Internationale Sprachnormung in der Technik,besonders in der Elektrotechnik),提出了现代术语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阐述了术语系统化的指导思想,为现代术语学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后,他又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术语学的论文,如《术语学的基本概念,系统化的定义词典》(Grundbegriffe der Terminologielehre,Systematisches Definitionsworterbuch,1955),《普通术语学——一门界于语言学、逻辑学、本体论、情报学和专业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Die allgemeine Terminologielehre-Ein Grenzgebiet zwischen Sprachwissenschaft,Logik,Ontologie,Informatik und den Sachwissenschaften,1972)等。在他八十高龄时,还写了《普通术语学和术语词典编纂学引论》(Einfuhrung in die Allgemeine Terminologielehre und Terminologische Lexikographie,1979)一书。维斯特对于现代术语学有着极大的贡献。现代术语学可以分为四个学派,即德国-奥地利学派、俄罗斯学派、捷克斯洛伐克学派、加拿大-魁北克学派。一、德国-奥地利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维斯特、达尔伯格(I.Dahlberg)、魏尔西希(G.Wersig)和费尔伯(H.Felber)。维斯特是现代术语学的奠基人。他在柏林技术大学电气工程系毕业后,于1931年以术语学论文获得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学位,接着他回到他的故乡——奥地利南部的维森堡,经营一个生产木制工具和带钢的工厂。他在这里收集世界各地的术语研究文献,创立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术语综合图书馆。1977年维斯特逝世后,这个图书馆由奥地利标准化协会接管,并且从维森堡迁移到维也纳的国际术语信息中心。维斯特在维森堡建立了一个民间的研究所,专门从事术语研究,他还吸收了维也纳的一些术语学研究人员参与这个研究所的工作。这种研究后来又进一步扩展到联邦德国,逐渐形成了术语学中的德国-奥地利学派。维斯特倾其全力通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来制定术语学原则的国际标准,当时总共有230页的ISO推荐标准和标准草案,几乎全部出自维斯特之手。维斯特的研究工作涉及面很广,术语、术语标准化、术语索引、术语文献编制、译音和转写、符号理论、分类法、计划语言、词汇学、词典编纂法都是他感兴趣的问题。1972年至1974年,维斯特担任维也纳大学普通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系的名誉教授,开设了“术语学理论与术语词典学入门”的课程,这门课的教材后来形成了一本专著,于1979年作为维也纳技术大学文集第八卷出版。德国-奥地利学派的主要观点是:1.强调概念在术语学中的重要地位。他们认为,首先要划分概念,然后才能划分概念的名称,概念系统是术语的基础。因此,术语学的研究应该先从概念出发,即先从概念的定义开始,而不是先从词语开始。术语学应该研究概念的本质、概念的产生、概念的特性、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概念系统的结构、概念的描述和定义、概念与事物的关系、概念与名称的关系等等问题。由于概念王国是不依赖于词语王国而独立存在的,必须对概念王国的研究给以特别的注意。2.在语言学方面,术语学的研究一般只限于词汇的范畴,术语的形态变化和句法规则与全民语言是一致的,它们应从全民语言中吸取。3.术语学的方法是共时的方法,它只关心概念体系的现状而不涉及概念体系的发展历史。4.强调术语学与语言学的不同。他们认为,术语学与语言学的不同之处在于:语言学只对语言进行描写,而术语学不仅要对语言进行描写,而且还要对语言进行规定,目前,ISO国际标准和其他标准化组织编纂的标准化词汇表已达一万份左右,这些标准都对术语进行了这样或那样的规定;语言学一般不对语言进行评价,而术语学则要对术语中的各种成分进行评价,以便筛选现有的术语并创制新的术语;语言学特别重视对本民族语言的描写,一般并不强调语言的国际化,而术语学则强调要用国际统一的原则和方法来指导各国的术语工作,这种国际性的原则和方法不随着国家的不同或语种的不同而不同;语言学既要重视书面语的研究,也要重视口头语和语音的研究,而术语学则以术语的书面语研究为主,并不强调术语的口头形式。5.定义在术语学研究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为了保证术语定义的一致性,他们建立了一套严格的定义方法。6.强调术语学各门科学和各个学科分支中概念系统的原始基础。术语是传递知识、技术和不同语种之间的概念的工具。二、俄罗斯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洛特(D.S.Lotte)、德雷森(E.K.Drezen)、戈龙文(B.Golovin)、丹尼连科(V.Danilenko)等。20世纪30年代初,俄罗斯学者开始从事术语学的研究,他们把维斯特的著作《工程技术中(特别是电工学中)的国际语言规范》翻译成俄文,建立了技术术语委员会,后来改名为俄罗斯科学院科学技术术语委员会(KNTT),这个委员会负责阐述术语学的基本理论,制定术语结构和概念术语体系的原则,制定术语标准和术语表,汇编收集到的推荐术语,制定使用术语和创造新术语的原则。俄罗斯学派的主要观点是:1.术语学研究的对象是属于语言范畴的。解决术语学问题的方法应该从语言学中去寻找,应该在术语学中大量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俄罗斯学派研究术语的方法,一般是先从某一领域的语言单位出发,建立概念体系,而不像德国-奥地利学派那样,概念的划分总是先于名称的划分。2.术语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它应该研究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原则和方法。俄罗斯的术语学研究首先要解决俄语和独联体其他各国的语言中出现的问题,例如,术语标准化问题和创造新术语的问题。3.术语学的研究与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俄罗斯的高等学校和俄罗斯科学院都十分重视术语问题,大部分俄罗斯的术语学研究人员不是属于某大学,就是属于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直接抓术语工作,他们总是把术语问题当作一个社会文化现象来进行研究。国际标准化组织TC37委员会第一分委员会的秘书处设在莫斯科,由俄罗斯国家标准委员会的全俄技术情报分类和编码研究所具体负责。在第一分委员会的主持下,起草了《术语学词汇》、《术语命名原则与方法》、《概念与术语的国际统一》等重要的文件和标准,在国际术语学界有着广泛的影响。三、捷克斯洛伐克学派(包括捷克和斯洛伐克)的代表人物是哈夫拉奈克(D.Havranek)、霍列茨基(J.Horecky)、克库莱克(K.Kocourek)、鲁登尼(M.Roudny)等。布拉格语言学派是现代结构语言学中的三大流派之一。布拉格语言学派主张从实用的观点来研究语言的规范问题,也就是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从人类文化、文明和技术交流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规范问题。语言学理论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改善语言的使用状况,促进语言的规范。术语学中的捷克斯洛伐克学派受到布拉格语言学派这些观点的强烈影响。捷克斯洛伐克学派的主要观点是:1.继承了布拉格语言学派的传统,强调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术语问题。他们认为,要有意识地推广多数人认可的语言习惯,加强约定俗成的社会影响,消除少数人乃至于个别人使用的不符合多数人习惯的、或者是不精确的、重复累赘的语言现象。2.重视术语的社会交际功能的研究。为了发挥术语的社会功能,他们主张:术语不要与日常使用的词语发生过多的联系,以免产生歧义:从几个同义术语中挑选标准术语时,要选派生能力强的术语:不要过多地干预术语的国际化,吸收外来语可以丰富本民族语言的术语。3.注意术语特性的分析和研究。他们认为研究术语的特点,是正确地创造、翻译、移植术语的前提。捷克斯洛伐克的术语学研究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它的形成和发展同保护捷克和斯洛伐克两种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学派实际上是语言学中的布拉格学派在术语学中的代表。四、加拿大-魁北克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隆多(G.Rondeau)。这个学派是现代术语学中后起的学派,20世纪70年代才形成。他们批判地吸收了其他学派的观点,并将其应用于术语工作的实践之中,在建立术语数据库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目前加拿大术语数据库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术语数据库。隆多教授在魁北克的拉维尔大学开设了术语学讲座,并培养术语学的硕士和博士。加拿大-魁北克学派的主要观点是:1.概念是术语的基础,概念单位是术语分类和定义的对象,又是术语命名的出发点,术语工作应该建立在概念层级体系的基础之上。2.术语在本质上是由概念和名称两个方面组成的语言符号,它之所以能作为特定的概念总体的一部分,是由于在概念总体中它同其他的概念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3.术语标准化工作应该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进行,在术语标准化工作中,要注意标准和推荐标准之间的区别。4.术语工作应该同语言规划的政策紧密地联系起来。5.术语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在术语工作中,应该特别注意新术语的研究。加拿大-魁北克学派对世界上的术语工作,特别是对于维斯特的工作,进行了批判性的综合。这个学派在国际术语学的研究中一直是十分活跃的。国际标准化组织TC37委员会第二分委员会秘书处设在魁北克法语管理局内,负责研究专业词汇与术语词典的编辑方法,他们组织和起草了《单语种分类词汇的编排》、《分类词汇编辑指南》等重要文件和标准,在国际术语工作中很有影响。* 冯志伟研究员是第四届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9.
<正>20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经由现代术语学之父——欧根·维斯特及其后继者的不懈努力,普通术语学理论(general theory of terminology,又称为"传统术语学"或"经典术语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交叉学科得到国际社会(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的承认,并且以此作为理论基础制定了一系列指导国际术语工作的原则与方法。普通术语学理论的基本要点  相似文献   

10.
<正>奥地利科学家维斯特在1931年发表了《在工程技术中(特别是在电工学中)的国际语言规范》,这是现代术语学创立的标志。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德国-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加拿大-魁北克以及俄罗斯逐渐形成了各自的术语学理论体系。在中国,虽然很早就开展了术语规范的实践工作,但有关术语学理论的研究工作却起步较晚。因此,中国术语学研究工作需要不断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术语学理论,推陈出  相似文献   

11.
现代术语学的创始人欧根.维斯特(EugenW櫣ster)的《普通术语学和术语词典编纂学导论》的德文版第三版(1991年在波恩出版)①中,讨论了术语学的特点。笔者根据该书“普通语言的科学性”这一部分内容,写成了这篇读书心得。维斯特在他的专著中开门见山地指出:语言学某一个分支领域研究的对象只是普通语言的一个片段。所以,在研究术语学这个分支领域之前,首先谈谈关于语言的一些基础性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维斯特说:如果年轻的语言学家们投身到术语学的研究工作中来,探讨专业语言的规律,他们总是会观察到一些异样的结果,以至于使这些年轻人认识…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加拿大学者安杰拉·坎波的长篇论文《对欧根·维斯特著作的接受和术语学的发展》的主要观点,及西方术语学领域的最新发展。在术语学的发展史上,欧根·维斯特的著作,一直是各国从事术语学工作和研究的学者们的灵感源泉。维斯特被公认为“现代术语学之父”。自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科技和相关领域的迅猛发展,术语学领域也出现了新的工作方法或理论导向,它们大都对传统术语学持批评态度,由此引起了激烈的学术争论。安杰拉·坎波以拉卡托斯提出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作为解释模型,有力地说明了现代术语学是一个在理论和方法论上更加强大的独立学科。  相似文献   

13.
代术语学的创始人欧根·维斯特(Eugen Wüster)的<普通术语学和术语词典编纂学导论>(Einfürung in die allgemeine Terminologie und terminologische Lexikographie)的德文版第三版(1991年在波恩出版)中,讨论了术语学中概念系统的图形表示方法.笔者根据该书中"3.4"节的内容,写成了这篇读书心得.  相似文献   

14.
术语学对学术话语体系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构建都需要以术语为基本载体。术语体系是学术话语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术语学理论对学术话语体系的科学构建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术语翻译是学术话语体系构建的关键环节之一。从术语学视角来看,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存在规划有待完善、相关知识体系和术语体系不够成熟、术语学助力话语体系构建理论研究不足等问题。可考虑从国家战略层面、工作机构层面、学术研究层面采取一定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维斯特图书馆曾是现代术语学的创始人欧根·维斯特的私人图书馆。这个专业性图书馆就其术语学方面的藏书而言,是世界上藏书量最大和最古老的图书馆。该馆对于国际术语情报中心(Infoterm)的咨询活动和研究工作来说是不可缺少的。这个图书馆早已对广大科学工作者,尤其是对术语学工作者开放。这里收藏的图书资料是术语学及其邻近学科的研究工作、教学工作、论文撰写和取得文凭考试的重要基础。这里的图书资料也完全适用于笔译和口译工作者的培训需要。维斯特图书馆的创建及其馆藏图书的收集是大学教授兼博士工程师殴根·维斯特的众所周知的巨大成就之一。在精心收集的图书资料中,大部分都拥有文献性质,几乎都不是通过书店或出版社这种正常途径取得的。该馆还藏有从世界各地寄来的不属于一般性交流的资料。维斯特长期以来分门别类收藏的关于术语学及其相关学科的文献,其收藏标准是符合研究工作的需要的。1931年,殴根·维斯特为了接管其父亲经营的工厂,从柏林来到维瑟索堡。从这时起,他已开始收集他认为是重要的世界各地的出版物。起初,他主要收藏的是术语学、世界语学和工具学方面的图书。这些图书就是内容丰富的维斯特图书馆的藏书基础。当时,这个图书馆被安置在维斯特从事研究工作的一所别墅中。这个别墅叫“库诺别墅”,是根据维斯特父亲的人名“库诺”(Cuno)命名的。后来,维斯特把这所别墅用作了科研工作。这个位于别墅一楼的小型图书馆中的书架、书档等都是维斯特亲自设计的。书库也是他一手布置的。与维斯特长期合作的赫尔穆特·费尔伯就曾在这所别墅中工作过。维斯特的另一个合作者弗里德里希·朗格在谈到库诺别墅的这个图书馆时曾说:“如果把包括小册子、专业杂志、特刊、标准化刊物等馆中藏书连成一线的话,大约有500米长。该馆采用的是国际上通用的十进制图书分类法……”这是朗格在维斯特60岁生日时说的话。那时正是维瑟尔堡术语学中心已经开始兴旺并已得到世界著名学者承认的时候。这个图书馆的知名度不断扩大,甚至不久就为全世界知晓。维斯特图书馆的创建是经历过千辛万苦的。这个图书馆所以能够保存下去,首先靠的是维斯特经营的那个工厂。维斯特曾对他那时的经济状况作过如下描述:“一系列冷酷无情的事件使得在建馆开始时取得的一些成绩几乎化为乌有。1937年以前,奥地利被长达数年的经济危机笼罩。从1938年起,我经营的那个工厂濒于倒闭。1943年,工厂又不得不停产。两年以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工厂曾被没收,因为战争开始时我拥有德国国籍。这个德国国籍是从已加入德国国籍的我祖父那里继承下来的……”就是在经济十分困难时期,维斯特也未曾中断过收藏图书的努力。1981年,维斯特的遗产继承人与奥地利标准化学会就将图书馆中术语学方面的图书资料迁往维也纳一事签订了协议书。维斯特图书馆的新址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位于与奥地利标准化学会毗邻的国际术语情报中心的办公楼之中。这个图书馆现在仍然采用十进制图书分类法,馆藏图书分为如下四部分。第一部分,即最重要的部分是欧根·维斯特的著作。维斯特在其一生中围绕667个课题撰写过大量文章和书稿。在这一部分中还包括维斯特尚未完成和尚未发表的著作。维斯特著作都是按照撰写时间的先后予以编号和排列的。第二部分是关于奥地利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图书资料。维斯特曾于1936年参加国家标准化协会国际联合会第37委员会(ISA37)的成立会。从那时起,他连续收藏了该委员会和其后继机构国际标准化组织第37委员会(ISO/TC37)的全部文献。在这一部分中还包括已经出版的各种标准化方面的术语词典。第三部分主要是专业词典和语言词典。此外还藏有关于专业词典的历史及其发展方面的图书资料。最后一部分主要是专业期刊和术语学及其邻近学科的理论文献。此外还有关于书写规则、图书馆学、文献学、排序学及标准化学方面的图书资料。维斯特图书馆是以欧根·维斯特的家姓命名的促进术语学发展的唯一机构。这个图书馆承担着纪念这位术语学奠基人的任务。他曾架起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之间的重要桥梁,并因此成为奥地利思想史中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 本文是根据W.内多比蒂(W.Nedobity)撰写的文章Die Wüster-Forschungsbibliothek编译的。——作者注  相似文献   

16.
现代术语学的创始人欧根·维斯特(Eugen Wüster)的<普通术语学和术语词典编纂学导论>(Einfürung in die allgemeine Terminologie und terminologische Lexikographie)的德文版第三版(1991年在波恩出版)中,讨论了术语学中概念的有序性,并在有序性的基础上讨论了概念系统.笔者根据该书中"3.3概念的顺序特征"这一部分内容,写成了这篇读书心得.  相似文献   

17.
正术语是在特定专业领域用来表示概念的专门用语,术语学涉及语言学、词汇学、逻辑学多门学科,并且术语学应用也需要和各专业学科相融汇。因此,术语学工作者只有不断从相关学科研究领域中吸取营养,利用新技术,才能推动术语学不断发展。事实上,很多著名术语学家都从多学科领域研究开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开创并推动了现代术语学的发展。例如,现代术语学的奠基人维斯特虽以术语学家著称,但同时也是一位工程师和语言学家;俄国术语学派创始人洛特是工程师出身的院  相似文献   

18.
主题与分类     
现代术语学的创始人欧根·维斯特(Eugen Wüster)的<普通术语学和术语词典编纂学导论>(Einfürung in die allgemeine Terminologie und terminologische Lexikographie)的德文版第三版(1991年在波恩出版) 中,讨论了术语学中的主题与分类的问题.笔者根据该书中"3.5,3.6, 3.7"的内容,写成了这篇读书札记.  相似文献   

19.
介绍欧根.维斯特在1948年发表于奥地利公开学术出版物上的一些学术思想,以期为人们深入了解奥地利维也纳术语学派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提供一个视角,也为进一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术语学理论和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虽然欧根·维斯特(Eugen Wuster)从未真正引用过"Terminology"(术语学或术语)这个词,但是,是他最早开始系统研究术语问题的.他将其研究成果以<在工程技术中(特别是在电工学中)的国际语言规范>为题,整理成一部书于1931年出版.这部书的出版推动了全世界的术语活动,并为协调奥地利国内和跨国的术语工作制定了规则和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