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探讨了一种提高太阳能热水器光热转换效率的新途径———全息太阳能集热系统.重点阐述全息光栅和集热系统的核心部件———反射全息图的研制过程.  相似文献   

2.
根据全息元件的会聚和色散功能,探讨研制太阳能全息聚光型的光热转化系统.讨论了全息技术应用于提高太阳能热水器光热转换效率新的途径,重点阐述全息太阳能集热系统的核心部件--高效率的单重DCG全息图的研制过程和全息聚先器结构,设计出一种"自动跟踪"太阳光的新型全息太阳能热水器装置.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太阳能溶液再生系统的运行可靠性,提出了一种用于溶液除湿空调系统的新型太阳能溶液耦合再生系统.分析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建立了该系统的耗能模型,并与传统太阳能溶液热再生系统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2种运行模式下,太阳能耦合再生系统与太阳能热再生系统相比具有较大的节能优势.在太阳能耦合再生系统运行模式下,太阳能集热/再生器出口处溶液浓度对太阳能耦合再生系统耗能的影响最大.在系统设计过程中,应将太阳能集热/再生器出口处溶液浓度设计得尽可能小.此外,太阳能集热/再生器的再生效率对太阳能耦合再生系统的耗能也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依托大通县雪里河村太阳能集热采暖系统改造项目,采用黑瓷复合陶瓷太阳能集热板作为终端集热器,为农户提供冬季供暖及生活热水。对系统的集热器、集热面积、运行原理及节能效益进行阐述分析,并总结陶瓷太阳能集热系统的应用成果,以期为高寒地区民用建筑生态节能方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5.
太阳能集热干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阳能集热干燥技术在物料干燥中应用广泛.以集热器型、温室-集热器型、集热-热水器型系统为代表,并结合具体的研究工作,从结构、机理及其应用等方面对太阳能干燥系统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对太阳能集热干燥技术的未来发展及研究方向作了更进一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6.
设计了一种使用全真空玻璃集热管、简化CPC(非追踪式复合抛物线聚光板)集热板和金属换热套管组合的中温太阳能水蒸气集热系统.系统由60个集热单元串联而成,每个集热单元包括简化CPC集热板、全真空玻璃集热管和换热套管三部分,在全真空玻璃集热管和换热套管之间填充了一种高导热性能固液混合型导热介质增强其导热性能.研究了系统的集热性能和天气条件、集热单元级数等不同工况对系统集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获得200℃的高温蒸汽,集热效率达到0.332,表现出优异的集热性能,是一种有工业应用前景的太阳能水蒸气集热器,为将该高温太阳能集热器用于更广阔的领域提供了设计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太阳能热气流电站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应用于城市的立式集热板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并利用FLUENT软件对立式集热板太阳能热气流电站系统进行数值模拟,在不同集热板高度、宽度和空气层厚度下的模拟结果表明:随着集热板高度、宽度和空气层厚度的增加,系统通风量和系统最大功率都是增大的,增大幅度越来越慢,甚至减小;系统最大能量转换效率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集热板高度和空气层厚度对其影响较小;集热板宽度与宽度之间存在一个最佳比值为15~25,使得在此比值范围内,系统通风量最大;考虑到城市建筑形象和空气层厚度对系统通风量的影响,空气层最佳厚度为0.2~0.4 m.  相似文献   

8.
一种CPC型热管式太阳能集热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复合抛物面聚光器(CPC)和热管平板式集热器相结合,研究了一种以平面形吸热板为接收器的CPC型热管式太阳能集热器.采用碘钨灯模拟太阳光辐射,在不同辐射强度下,对CPC型热管式太阳能集热器和普通热管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的集热温度、瞬时效率、平均效率及平均热损系数等热性能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热管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相比,CPC型热管式太阳能集热器不但提高了集热温度和集热效率,而且降低了热损失.这一研究结果为太阳能集热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太阳能光热发电是目前太阳能利用领域中发展最为迅速、最具研究价值的技术之一,相较于光伏发电具有输出连续稳定可调、碳排放量低等独特的优势.作为光热电站的最主要投资部分,太阳能集热系统对光热发电性能具有重要影响.针对光热发电在集热技术上的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指出了目前集热技术路线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由此对太阳能光热发电集热系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合理展望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针对吸附式制冷装置及太阳能集热器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连续制冷吸附式制冷装置的太阳能集热系统。该集热系统可根据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采取不同的运行模式。建立了采用该集热系统的连续制冷吸附式制冷装置数学模型,数值模拟了连续制冷吸附式制冷装置一天中不同时段在不同运行模式下的热力性能。计算结果表明,该太阳能集热系统可有效地提高吸附剂解吸温度及单位集热面积的制冷功率,实现太阳能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热量平衡原理,计算工封市食品公司招待所地下室太阳能采暖系统的2集热面积比,并分析了此集热面积比在估算其他地区同类太阳能采系统集热器面积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2.
MW级太阳能热气流电站传热和流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基于Schlaich提出的太阳能热气流电站的概念以及集热棚的温室效应、烟囱抽力机制和蓄热层的蓄热原理,研究MW级太阳能热气流电站的性能特点.对集热棚、烟囱内空气的传热和流动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并分析了烟囱的抽力和系统做功能力,通过求取热气流的温度场、流场和压力场,分析了涡轮机负荷对烟囱抽力以及系统的做功能力的影响,最后,根据中国太阳能分布特点,分析了太阳能热气流电站发电技术在中国西北地区实施的前景,为太阳能热气流电站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太阳辐射的分析,研究了外层空间太阳能集热表面的转化过程与效率,并以获得集热表面转化效率最大为条件,理论计算了不同情况下太阳能集热表面的最佳工作温度,给出了转化效率与系统工作温度及最佳工作温度随环境温度的变化关系曲线,对影响最佳工作温度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描述了一种采用透明蜂窝的固定表面集热-储存整体式新型太阳能热水系统,并对不同流率连续放水、定温放水及定时放水等多种条件下的热性能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这种新型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热性能可与单轴跟踪的集热-储存整体式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热性能相当,而前者的操作要比后者简单得多,可被广泛地应用。  相似文献   

15.
俞宏军 《科技信息》2012,(27):61-62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位于太阳能资源丰富的银川市,在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要求下,医院通过与相关企业合作,成功完成了四处建筑的太阳能集热照明改造。作为宁夏商业区太阳能改造项目,介绍了医院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及光伏发电系统的建筑施工设计、集热面积配备、照明系统的设置以及能效分析等,不仅在住宅等民用建筑行业有示范作用,而且对推动银川市的建筑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将起到示范带动效应。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FLUENT软件的基础上,结合中原某城市的气象参数,着重研究了太阳能集热板孔径尺寸及太阳辐射强度对太阳能墙系统的热性能影响,以优化太阳能墙系统,对于太阳能墙的使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太阳能热气流电站系统的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太阳能热气流电站系统进行了热力学理论分析,将整个系统分成集热棚,风力透平和烟囱三个子区域,分析每个子区域内工质热力学过程,研究各参数变化影响因素,并对系统压力场进行分析.首次提出了能量利用度的概念,并对不同尺寸的太阳能热气流电站的性能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太阳辐射能和涡轮机负荷对系统能量利用度有显著影响,而且系统能量利用度随着太阳能热气流电站的规模增大而增大.该计算结果将为建设不同规模的太阳能热气流电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陈枭 《科技信息》2010,(35):I0056-I0056
太阳能集热干燥技术在干燥物料中应用广泛。本文以集热型、温室-集热型干燥、集热-热水器系统为代表,结合作者工作,从结构、机理以及应用3方面进行阐述,展望了使用储能相变材料(PCM)来提高干燥效率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太阳能集热器是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的核心部件,其集热性能、集热效率决定了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的成熟化发展及适用性推广。本文总结了太阳能热利用的典型方式和应用领域,归纳了集热器的集热原理和类型结构,以提高太阳能集热器集热性能为目标,系统分析了太阳能集热器结构优化、新型集热器吸收材料、太阳能集热器集成相变储能技术和聚光(聚焦)集热技术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及技术动向,进一步指出现阶段太阳能集热器技术研究上的不足,并对下一步的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20.
太阳能热水器与相变蓄热材料耦合应用可有效提高太阳能集热水箱的效能,促进能源的优化配置。该文提出了一种与太阳能集热水箱耦合的相变储能系统,并进行储能材料的测试和分户供暖系统的模拟分析。首先提出了储能系统的制作方案及其与太阳能集热水箱供暖系统的连接方式。利用DSC对石蜡进行测试,选定46#石蜡作为系统的相变蓄热材料;采用数值模拟软件FLUENT对含有相变蓄热器的集热水箱和不含相变蓄热器的普通集热水箱(直接进水)的释能工况进行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集热水箱加入相变蓄热器,一方面相变储存罐堆积起到了散流作用,另一方面冷水进入水箱中通过相变储存罐的外围时,经过相变储存罐的放热作用,相变储能模块对冷水有一定的加热作用。加入相变蓄热器改善了释能过程的水箱内热分层效果,提高了进入水箱的释热总量,在流量为10L/min时,相变蓄热水箱的释热效率比普通集热水箱的释热能效率高12%,系统设计两台大容量的太阳能蓄热水箱,轮流供热,系统通过管道分水器,分户供热,管道分水器的每个出水端分别设置有流量控制阀,实行计量使用,这样更能有效的节约水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