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艾飞 《科技咨询导报》2010,(34):80-80,82
综合SFPE推荐的火球热辐射计算模型,结合热辐射伤害破坏准则,分析了LNG储罐区发生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的危险性,应用该方法计算分析了某LNG站发生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时的伤害破坏范围。根据计算分析结果,液化天然气罐区一旦发生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事故将对周围的人员及设备带来毁灭性的破坏,应采取措施杜绝液化天然气泄漏事故的发生,同时,提出了人员及装备的安全距离。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对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物质危险性和常见事故类型,就罐区而言,池火灾、蒸气云爆炸(VCE)和沸腾液体扩展蒸气云爆炸(BLEVE)是三种常见事故。选用池火灾和蒸气云爆炸简化数学模型对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的火灾事故后果进行了定量评价,确定了火灾事故的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范围。所得结果对于储罐区安全距离、防火堤设计及事故应急救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系统分析液化烃不同储存方式及泄漏与火灾爆炸危险的基础上,提出了液化烃储罐常见火灾爆炸事故类型并分析判断流程。研究表明,全压力式液化烃储罐发生泄漏的概率与全冷冻式液化烃储罐发生泄漏的概率基本相当;与全压力储存方式相比,全冷冻方式储存的液化烃泄漏时强烈的吸热作用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冷冻伤害破坏;空间爆炸、孔口火灾和池火是液化烃不同储存方式共有的火灾爆炸危险类型,全压力式液化烃储罐有发生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并形成火球的危险,全冷冻式液化烃泄漏后与水接触则有发生热传递类蒸气爆炸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以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ACS为工具,研究了某大型化纤生产企业原料储罐区发生泄漏并引发蒸气云爆炸事故的后果影响,并对事故扩展过程中罐区内的多米诺效应风险进行预测.研究表明,FLACS可应用于复杂生产及存储区域内的气体扩散爆炸过程的模拟研究,并对其爆炸风险进行定量评估,对多米诺效应风险进行可靠预测;该模拟场景下,爆炸火焰高度约为40 m,火焰顶部呈蘑菇云状,火焰广度覆盖中间管廊和泄漏储罐,爆炸产生的火球直径约为20 m,靠近点火源一侧的管壁温度和泄漏储罐罐壁表面温度均超过2 000℃,爆炸产生的最大超压为2.9 kPa,不足以对邻近装置产生破坏,但爆炸产生的高温会引发泄漏、池火、流淌火和浓烟等多米诺事故,应在实际建设中加强针对性消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LPG蒸气云爆炸风险评估中的参数不确定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液化石油气的危险特性及其事故性爆炸的主要特点,针对蒸气云爆炸定量风险评估中不确定因素无法精确确定而导致的结果不确定性问题,即蒸气云爆炸事故造成的危害存在不确定性,建立了蒸气云爆炸风险评估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Monte-Carlo模拟的不确定性处理方法,计算了LPG蒸气云爆炸波伤害范围和事故风险概率曲线,对于定量评估VCE事故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液化石油气(LPG)在其运输和存储过程中存在着各种与火灾和爆炸相关的危险性。由于LPG的泄漏可能导致包括闪火,不可控蒸气云爆炸,沸腾液体膨胀蒸汽爆炸等一系列灾害的发生,针对上述的各种灾害的具体发生条件及其危险性进行了分析;在事故后果评价中采用量化风险分析,提出了沸腾液体膨胀蒸汽爆炸和不可控蒸气云爆炸对周围人员可能造成伤害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石油化工生产日趋复杂化、自动化、连续化和大型化,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和错误都有可能造成重大爆炸事故。研究发现,工业爆炸事故多以可燃化工原料蒸气云爆炸为诱发,最终形成危害较大的气液相混合爆炸,造成严重的后果。本文深入剖析了工业蒸气云爆炸事故的发生机理,针对蒸气云爆炸事故后果模型,对TNT当量,TNO多能法和Baker-Strehlow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利用计算实例对比分析了三种模型事故伤害半径,为进一步灾害模拟评价理论模型以及开发的软件系统的建立提供一定的参考与支持。  相似文献   

8.
应用重大危险源评价法对废有机溶剂储罐区进行危险性评价,从物质危险性和工艺危险性人手,选取蒸气云爆炸和池火灾两种事故后果伤害模型,量化储罐区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人员伤亡范围和财产损失半径。最后得出其危险性等级和单元危险受控等级,以评价企业安全管理的有效性,进而指导企业采取合理可行的安全技术管理方案和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输气管道的蒸气云爆炸灾害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重点分析了输气管道的蒸气云爆炸灾害的发生条件、爆炸机理和危害。采用TNT当量法和复合能量法对蒸气云爆炸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破坏的后果进行了计算,通过计算可以预测蒸气云爆炸灾害发生时,任意点处的风险后果,以便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0.
液化石油气是我国城镇燃气的主要气源之一,具有易燃易爆性,如果泄漏至空气中,可能产生火灾爆炸等事故。文章以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的液化气储罐为例,对其发生喷射火、蒸汽云爆炸、沸腾液体扩展蒸汽云爆炸三种事故进行后果模拟分析,计算发生三种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的危害区域,并提出建议和对策。研究结果可为同类液化石油气气源厂和液化石油气储罐使用企业进行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有利于帮助企业制定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从而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11.
加氢站氢气事故后果量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量研究了加氢站内物理爆炸、闪火、射流火焰和气云爆炸四种典型氢气事故后果,考察储氢压力、泄漏孔径以及风速大小对事故后果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物理爆炸和气云爆炸的有害影响距离最大,可分别作为瞬时泄漏和连续泄漏的决定性后果;物理爆炸、闪火、气云爆炸和射流火焰的有害影响距离均随着储氢压力和泄漏孔径的增大而增大,但在各个方向上的增幅表现出不同的规律;在大风天气条件下,加氢站氢气泄漏事故可造成更为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大型液化烃罐区危险分析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近年来我国大型化工罐区的发展趋势以及安全现状论述了对大型罐区进行安全分析研究的必要性,初步辨识液化烃罐区火灾爆炸事故的危险源,然后应用事故树分析方法以“储罐火灾、爆炸事故“为顶上事件,对液化烃罐区发生泄漏、火灾爆炸事故进行定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无约束气云爆炸热辐射伤害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磊  张奇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0,30(10):1147-1150
为了准确预测无约束气云爆炸产生的热辐射伤害效应,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技术对无约束空间内甲烷与空气预混气云爆炸的非稳态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了气云爆炸热辐射伤害效应的分布规律及伤害半径确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热剂量峰值与气云的质量有关,随距离呈指数衰减规律.与同质量凝聚相炸药相比,气云爆炸的热伤害效应范围更大,热剂量随距离的衰减更缓慢.  相似文献   

14.
罐区油品储存量大,具有较高的泄漏风险,一旦发生泄漏,可燃气体遇火源易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甚至引发后果更为严重的多米诺效应,而可燃气体探测器作为重要的保护层持续监控现场,对保障现场安全生产和风险预警具有重大意义。以某罐区汽油泄漏为例,通过FLACS软件建立汽油储罐泄漏扩散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模型,根据现行标准GB/T 50493—2019在泄漏源周围设置候选监测点,结果表明:部分距泄漏源10 m范围内的监测点不能检测到可燃气体,说明探测器的设置应遵循可燃气体扩散规律;对于比空气重的可燃气体的检测,建议探测器的最佳安装高度为0.3 m。  相似文献   

15.
罐区油品储存量大,具有较高的泄漏风险,一旦发生泄漏,可燃气体遇火源易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甚至引发后果更为严重的多米诺效应,而可燃气体探测器作为重要的保护层持续监控现场,对保障现场安全生产和风险预警具有重大意义。以某罐区汽油泄漏为例,通过FLACS软件建立汽油储罐泄漏扩散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模型,根据现行标准GB/T 50493—2019在泄漏源周围设置候选监测点,结果表明:部分距泄漏源10 m范围内的监测点不能检测到可燃气体,说明探测器的设置应遵循可燃气体扩散规律;对于比空气重的可燃气体的检测,建议探测器的最佳安装高度为0.3 m。  相似文献   

16.
埕岛复杂油气田的油气运聚系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油气藏地球化学参数和指标,对坦岛复杂油气的油气聚集,运移系统进行了研究,按油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储集空间的差异性将其划分为埕北断裂及主体带,斜坡带和CB30潜山带三大类油气聚集系统,按油气源,运称途径等的不同将其划分为三种油气运移系统,即埕北凹陷-埕北断裂及主体带,沙南(中)凹陷-斜坡带和渤中,桩东凹陷-GB30构造带,最终归纳出单凹陷-它源-断裂带式,单凹陷-它源(自源)-斜坡带式和双凹陷-它源-断裂带式三种油气运聚模式。  相似文献   

17.
 在注空气采油生产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可燃油蒸气的爆炸问题。本文借助AutoReaGas气体爆炸模拟软件对注空气管内原油蒸气在高压状态(30MPa)不同初始温度下发生爆炸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爆炸产生的超压可达450MPa,温度可达2400K,会对油管和井口采气树等设施造成严重破坏;管内爆炸超压值与初始温度关系密切,在爆炸冲击波与反射波未叠加前,初始温度升高会导致爆炸超压的下降,在叠加区域内爆炸初始温度升高会导致爆炸超压的明显升高,750m远处压力基本不再变化;初始温度对爆炸温度影响甚微,初始压力为30MPa时,无论初始温度多大管内温度在距井口600m以后都恢复到初始温度。分析可知,爆炸只会造成充气区域及其附近管段内压力和温度急剧升高,对远场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石化企业储罐区消防安全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模糊数学中综合评价方法,结合石化企业储罐区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特点,遵循科学性和实用性原则,从消防安全管理、消防设施和火灾爆炸危险场所3个方面分析石化企业储罐区消防安全的影响因素,确定了适宜于该类设施消防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相应的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最后,针对某一石化企业储罐区消防安全状况,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