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1 毫秒
1.
《科技知识动漫》2009,(7):40-40
人和动物有一些共同的生物学属性,因此可能被同一种微生物所感染致病。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定义,人畜共患病是指“人和脊椎动物由共同病原体引起的,又在流行病学上有关联的疾病”。人畜共患病可通过人与患病动物的直接接触,或经由动物媒介或被污染的空气、水和食品传播。  相似文献   

2.
布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在牲畜中主要传染对象是羊、牛、猪,对其它牲畜马、骡、驴、骆驼、狗、猫、鸡、兔及养鹿等也有致病性,但均系偶然感染,人的布病患者,大部分是经常和牲畜及畜产品有接触的_]二人,农民和有关人员,且人的布病多属羊型,病羊及其乳肉、皮毛对人的布病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牲畜的布病不仅由于引起牲畜流产、不孕、泌乳减少而影响畜牧业的发展,而且影响人的健康,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人畜、人禽共患病成为感染性疾病中尤其值得注意的疾病。它感染力强,患后无特效疗法,预防困难,会造成严重的损失。本文就人畜共患病中常见的几种做一简单介绍,旨在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共同抵御疾病的缠绕。  相似文献   

4.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病原学检查,确诊为人畜共患牛皮蝇幼虫病。牛皮蝇的病原体是属昆虫双翅目中部分蝇类的幼虫,它寄生在牛的背部皮下组织,引起一种慢性寄生虫病,马属动物及野生动物的背部皮下组织,颈部等。而人缺乏以该病的自我预防意识,就造成了牛皮蝇幼虫病。为了控制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为了提高最基层最偏远农牧民的健康,兽医人员和人医人员深入基层,调查各种人畜共患疾病,加强宣传教育,让他们对自己要有预防意识,提高农牧民群众的健康。  相似文献   

5.
晓兰 《广东科技》2003,(7):21-22
长期的疾病困扰,迫使人们开始思考疾病的来源。通过对流行病致病细菌和病毒的分子研究,分子生物学家指出传染病病原及与其有“亲缘关系”的细菌和病毒,居然是在家畜和宠物中流行!中国古代也认为病与动物有很密切的关系,如认为肺结核是“痨虫”引起,疥是疥虫引起的等等。 据统计,人与动物共患的疾病常见的有几十种,人类有1/3的传染病是与动物的共患疾病。人与动物的亲密关系竟然由于疾病又找到一个佐  相似文献   

6.
文化播报     
《世界知识》2016,(4):76-77
正里约奥运会可能会受到"寨卡"病毒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日前发布一则消息称,由埃及伊蚊为主要传播媒介的"寨卡"病毒有可能席卷整个美洲大陆,只有极少数国家能幸免。有分析说,即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2016年夏季奥运会恐怕将受到影响。据报道,"寨卡"病毒1947年出现在非洲大陆,非洲、东南亚地区和太平洋一些岛屿曾出现过"寨卡"疫情。"寨卡"病毒通过蚊虫叮咬在人和动物间传播,属于人畜共患疾病,引起的人类疾病被称为"寨卡热",  相似文献   

7.
晏雪松  雷俊芳 《广东科技》2013,(16):198+114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很大,对畜牧业的发展一直高度重视。在发展畜牧业的同时,动物疾病也呈现多样化,而且高发性和复杂性尤为明显,治疗难度也在加大。如何扑灭动物疾病,特别是人畜共患病,显得尤为重要,对畜牧兽医人员的专业知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广大农村,基层兽医人员直接与病畜接触,必须及时准确用药治疗动物疾病。然而由于能力和知识结构等因素,基层兽医人员常常出现用药误区。旨在分析基层兽医人员常见用药误区,期待对他们有所帮助,使他们相关知识和能力有所提高,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相似文献   

8.
因为人类健康与动物疫病息息相关,动物防疫事关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动物卫生是人的卫生,动物卫生、植物卫生三大卫生之一,动物卫生也是人的健康的重要保证,可以说动物疫病是人类传染病的潜在载体,许多疫病属人畜共患病,通过动物的储存、变异、毒力较强,动物可能不发病,一旦传染给人,其后果往往很严重,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目前已知的200多种动物性传染病和150多种动物寄生虫病中,至少有160多种是人畜共患病,普遍存在的人畜共患病有54种,如鼠疫、狂犬病、艾搏拉病、艾滋病等病的传染源分别是鼠、狗、猫科动物和猴子,人的克雅过病与疯牛病关系密切,很多流感也是从鸡和猪身上传过来的,SARS和鼠禽流感暴发都与动物有关。从危害看2003年的SARS给我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0亿美元,疯牛病使英国的对外贸易增加60亿英磅的赤子,国民经济总量下降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烈性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所有温血动物都可感染狂犬病,但敏感程度不一,哺乳动物最为敏感。在自然界中,狂犬病曾见于家犬、野犬、猫、狼、狐狸、豺、獾、猪、牛、羊、马、骆驼、熊、鹿、象、野兔、松鼠、鼬鼠等动物,鸡、鸭、鹅、孔雀等禽类也可感染狂犬病,但疾病的发展过程较慢。人对狂犬病也易感。由于人与犬接触密切,患狂犬病的犬或带狂犬病毒的犬,对人的侵染危害最大,致死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10.
1.适用范围 本技术建议适用于震后灾区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治的技术参考规范。 2.定义 2.1人畜共患病是指在脊椎动物与人类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和感染,即脊椎动物和人类由共同的病原体引起的,在流行病学上有相互关系的疾病。  相似文献   

11.
基于动物检测中已发现的染病动物仍具有传染性的特点,建立动力学模型分析检测行为对动物布病传播的影响.首先,给出模型的基本再生数,并分析平衡点的存在性;其次,通过对平衡点的讨论发现模型会发生后向分支,用Lyapunov函数证明当R0<1时,无病平衡点在一定条件下全局渐近稳定,当R0>1时,模型是一致持续的;再次,根据Pontryagin极大值原理制定最优控制策略并进行求解;最后,通过数值模拟验证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控制策略可有效控制动物布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2.
小核糖核酸病毒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体,它会导致人和动物出现亚临床感染或从轻度发热到心脏、肝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疾病.近年来,该科病毒的感染机制、受体等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文章针对小核糖核酸病毒的分类、病毒受体的研究方法及研究现状作以综述,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阿莹 《果洛科技》2007,(2):76-77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解放前从未进行防治,危害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和人体健康,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国家把布病列入指令性重点防治的地方性传染病。并专门下达了一定的防治补助经费,以确保防治工作的正常进行。我县的布病防治工作,从60年代开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70年代正式开展牛羊布病免疫工作,80年代以后逐步进入考核阶段。三十多年来,我县地方病防治工作者,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协助下,积极开展以畜间免疫为主,人间查、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卓有成效地控制了布病的流行,取得了显著成绩。现笔者将主要情况简要如下:  相似文献   

14.
曹虎 《大自然》2010,(4):78-80
虫害肆虐人畜遭殃 生物圈中的昆虫约有200万种,占生物种类的80%,其中被人类称之为"害虫"的约有1万种。这些神奇的小生灵,或咬食作物,与人争粮;或吸吮人畜血液,传染疾病;或破坏建筑堤坝,使屋塌堤溃,人类对其恨之又恨,定要置其于死地而后快。  相似文献   

15.
鼠类对草原的危害:草原上的各种野鼠统称为鼠类。鼠类属于啮齿动物,门齿非常发达,经常咬嚼牙齿,主要以植物类为食,挖掘力很强;营洞生活,繁殖力强,已成为当今世界性灾害,不仅造成作物减产和草原破坏,还会给人畜传播疾病,在牧区鼠害是引起草原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阿莹 《果洛科技》2007,(2):75-76
久治县牛羊布病防治工作从1965年开始,在县、乡政府的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重视支持下,在调查和掌握畜问布病感染及流行情况的基础上,先后采取了免疫、隔离、检疫、淘汰、监测、考核等综合防制措施。防制效果经省、州考核验收,于1986年羊考核达到两部“控制区”标准,1991年牛考核达到两部“控制区”标准。为了巩固防治效果,及时准确地掌握疫情动态和发展趋势,从2003年开始,我县连续3年先后开展了畜问布病监测和考核工作。结果表明,全县牛羊布病感染率呈明显下降趋势,牛羊阳性率控制在0.1%以内,对保障人畜健康和促进畜牧业生产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布氏杆菌病也称布鲁氏病,是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也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病。牛羊布病以生殖系统发炎、流产、不孕、睾丸炎、关节炎为主要特征。我国北方地区流行严重,对奶牛和寒羊业发展及人类健康均带来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8.
维生素类摄取代谢与全身及眼部密切相关,维生素A、B1、B2、C、D菸酸等缺乏势必引起相应的全身及眼部疾病。因此,有计划按比价人饮食中摄入或应用药物治疗,有利于人体健康和发育,防止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布鲁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鲁菌(Brucella)引起的主要侵害生殖系统的一种全世界广泛分布的人畜共患慢性细菌传染病.患病动物是主要传染源,人与人之间不传播.本研究综述了布鲁菌病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0.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 AI)是指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禽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鸡、鸭、鹅、鸽子等禽类中,引起从呼吸系统到严重全身败血症等多种症状。按病原体的类型,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高致病性禽流感因其传播快、危害大,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