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智能电网是我国的国家战略,目的是更加强韧的电网,进一步降低大规模停电的风险,提高设备使用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等。智能变电站是实现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节点,我国的变电站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数字化变电站,但是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变电站。智能化变电站是变电站自动化技术、一体化的GIS系统结合各种传感器系统,能够兼容虚拟发电站以及微网,并且能够远程的实时在线监控,能够在远程控制中心实施一定的控制和检修,而检修方式上也由传统的定期检修转变为状态检修为主。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的坚强智能电网的提出,以及数字变电站的发展和实现,建设智能化变电站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智能化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的主要构成部分和重要终端,既担负着实现能源转换和控制重要功能,又是实现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接入电网的有力支撑。本文结合目前一次设备的应用发展情况和二次系统的主要特点,深入分析了延津110kV胡堤智能变电站的特点,提出一些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3.
毋庸置疑,全球电网发展的趋势一定是智能电网的方向,智能电网将是新一轮能源革命的基础。智能电网的建设重点在于建设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具备一次设备的智能化,这是这两者最本质的区别。研究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技术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智能变电站的涵义出发讨论,分析了智能变电站的结构及特点,并对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智能化技术进行了介绍,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正>一、引言智能变电站是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础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的电力系统中,任何电力设备都是在继电保护的状态下才能得以运行,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配置是保障电力元件得以安全运行的基本装置,是智能电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电网的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配置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深入探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智能变电站信息一体化平台建设和高级应用问题来展望我国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工作的未来。  相似文献   

6.
在智能电网的规划与建设过程中,智能变电站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与传统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的最大特点在于一次设备的智能化上。一次设备的智能化,对智能变电站的正常、稳定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随着人们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大,一次设备的智能化技术已经在智能变电站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主要基于此,来探讨智能变电站中一次设备的智能化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智能变电站是以数字化为前提的智能电网构造,它的功能及网络结构都与变电站技术前沿的发展相一致,在数字化的智能电网构造之下,有其特定的系统架构和设备配置方式,它以其典型的网络结构方式生成了不同的组网方案,并在工程应用方面有较为长远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的基本单元,正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推广建设。本文通过对变电站电气二次系统的原理和结构以及设计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的分析,结合某220k V智能变电站工程,从智能变电站设计过程中的二次系统功能整合方面为此工程的二次系统选择最优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9.
智能变电站是衔接智能电网发、输、变、配、用及调度等电力各个环节的关键,也是智能电网进行电压变换和接收、分配电能的重要电力设施。实现智能电网电力流、信息流与业务流的三流汇集,对于我国智能化电网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建设110KV智能变电站的总体思路进行研究,分析了110KV智能变电站设计及其可靠性研究。  相似文献   

10.
作为电力工程的主要技术之一,电气自动化实现了电气设备的自动监测和控制等功能,提高了电气设备的安全系数和工作效率。近年来,电气自动化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在电气工程中,自动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发散监控系统、变电站以及电网调度中。随着电力科技的进步,电气自动化的作用将更加明显,电力互感器、电力一次设备也将逐渐实现智能化。文章分析了电气自动化的设计要求、构成以及作用等,并对其在电气工程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变电站设备巡视工作是变电站运行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检查设备运行状态是否良好、是否存在缺陷,使设备能够稳定可靠地运行。巡视质量是设备安全、现场作业安全、电网安全的一个重要保障。通过对结合头盔系统的单人巡视进行探讨,提出变电站设备巡视的一些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的智能电网建设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且智能变电站不仅是智能电网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智能变电领域的核心构成部分。只有深入分析智能变电站在运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为今后智能站的运维工作提出有效建议。由此,本文主要总结了智能变电站在运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前光纤通信系统正朝着超高速、大容量、动态化方向快速发展,新的维度和复用方式以及更加复杂的体系架构对光纤传送网安全可靠运行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多维光纤通信系统中的性能监测技术能对系统所受损伤进行监测与预警,为自适应补偿、传输质量评估和网络资源优化等提供信息来源和管理依据,对提升光纤传送网运行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社会意义.该文首先重点介绍色散参量监测、非线性参量监测、调制格式参量监测等多个参量监测的研究现状,随后讨论并分析了多维光纤通信系统性能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未来性能监测技术将朝着精细化、一体化、智能化、多参量同步监测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直流电源系统是站用电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基于此,针对现有直流电源系统中串联蓄电池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220k V智能变电站中应用一种更为可靠的并联智能直流电源系统,并对其技术原理与配置选择进行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15.
目前,机器人巡检技术的智能化程度很高,能够解决变电站巡检任务的艰巨性、重复性和高风险所带来的大部分问题。但是,由于作业现场的复杂环境及天气变化、巡检对象的多样性等原因,要求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的作业能力和作业范围覆盖变电站巡检任务的所有方面是不现实的。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了用于检测变电站设备状态以及弥补变电站巡检机器人作业范围不足的新型智能传感器,并将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现有变电站状态检测系统和新型智能传感器进行协同和信息融合,构建了变电站智能化人工智能巡检体系。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电能需求不断增加,电网覆盖广度、密度亦不断增强。变电站作为电网的基本单元,承担着保证区域电力可靠、稳定供给的重要责任。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系统的不断升级,继电保护装备的更新完善,目前变电站所内、电力系统中的电磁干扰问题已经成为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误动、拒动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保证自动化设备和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可靠性,必须采取必要措施对相关的电磁干扰因素进行控制,这已经成为我国各变电站稳定运行的共同需求。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社会环境监管力度的加大、现代电网的发展和节能减排、绿色能源、可持续发展等观点的提出,人们对电力安全的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在这种背景下,智能配电网应运而生。一、智能配电网概述智能配电网主要是通过分布式智能设备、自动控制系统和通信系统对配电网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并进行数据  相似文献   

18.
马永亮 《河南科技》2013,(17):78+83
选用无线振动监测技术来对选矿球磨机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监测系统软件采用基于.Net平台和B/S结构开发的Web应用系统软件,具有设备组态、采集参数设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存储、设备诊断工具、对外WEB发布等功能。该系统具有监测技术先进和使用维护方便等特点。对选矿球磨机的设备管理和开展预防性维修都起了积极地作用和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信息博览     
高炉自动控制系统信息博览 高炉自动控制系统由信阳钢铁公司研制完成。 该系统采用性能价格比高的小型DCS(PC-PLC)控制方式,可实现高炉、热风炉及主要附属设施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和监测。该系统控制系统选用的ST-300型控制器采用模块化积木式结构设计,体积小、指令速度快,而其软件系统能够实现高炉本体、热风等全工艺流程的动态监测、报警及上料设备、炉顶设备、槽下配料系统等的自动联锁控制。 该系统功能先进,自动化程度高,经济可靠,可广泛应用于炼铁、铁合金、磷肥等行业。 (沃文)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信息博…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电子技术的进步,很多设备的检修监测都用到了相关的电子仪器。现在GIS系统在电力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基于此,主要介绍GIS局放用超高频和超声波局部放电监测技术的原理,并对这两种技术进行对比,通过这两种技术的综合利用对变电站GIS局部放电特性及诊断放电类型进行电源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