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物的求爱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然界中,动物求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复杂的求偶可以持续几个小时,甚至几天。求偶常常以奇特的动作、炫耀鲜艳的色彩和发出复杂的声音而引人注目,这是因为求偶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吸引异性。通常是雄性吸引雌性,也有些动物是雌性吸引雄性,如雌蛾就是通过释放性信息素吸引雄娥。鸟类具有极好的视觉和听觉,但嗅觉不发达,  相似文献   

2.
正动物为了寻找到配偶、达到繁殖后代的目的,往往会在心仪对象面前展示自己曼妙的舞姿。动物的这种求偶展示是雄性向雌性炫耀的大好时机。当然,也不排除少数雌性"女汉子"对雄性"美男"青睐有加,穷追不已。除了舞蹈,雌雄之间的其他活动,包括配对、筑巢和相迎等,也都是求偶展示的一部分。求偶展示对动物提高繁殖成功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在自然界许多动物种类中,当繁殖交配期到米时。雄性动物会集合到某一特定场所,用种种方式向雌性动物炫耀,以求得它们的青睐。本期封底照片显示了动物的这种求偶行为。左上图中一只极乐鸟正在展示自己华丽的羽毛。右上图是一只飞蛾,它的求偶方式  相似文献   

4.
美国德州大学的科学家发现,一些雄蛇能伪装成雌性。这些雄蛇能散发一种特殊的气味,这种气味只有准备交配的雌蛇才能发出。这些雄蛇能用它来隐瞒其性别,为它与真正的雌蛇交配创造更多的机会。以前的研究人员曾发现,一些雄性昆虫、鸟类和鱼类能以某种方式起雌性的作用,但发现雄性能发出与雌性一样的求偶信号还是第一次。雄性生物有许多求偶的方式。雄性老虎往往坚守它的领地不受其他雄虎的侵犯,雄鹿会为争夺雌鹿而相互决斗。但这种雄蛇却没有侵略性,它不为雌蛇而直接争斗,而是靠伪装成雌蛇与雌蛇接近,从而达到交配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正>当猎食者在附近徘徊时,猎物会采取某些保护措施将猎食者吓退;一些雄性动物为了向雌性展示自己的强壮和美丽,也会通过某些特殊手段搏得雌性的芳心。在神秘的自然界中,一些动物具备特异功能,能够在特殊场合下将自己的身体膨胀。  相似文献   

6.
当猎食者在附近徘徊时,猎物会采取某些保护措施将猎食者吓退;一些雄性动物为了向雌性展示自己的强壮和美丽,也会通过某些特殊手段搏得雌性的芳心.在神秘的自然界中,一些动物具备特异功能,能够在特殊场合下将自己的身体膨胀.  相似文献   

7.
正求偶,用人类的语言表述就是"找男/女朋友",是动物"结婚生子"的前提。如果找不到"男/女朋友",不能传宗接代,雄性/雌性的DNA就无法传递下去,因此求偶行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吸引配偶。"帅"是找女友的第一法则对于人类而言,颜值常常是吸引异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动物也不例外。雄性动物如果体形魁伟,色彩鲜艳,就能轻易吸引到雌性的关注。有些鸟、兽有着漂亮的羽毛或冠、角等,它们竭力炫耀这些漂亮的饰物来吸引对方。以孔雀为例,雄孔雀的尾巴越来越长,以至于天敌来了也无法躲避。看似不可思议的抉择,究其内在的缘由,那些尾巴长的孔雀们,往往身体的免  相似文献   

8.
动物中有一种奇特的现象:雄性动物常常为雌性配偶自杀。它们或者为了圆满完成性行为而在交配后立即死去;或者在交配后心甘情愿,也可能是无可奈何地让雌性配偶吃掉,充当雌性配偶养儿育女的营养食品;或者为了保护雌性顺利逃亡或保证家族繁衍而在“监狱”中自毁。这一场场悲壮而残忍的爱情故事,使我们情不自禁地要将一句古谚改为:“一生中只要爱过一次,即便死去,也比一辈子没有爱过好”。动物行为学家饶有兴趣地研究了这~类可怜而又可敬的雄性动物,企图揭开雄性动物自杀性性行为的谜底。一澳大利亚有一种绰号叫“黑寡妇”的雌性蜘蛛…  相似文献   

9.
正在斑斓的自然界里,动植物的许多奥秘鲜为人知。乌贼为什么会变装?即便放眼整个自然界,乌贼的求爱方式和策略都堪称独特之至!求偶时,体形较大的雄性乌贼会在其身体的一侧呈现醒目的斑马条纹图案,目的是吓退竞争对手;而其对着雌性的另一侧身体,则会呈现出对雌性极具吸引力的斑驳点状图案,用以取悦对方……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10.
从达尔文时代开始,解释动物选择配偶的说法千篇一律,没有变化。繁殖期间,雄性动物之间会激烈竞争以吸引异性。雄性动物倾其所能,比如炫耀它们的犄角、亮丽的羽毛等装饰物。与之相反,雌性动物会采取一种居高临下、冷漠而又挑剔的态度。它们会站在一旁悠闲地审视雄性动物之间的激烈竞争,如同富有的资助者坐在T形台两侧欣赏最新的时装秀一般。只有那些符合雌性动物审美标准的胜利者,才能博得它们的芳心,进  相似文献   

11.
传统观点认为,雄性动物相互竞争主要是为了获得与雌性动物交配的权力,而在这一过程中雌性是无能为力的被动的一方。现在这种观点面临挑战。越来越多的生物学家认为, 生物并非我们原先想象的那么简单,比如雌性动物实际上利用更多的技巧和圈套来主动选择自己的配偶。  相似文献   

12.
动物界的忠贞现象存在着奇特的分布:鸟类中的单配偶为92%,而哺乳动物中的单配偶仅为5%。通常,根据事实对此作出解释:雄性动物的精子与雌性动物的卵子比较而言显得并不重要。雌性动物不能随意产生卵子(雌性动物仅在动情期排卵),在受精后的一段时间里会防止再次受孕,而且,其妊娠期可长达12个月。然而,雄性动物没有这样的限制,它能在短期内反  相似文献   

13.
人世间之所以有男女之分,动物界有雌雄之别,大多是由于在生命开始的瞬间——一精子与卵子所带的染色体之间的不同组合而形成的。但是有少数动物,如美洲鳄、蜥蜴和乌龟等却是例外.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美洲鳄和蜥蜴的受精卵,在温度高时多数孵出雄性,温度低时则孵出雌性。但乌龟却恰恰相反。这一现象,业已被一位对汤姆森·考思韦岛上的乌龟进行了长达6年之久的观察的科学家所证实。如在整窝为雌性龟的1988年,该岛7月份的平均温度为25℃;在整窝为雄性的1992年,7月份的平均温度则为21℃。按现在气候学家的说法,受大气温室效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条雌性菱斑响尾蛇在5年未交配的情况下,利用储存在体内的精液成功受孕并产下幼蛇。除了昆虫之外,这是动物界内已知最长的体内保存精液的纪录。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一条蝮蛇处女生育的现象,这是首次发现这一物种中也存在着这种奇特的现象。在这一案例中,一条从未交配过的雌性蝮蛇繁衍了后代。这一发现证实某些动物不需雄性参与便可实现生育,或者可以将雄性提供的精液保存相当长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15.
正将鸟类发声划分为"叫声"和"鸣唱"是一项广泛而长期的工作。一般来讲,"叫声"是一种短促的发声,持续时间短,结构简单,雌性或雄性都有可能发起。与此相反,"鸣唱"在结构上更为复杂,持续时间更久,而且通常是由可育年龄的雄性发起的。"叫声"通常发生在特定的情境下,比如在求偶或进攻行为中,或是对发现掠食者发出的一个信号。一个物种可能拥有众多不同"叫声"所组成的  相似文献   

16.
过去科学家们一直认为,为达到成功生育之目的,动物之间的婚配一直遵循着这样一条原则:雌性专一,雄性乱交。其实,许多关于单配偶动物尤其是雌性对爱情忠贞不二的说法源于达尔文时代,当时达尔文和其他自然学家在野外对单配偶动物进行观察时,对它们的交配行为做了许多假设性推测。近年来对动物DNA的研究表明,这一假说是错误的,实际上雌性乱交现象往往更为普遍。  相似文献   

17.
一条雌性菱斑响尾蛇在5年未交配的情况下,利用储存在体内的精液成功受孕并产下幼蛇.除了昆虫之外,这是动物界内已知最长的体内保存精液的纪录.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一条蝮蛇“处女生育”的现象,这是首次发现这一物种中也存在着这种奇特的现象.在这一案例中,一条从未交配过的雌性蝮蛇繁衍了后代.这一发现证实某些动物不需雄性参与便可实现生育,或者可以将雄性提供的精液保存相当长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18.
墨鱼及其近亲--章鱼都很善于伪装自己,能在几秒钟之内改变自己无骨之身的形状和皮肤的颜色。科学家最近发现,对许多渴望当"爸爸"的雄性墨鱼来说,这一伪装技巧十分重要。雄性澳大利亚大墨鱼常常会为争夺雌性配偶而打得不可开交,然后还会满怀戒心地守护配偶,直到后者产卵。那些体型瘦小的雄性墨鱼为避免"打光棍",竟然通过隐藏自己的一些"胳膊",或者改变一些"胳膊"的形状,以及改变身上的斑点来将自己伪装成雌性,然后偷偷潜近雌  相似文献   

19.
棉铃虫和烟青虫的种间杂交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王琛柱  董钧锋 《科学通报》2000,45(20):2209-2212
成功地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与烟青虫H. assulta Guenee进行正反杂交并获得子一代; 子一代与棉铃虫回交, 均获得回交后代. 当雌性棉铃虫与雄性烟青虫杂交时, 子一代只有雄性, 没有雌性, 根据霍尔丹定律, 可以证实棉铃虫和烟青虫决定性别的性染色体类型为ZW型, 雌性为杂合性别; 该杂种还表现有杂交优势, 蛹的重量显著大于亲本的雄性蛹重, 与棉铃虫雌性回交后, 造成子代雌雄性比失调, 为1︰4, 因此它可能在遗传防治棉铃虫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大多数植物物种是雌雄同株,它们在同一朵花上,既有雄性生殖器官,又有雌性生殖器官。雌雄同株植物可能由于增加或减少它们专用于生产花粉(雄配子)或种子(雌配子)的能量的数量而改变它们的性别。在植物界中占少数的植物物种的大多数植物,它们的性别象大多数动物一样,分成不同的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性别分离的植物物种称为雌雄异株物种。生物学家通常认为,雌雄异株植物的个体的性别是由它的基因型决定的:具有一种基因型的个体成为雄性,具有另一种基因型的个体成为雌性。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