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会补缺选举中的国大党在不久前举行的印度国会补缺选举中,印度执政党国大党连续遭到严重的挫败。这个事实又一次清楚地表明,国大党的日子愈来愈不好过了。这个政党落选的候选人之一,尼赫鲁政府水利电力部部长易  相似文献   

2.
印度何處去?     
印度的局势越搅越僵了。伦敦圆桌会议开不成,尼赫鲁和琴纳先後回到了印度;十二月九日的制憲会议虽然开了,但只是吵吵闹闹的国大党的‘独脚戏’,回教联盟一个也没有参加。尼赫鲁着了急,十六日在皮那尔斯演说,稱印度将於三天内宣佈  相似文献   

3.
夏斯特里     
今年5月27日印度总理尼赫鲁病逝。6月2日前不管部长拉尔·巴哈杜尔·夏斯特里继尼赫鲁当选为国大党议会党团领袖,并受命组阁。6月9日夏斯特里宣誓就任总理。夏斯特里1904年10月2日生于印度北方邦贝拿勒斯县,出身于为英国殖民者服务的小官吏家庭。早年在甘地创办的民族大学受教育,自1920年起参加甘地领导的反英不合作运动。1935年起在联合省历任国大党省委总书记和省议员等职。1947年印度独立后出任北方邦警察和运输部  相似文献   

4.
印度共产党一贯认为,我国农业没有迅速的发展,就根本谈不上有计划地发展我国的民族经济。我国农业生产的停滞,严重的粮食不足和高昂的价格,引起外汇枯竭的大量粮食进口,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危机,资本形成的不足——这一切都表明,我国的农业,也就是我国70%的人民所赖以为生的基本事业,是处在一个何等可悲的境地。因此,迅速发展农业是今天面临我国的最迫切的民族任务。我们党早就提出过一项彻底实行土地改革的纲领,作为发展农业的首要步骤。这些改革包括:充分保障佃农、减轻地租负担、规定土地最高限额,并把剩余土地和属于政府的可耕荒地分给贫农和农业劳动者,减轻捐税和债务负担,以及为农产品规定公平价格。这些意见已为国大党和其他党派所赞同,也为许  相似文献   

5.
学术界一般认为印度政府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推行新农业战略,实施绿色革命,是因为尼赫鲁时代的旧农业发展战略遭到了失败,是由于印度政府面对严重的粮食危机.本文则力图通过分析尼赫鲁工业发展战略及其增长结构,证明印度的绿色革命有着更加深刻的经济根源,它是尼赫鲁工业化战略矛盾发展和自我消解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昂首振翅 蓄势待发——印度欲创21世纪的亚洲奇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半个多世纪以来,印度一直梦想成为世界大国。尼赫鲁曾说过:“印度要么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销声匿迹。”尽管印度拥有10亿人口,尽管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政体国家,但过去大多数世界经济观察家很少把目光投向它。随着政局稳定和国际环境的改善,瓦杰帕伊政府开始启动第二阶段经济改  相似文献   

7.
“富的更富,穷的更穷。”这句话已成了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印度人民的议论中心。资产阶级的国会和报刊也常常讨论这个问题。就是连国大党和政府中间的一些负责官员也不得不承认这个活生生的事实。1960年8月,在国会议员纷纷就五年计划执行情况提出质询时,甚至连尼赫鲁本人也提出了“增长的国民收入到那里去了”的问题,并且随后指定了一个以马哈拉诺比斯教授为首的专家委员会来进行“调查”。事隔三年,这个委员会的调查报告尚来发表。显然,印度统治集团想要竭力掩盖和冲淡这个丑恶的事实,但这是办不到的。从印度报刊和一  相似文献   

8.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和英迪拉·甘地,父与女,是印度政坛的两代风云人物。从1947年8月15日,印度脱离英国宣告独立后,尼赫鲁连续担任了4届印度总理,直到1964年5月27日他75岁逝世为止,长达17年。 1966年初,英·甘地继任总理;1967年、1971年、1980年三次当选,前后任4届总理至今,达14年。从印度独立至今的36年间,尼赫鲁和英·甘地父女俩,在印度执政共计达31年之久,这在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历史上是罕见的。尼赫鲁与英·甘地在印度人民中享有较高的声望,在国际上也具有相当的影响。据尼赫鲁纪念馆的资料,有80个国家出版了950部书籍,记述尼赫鲁的事迹。他自己的著作有十多部,演讲与写作集有14卷。英·甘地著作不多,但有关介绍英·甘地的著作和材料却是大量的。今年8月15日是印度独立36周年。印度报刊最近连续发表了不少有关尼赫鲁和英·甘地的文章和材料。本文以印度和西方书刊的材料为依据,就尼赫鲁的家世、尼赫鲁与英·甘地父女俩的轶事,他们的共同处与各自的特点,随意而谈,虽然不是历史,也非传记,但对中国读者了解尼赫鲁父女俩和了解印度的情况,可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尼赫鲁先生在国大党的第六十四届年会上提出关于计划化的提案时宣称:“印度只有采取社会主义计划化这唯一的道路来医治贫困的宿疾。”这个战斗性的宣告是当着一个庄严的团体作出的,在这个团体中,工商业者、地主以及他们的同盟者和朋友占相当高的百分比。他们当中有很多人坚决反对土地持有最高限额、扩大公营部分,甚至国营粮食贸易。然而,在提案的修正案或者撤消、或者遭到否决之后,这个提案被一致通过了。原因不仅在于这个提案的无害性,而且在于尼赫鲁先生关于他对社会主义的概念所作的阐明。它完全解除了他的反对者的武装,消除了他们的忧虑。据报纸报道,“总理提醒代表们说,社会主义的本质乃是不应当有太多的‘高低之别’……。”他说,“即使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在慢慢地走向社会主义,虽然  相似文献   

10.
严重粮荒席卷全印度。广大印度人民貧病不堪,餓殍遍地。甘地夫人和国大党的袞袞诸公,无法向人民交代,如坐針毡,吵吵闹闹,开出了一帖又一帖药方。最近,印度卫生部长納雅尔在德里附近举行的紅十字会集会上,又要求印度人民五年之內不要生孩子。他說:在“印度努力克服粮食短缺方面,限制人口增加是  相似文献   

11.
印度从1956年4月开始执行第二个五年计划,现在已经进入第五个年头了。从有关的印度的很多报道和评论看来,这个计划在执行中遭遇到严重的困难,公营部分的投资和生产、就业等主要指标将不能如期完成,广大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改善,而印度大资产阶级和外国资本的利润和实力却有了很大的增长。这造成了印度贫富悬殊的进一步扩大和国内阶级矛盾的尖锐化。印度国大党和政府在提出第二个五年计划之初是充满自信的,并像尼赫鲁所说的一样,带有一定程度的“赌博”性。1956年5月,尼赫鲁在国会人民院提出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议案时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们在农业生产上得到了超过预期的进展。这确实加强了我们对未来的信心。我们现在要(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内)使农业生产平均增长40—50%……”以后,他又就:“我们开始执行第二个五年计划,就是赌上  相似文献   

12.
印度独立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仍然在印度经济中占着垄断地位。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印度政府对外国投资者作了重大让步,因而外国资本的增长趋势.尤为显著。这种情况已严重危害印度民族经济的发展,并且使印度广大人民更加贫困化。早在十九世纪末期,英国资本就控制着印度的经济命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印度人民汹涌澎湃的反英斗争的影响下,国大党曾发表过比较激进的经济纲领。当时国大党内的全国计划委员会曾作出决议,宣称“对印度若干重要工业,特别是利用稀有自然资源的工业施行有力控制的外国企业,应由国家付给合理的补偿后予以收回”。计划委员会的一个小组委员会还表示,外国投资的范围和条件应予规定,印度政府必须保留对外资企业的控制权。这些声明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要求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顾望,并  相似文献   

13.
印度独立以来,代表大資产阶級大地主利益的国大党政府,为了維护他們的阶級利益,对外投靠帝国主义、破坏民族解放运动、瘋狂反华,对內实行反共反人民的罪恶政策。印度反动派的倒行逆施,严重地損害了印度的民族利益,使印度更深地依附国际帝国主义特別是美帝国主义,国內各种社会矛盾发展到了极其尖銳的地步,人民陷入了空前严重的灾难深淵。  相似文献   

14.
波兰的地理、自然条件极好,在过去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波兰一直是欧洲的重要粮仓,有着大量的剩余粮食可供出口。可是,自70年代以来,食品短缺的现象不断出现,而且愈演愈烈,到1980年8月,政府与团结工会大规模冲突时,粮食短缺已发展成一种灾难。长期以来,波兰政府一直将歉收归咎于气候不好,人们似乎也很乐意接受这种解释,因为任何人都不必为气候不好而承担任何责任。是波兰农业生产不断滑坡,人们不免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政府对农民实行的究竟是什么政策? 发动机再好,没有燃料汽车  相似文献   

15.
<正>2021年12月12日,印度反对党——中左翼的国民大会党(简称国大党)领导人、尼赫鲁—甘地政治世家继承人拉胡尔·甘地在一场政治集会上宣称少数狭隘的"印度教特性主义者"(Hindutvavadi),即以现任执政党——右翼的印度人民党(简称印人党)为代表的印度教民族主义者,正在统治广大印度教徒(Hindu)。他还称"印度国父"圣雄甘地是印度教徒,而刺杀甘地的戈德塞是印度教特性主义者,试图以此严格区分并营造出两者"势不两立"的叙述。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毛泽东在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农村,深入基层进行土地改革:发动农民自己起来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而不是由政府把土地“恩赐”给农民;制定出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土地改革总路线和具体政策.他之所以能够作出这些贡献,最重要的是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过去的六年中,印度经济增长达到两位数,外汇储备非常雄厚,信息业发展令世人瞩目。但在刚刚结束的大选中,没有从印度经济发展中获得好处的城市贫民和农民却选择了此前沉寂了多年的在野党———国大党。  相似文献   

18.
印度国民大会党(简称国大党)是当今印度各党派中人数最多、势力最雄厚、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的政党。印度独立38年来,除1977—80年的3年外,它都在台上执政,今年是国大党成立一百周年,印度各地已经纷纷为此举行庆祝活动。《国大党百年史》将要出版,还要建立国大党著名领导人的纪念碑。有些邦组织了游行集会,举行展览会和文艺演出。到12月28日—30日国大党成立的日子,庆祝活动将达到高潮。届时,在国大党诞生地孟买,执政派将举行全国委员会会议,一些侨居海外的国大党元老和外国代表团亦将前来参加庆祝活动。一个民族主义政党能有这样长久的历史,又有如此长久的执政历史,这不仅在亚洲,就是在整个第三世界也是少见的。国大党的诞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  相似文献   

19.
英国殖民统治下印度农民生活困苦,部分殖民统治者主张平衡印度的发展和英国的利益、关注印度人民的福利,但大多数殖民统治者只关心如何最大限度地压榨农民.早期民族主义思想家罗易、瑙罗吉和伦纳德思考印度贫困的原因、探索解决贫困之道,20世纪上半叶甘地和尼赫鲁围绕工业立国还是农业立国,农业经营方式展开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科技兴国是印度几代领导人的共识。独立前,印度科学基础薄弱。独立之初,尼赫鲁便把发展科学技术作为维护国家政治独立和经济独立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