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日科技》2003,(11):50-50
国家计委、信息产业部近日正式发布双方联合制定的《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管理办法》(试行),并在附件中对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建设及其发展提出了指导意见。 文件指出建设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对于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为引导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发展,真正形成一流的软件开发及产业发展环境,使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成为我国软件产业的龙头,带动全国软件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2.
建设软件产业基地,加快软件产业发展是常州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两个率先”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和支撑,是常州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产业层次的重要途径,是常州新一轮经济加速发展的重要亮点。  相似文献   

3.
在信息时代.软件产业是直接关系国家安全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先导产业。2000年6月24日.国务院颁布《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2002年9月20目,国务院又制定了《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促进软件产业加快发展。1995年,厦门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厦门信息港.把软件产业作为推动厦门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将软件园的建设视为科教兴市和三港立市(海港、空港、信息港)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998年,出台了《厦门信息港建设“九五”后三年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厦门市促进软件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并决定从市财政筹集1.5亿元作为软件产业基地的建设资金。厦门软件园一期建设由此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4.
《上海信息化》2004,(2):10-10
上海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又称浦东软件园三期扩建项目,占地面积58.5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人民币。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是37万平方米的软件开发用房和生活配套用房建设,“两网络、两平台、一中心”建设和多媒体、体育、文化、生态主题公园建设。  相似文献   

5.
国家火炬计划北京软件产业基地命名挂牌仪式昨天举行,这表明我国已拥有5个正在走向集团化、规模化的软件产业基地。近年我国十分重视建设和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业,从1995年底开始借鉴国外软件发展的成功模式,通过评审认定陆续批准建立了5个软件产业基地,即北京软件园、沈阳东大软件国、济南齐鲁软件园、成都西部软件园、长抄创智软件园。建立软件基地的宗旨是充分发挥区域科研、人才、信息、市场的综合优势,在原有的软件产业基础上依托重点企业,形成集研究开发、生产销售、服务维护于一体的产业基础。同时,政策加强对其宏观…  相似文献   

6.
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杭州高新软件园二期建设再传佳音,继由“高科技”全副武装的大楼--杭州高新软件会展中心竣工并投入使用之后,首家由国家软件产业基地骨干企业投资兴建的软件开发大楼“信雅达科技大楼”日前竣工,杭州信雅达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将于6月18日正式入驻杭州高新软件园二期,这是首家入驻软件园二期的骨干企业,标志着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杭州高新软件园二期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随着软件园二期建设的继续推进和三期的开工建设,享誉中国的杭州软件产业将日益展示出独特的形象。杭州信雅达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杭州高新软件…  相似文献   

7.
软件产业是发展信息产业的核心和灵魂,要想促进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关键就是人才。阐述了河北省当前软件产业的人才现状———缺口较大,结构失衡,机制不全,教育滞后。分析了其形成的原因,结合软件产业发达国家软件人才建设情况,提出了河北省在软件产业方面的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应走市场化、产业化、信息化道路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广东科技》2008,(15):11-11
近日,广州建设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这是继国家发改委批准广州建设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国家信息产业高技术产业基地之后的第四个高技术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9.
《科技潮》2003,(5):4-7
加快发展软件产业,是实施“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发展首都经济的重点之一,得到北京新一届政府的高度重视。日前,北京市科委副主任俞慈声在北京2003年软件产业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表示,2002年,北京软件产业实现销售收入约330亿元,比上年增了31%,北京的软件产业已经处于全国的龙头地位,北京软件产业要抓住历史机遇,推动北京软件产业新的突破与新的发展,把北京打造成世界级软件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10.
软件产业属于智力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随着软件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软件产业正在酝酿着历史性的创新变革。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使得软件产业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传统的软件市场垄断格局正受到挑战,新拓展的业务使软件产业结构进行变革性的调整。数十年的发展证明,软件产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投资回报率最高的产业之一,而在我国,软件市场需求日益增长,信息化建设正稳步推进,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软件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务实创新,把握机遇,促进软件产业这样的战略性产业优先发展、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软件产业是整个IT产业的灵魂,特别是当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重点由硬件转向软件以后,软件产业在这个产业体系中的战略制高点的地位就更加凸现。而作为全国软件收入第二大省(市),广东的软件产业挟强大的市场优势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目前,广东拥有两个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广州软件园和珠海软件园)、一个国家软件出口基地(深圳)和一个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深圳软件园),截至2005年,软件企业达到1004家,软件收入达到515.9亿元,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企业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本文集中介绍广州、珠海两个产业基地软件产业发展的概况,为读者研究广东软件产业的发展提供两个生动案例。  相似文献   

12.
目前,软件产业正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中国的软什市场前五年保持了近35%的增长率,且没有减缓的趋势,2003年的总销售额达到了242亿美元。但是,而对这一强劲的增长势头,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中国的软件产业还处于幼年期,如何建设一个成熟的软件产业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中国进入WTO后,  相似文献   

13.
《广东科技》2007,(12S):27-27
一直以来,科技部火炬中心通过科技计划、组织创新、网络化服务和软件产业基地环境建设,支持中国软件出口工程企业技术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促进中国软件出口工程企业提高软件出口和外包承接能力,并向软件产业与现代服务业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转移,形成一支软件出口和服务外包的“国家队”,使中国软件出口工程(COSEP)成为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相似文献   

14.
从苏州软件基地内企业发展状况、园区特色、平台建设、创新举措入手,描述了苏州软件基地发展概况,阐述了苏州地区软件基地建设的工作举措,并提出了完善产业规划、加强培育壮大优秀人才队伍的建议,为苏州软件产业的后续发展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15.
早在2001年9月.陆家嘴软件园就已成立。当时围绕位于张江的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一一上海浦东软件园,成立了陆家嘴软件分园、金桥软件分园、外高桥软件分园,形成“l+3”的浦东软件产业发展格局。其后,陆家嘴集团公司积极响应浦东新区“一园三基地”产业发展格局的构想,充分运用陆家嘴的区位优势和功能优势,  相似文献   

16.
胡青华 《科技潮》2004,(8):26-27
北京市非常重视软件产业的发展,将软件产业确定为首都高新技术产业的重中之重,力争在10年左右的时间里,将软件产业发展成为首都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几年来,北京市制定了北京市软件产业发展的“长风计划”,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软件发展的政策措施,投资建设软件产业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引导和推动北京软件产业上规模、上水平、实现国际化。北京软件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以下简称质检中心)就是顺应北京软件产业发展的大势,由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北京市科委共同建设的软件质量检测机构,为北京软件产业提供质量检测服务的科技条件平台。  相似文献   

17.
"十五"以来,安徽省通过加强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组织实施软件产业基地建设等四大高新技术产业工程、制造业信息化等16个重大专项和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化重大项目,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并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8.
朱丽 《科技潮》2006,(7):32-32
近日,北京数字娱乐软件产业创新基地(以下简称创新基地)正式落户于紫金数码园。紫金数码园项目是中关村科技园区核心区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项目之一,是中关村科学城(东区)的启动项目。  相似文献   

19.
“十五“以来,安徽省通过加强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组织实施软件产业基地建设等四大高新技术产业工程、制造业信息化等16个重大专项和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化重大项目,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并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20.
<正>4月24日,全省高新区推进装备电子(软件)产业技术创新座谈交流会在萧山临江新能源运输装备高新园区召开,副省长毛光烈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政府副秘书长孟刚主持会议。会上,毛光烈副省长以高新区推进装备电子及软件产业技术创新为主题作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高新区推进专用电子及软件产业基地建设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并对工作方向、路径和重点进行了具体部署。毛光烈强调,发展装备电子(软件)产业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