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673 K和773 K采用惰性金属电极,应用多种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Zn(Ⅱ)、Mg(Ⅱ)、Ca(Ⅱ)和Li(Ⅰ)离子在LiCl–KCl熔盐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当阴极电位达到-1. 40 V(vs. Ag/AgCl)时,Mg(Ⅱ)离子在先沉积的Zn表面发生反应,生成MgxZny金属间化合物,而Ca(Ⅱ)离子和Li(Ⅰ)离子同样在金属Mg表面发生欠电位沉积现象.当阴极电位达到-2. 5V(vs. Ag/AgCl)或电流达到-1. 27 A/cm~2时,熔盐共电沉积可以制备Mg-Ca-Zn-Li合金.  相似文献   

2.
应用两亲软化学法,将纳米铂有效地分散在多层碳纳米管阵列(ACNT)表面,使其得以修饰,形成了高活性的阴极催化材料,用于制备结构膜阴极组合件(MEA)。对MEA进行的形态学和电化学测试,证明可以大大改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纳米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该种阴极催化材料除了表面均匀及高活性之外,还表现出比目前设计出的PEMFC高出约6倍的输出功率,在一定电位下的氧气中可以达到900 mW·cm-2,而贵金属铂搭载量则显著降低至0.14~0.19 mg·cm-2。实验结果表明,由于碳纳米管阵列的厌水性保证了电极性能的稳定性,从而为提高PEMFC电池的长期稳定性及降低成本提供了一条新的解决思路,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和经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聚苯胺(PAn)的电化学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电位扫描法测定了苯胺的电化学聚合特性,研究了酸度对聚苯胺的电导率的影响。并将聚苯胺用作PAn-Pb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然后对其在不同电流密度下的充/放电行为和库仑效率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4.
利用动电位扫描法和控制电位电解法对铂电极上N,N-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基亚砜中的胆红素与胆绿的电化学氧化和电化学还原进行了研究,实现了胆红素向胆绿素的电解氧化,提取了胆绿素的固化样品。  相似文献   

5.
制备了纳米银/三维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并测定对硝基苯酚,通过循环伏安法(CV)和计时电流法(CA)研究其电化学行为.该修饰电极在测定对硝基苯酚时,表现出较正的还原电位和较大的峰电流等优势,并对其实验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此传感器制备简单、灵敏性高、稳定性和重现性好,用于硝基苯酚的检测表现出优异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Sr2—2(x y)Eux^3 Biy^3 Li^1(x^ y)SiO4发光体.得到了最佳合成条件.探讨了发光体在不同激发波长激发下的发光特性以及在激活剂、敏化剂、不同掺杂量下的发光行为.探讨了Sr2SiO4基质中Bi^3 对Eu^3 的能量传递和敏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用线性电位扫描伏安法对铀(Ⅵ)-棓酸丙酯配合物的溶出伏安行为进行了研究,指出其体系的伏安行为具有配位性、吸附性和电极反应的不可逆性,测定了12个重要的物理化学参数,初步推导了整个电极反应的历程。  相似文献   

8.
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和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方法研究了酸性介质中CdTe在Pt电极上阴极沉积和阳极溶出过程.结果表明:在含或不合Cd的TeO2溶液中,本体Te沉积的机理不同,但阳极溶出过程相类似;在实验条件下,只有当阴极电位小于.0.2V时,方可发生CdTe电沉积,其阴极电沉积和阳极溶解都是一个3.电子过程,并提出了CdTe电沉积和阳极溶出过程的机理.本文从电极表面质量定量变化的角度提供了CdTe阴极沉积和阳极溶出过程的新数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电流与时间的卷积作为可控制量的电化学实验方法:恒半积分法、半积分扫描法和半微分扫描法对亚铁氰化钾-抗坏血酸体系进行了研究,获得了电极反应的扩散系数和标准电极电位值,并以循环伏安法和控制卷积量变化的电位~时间曲线证实了后续化学反应催化性能的存在,结论与文献值相符.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电流与时间的卷积作为可控制量的电化学实验方法:恒半积分法,半积分扫描法和半微分扫描法对亚铁氰化钾-抗坏血酸体系进行了研究,获得了电极反应的扩散系数和标准电极电位值,并以循环伏安法和控制卷积量变化的电位-时间曲线证实了后续化学反应催化性能的存在,结论与文献值相符。  相似文献   

11.
对n-ZnxCd1-xTe为基的光电化学电极进行FeCl3,Pb(NO3)2的修饰,消除了光电极在1M NaOH 1MS 1M Na2S多硫溶液中的钝化现象,电池效率可达10.2%,通过光谱响应,循环伏安曲线等的研究,探讨了FeCl3,Pb(NO3)2对电极的修饰机理以及与电池稳定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介绍邻甲苯胺的电化学合成新方法及其阴极反应机理的研究.为了找出最佳电解电位范围,在电解进行之前,均需先测出每种溶液体系的极化曲线.其产品收率为80%,电流效率为98%.作者经反复试验已推测其阴极反应机理为EEC三个分步,并指出电合成效果与电极反应机理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在电路三要素(信号,网络和负载)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双极型ECL元件级电路通用综合方法,并依此理论设计出一种新型低压ECL或与门电路。所设计的电路工作电压低,仅为1.8V,作为常规ECL门的补充类型,常可用于简化一般ECL电路结构,例如ECL双边沿D触发器。最后经计算机模拟证明理论与电路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委托权益证明(delegated proof of stake,DPoS)共识机制中节点作恶以及如何降低恶意节点成为代表节点可能性的问题,结合埃欧塔(IOTA)共识机制在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的优势建立了节点之间的信任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权重的DPoS(delegated proofof stake based on node weight,NW-DPoS)共识算法。将节点历史行为信息、自身权重值和在线状态作为计算认可度的因素,选取累积认可度高的节点作为区块生产者;根据节点行为表现并以降低节点累积认可度的方式惩罚有恶意行为的节点。仿真实验和分析表明: NW-DPoS共识算法能够明显降低恶意节点成为代表节点的概率,并且在抵御双花攻击和贿赂攻击方面比DPoS共识机制更可靠,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一能使化学镀铜过程的阴极和阳极反应分别在不同电极上进行的装置测量了阴、阳极的“短路电流”,并以此电流近似地表示化学镀铜的速度,由“短路电流”随时间的变化推导了化学镀铜过程中阴极区反应物种的表面浓度的变化规律,并以此得到了计算稳态时化学镀铜速率的表达式.同时,有关化学镀铜过程的机理也被推断.  相似文献   

16.
首次从轨道杂化的角度探讨了MIM隧道结负阻特性的成因,结合化学上的计算,并与实际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MIM隧道结负阻特性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7.
邻苯三酚红修饰碳糊电极吸附伏安法测定痕量锑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制了采用邻苯三酚红(PR)作修饰剂的碳糊修饰电极,并利用所制备的电极作工作电极建立了测定痕量锑的方法.在0.050mol/L的H3PO4溶液中,于0V(vs.SCE)搅拌富集时,Sb(Ⅲ)与修饰电极表面的PR生成电活性络合物并吸附富集于电极表面,然后在-0.50V静止还原后,再进行阳极化扫描,在0.05V左右获得一灵敏的锑溶出峰,二次导数峰电流与锑浓度在8.0×10  相似文献   

18.
稀土氧化物对镀铬溶液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稀土元素Ce、La、Yb、Pr、Dy等的氧化物作为镀铬添加剂时,对镀铬溶液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元素与适当F^-离子同时存在时,可提高铬的沉积效率,另外,通过阴极极化曲线的测定,初步探讨了对稀土氧化物及F^-离子在电极表面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CV)和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方法研究了添加剂N-甲基硫腮(MTU)对铜阳极溶出和阴极沉积过程的影响:通过塔菲尔方程研究了N-甲基硫脲和Cl-共同存在时对镀层耐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甲基硫脲改变了其反应历程,生成Cu(I)的中间产物:当Cl-浓度70mg/L时,铰层的耐腐蚀性最好.  相似文献   

20.
病毒诱导基因沉默—植物抗病的可能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抗病性是植物的一种属性,植物对病原体的抗性可以通过诱导产生,本文首先介绍了几十年来植物抗病性的研究进展,进而从病毒诱导基因沉默(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的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角度对植物抗病性进行了探讨,指出病毒诱导基因沉默是植物抗病的可能机制,同时为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探索出一条有效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