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Web2.0时代的到来,促使许多新的网络运营模式和新的媒体诞生了,新的网络运营模式比如marketing2.0,work2.0,搜索引擎等,新的媒体比如博客、手机、网络视频和数字化移动电视等,成为投放广告的新型媒介载体。Web2.0技术在广告传播中的应用价值越来越受广告主和商家关注。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真实信息和谣言在传播结构和时序上的不均匀性,发现危机信息在社会传播网络上的传播规则是时变的.提出了时变传播规则下危机信息的ISKS-ISK两阶段传播模型.通过仿真发现,网络规模对危机信息传播影响很小,而初始传播节点数量、信息传播率、权威渠道发布真实信息的时间是影响危机信息传播速度和范围的主要因素.因此,从源头控制传播者数量、尽早通过权威渠道发布危机真实信息是减少危机中谣言危害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3.
Web2.0技术与数字图书馆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彭庆昌 《科技信息》2007,(26):298-299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信息传播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对传统的信息传播产生了强大的冲击,互联网正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改变着人类信息传播的模式。本文从Web2.0网络信息传播技术角度出发,调研Web2.0在图书馆的实际应用情况,立足于实际提出加快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建议,推进图书馆2.0,深入数字图书馆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子设备的日益普及和信息扩散的便利性,在线社交网络为各种负面信息的传播提供了高效的媒介.谣言是社交媒体上负面信息的突出形式之一,会引发社会动荡,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快速有效地抑制谣言传播成为当前社交网络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提出一种有效的谣言抑制传播方法,从网络中选取多个正种子节点来传播真相,抑制谣言的传播.首先采用竞争性独立级联(Conpetitive Independent Cascade,CIC)模型来同时传播谣言和真相;其次,提出一种基于标签传播的社区检测算法对社交网络进行分解,并为各个社区分配正种子节点预算;最后,创新地提出节点强度来衡量网络中节点的重要性,并利用节点强度在各个社区中选取抑制谣言传播的初始正种子集.实验证明,该方法能达到与贪婪算法相匹配的抑制效果,且运行时间比贪婪算法快三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5.
赵宇洋 《科技信息》2012,(19):214-214
2004年以后,我国互联网发展进入Web2.0时代。Web2.0具有的技术和传播特征,突出以用户为中心,带来了更强的社会交互性和受众参与性,使大学生有了利用网络媒介充分表现自己思想和行为的平台。在这种环境下,如何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显得格外重要;要采取必要的途径实施大学生网络素养;充分发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网络素养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郭晶 《科技信息》2011,(23):418-418,406
传播活动是一项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其中有许多因素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传播效果的获取和形成。传播效果指传播者发出的信息经媒介传至受众而引起受众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的变化。全世界电影奖项无数,但奥斯卡却能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成为其中领跑者,原因有多方面。本文结合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创办奥斯卡奖80多年来的历史,从传播效果的形成因素方面深入考察奥斯卡之所以能产生如此大的关注度和影响力的原因,为世界各国传播本民族电影文化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7.
红色文化是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传承意义和现实传播价值。以传播者的立场,在媒介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可以看出,书刊、影视、红色旅游等传统媒介在取得一定传播效果的同时也存在符号单一、单向易逝、高成本等传播局限。借助网络新媒介的时空消解、多向互动以及多媒体等优势,在弥补这些缺陷的同时,可以构建起更加多元化的红色文化网络传播生态。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普及,现在的政治谣言借着网络快速扩散。网络政治谣言比起传统政治谣言来,危害更为严重,控制也更为困难。网络政治谣言内容涉及面广,如政治内幕、政治腐败、重大突发性事件,等等。该文从社会政治环境和传播者个人心理两方面探究了网络政治谣言的产生原因及如何防范。  相似文献   

9.
Web2.0时代,信息交流的模式发生了很多变化。本文在分析Web2.0的含义、特征、形态及功能的基础上,深入阐述了Web2.0对于信息传播模式、议程设置、舆论监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Web 2.0作为互联网中更为先进的技术,最受欢迎的应用形式即以用户为导向的在线社交网络(Online Social Network,OSN).OSN逐渐成为人们社会化以及表达自我和沟通的新形式,也成为了人们日常活动中与人沟通、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部分.因此,OSN建立了一种网络环境下快速有效地信息传播机制.在考虑信任、社会网络以及Web 2.0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情况下,对OSN中用户间信任如何产生、信任的类型以及信任对OSN中用户行为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解析.  相似文献   

11.
廖冲 《科技信息》2013,(17):150-151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众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得信息和沟通思想最重要的渠道。媒体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人们对媒体也更为依赖,所以媒介素养自然而然就成为新闻传播者的重要素养之一。但是我国的新闻传播者在传播活动中还依旧存在着不少素养问题,同时专门分析传播者媒介素养的研究也很少。因此,本文选择在新闻传播者的传播活动和媒介素养上立论,从"神舟六号"升空这一媒介事件入手,研究新闻传播者在传播活动中的媒介素养状况及其影响要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新闻传播者媒介素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对于科学传播的研究,从定义、发展历程到各派学说,一直是科学传播学者无法达成共识的,但科学传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却从未因此降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公众科学素养的不断提高,更大范围、更具权威的科学传播变得迫切,而大众媒介无疑是进行科学传播的有力方法之一。可以说,"媒体作为科学与公众之间的界面,起着异乎寻常的作用……无论从有效传播的角度看还是从促进互动的角度看,媒体都是中心和枢纽。"[1]科普书籍、影像资料、电视节目、纪录片以及电影等一直都是重要手段,然而,由于科学本身具有的难度和深度,尤其是传播者自身科学素质的高低,对于科学性的把握容易偏差,使得传播效果并不理想,传播手法也一味迎合受众需求而忽视科学传播的规律,以及自上而下单向传播的传播模式等问题,使得科学传播缺乏权威性、趣味型和交互性。要建立准确有效的科学传播体系,需要传播过程中各个要素的协调合作,包括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受众和反馈机制,他们各有特点又相互联系,要形成良性传播必须通力协作。本文将着力分析传播者这一要素在科学传播中的作用和责任的建立,从传播者角度探讨以大众传播媒介为主的科学传播方法。  相似文献   

13.
融媒体语境下网络谣言传播呈现新表征,传播者的"合理幻觉"、传播语态的"迎合力"、社交媒体的"圈层传播"、受众的"传授杂糅"导致网络谣言产生严重的"次生灾害",给政府及社会治理提出了艰巨挑战.只有政策遵循"公开透明"、媒体坚守"真实及时"、运营商"优化把关"、公民"理性自律",多方科学认识、科学研判、协同治理,才能建构虚...  相似文献   

14.
在对Web2.0的产生和含义讨论之后,对Web2.0时代的网络特点做出比较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Web2.0公司所必须有的一套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地揭示谣言在多种媒介和社会影响构成的多层网络中的传播扩散现象,考虑主体间依赖、竞争的博弈行为,结合SIR(susceptible,infected,recovered)传播机制和智能体建模方法构建了“用户层-平台层-媒体层”的多层多主体网络传播模型(SHICR)。首先,利用三类主体间的博弈关系和用户收益矩阵,刻画出谣言作用下各主体自适应的状态演化过程并提出一种用户节点免疫的传播抑制方法;其次,融合结构网络的关系信息和智能体属性,提出具有推广属性的平台抑制机制;最后,分析了媒体影响力对谣言传播的影响。结论表明:利用用户收益阈值可有效抑制谣言的传播;平台采用去除推广信谣者信息的机制可以明显减缓谣言传播;具有高影响力的媒体可有效减少负面信息,维护社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当前,大众传媒尤其是互联网越来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主要来源,媒介对社会发展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文章从传播者、传播渠道、受众三方来分析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及其问题,继而提出在新媒体环境下,作为传播者的新闻工作者、学校、家长以及作为接受者的受众、学生等应如何提高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17.
即时通讯网络已成为大众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研究了即时通讯网络信息传播的性质、规律以及预测、引导的方法和手段,利用可变聚类无标度网络模型建立了新的即时通讯网络的二层模型,并制定了信息传播规则。通过实验仿真对群数、聚类系数、传播者和免疫者的变化观察,发现群数越多则聚类系数越大,传播者峰值越高,以及免疫者也相应地有所提高,从而对信息传播的影响也越大。  相似文献   

18.
在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背景下,传统媒体日益淡出人们的视线,而基于网络的新媒体技术则快速发展,并呈现出百花齐放之态。新媒体背景下,信息传播不再是单向,而变成多样,并且每一个互联网用户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参与者、制作者、传播者。自媒体也是在互联网环境中应运而生的。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更及时、素材更丰富、传播面更广泛、舆论监督作用更大。但它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存在舆论风险的问题,如存在以讹传讹、谣言四起,舆论风向、错误引导,煽动性强、引发事端,为博眼球、不惜触线等问题。因此需要从宣传、监督、立法、技术管控等手段对自媒体新闻的传播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9.
考虑好奇心理机制的影响,提出一种动态复杂网络演化模型,基于数值仿真研究谣言的传播动力学行为。研究表明,好奇心理机制的存在降低了网络的传播临界值,增大了谣言的传播速率以及最终的传播程度。研究还发现,动态连接概率对谣言传播机理产生了较大影响,而附加感染率产生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此外,在好奇心理机制的作用下,谣言在网络中的传播时间明显缩短,同时给出有效防控谣言传播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试析基于Web2.0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特点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Web2.0的含义,探讨了基于Web2.0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特点以及Web2.0对图书馆信息服务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