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管理研究》2022,(2):31-39
人工智能技术伦理与法律协同治理的提出,是为了解决人工智能开发应用过程中引发的公平、隐私、安全等问题,是人工智能治理水平改进的重要抓手。基于文献研究和现实观察内容,得出人工智能开发应用有关负面影响涉及伦理问题、社会经济问题、安全问题和群体性负面情绪问题,内部技术原理及外部规范模糊致使出现治理困境。同时,开展比较研究,将欧美等人工智能技术发达国家或组织的治理方法与国内进行比对,得出国内治理路径不同域外,兼顾了效率与安全,并进一步建议我国未来治理聚焦于细化、填充现有法律框架。进一步通过整合协同理论,从目标协同、多元协同、标准协同、方法协同以及利益协同对人工智能伦理与法律协同治理机制展开分析,解释原则得以实现的具体方法,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治理现代化提供理论参考与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目前中国人工智能伦理研究的发展态势, 梳理了 AI伦理发展历程、 伦理风险治理、 主体伦理责任及伦理问题成因等 4个研究主题; 发现研究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轨、 内容体系性缺乏、 研究方向陈旧、 研究对象不均衡等不足。对此, 紧跟国家人工智能伦理治理动向,着眼 AI技术前沿, 提出了从重视理论的落地性、 鼓励学科研究的体系性、 推进伦理研究的创新性、 促进研究对象的均衡性等 4个方面来构建中国特色人工智能伦理体系, 以推动人工智能伦理研究。  相似文献   

3.
网络社会步入智能化发展阶段,智能技术道德化、智能算法的道德规制、智能技术相关者的道德失范治理成为学界研究的重要话题。传统的道德和伦理关系面临三重新挑战:智能化技术对传统伦理主体地位和道德权威的冲击;分配正义、算法歧视等新的道德问题;干扰人机共存趋势下伦理道德规范的建立。为此,要加强人工智能规范的顶层设计,确保智能算法“合乎伦理设计”,建设“人机融合”的伦理规范,推进网络社会的智能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人工智能军事化进程正随着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高速发展。从人工智能的概念及其伦理风险出发,列举了国内外军用人工智能发展中具有代表性的伦理问题,包括身份识别技术与道德判断、责任归属、由人工智能失控引发的灾难问题等。分析了人工智能军事化伦理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提出了以确保避免军用人工智能造成人类重大灾难为底线、持续改善军用人工智能存在的问责差距与技术漏洞、努力推进国际之间军用人工智能话题的积极讨论等3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5.
利用隐含狄利克雷分布(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LDA)模型对全球人工智能伦理准则体系进行内容分析,通过对准则关键词的阶段差异对比、核心主题的聚合体系分析,总结出世界范围内人工智能治理共识的6大演变趋势,均表明实践导向已成为核心共识。但人工智能伦理准则存在“可操作性受限、考量要素不同质、伦理洗白、法律转化难”等实践适用性困境,亟须在技术、组织及制度层面弥补实践缺口。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 新兴科技在给人类社会带来进步与福祉的同时, 其潜在的不确定性也使得各种风险和危机日益显现。分析了当前中国科技伦理问题频发的历史成因, 提出这既是现代科学建制化与职业化发展的历史必然, 也是学习赶超过程中后发劣势的结果呈现, 同时还和中西方不同文化的伦理环境密切相关。由此认为, 加强科技伦理治理建设、 引导科技向善发展是中国未来科技实现弯道跨越的高质量发展、 保持全方位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在路径选择方面, 建议科技发展与伦理治理应同步并行, 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局立场上, 以伦理治理促科技创新, 通过伦理治理的弯道跨越,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相似文献   

7.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各大新闻和社交媒体中广泛应用,为信息传播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催生了交互过程中的支配、隐私、歧视等伦理问题。文章从传播过程出发,梳理了人工智能应用下跨文化传播内容的采集、生产、投放和管理的应用场景,分析其在技术实现和技术应用中,可能产生虚假信息和谣言的采集及传播、失业、算法歧视和偏见、隐私泄露、信息茧房、意识形态侵害等伦理风险,提出应加强内容筛选和审查机制、提高算法的透明度和可解释性,完善用户反馈和政府监管机制以及推进职工转岗和企业转型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兴生命科技领域中人-动物嵌合体研究意义重大,同时其在公众厌恶、对“非自然”和模糊物种界限的担忧、对嵌合体生物伦理地位的不确定、有损人性尊严以及滑坡论等方面存有巨大的伦理、社会争议,进而给当下法律规则和治理体系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研究认为,基于人-动物嵌合体研究不可否认的益处以及潜藏的伦理、社会争议,争议因具体研究类型而异,不应简单地允许或禁止一切嵌合体研究,而应采取密切监控、个案分析的适应性灵活治理策略。从法律与伦理规范、审查与监督管理、公众探讨与科学传播等多个维度提出治理策略相关建议,以争生命科技领域发展与伦理限制之二维平衡,保障该领域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2021年8月2日,美国参联会主席马克·米利发表演讲称,人工智能、无人系统等技术是未来作战必须具备的新兴能力,将从根本上改变未来战争的作战样式。由于人工智能在美军中越来越受重视,因此制定和实施人工智能伦理规范就成为美军推进人工智能军事应用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受困于制度模糊、技术歧视、资源不均衡和素养滞后等严峻现实问题。数据伦理风险作为问题内核在结构上成为制约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瓶颈,其表现为技术偏见、社会分化和制度缺位等,从不同维度限制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公平性、安全性和高质量发展。国际社会为应对数据伦理风险在法律法规与政策制定、数据伦理治理机制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并取得值得借鉴的经验。我国应健全教育数据制度体制机制,明确教育数据管理规范;加强数据安全技术支撑,防范数据应用风险;提高数据伦理意识水平,确保教育数据使用合规;推进数据共享和协同创新,优化信息交流和资源整合,从而进一步基于高质量发展视角促进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