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2013年6月,《知识就是力量》杂志派记者出席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的第八届世界科技记者大会(WCSJ)。本届大会由世界科技记者联盟(WFSJ)发起,该联盟每两年举办一次世界科技记者大会。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在公共领域中的批判性思维",主要围  相似文献   

2.
<正>大自然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设计师"和"工程师",经过数亿年的进化,自然界的生物通过自身功能结构的不断演变和优化,展示了独特的生物特性.出淤泥而不染的荷叶、阳光下五彩斑斓的彩蝶、擅长攀岩的壁虎脚、广角侦察的蜻蜓复眼,这一系列巧夺天工的设计和制造均出自大自然之手.人类对这些生物功能的好奇与神往,驱使研究者对这些功能独特的生物材料展开了细致的研究,并逐渐揭开了自然界生物材料神秘的"面纱",研究证实微纳尺度的多级结构被认为是产生上述独特功能的关键.如今,人们已经对各类生物材料的微纳结构与化学组成有了很深的认识,并试图通过微纳制造技术赋予人造材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蛋白质组学专业委员会(CNHUPO)主办,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和复旦大学共同承办的"第6届中国蛋白质组学大会"于2009年7月28~31日在江苏泰州召开.本次大会共收到287篇学术论文、113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12月3-5日,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办。大会以"发展数字经济,促进开放共享——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世界互联网再次进入"乌镇时间"。12月初的乌镇,星光熠熠,全球1 500位嘉宾参会,400余家知名互联网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在"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展示最新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不仅有互联网掌门人参会,还有政界高层的加持。那么,本次世界互联网大会有哪些重要的科技成果展现?有哪些"黑科技"产品发布?互联网掌门人云集  相似文献   

5.
<正>由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沉积专委会)主办、南京大学承办的"第六届全国沉积学大会"于2017年10月28~30日在南京举行.南京大学校长陈骏院士、第十届沉积专委会副主任马永生院士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刘丛强院士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大会的主题为:地球系统演化与沉积学.100余家相关单位的2146位注册代表出席本次大会,包括14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此次沉积学大会录用1762篇摘要,  相似文献   

6.
胜利 《科学通报》1998,43(5):559-560
本刊讯 四年一次的国际地质年代学、宇宙年代学和同位素地质学大会将于1998年8月20~26日在北京大学举行.自1967年首次大会召开以来,ICOG大会已举办了8次.作为世纪之交的国际同位素地质学界的一次盛会,本次大会主要讨论近年来同位素在地球科学各个研究领域中的新进展.本次大会的主要学术活动分为3种:(1)大会邀请报告:邀请中国和世界上著名的同位素地质学家作最新研究成果报告.(2)一般讨论会:就同位素地质学家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广泛讨论,如全球变化中的同位素;人类活动和环境;宇宙化学和宇宙年代学;地壳生长;地幔地球化学和壳_幔反…  相似文献   

7.
<正>刘昌胜,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及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得者。在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华东理工大学的刘昌胜教授及其团队以"钙磷基生物材料的转化机理及新生物性能研究"项目,获得国家自然奖科学奖二等奖。值得一提的是,这已是刘昌胜在国家科技奖层面的"梅开二度"。早在2003年,他的团队就曾以"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的研制与应  相似文献   

8.
生物材料的研究和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洪刚  程国安 《自然杂志》1998,20(6):330-333
生物材料的研究是随着新兴材料科学、现代生物技术和现代医学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新型生物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将为人体组织与器官的修复和替换,以及新型复合材料的仿生设计展示光辉的前景.因此各国对生物材料的研究与开发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企图居于领先地位.国际间的竞争由技术竞争逐渐转变为市场竞争.本文对生物材料的研究现状、正在探索的目标和应用前景作了综合性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正生物材料作为组织修复与再生医学研究中组织修复、器官再造与替代产品的重要内容,是材料学和生命科学的研发重点和热点.生物材料经历了第1代惰性材料和第2代具有活性或降解性质材料后,已发展到兼具可降解和生物活性的第3代生物材料.近年来,采用生物材料作为人工细胞外基质模板,利用生物材料仿生构建细胞的组织微环境,以期对细胞黏附、形态、增殖与分化以及组织结构和功能修复与器官重建起到重要调控作用.目前,国内外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大连理工大学、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于2009年5月10~12日在大连召开,近1000人参会.本次会议的主题是"环境化学:机遇与挑战".它为我国环境化学工作者交流最新研究成果、探讨环境化学发展战略和方向以及凝练环境化学发展重大科学问题提供了平台,对推动环境化学领域科学研究的创新,促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于2008年6月23~27日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期间,举办了中国科学院学部首届学术年会.  相似文献   

12.
《科学通报》2002,47(19):1493-1493
第19届国际动物学大会将于2004年8月23—27日在北京召开.此次大会由中国动物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共同承办.这是加强我国动物学工作者与国际同行之间联系和交流的好机会 希望我国广大动物学科学工作者和相关人员踊跃报名参加 若想进一步了解大会详情,请到本次大会的网站(网址:httP://WWW.iCZ.IOZ.ZC.Cfl)上查询,也可来函索要大会第1轮通知。  相似文献   

13.
今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期间,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研究员滕吉文提出:无论是针对现今资源、能源困境或"瓶颈"的破解,还是应对地震及地质灾害防范预测的需要,都要求我们去深化认识现在我们尚不很熟悉的地球深部世界.  相似文献   

14.
则鸣 《世界科学》2014,(9):F0002-F0002
<正>每年的6月底、7月初,德国南部城市林道是世界上智慧最高的集聚地。在今年召开的第64届林道诺贝尔奖大会上,3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与600余名年轻科学家一起分享了他们在包括癌症、艾滋病、人体免疫系统等方面研究的新认识,健康成为了这次大会的热门话题。详见本期"林道大会"专题。  相似文献   

15.
《科学通报》2021,66(30):3785-3786
正由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主办,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中国地质学会协办的"第16届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学术年会"于2021年6月2~3日在北京召开.本次年会主题为:青藏高原地球系统科学.学术交流包括31个大会特邀报告、34个分组研讨报告及39个展板交流报告,涵盖了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理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考古学等多个研究领域.来自近50家高校、科研单位的院士、专家、学者、管理人员等300余人参加本次年会,与会者就此展开了多方位的学术交流,进一步明确了青藏高原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正>通缉:为冒险之旅寻找生物材料。乔瓦尼·特拉韦尔索(Giovanni Traverso)与罗伯特·兰格(Robert Langer)解释胃肠方面研究的前沿知识。"如果人们不服药,药物就不会起效。"昔日的美国医务总监C.埃弗里特·库普(C.Everett Koop)这句精辟的分析道出了生物材料技术对医疗卫生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病人没能遵循医嘱定时服药,这是临床治疗起效的最主要阻碍。在发达国家,长期治疗的坚  相似文献   

17.
《科学通报》2021,66(18):2303-2311
近年来,随着细胞力学行为相关研究的深入发展,细胞与微环境的物理力学联系不断被揭示.细胞力学刺激与响应已被充分证明在微观的细胞铺展、迁移、增殖、分化等行为,以及宏观的胚胎发育、组织形成、疾病发展等至关重要的生物过程中扮演决定性角色.与细胞力刺激相关的刚度、形貌、配体分布等物理性能也因此成为生物材料设计的重要参数.然而,这些静态的物理参数怎样给予细胞力学刺激,细胞又是怎样感受微环境中的机械力学性能,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本文详细介绍了细胞的力学响应机制,突出了细胞内作用力在细胞力学响应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从分子生物学角度阐述了细胞内力的传递与力学信号转导过程;借此助力生物材料领域学者对细胞与生物材料相互作用的理解,推动细胞与分子生物力学的发展以及新型生物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18.
封面说明     
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自暴发至今仍然极大影响着世界.医学与病毒的斗智斗勇从未停止,中医药则为本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方案"增添了特色与亮点,如同中国神话中孙悟空挥舞金箍棒将滋蔓难图的新冠肺炎打得灰飞烟灭.中医药广泛参与临床救治,  相似文献   

19.
7月28日至31日.主题为"科学·科幻·和平与发展"的’97北京国际科幻大会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副主席张玉台、常志海到会并讲了话。80多位中外嘉宾、代表共聚一堂,研讨了世界科幻文艺状况。本社两名记者  相似文献   

20.
进入20世纪后半叶,西方医学在迅猛前进的道路上面临着中西医结合的挑战。有鉴于此,一股深刻而广泛的历史反省的潮流正席卷着我们的时代。对近代医史的审势与思考,日益引起人们对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医学的浓厚兴趣。 为了宣传、弘扬传统医学,1994年4月,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在美国举行了首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暨“生命力”杯世界传统医学优秀论文颁奖大会。来自世界十几个国家的316名传统医学学者出席了大会。我国著名医学家、本刊顾问吴阶平教授任大会名誉主席,原本刊编辑部余海若先生编著的《实用中医内科表典》一书荣膺本次大奖赛最高级金杯奖。 此次大会可以看出,随着“回归自然”的全球性反响以及“自然疗法”所表现出的优势,传统医学日益引起全世界的重视,“返朴归真”已成为一股巨大的潮流和发展趋势。本文就传统医学及对《实用中医内科表典》一书向读者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