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若干个连续交叉口构成的关联交叉口序列为单位,对平面信号交叉口相位的禁/放行状态进行优化建模;建立以减少延误时间和平均排队长度为目标,同时考虑驾驶员的主观心理一生理因素,寻求平面信号最优控制交叉口配时参数为最终目标的三层路网优化控制模型;最后构造出与驾驶加速度紧密关联的、三层模型架构下的目标策略函数。  相似文献   

2.
为对复杂空间结构进行损伤识别, 在损伤定位向量法的基础上, 提出了基于测点区域的损伤识别方法, 并引入归一化损伤定位指标判定损伤区域. 对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子结构模型的两种损伤状态进行了识别试验. 采用力锤激励, 实测了子结构模型损伤前后的加速度响应, 利用特征系统实现算法对加速度响应进行模态参数识别, 采用基于测点区域的识别方法对子结构模型损伤区域进行判定. 结果表明, 所用方法能够有效定位损伤区域.  相似文献   

3.
首先提出差分编码器输入输出联合状态的概念,并设计出一种递归的网格图化简方法,实现了最大似然意义下的多符号联合差分检测.随后在此基础上,对衰落信道提出一种迭代检测结构,并将其应用于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仿真表明,在单位符号检测复杂度不变的前提下,检测性能可任意逼近多符号非相干差分检测的理论极限,并可有效地应用于实际通信系统中.同时它为各种类似的无记忆噪声中有限状态Markov过程的状态序列估计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受非平稳高斯随机激励下的线性时不变系统,基于连续时间AR模型,提出了一种时域模态识别的新方法,这种方法仅从响应数据就能够识别系统的物理参数.为了对参数进行估计,把结构动力学方程看作一个连续时间AR模型,并给出了它的状态空间形式,其中的状态方程就是一个随机微分方程;接着利用在非常短的时间段内均匀调制函数接近于一个常数矩阵的事实,得到均匀调制函数的估计;然后再利用Girsanov定理,得到物理参数的精确极大似然估计;最后进行特征分析,从而实现线性系统模态参数的识别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18个取向B2结构Fe3A1单晶室温真空条件下的拉伸塑性变形,发现随晶体取向不同,切应力切应变曲线出现不同数目的线性硬化及抛物线软化阶段.曲线上不同硬化率各阶段的形成与塑性变形中滑移系的数量、次滑移作用的强弱及二分超位错的运动和分解状态有关.第Ⅰ阶段为单系滑移的易滑移段;第Ⅱ阶段对应共扼滑移的出现,硬化率较高;第Ⅲ阶段表现为比较弱的次滑移作用,硬化率较低;第Ⅳ阶段除了多系滑移之外还伴随二分超位错的扩展及拖着反相畴(APB)的不全超位错运动,硬化率最高;第Ⅴ阶段与分解了的单个超分位错的交滑移相关,表现为软化.随拉伸轴取向所处区域不同,切应力切应变曲线硬化段的数目及同一阶段硬化率的大小也不同.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对自由衰减振动信号的频率进行校正的方法。该方法先搜索信号频谱的峰值,利用峰值和其临近的极大的四个点来逼近由这四个点形成的谱线,求出拟合曲线的参教;再对拟合曲线求导,找出具体的峰值,同时利用两次拟合得到的曲线峰值计算阻尼比。仿真分析及工程试验结果都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检测精度,而且计算量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7.
从超声疲劳载荷的主要特征出发,通过三维有限元计算及动态模态分析,研究了超声疲劳载荷下包括整体裂纹扩展试件及聚能器在内的振动体的应力、应变场和位移分布;分别讨论了超声疲劳载荷(R=-1)和超声疲劳载荷叠加平均应力(R〉-1)两种情况下振动体固有振动模态的变化规律,为便于理解,简要综述了超声疲劳试验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应用超声疲劳试验技术研究工程结构材料疲劳裂纹扩展性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Morpho蝴蝶呈现显著闪耀的蓝色光泽,这与蝶翅表面的分级微纳结构密切相关.将甲醇、乙醇、异丙醇3种折射率不同的液体滴加到鳞片表面,鳞片结构反射率下降,主波峰右移,蝶翅变为黄绿色;液体完全挥发后,又还原为蓝色.同时,对典型蝶翅微纳结构进行建模,仿真分析出液体滴加过程中反射率的变化规律.进一步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甲醇、乙醇、异丙醇滴加过程中反射率的实验和仿真数据进行主元提取和降维处理,在三主元坐标系中得到反射率的变化曲线,从而可以监测滴加液体时蝶翅结构的典型变色过程,并且通过映射点密集分布区域能够直观辨识出不同液体.上述结论为仿Morpho蝶翅微纳结构的环境介质检测和数据分析提供了指导,对其制造和应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奇异熵定阶降噪的水工结构振动模态ERA识别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原型动力试验激励难的问题,结合水工结构在工作状态下环境激励荷载的特点,直接根据水工结构在工作环境激励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识别结构的动力特性,提出一种利用特征矩阵奇异熵对信号进行降噪、重构、定阶以及模态参数识别的方法,解决了系统特征矩阵定阶难的问题,揭示了结构在工作状态下的模态阶次及模态特性。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二滩拱坝在不同泄洪工况下的模态参数识别以及李家峡双排机厂房在停机过程中的结构振动频率识别。该方法的提出,为解决大型水工结构在工作环境激励下的模态参数识别问题提供了捷径。  相似文献   

10.
为寻求视觉疲劳和亚健康状态的客观评测依据,探讨疲劳与亚健康之间的联系,使用自行研制的脉搏图像传感器分别采集20组视觉显示终端(Visual Display Terminal,VDT)视觉疲劳和亚健康状态下的脉搏图像信号,对其进行图像处理与分析;提取能反映人体生理病理信息的脉幅、频率、脉宽、脉长、脉管轴心位移等特征指标;获取了多种表征脉搏三维时空变化的特征。视觉疲劳状态和亚健康状态与健康状态相比,脉搏特征均有显著差异,而视觉疲劳状态与亚健康状态脉搏特征指标非常相近。这对于亚健康状态的预防与评测,进一步探讨亚健康与疲劳的发生机理与联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悬索桥几何非线性及主缆受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离散、节点平衡求解、系统平衡协调迭代的方法求得具有确定长度的缆索在荷载作用下的曲线形式,详细分析了缆索在荷载作用下的挠度及变形。然后将悬索桥分为两大子结构,即主缆柔性结构,及加劲梁、塔柱等劲性结构。在两大子结构间的耦合点建立平衡方程,进行直接迭代求解。文中并对目前较为常用的结构几何非线性求解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通过算例证明本文方法不仅计算简单,迭代自由度少,而且计算结果完全可以与精确解媲美,完全克服了非线性方程求解中解的飘移现象。  相似文献   

12.
在混合交通的复杂路况下,汽车与过街行人很容易发生碰撞,本研究分析了行人过街的危险度,并且针对行人从自车前方相邻车道慢速行驶的机动车前面突然出现横穿公路并与自车发生碰撞的类型,分析了自车、慢速前行的机动车和行人的运动与驾驶员的视线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了汽车安全车速的计算模型,从而为驾驶员安全行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帕金森病一直被认为是以运动障碍为主的疾病,近年来其非运动症状越来越备受关注。本文仅就帕金森病中的疲劳这一个非运动症状的定义、流行病学、影响因素、评价量表和治疗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根据Shannon信息理论将纹理的方向特征定义为:图像中信号取值为随机分布的奇异值时方向变量的取值特征.根据这一定义,并结合Tamura方向特征的求取方法,文中对Contourlet变换系数的方向概率分布进行了研究,获得方向特征在Contourlet变换的父子子带间形成传递这一结论,在此基础上结合Contourlet隐Markov树(HMT)模型,建立了以隐状态变量分布为条件的方向隐变量的概率分布模型,即带方向特征的Contourlet HMT模型,给出了该模型的结构和训练方法.此外,通过基于所提出模型的无监督结合上下文信息的图像分割算法对合成图像和遥感图像的目标分割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FPGA的全彩色高清大屏LED扫描控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具有高清显示能力的LED大屏幕全彩显示屏的驱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在FPGA内部实现系统各控制模块,对其反γ校正模块和灰度扫描模块的原理和实现进行了着重介绍.主控制芯片采用了Altera公司的低端芯片系列CycloneⅡ的EP2C8Q208,很好的控制了成本,列驱动芯片采用聚积科技的MBI5026,最高移位频率可达25 MHz,使整个系统有很强的扩展性.最后,根据设计结果,给出了反γ校正和灰度扫描的仿真波形.  相似文献   

16.
以A省及17个地市约七年间的销售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三个单项预测模型,即Hoher—Winter季节乘积模型、时间序列分解法模型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在得到三个单项模型预测值之后,再运用组合模型方法,对三种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优化。实证结果显示,本组合预测方法更进一步的提高了预测精度,同时对卷烟销量预测实际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混凝土结构疲劳损伤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连续损伤力学理论和边界面概念,建立了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混凝土结构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疲劳损伤模型.模型在主坐标系中采用了拉压两个边界面,根据加载面与极限断裂面、边界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来计算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混凝土结构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损伤,并由累积损伤与应变能释放率之间的关系确定循环加载中极限断裂面的变化规律.通过将该理论模型嵌入有限元软件ABAQUS的用户材料子程序UMAT,与同类模型进行比较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最后对高速铁路双块式无砟轨道支承层进行了循环动荷载作用下的疲劳累积损伤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能够较好地反映支承层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疲劳损伤非线性演变规律,还可以展现其疲劳损伤分布形态的全过程,为研究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混凝土结构的疲劳损伤与寿命预测,提供了可行的理论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基于S3C2410构建PDA数据采集节点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描述了以现代的无损检测技术为基础,以S3C2410为核心构建的PDA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无线网络节点的数据采集功能。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PDA数据采集,其硬件结构由S3C2410、无线网络节点和通信模块等组成;系统软件分为驱动程序模块、通信协议模块等,可应用于高校的教室温度采集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