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以大型电机PD信号的数字滤波为背景,介绍了一种基于窗函数法的FIR数字渺滤波器设计方法,对大型电机离线和在线检测的PD信号的实验研究表明,应用该方法设计的PD信号数字带通滤波器,其通频带越宽,阶数越高,滤波效果越好,适用于在工频噪声干扰环境下提取较弱的PD信号。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大型电机PD信号在线检测的方法,即以STD总线工业控制机为下位机进行PD信号的检测,以IBM-PC机为上位机进行数据处理,通过上下机通信实现PD信号的自动检测与处理,实验证明,用该方法实现的PD信号在线检测装置抗干扰能力较强,检测到的PD信号波形与理论分析结论相吻合。  相似文献   

3.
FIR数字滤波器设计的小波逼近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FIR数字滤波器(FIRDF)软件设计方法一般采用Fourier级数法、频率抽样法和切比雪夫最佳一致逼近法.由于常规FIRDF设计方法的自身特点,要取得通带、阻带和过渡带性能都最优的滤波器很困难,并且难以实现灵活可调的多通带(阻带)线性相位滤波器.文中分析了FIRDF的特点之后,根据小波理论中连续小波变换的性质和函数逼近理论,提出了FIRDF设计的新方法——小波逼近方法.利用多个小波函数来逼近理想滤波器的频率特性.结果表明,FIRDF设计的小波方法比切比雪夫逼近法和离散小波变换共轭镜象滤波器方法,其计算过程更灵活,带宽选择更方便,计算速度更快.根据不同的滤波要求,很容易设计多通带的带通滤波器和多通带移相器.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双线性变换,由一模拟带通滤波器得到了一数字式带通滤波器,并给出了该数字式带通滤波器系数与其中心频率及带宽的数学关系式.以此数字带通滤波器为原型滤波器,得出了一种数字式带通滤波器的级联设计法,并将此滤波器用于耳蜗模型的语音分析/合成中,得到了较好的效果.该种滤波器具有系数少、结构简单、设计快等优点,很适合于各种信息处理中数字滤波器的硬件实现.  相似文献   

5.
该文介绍了利用PSD测量直管不直度的新颖方法,利用频谱分析的方法分别对不直度理论模型和实验数据作了分析,得出了不直度信号具有低频占优的频谱特征的结论,并由此提出了利用Hanning低通数字滤波器除高频噪声,从而解决了直管不直度曲线这种空域信号无法利用电学滤波的困难。  相似文献   

6.
滤波器在实际信号处理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任何检测的信号都含有噪声,而滤波是去除噪声的基本手段。本文介绍IIR数字滤波器设计。IIR滤波器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巴特沃思、切比雪夫模拟低通滤波器设计;脉冲响应不变法和双线性变换法的数字化变换方法;数字高通、带通和带阻滤波器的设计。  相似文献   

7.
对一种新颖的FSK的解调方法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在用数字信号处理(DSP)方法实现时,会出现对采样信号的非整数时延,本文重点推导了一个一阶零点FIR数字滤波器系数的求解公式,利用这个FIR滤波器来解决非整数时延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种新的高阶全极点TC带通滤波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五种高阶全极点跨导电容带通滤波器设计方法。该滤波器与MOS工艺兼容,便于单片集成。文中给出了带通滤波器的设计实例和PSPICE模拟分析,说明此滤波器可行。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并讨论了其特性和运行机理.主要研究了利用此算法辅助设计低通数字滤波器的方法和步骤.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遗传算法用于数字滤波器设计具有良好的优越性和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针对激光液位检测中的信号波动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LMS自适应噪声对消法抑制噪声的信号滤波方法,该方法采用数字高通滤波器获取自适应噪声对消器参考通道的信号。论述了自适应滤波器噪声对消的工作原理、LMS算法以及Butterworth数字高通IIR滤波器的设计方法,给出了整个噪声对消系统的原理图。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噪声对消法在保证实际测量信号相位不变的情况下对液位测量信号的波动影响具有明显的消除和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地震信号采集系统中的滤波器设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IC滤波器和FIR滤波器的低功耗数字滤波解决方案.系统由四级前端CIC滤波器、三级前端FIR滤波器和一级离线均衡FIR滤波器构成,以满足地震信号采集系统和地质勘探的需求.对各级滤波器和整个系统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进行了研究,并通过仿真完成性能验证,结果显示此低功耗数字滤波系统的性能完全能够满足实际需求;将此低功耗数字滤波系统与当前业界的片上数字滤波解决方案进行对比,证明了此低功耗数字滤波系统能够大幅减少总运算量和前端功耗运算量.  相似文献   

12.
为减小正交变换滤波法的计算量并扩大滤波范围,将全相位数字滤波概念推广到任意正交变换.在引入重叠基矩阵的基础上,提出了加窗全相位等效FIR滤波器系数向量的计算通式.严格推导出常用的离散傅里叶变换、离散余弦变换和离散沃尔什变换下的全相位FIR滤波系数的具体表达式.仿真实验表明,全相位滤波可消除截断误差,基于正反变换的N阶全相位滤波结构与长为2N-1的全相位等效FIR滤波器完全等价.  相似文献   

13.
基于窗函数的FIR数字滤波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IR数字滤波器在图像处理、数据传输等场合具有广泛应用,其设计是信号处理的核心问题之一.软件实现数字滤波优势体现在滤波器参数的改变伴随滤波器性能的改变.阐述了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讨论了FIR线性相位的条件和幅度特性,并以矩形窗和布拉克曼窗为例,在MATLAB软件中实现了滤波器的仿真设计.仿真表明:借助计算机软件设计数字滤波器的过程简便易行,滤波性能指标均能达到指定的要求,对数字滤波器的推广应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介绍25Hz 交流计数电码信号数字滤波器的研究设计.机车信号设备接收钢轨中的25Hz 交流计数电码信号时受到了严重的干扰信号的干扰,其中最严重的是50Hz 不平衡钢轨牵引电流的干扰.作者设计了 FIR型的数字滤波器,它应用在新型的全数字化的机车信号中.通过实验验证了所设计的 FIR 型25Hz 交流计数电码信号数字滤波器的性能可以满足机车信号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15.
基于DSP—TMS320C5402的FIR数字滤波器设计及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FIR数字滤波器的特点,以及其在DSP上实现的原理.基于TMS320C5402芯片的数字信号处理功能,通过使用已设计的FIR滤波器系数,运用MAC指令、循环缓冲寄存器、块循环寄存器对一个混合信号进行带通滤波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所仿真的FIR滤波器能实现滤波功能.  相似文献   

16.
用CPLD实现的FIR滤波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介绍一种在系统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设计FIR滤波器的方案,该方案采用Lattice公司ispLSI CPLD芯片,并利用窗函数法实现线性FIR数字滤波器硬件电路的方法,从而提高了FIR数字滤波器的实时性,设计一个十阶低FIR滤波器,并通过软件程序进行仿真验证和硬件实测,结果表明,此电路工作正确可靠,实时性好,灵活性强,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升余弦滚降基带成型内插滤波器的FPGA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线数字通信中,内插滤波器用来对基带信号进行脉冲成型滤波,以限制发送信号的带宽,降低带外干扰.研究一种应用于无线数字传输系统的高速FIR成型滤波器的设计方法,该方法采用分布式查找表算法,以降低硬件开销和提高处理速度为目标,是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并实现升余弦滚降基带成型内插滤波器的硬件电路.最后,通过实测波形与仿真波形证实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神经网络的FIR线性相位数字滤波器的自适应优化设计方法。根据4型FIR滤波器的幅频响应特性,构造出一个相应的神经网络模型,并建立了FIR线性相位数字滤波器的神经网络算法,该算法通过训练神经网络权值,使设计的数字滤波器与希望得到的FIR线性相位滤波器的幅频响应之间的误差平方和最小化,从而获得FIR线性相位数字滤波器的脉冲响应.提出并证明了该算法的收敛定理,给出了FIR高阶多通带滤波器自适应优化设计实例、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计算精度高,收敛速度快;用该算法设计的高阶多通带滤波器,其幅频响应的阻带衰减很大,而通带波动很小。  相似文献   

19.
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FIR数字滤波器硬件实现结构。这种实现结构,大大减少了乘法器以及累加器等硬件资源的使用。文章对比讨论了两种FIR数字滤波器硬件实现结构所占用硬件资源的差别,指出了新结构的优势;通过MATLAB及EDA工具的仿真,表明在完成FIR数字滤波方面,新的硬件实现结构的功能与传统结构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20.
STM32F1系列处理器是ST公司推出的新一代基于cortex-M3内核的ARM处理器,能够满足工业控制、医疗、消费类等领域的应用需求.同时ST公司为STM32F10x系列推出了一套DSP函数库,能够实现常用的数字信号处理.针对STM32F10x系列,提出了一整套FIR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实验表明,在FIR滤波器设计中,整型滤波器系数完全可以替代设计得到的浮点型系数,同时,在采样率为256样点/s的情况下,128阶滤波器得到256点滤波数据的时间仅为1.5 ms,完全满足工业控制系统的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