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运用储层控制因素分析方法 ,系统分析了靖安油田张渠一、二区岩性、电性和沉积环境 ,认为张渠一、二区具有同一物源、同一水动力体系和同一沉积环境 ,由于水动力条件上的差异 ,导致储层电性、物性、砂体展布及油藏控制因素等方面具有差异性 :张渠一区以辫状河心滩的沉积为主 ,水道发育 ,储层由两个左右对称的 A,B砂体和 B砂体的延伸部分 C砂体组成 ,非均质性强 ,含油饱和度低 ,含水率高 ;张渠二区以低弯度曲流河边滩的沉积为主 ,储层由上下对称的上、中、下三个砂体组成 ,沿河道呈长条状分布 ,横向连通性好 ,含油饱和度高 ,含水率低 .  相似文献   

2.
运用储层控制因素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靖安清田和渠一、二区岩性、电性和沉积环境,认为张渠一、二区具有同一物源、同一水动力体系和同一沉积环境,由于水动力条件上的差异,导致储层电性、物性、砂体展布及油藏控制因素等方面具有差异性;张渠一区以辫状河心滩的沉积为主,水道发育,储层由两个左右对称的A,B砂体和B砂体的延伸部分C砂体组成,非均质性强,含油饱和度低,含水率高;张渠二区以低弯度曲流河边滩的沉积为主,储层由下对称的上、中、下三个砂体组成,河沿道呈长条状分布,横向连通性好,含油饱和度高,含水率低。  相似文献   

3.
对于一个具体的砂岩油藏而言,在开发之前的一些地质特征参数不但可以对其进行地层描述与地质方面的评价,而且还可以对其油藏进行水驱效果初期潜力评价——水驱难易程度、水驱均匀程度以及水驱采收率。分别对注水砂岩油藏的水驱难易程度、水驱均匀程度以及水驱开发采收率给出了具体的评价指标,而且统计了我国部分注水开发油田的相应指标情况,为制定与调整油藏开发方案、开采方案等奠定可靠的开发基础、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水驱精细挖潜是当前油田开发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油田开发的进一步深入,示范区块杏六区主力油层PI1-3已转为三元驱开采。水驱油水井主力油层实施封堵,开发形势呈现产液量下降,产油下降,含水上升的局面。为了控制含水上升速度,改善吸水状况,最大限度的提高储层有效动用程度和挖掘油层剩余油,必须通过细分调整措施,提高油层动用厚度,优化注水结构,以改善水驱开发效果。通过测试资料可以了解细分调整前后注入、产出剖面。对水井细分、压力评价、增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和进行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5.
西峰油田微观孔隙结构对注水开发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西峰油田长6、长8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对注水开发效果的影响.方法 综合运用常规微观孔隙结构研究方法 和真实砂岩微观模型水驱油、CT扫描、核磁共振等技术.结果 西峰油田合水区、庄19区块长8储层和庄40区块长6储层的孔隙连通情况、孔喉比大小影响着渗流规律和注水开发效果;实验发现,微裂缝的存在使得水驱油机理和效果均发生了改变,只要有微裂缝存在,即使整体渗透率很小,在较低的压力下,注入水就可以进入前行,但水驱效果差;贾敏效应的存在增加了水驱油压力,且渗透率越低,水驱油与油驱水压力差越大;压敏效应对特低渗透储层(尤其是微裂缝储层)的注水效果影响明显.结论 孔隙结构差异性、微裂缝、贾敏效应和压敏效应是影响注水开发效果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延长油田L井区经过注水开发后,出现受效井数少、单井产量低,部分井水淹严重等问题,于是对部分井组实施了空气泡沫驱。以研究区典型井组为研究对象,对比空气泡沫驱前后产油量、含水率等参数的变化,评价受益井以及受益程度。结果显示,实施空气泡沫驱后油井降水效果非常明显,增油略有成效。这表明空气泡沫驱对于低渗透油藏而言是水驱之后的一种选择,能够在水驱基础上提高驱油效果。  相似文献   

7.
井网加密是油田开发调整最重要的措施之一,井网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油田开发效果。论文从大庆油田L试验区块加密前实际生产状况出发,结合现场实际井网,设计出不同的加密方案,计算了各方案条件下水驱控制程度、采收率等开发指标。结果表明, 75m?5m五点法井网的加密方案可以有效改善水驱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8.
一种水驱开发效果评价方法在辽河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辽河油区不同类型注水开发油藏的地质特征、开发特点和评价指标分析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 ,建立了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综合评价参数和指标 ,对不同类型油田的开发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 ,对不同开发效果的水驱开发油田提出了开发调整建议 ,为该区油田开发决策和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提供了依据 .  相似文献   

9.
徐慧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5):4342-4346
针对目前笼统评价水驱油藏开发效果的现状,研究了基于流动单元评价水驱开发效果的方法。在单一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划分的基础上,选取FZI、孔隙度、渗透率这三种参数为指标划分流动单元。以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为基础,建立起不同流动单元的含水率-采出程度、存水率-采出程度、水驱指数-采出程度的理论图版,评价水驱开发效果。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客观表征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不均一性,为针对性提出挖潜措施,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存水率和水驱指数是综合评价注水开发效果的两项重要指标.从存水率和水驱指数的定义出发,结合水驱特征曲线,给出了存水率和水驱指数表达式.并以小型断块油田为例,指出当油田实际存水率和水驱指数的点落在标准曲线上和附近时,开发效果向实际规划的目标方向发展,油田目前的配注合理;如果实际存水率点落在标准曲线的下方,说明指标偏低,开发效果较差.同时还讨论了如何利用水驱指数标准曲线预测注水开发油田的配注量.  相似文献   

11.
低渗透裂缝性见水油藏开发方式调整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长庆油田某区为裂缝性低渗透油藏,裂缝性水窜问题较为严重,油井普遍受高含水影响,造成油井产量低且递减速度快,急需进行开发方式调整.利用加拿大Geomodeling公司SBEDStud io模型建立该区地质模型,并采用MDS数模软件进行了几种开发方式调整后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应采用裂缝注水和面积注水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开采;适度提高油藏压力水平利大于弊,有利于区块的油气生产,将油藏压力水平升至且保持在13~14 MPa较为合理;行列注水并不是最好方式,应采用"行-点结合"的办法,并使注采井数比接近0.7.  相似文献   

12.
童宪章提出的水驱特征曲线变换公式简单,参数求解容易,反映了不同含水上升规律的特性,在预测油田产
油量、可采储量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其只适用于中高渗透油藏。在此基础上,根据油水两相渗流理论推导出了
改进的水驱特征曲线,此公式体现了不同相渗特征决定着不同的水驱特征曲线,使已有水驱特征曲线更加完善、更具
理论依据,得到了适用于计算低渗透及中高渗透油藏水驱地质储量的通式。利用两种公式分别计算了某一油田的水
驱地质储量,结果表明:用改进的水驱特征公式计算的水驱地质储量,精度更高,为油田高含水阶段准确估算水驱储量
提出了新的思路,相对于目前国内常用的统计法,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对指导矿场生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摘要:辽河砂岩油藏以断块油田为基本特征,地质条件复杂,水驱开发难度大,部分油藏经历多次注水调整仍难有效动用。为此,从开发实际出发,以室内分析测试资料和开发认识为基础,分析油藏注水开发的主控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研究各单因素指标的分布规律,并从不同角度优选关键性指标,在分类评价的基础上建立辽河砂岩油藏注水开发界限标准评价体系,进而结合具体油藏的实际数据,采用灰色系统理论综合分析方法重新评价油藏的注水开发潜力,为选择合理开发方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常规的水驱油藏评价都是以油藏工程为基础,考虑的往往是静态下的地质模型,无法定量评价油藏的水驱动态、注入水分配、油井受效等问题,更不能追踪到油田的动态特征,为了实现合理、有效的动态评价水驱油藏开发效果,以流线法模拟为基础,并借助其优势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水驱油藏动态评价方法,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模型,实现定量化评价注采井间关系....  相似文献   

15.
针对牛74块目前的开发现状,对当前的开发井网合理性进行了评价,采用235m正方形井网,反九点注水方式比较适合。但是该区块目前的合理油水井数比小于实际油水井数比,实际井网密度小于合理井网密度,而实际井距大于合理井距,水驱储量动用程度和水驱储量控制程度都比较差,所以利用数值模拟技术给出两种井网调整方案.结果表明,转注转采和打加密井等措施都很好的提高采出程度,增加产油量。  相似文献   

16.
多油层叠合区压裂水平井立体开发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多油层叠合区在国内外各大油田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油藏尤为发育。当今水平井开发技术在国内外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常规水平井开发多油层叠合区时,如何一次性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和油藏采油速度又成为一个难题。主要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多油层叠合发育区如何一次性经济高效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和油藏采油速度的问题,研究提出了双层平移式水平井立体开发技术,并通过油藏工程、数值模拟和矿场实践的方法论证该技术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水平井立体开发技术既能提高纵向储量动用程度,又能减少注水投资,提高注水效率和油藏整体采油速度;单井增产幅度大,油藏渗流能力强,注水井分注效果明显,递减期时间较直井开发短。  相似文献   

17.
水驱特征曲线类型决定了油藏水驱规律特征的描述结果,合适的水驱特征曲线对于油田水驱规律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应该根据现场生产所提供的信息筛选出最合适的水驱曲线。对于具体的油藏,其累产油量随含水率的变化规律是唯一的,含水上升规律也是唯一的,因此根据这两点对水驱特征曲线进行筛选,能够找到准确描述该油藏水驱规律的特征曲线。以WY区块低渗透油藏为例,对甲、乙、丙、丁四种常用水驱曲线在该油藏的适应性进行了评价,认为丙型水驱特征曲线对于WY区低渗油藏的适应性最好。因此,并非所有的水驱曲线都能应用于同一油藏,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才能准确、有效为油田的实际生产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低渗油藏水井压裂增注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改善低渗油藏注水井吸水状况,提高低渗油藏水驱开发效果,利用裂缝-油藏耦合技术建立油、水两相三维油藏裂缝数值模拟器,利用此模拟器模拟研究了不同条件下水井压裂对注采井组开发效果的影响,并利用正交方差分析方法对水井压裂增注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显著性评价.以胜利油田史深100低渗透断块油藏为例,提出综合效果评价参数,对实际油藏注水井压裂参数设计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为低渗透油藏注水井压裂设计和增注效果评价提供了一种研究手段,对于提高低渗透油田注水效果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在国内用得比较多的4种水驱特征曲线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既简单又综合了甲乙两种类型关系的f wR*水驱特征曲线。将丙型与丁型结合提出新的水驱特征曲线,并和经典的水驱特征曲线完全等效的一种水驱特征曲线表达式,同时又能反映含水率-采出程度关系的多条曲线,对它的形状和性质作了一些研究,指出今后水驱特征曲线的研究方向是找出更简单、准确、实用的广义水驱特征曲线。通过实例计算表明,所建立的新型水驱特征曲线与实际数据拟合相关性更强,结果更可靠。  相似文献   

20.
注水开发多年的具边水的普通稠油油藏的原油粘度高、流度比大 ,加之油藏非均质及边水入侵的影响 ,其注水开发效果较差。到含水高于 90 %时 ,仍有大部分原油未开采出来 ,因此 ,有必要转换开发方式 ,进一步提高采出程度。针对以上问题 ,应用黑油模型和热采模型 ,在对水驱阶段历史拟合和现代油藏工程评价的基础上 ,从筛选标准、吞吐试采产能及吞吐模拟等方面评价了注蒸汽热采的可行性 ,并用正交设计分析方法优选了吞吐注汽参数。结果表明 ,该类油藏由注水开发转为注蒸汽开采 ,可以有效地提高采出程度。这种设计方案为相似类型稠油油藏的开发提供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借鉴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