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3 毫秒
1.
发展观就是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念,其演变过程展现社会系统的发展、整合和演化。本文在分析社会系统结构的基础上,阐明了发展观的发展与社会系统发展、整合和演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社会系统的整合、从原始文明到生态文明——社会系统的演化。  相似文献   

2.
根据人类进化发展的基本历史进程,用系统观点构建了资源演化系统模型,分析了系统的要素、结构,着重分析了系统演化机制;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对资源进行了定义和分类,并对资源的特性进行了分析;根据资源系统演化发展的内在机制构建了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模型,着重从战略思想、发展战略和实践操作三个层面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3.
基于承载力的矿区生态经济系统演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顺利  周科平 《系统工程》2007,25(8):119-123
矿区生态承栽力和生态弹性力与矿区生态经济系统演化密切相关。分析了矿区生态承栽力和矿区生态弹性力的内涵,以矿区生态承栽力、生态弹性力作为矿区生态系统的状态因子,矿区资源经济开发活动强度、资源经济开发速度作为矿区经济系统的状态因子,建立矿区生态经济系统演化的动力学模型。对环境资源掠夺性经济开发、环境保护性经济开发两种开发方式进行计算机模拟,结果显示人类经济开发活动方式对矿区生态经济系统演化趋势具有重要影响,并提出应用技术手段、经济手段和社会手段对矿区生态经济演化系统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4.
自组织理念被社会经济组织生动的刻画出来,揭示了中国经济组织发展的内在动力。从系统自组织整体性上来说,经济组织是生产关系的调整,是制度的创新;从层次性上来说,它是经济组织与经济组织关系的调整,也是经济组织与个人关系的调整;从系统结构和功能上来说,它调整了结构,引起了系统功能的放大以及结构和功能互动互应的整合过程。因此,经济组织是系统自组织演化发展在社会经济领域应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社会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运用唯物史观考察了社会系统复杂性的根源和生成途径,指出社会实践的复杂性是社会系统复杂性的最深刻根源。从复杂性理论视角研究了社会系统的整体性、自组织性、开放性、动态演化性、不确定性、非线性、不可逆性、统计性、多元性及奇异性等复杂性特征,探讨了研究社会系统复杂性的方法论问题。  相似文献   

6.
系统科学是一门重要的综合性横断科学,它从整体的、系统的、复杂的视角对事物的状态、结构及运动演化机制进行研究,探索系统演化的规律。从社会系统的整体性和层次性出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正确处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关系。在现阶段,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各项工作中的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战略指导思想。本文从社会系统论的角度,对理解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理论和方法论问题,进行一些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将小城镇看作资源、环境、社会与经济的复合系统,从系统演化的角度对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提出了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模型,并对横店镇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形成与演化的系统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经济全球化实质上就是全球性特定经济系统运行及演经过程的表征,通过对经济全球化现象的内涵、演化特征及形成与发展动因机制的系统学分析,以求对经济全球化现象的本质、运行发展规律及影响有一个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技术系统的演化是一个自组织过程。技术系统的进化过程,尽管有人的参与,仍是一个自组织的过程。自组织的技术系统观与技术自主论有着根本区别,是对技术自主论的辩证否定。技术和技术目的受到社会经济、政治和化的强烈制约,这就是它的他组织特征。技术既是自组织的,也是他组织的,是自组织与他组织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层面考察社会和谐问题,可以看出,社会适应性主体的相互作用是社会系统演化的主要动力,“适应性造就和谐性”,适应性是社会和谐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1.
技术创新的系统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霞  陈永丽 《系统科学学报》2003,11(4):54-57,65
21世纪是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的世纪。这种强烈的时代特征,使所有有关技术创新的理论与实践,必须兼顾与它们三者间紧密联系与协调发展的现实问题。正因为此,需要纠正传统技术创新理论狭隘的经济增长观及其在认识上的误导,以使技术创新理论能关注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整体的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2.
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经济系统失调及其实现平衡的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友金  易秋平 《系统工程》2005,23(10):97-101
根据生态经济学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和区域发展理论,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结合我国区域技术创新研究现状,提出了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经济系统(RTIES)概念,探讨了RTIES的组成剖析了RTIES失调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实现RTIES平衡的途径.本文的研究对实现从传统技术创新到生态技术创新过渡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推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1  IntroductionToday,many scholars,governments of all levels and enterprise decision-makers payattention to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bout the effect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developmento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growth.However,itstill lacksa uniform method,which is approved by each aspect in China.In practice,people commonly adopt single target ( e.g.the contribution ratio of the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o economic increase) to assess the effect.Such kindof evaluation has …  相似文献   

14.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bottleneck problem of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Enterprise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centiv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overnment, society and enterprises. Under the control of enterprise's expected economic targe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ynergistic incentive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green finance on enterprise's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technology innovation decision by using nonlinear programming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funds for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re insufficient, there is an optimal decision space to use green financial loans to implemen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upgrade, and then achieve the expected economic goals; Under a given level of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technology, environmental policies affect whether enterprises can make decisions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upgrading of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Green financial mechanism will not. However, when the enterprise makes the decision of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technology upgrading, it will affect the enterprise's decision on green financial loan amount.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have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formulation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green financial policy, as well as the decision-making of enterprise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upgrading.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循环经济思想蕴涵着系统方法,体现循环经济系统整体性、多样性、动态性、适应性、层次性、自组织、涌现等一般性质和规律;表明各种不同层次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系统以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的减量化为目的,自组织协同聚集适应并利用科技进步、市场机制等环境条件演化发展,形成小至机器内部自循环、大到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巨循环的多层次、宽领域嵌套联通和新层次不断涌现的循环经济复杂系统。  相似文献   

16.
依据传统理论建立的中国现行技术创新体制与政策,其弊端集中于国家包办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将市场经济调控方法简单应用于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技术创新自组织导向理论,就是国家引导技术创新系统,使其实现自组织结构、运行的理论。开辟多元化技术创新风险投资途径,引导自组织专项技术创新团队,培养专业化科技经纪人队伍是技术创新自组织导向的重要方面。一旦政府实现从“计划创新”到“自组织创新”的政策转变,中国自主创新将有希望迎来崭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倪鹏云 《系统科学学报》2004,12(3):13-19,23
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历史进程 ,用系统观点构造了人类社会发展系统的模型 ,分析了系统的基本要素、结构和特性 ,着重分析了系统的信息特性和信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研究了属性信息、人类智能、知识信息、科学技术、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在社会发展系统链中的相辅相成关系。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当前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特点以及社会信息化、知识经济、网络经济、数字经济、全球一体化经济和新经济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8.
基于信息共享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与优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取向,也是我国科技攻关的核心与重点,本文在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的基础上,构造基于人口、资源、经济、环境和科技子系统为核心要素的PREEST系统模型;并在完成对可持续发展系统评价的前提下,对系统的发展和运行进行规划和优化探索,以期通过对基于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的研究,为我国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河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从经济、科技、社会、环境等方面构建河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河南省低碳经济的发展做出评价。结果表明:影响河南省低碳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为环境系统及经济发展。最后提出几点建议: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大投入建设生态城市;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在省内建立低碳经济区域试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