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衍刚 《科技信息》2010,(33):I0366-I0366,I0323
清仓查库工作是适应市场经济,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要求。而要做到产权清晰,首先就要进行清仓查库,摸清“家底”。家底不清,就无法明确企业责权,更谈不上科学管理。因此,清仓查库是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要条件。开展清仓查库工作,有利于正确划分企业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确定资产的范围。只有通过清仓查库,才能全面核实企业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占用情况.为下一步分立分离、分帐核算和委托代管工作创造条件,逐步削弱企业办社会的职能,甩掉历史沉重包袱。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 所谓非经营性资产,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为完成国家行政任务和开展业务活动所占有、使用的行政事业资产。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即行政事业单位在保证完成本单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其占有、使用的非经营性资产用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为。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其资产的国家所有性质不变。一、"非转经"资产管理现状长期以来,在全国范围内,行政事业单位"非转经"资产的管理相对松弛,非  相似文献   

3.
资产经营公司,是高校对外投资经营活动的决策和管理中心,代表学校经营、管理学校的经营性资产,具有投资、经营、管理、监督四大职能。南京大学资产经营公司成立以来,按照“科学发展,规范管理,规避风险,改革创新”的思路开展工作,加强了对学校经营性资产的规范管理,逐步建立起了有效的风险防控体系,为学校科技产业的创新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全国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上指出:”要限时完成高校全资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尽快在高校企业中普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当前,高校校办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下简称改制)正向纵深发展,但其发展还不平衡,有的学校进展较快,有的学校却举步维艰,难以推开。究其原因,既有认识问题,又有制度、政策环境问题,也有具体操作问题,即不知如何搞改制,或说校企改制都要干些什么不太清楚。笔认为,做好校企改制工作,应该从以下十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的建立,标志着高校经营性资产由行政性管理转为市场化的产权性管理,盘活了高校经营性资产;作为高校投资风险隔离的"防火墙",高校资产经营公司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起到了重要作用。界定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资产的产权关系、理清非经营性资产与经营性资产划转关系、规范资产经营管理、建立合理的资产评价体系,对加强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对资产的规范管理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教育部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方针的指导下,中山大学依法纽建了国有独资性质的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广州中大控股有限公司(后简称“中大控股”),将学校所有经营性资产划转到中大控股,由中大控股代表学校持有对企业投资所形成的股权。中大控股于2005年4月50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亿元。  相似文献   

7.
高校科技产业的改革与发展是一个不断思考和实践的过程。北大科技开发与产业管理办公室结合我国新形势下的改革目标,尝试企业管理创新和技术经营,以自主创新的人工耳蜗等技术借助科技开发和技术转移的平台。将“阳光科技”产业化工作的经验推而广之。北大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从实际出发,把握政策,利用优势资源。寻找机遇,逐步发挥中介组织联动集成的作用,为建立拥有自主创新技术的国际化科技公司作好铺垫,促进了管理机制和体制改革,对高校科技产业改革与发展作探索性工作。[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高校资产经营的本质是将其非经营性资产中的一部分有选择、有目的地转化为经营性资产的经营管理活动.如何利用有效的手段来经营管理高校的经营性资产,是当前高校资产经营和运作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非经营性资产是指科研单位为完成国家科技发展计划和开展科研活动所占有、使用的资产。经营性资产是指科研单位在保证完成本单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用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资产。经营性资产是改革的产物。近几年来,随着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力度的加大,国家鼓励科研单位在保证完成国家科技计划任务的前提下,以其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开展创收活动,这不仅解决了科研  相似文献   

10.
高校资产经营的本质是将其非经营性资产中的一部分有选择、有目的地转化为经营性资产的经营管理活动.如何利用有效的手段来经营管理高校的经营性资产,是当前高校资产经营和运作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浙江省高校科技型企业的现状及其主要问题 (一)企业产权制度的缺陷 1.财产关系模糊.作为事业法人单位,高校是校办科技型企业法人的出资者,但学校与校办科技型企业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并不清楚,学校非经营性资产与经营性资产的关系也不明确甚至比较混乱.一是校办科技型企业兴办初期大多采取先发展后理顺或放水养鱼办法,企业多以行政事业资产作为注册资本,在法律形式上将非经营性资产转化成了企业经营性资产.二是企业在兴办过程中不仅有学校投入又有院系自筹资金投入,甚至还有部分个人集资,企业与学校的财产关系难以划清和量化,企业产权主体不清,从而使投资者的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12.
随着各高校全资企业改制工作完成,现代企业制度逐渐确立,经营性资产划转至资产公司,高校资产公司“防火墙”的角色逐渐形成,其股权管理、资本经营的职能逐渐凸现。资本经营是现阶段高校资产公司的主要职能,股权投资是资本经营的重要手段。高校资产公司开展股权投资应以国有资产的安全为前提、以公司战略为指导,遵循市场化导向,并应选择合适的股权投资方式,加强股权投资的过程监管及重视后评估的有效性,构建闭环股权投资体系。  相似文献   

13.
剥离非经营性资产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实施债转股过程中的一大难点。要保证债转股顺利实施,先注册新公司、后剥离非经营性资产是切实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各高校科技处、资产经营公司、大学科技园: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推动高校科技产业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10年度直属高校产业工作的通知》(教技发[2010]1号)中,提出启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优秀高校企业培育计划”。为了更好地实施该计划,我“中心”现组织对高校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源状况进行调研,具体安排如下: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高等学校在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转经营性资产运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探讨经营性资产的管理办法 ,力求达到校办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学校办学条件有较大改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已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其资产在来源、内容和运作上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高校越来越重视对资产的管理,并充分利用现有的资产,提高高校非经营性资产的使用效益,使经营性资产在营运中保值增值。固定资产是高校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科学管理,使其发挥最大的使用效能,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的固定资产是指单位价值一般设备在500元、专用设备在8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资形态的教学、科研、生活、生产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校校办产业经过近10年的产业规范化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新时期校办产业应以市场化、专业化为目标,在优化的基础上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市场化、专业化发展态势良好的企业可逐渐回归社会,完成经营性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建立高校产学研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
70多家科技产业投入旗下 ,资产达 1 1 .6亿元  我校产业集团与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揭牌 .产业集团的成立 ,标志着以资本为纽带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高科技产业群在我校凸现 ,我校“产业航母”打造完成 .我校产业集团旗下现有全资子公司、控股公司、参股公司共70多家 ,资产总规模达到 1 1 .6亿元 .产业集团将按照现代化企业制度进一步扩大融资平台 ,加大光电子、先进制造技术、光通讯器材、新材料、生物制药等方面产品的研发 .据悉 ,“十五”期间 ,我校科技产业将向年经营收入水平80~ 1 0 0个亿 ,年利润 1 0个亿 ,年上交学校 3千万元的目…  相似文献   

19.
中国高校一直为校办企业的“独树一帜”自豪着,教育部部长周济院士把这一“个性”解释为:虽然西方名大学很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但并没有直接创办和经营企业。而中国高校利用科技成果直接创办和经营企业,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创新,是中国人的创新。因此,大学科技产业的发展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相似文献   

20.
再上层楼--西南交通大学校办科技产业规范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2001年,西南交通大学在建立新型校办科技产业管理体制方面,就开始了大量的探索工作。今年7月“全国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曾经先行一步的西南交大又打响了“两个限时完成”的攻坚战。[编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