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8月,美国国防部长布朗宣布修改美国核战略的重大决定。这项决定的内容包含在卡特总统7月下旬批准的第59号总统指令中。苏联对此反应强烈,开动了宣传机器对美国新的核战略大加攻击,认为其实质是加强对苏联的“对抗政策”。美国和西欧报刊也发表了许多褒贬不一的评论。争论由来已久美国国内关于核战略的争论由来已久,核战略亦几经改变。这种长期争论归根到底在于:如何根据美苏核力量对比的变化,来估计未来美苏核战争的性质、规模和后果。一种观点是:一旦发生核战争,就不能加以控制,一定是全面核大战,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因  相似文献   

2.
儒家民本思想形成发展过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民本思想作为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自西周时期产生以来,经过众多儒学政治家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本文试图对儒家民本思想的起源、发展过程进行初探与阐述.  相似文献   

3.
关于传统文化与中国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几点思考*陈立立三、中国的重民思想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为民思想准备了一定的条件(一)中国传统的重民思想重民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之一,这种思想可溯源于殷商时期,儒家经典《尚书·盘庚上》记载:“重我民”。儒家另一经典《...  相似文献   

4.
英雄的日本人民,是国际反帝统一战线中的一支劲旅,他们始终站在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和战争政策的斗争的最前列。今年以来,日本人民高举反美爱国的战斗旗帜,又在反对美国核战争政策的斗争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树立了光辉的斗争榜样。在这方面,最突出的是,反对美国核潜艇开进日本港口,反对美国把日本变成核战争基地的斗争。  相似文献   

5.
《左传》记载了春秋时期二百五十余年的四百八十多次战争事件,包含了丰富的军事思想。古朴性是其军事思想的重要特点。这一特点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决定的: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军事思想具有历史继承性;西周文化强大的向心力;《左传》是儒家经典。古朴性主要表现:“事鬼敬神”,在军事行动中伴以卜筮;进行战争要以仁为本,崇礼尚德。  相似文献   

6.
《左传》记载了春秋时期二百五十余年的四百八十多次战争事件,包含了丰富的军事思想.古朴性是其军事思想的重要特点.这一特点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决定的: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军事思想具有历史继承性;西周文化强大的向心力;《左传》是儒家经典.古朴性主要表现:"事鬼敬神",在军事行动中伴以卜筮;进行战争要以仁为本,崇礼尚德.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与建设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文化观,奠定了我军军事文化优良传统的深厚基石。其中,毛泽东建军思想奠定了独具特色的人民军队思想道德文化基础;毛泽东军队文化建设思想融入了我军军事文化的血脉;毛泽东的典型宣传实践催生了我军军事文化符号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石为璧 《科技信息》2011,(5):I0147-I0147,I0126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道家共同构成的,三种思想互相补充,相得益彰,给人们的方方面面产生重大影响。儒家、道家形成了中国人自给自足的一种伦理精神生态和文化精神生态。二者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共同形成人们的安身立命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与儒家群体主义相对立的利己主义思想的存在和发展。从社会发展和对传统伦理文化的认识角度,指出也利乙主义思想的积极意义。认为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走向并非是单一的,要想寒带准确地描述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原型”,约有简单地将其“儒家化”。  相似文献   

10.
文化自觉可以提升军事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国防伦理文化自觉与军事变革存在互动关系:中华民族丰富而独特的国防伦理传统文化,是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巨大思想文化资源,所以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迫切呼唤实现国防伦理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军队民主建设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战争和新中国国防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同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关于人民军队民主建设的思想结晶。文中对毛泽东军队民主建设思想的理论体系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阐述,以期对当前我军民主建设的深入开展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蔡锷感愤于近代中国对外战争的屡战屡败,认为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中国国民缺乏日本、欧美等国的军国民精神,并从教育、思想学派、文学艺术、社会风俗、体育锻炼、武器等八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弱不堪战的原因;并大声疾呼要在中国实行全民皆兵的军国民主义,其核心就是陶铸"国魂",以新的"国魂"振奋全民族的军国民精神。蔡锷以军国民主义为基础,在近代革命战争实践中所形成的一整套近现代革命军事思想与国防建设思想,对中国近现代革命战争与一大批杰出将帅的培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孙子兵法》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兵学经典,历来被列为中国兵书之首,它在世界军事理论研究中占据突出地位。《孙子兵法》包含了丰富、深刻的军事思想,其中也包含了心理服务思想。通过梳理、总结、概括,《孙子兵法》的心理服务思想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将帅心理素质选拔思想;二是心理攻防思想;三是心理调节与疏导思想。  相似文献   

14.
胡瑗是个理学家、教育家,也是个军事家。他的军事思想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一是备战思想。胡瑗认为,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所以必须做到安不忘危,存不忘战。二是将兵思想。胡瑗认为,将兵必须中正风明,刚柔相济,恩威相须;要兴仁义之师,对待士兵以恩信而怀结之,以仁义而畜养之;要以法治兵,使进者必进,退者必退;要论功定赏,差次其秩。三是人才思想。胡瑗明确提出,开办武学,培养军事人才,提高御敌本领。  相似文献   

15.
范蠡是我国春秋时期十分重要的政治家、谋略家、军事家。他多被后人称为"商圣",而他在军事方面的成就则为多数人所忽略。从客观的历史事实上来说,范蠡是先作为一位军事家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才离开越国,发展生产经营成为"商圣"的,《汉书·文艺志》也记载范蠡曾有兵书流传于世。本文总结了范蠡的军事思想:顺应天时的战争观,灵活多变的战术观和富国强民的国防建设观,并且追溯了范蠡军事思想的来源——道家思想,提出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国防事业的发展也可以运用范蠡的军事思想。  相似文献   

16.
西汉淮南王刘安不喜欢弋猎狗马驰骋,但是好著书、好鼓琴,希望积阴德,千古留名。于是招募大量宾客名士著书立说,《淮南子》是其重要著述。其中的《兵略训》主要阐述的是军事思想,但又蕴舍了浓重的民本主义思想元素。这些思想元素,对中国后世的民本主义思想发展,乃至现代人民战争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不无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民族主义是以"夷夏之辨"的形式体现出来的。从王夫之关于夷夏问题的基本观点看,王夫之夷夏论的核心仍然是维持"道统"与"治统"的一致性,并未突破中国传统夷夏观的基本格局。王夫之作为一个传统的儒家士大夫,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实践,始终都与民族问题联系在一起,他在夷夏之辨中所流露出来的民族爱国主义不可避免地带有传统"家国同构"的历史局限,但其中所传达出来的爱国如家、忠于祖国的道义精神仍然具有超越时代的积极意义,是中华传统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8.
建立有文化的军队,是毛泽东建军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把提高部队的文化水平作为重要任务提了出来。建国后,他基于建设一支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国防军的需要,更加强调文化工作是军队建设的重要任务。毛泽东的这些历史经验对人民军队文化的培育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的要求,为新形势下我军军事力量整体建设指明了方向。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必须以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牵引,抓好各支撑体系中信息化武器装备、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新型作战力量和现代后勤等关键环节的建设,不断探索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的实践路径,提升部队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确保部队能打仗、打胜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