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冯晓霞 《科技信息》2012,(1):550-550
学困生是学生中比较独特的一个群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冲破对学困生认识的偏见,多理解、多关心学困生,创造一个有利于他们成长的环境,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对症下药,促进他们全面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2.
班级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它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跨世纪人才的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严谨的班集体,给学生一个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是每一位班主任工作的职责所在。在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始终坚持从“小”做起,以学生为本的工作思想,认真、扎实地做好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就是我班主任工作的不断追求。  相似文献   

3.
论高校创新人才成长环境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成长需要特定的环境条件。针对目前创新人才成长环境的局限性,提出高校在构建创新人才成长环境时,要在实施创新教育、改革学生评价体系、建立创新基地、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和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队伍等方面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4.
学生安全工作是确保学生健康成长,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保证.分析学校发生的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特点以及原因,进而提出预防措施,有利于学校的安全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确保学生能够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5.
万里长江之滨,鄱阳湖口,庐山东麓,石钟山下的江西省湖口县第二中学,是一所省优质高级中学。校园既得山水之秀灵,又沐东坡之贤德,规划科学,环境清幽,乃学生成长、成才、放飞梦想的摇篮。[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心理健康教育对目前教育部门以及学校的小学生身心健康与成长发展意义较大,目的主要是为了加强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小学生有一个较为健全的人格魅力与健康的心理。随着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人民群众不光对物质要求高,还对生活水平质量要求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使身心压力逐渐升级。对小学生而言,能让学生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成长环境非常重要。该文通过在语文教学中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简单的分析与研究,以此使小学生有一个较为健全的人格品质。  相似文献   

7.
刘云 《科技资讯》2011,(32):222-222
不管是成人还是学生,总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熏陶中成长起来的。班级是老师辛勤耕耘,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只有心系着学生,耐心细致才能抓好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使之已成为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们生活的主要场所,家长是孩子的启蒙人,教育是孩子人生道路的引航人,家校结合形成合力,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庭环境,创建一个温馨快乐的学习环境,使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相似文献   

9.
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同时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它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也可以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健康的心理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是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学习品质,开发非智力因素和获取众多信息的基础。中学阶段,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心理断奶期,由于环境与知识量突然的巨大变化与要求使学生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10.
高艳 《奇闻怪事》2010,(5):16-17
积极进步、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所在,具有凝聚、约束、激励、同化的功能,高中生的身心压力很大,结合其自身特点与成长规律,营造一个好的班级文化对其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主动地营造合乎时代发展要求的文化环境和氛围,使班级的主流文化与社会的主流文化同质,从而能促进高中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所谓惩戒,有惩罚、惩戒之意,是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犯过失地责任追究,是让学生去承担因错误所引发的不良后果,从而长善救失,使之健康地成长。这对于成长中总是与过失相伴的未成年学生来说,有着特殊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学校天学生们学习的天地,也是学生们生活的大家庭,为了能够让学生在里面健康的成长以及学习就一定要保证学校的卫生环境.为此学校建立了一个专门的卫生监督的制度,然而如何去执行就有待我们思考.为了能够让专门的执法人员可以更好的工作,让学校的环境更加完美,本文就针对学校的卫生监督执法提出几点体会以供大家学习.  相似文献   

13.
作为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度过一个完整、充实、有意义的高中生活。今天,我们再次探索、讨论一个无法回避的敏感话题——早恋。  相似文献   

14.
大学阶段是学生心智发展的重要时期。影响当代大学心智健康发展的原因有社会、文化教育、成长环境的原因,也有自身构建能力的原因。加强当代大学生心智健康发展对高校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思品课是一门为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综合性必修课程,人文性是其主要特点之一。它要求“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要提高全班学生的素质,优秀学生的培养很重要,但后进的更应该给予关注,而且要付出更多的心血:有着更大的工作量。高中的优秀学生基本上已经具备的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心理素质,相对成熟的思想理念。这样的学生只要积极给予关注,经常予以激励,不断给他们一个更高的目标,辅之以健康的心理引导,他们一般都能走得很稳飞得更高。而一个后进生,老师的付出就很多很多,班级要取得真正的进步,成为一个优秀的集体关键是后进生,只有后进生真正进步了,班级才能拥有健康向上的风气,才能让所有学生拥有一个良好成长的环境。而后进的转化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个艰巨漫长的过程。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我以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李超  徐建云 《中国西部科技》2009,8(10):93-93,90
作为教育教学中心之一的班主任工作,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学生管理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是学生管理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王安忆借助郁晓秋的成长经历阐述了自己具有人本主义心理学精神内核的儿童成长现。在郁晓秋的成长经历中王安忆更多地强调了她的天然本性对其健康人格的塑造,强调了她对环境的积极作用和主动选择,同时王安忆还向我们展示了晓秋是怎样以其健康的人格作用于环境,从而使市井生活发生微妙变化的。晓秋在实现了健康人格的同时也聚积了渡己渡人的精神力量,完成了王安忆塑造“市井观音”的世俗情怀。  相似文献   

19.
当前高校兼职心理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与自我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银 《科技信息》2010,(35):J0242-J0242,J0248
高校兼职心理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但其自身的心理直接、间接地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作为心理辅导员,要做好角色定位,学会自我调适,保持健康心理,才会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健康向上的心理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20.
为了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出现偏差,避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脱节,也为了学生更全面的发展,学校、老师有必要和家长联合起来,共同帮助学生度过初中这一特殊阶段。教育改革提出教育要"以人为本",以达到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和谐发展的目的,而"家校合作"就是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互相补充、互相支持、互相配合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