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朱蕴东  孟会英 《河南科学》2014,32(7):1284-1286
对某厂房主要受力构件及网架结构屋盖火灾后主要性能进行了检测及评估.主要对过火区构件进行了火灾后结构烧伤深度、结构强度、裂缝及承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并对厂房网架结构屋盖进行挠度及网架支承高差的检测,从而确定火灾后厂房整体结构的安全性能,提出安全性评估意见.  相似文献   

2.
厂房火灾时有发生,如何对火灾后的厂房结构安全性进行评价,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结合已有工程采用各种检测手段对火灾后各种不同构件进行了详细的检测分析,为火灾后厂房的检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火灾后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寿命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燃 《河南科学》2005,23(4):559-563
分析了火灾后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抗力,在此基础上运用可靠度分析的JC法对火灾后的混凝土构件的使用寿命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火灾后混凝土构件的抗力计算模型和火灾后混凝土构件寿命预估的计算模型,并进行了工程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4.
由大跨度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组成的大剧院建筑,过火后不同结构部分损毁情况大不相同.介绍了某大剧院遭受火灾后,结构剩余强度的检测和鉴定.通过对火灾现场进行详尽的调查后,根据现场火灾损毁及构件表观情况温度调查,结合《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1](CECS 252-2009)进行了不同区域结构受热温度的判断及划分;根据《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1]和现场检测结果,对不同温度区域结构构件的混凝土、钢筋材料的强度进行折减,运用PKPM软件对火灾区域结构进行了承载力分析和安全性鉴定,并提出了该结构火灾后的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钢结构必须采取措施进行保护。一是对钢构件进行耐火保护,使其在火灾时温度升高不超过临界温度,结构在火灾中就能保护稳定性;二是对厂房内部进行有效的防火分区,防止火势向其他区域蔓延、扩散。不过对于现代轻钢结构厂房的大跨度、太空间来说,防火分区的设置具有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6.
火灾对建筑物的破坏主要是高温作用,要确定遭受火灾后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受损伤程度必须确定构件的受火温度。该文介绍了火灾后混凝土结构的检测,采用了岩相分析等方法准确地判定受火温度,并通过多种手段结合对结构受火后混凝土和钢筋的强度进行推定,评定结构受损程度。  相似文献   

7.
钢筋混凝土结构火灾损伤程度安全性评价是一个实验性很强的研究课题,按照火灾试验标准,设计了建筑构件在火灾作用下进行了模拟火灾高温对对构件损伤试验,并对梁进行了静力荷载测试,结果表明火灾作用后梁的安全性能降低,脆性增大,刚度减小,试验结果为火灾后混凝土构件理论计算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钢结构已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建筑行业,但其耐火性能差导致火灾事故频发,严重影响了钢结构的发展.为了解火灾后钢结构构件受损程度,必须进行科学的检测和鉴定.文章结合工程实例,对火灾后厂房现场状况进行描述,并详细叙述了钢结构安全性鉴定过程,同时给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某热处理车间局部火灾的检测、鉴定与加固,对火灾后结构的安全性进行了评定,并对受损部位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案。本工程典型之处在于火灾发生部位既有混凝土构件,也有钢结构构件,可供同行业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继光 《科技信息》2011,(18):I0348-I0348
随着经济的发展,钢结构厂房的建设使用越来越多,对铜结构厂房进行必要的防火措施尤为重要。笔者对钢结构厂房的防火措施从三方面进行论述。一是对钢构件自身进行耐火保护,使其在火灾温度升高时不快速超过临界温度,规定时间内钢结构在火灾中也能保证稳定性,保障人员及财产安全;二是可对工业厂房内部设置有效的防火分区,防止火势向其他区域蔓延、扩散;三是在顶部结合采光、通风设置有效排出建筑内高温烟气的自然排烟窗可以有效地增强铜结构的耐火极限。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建筑结构火灾后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破坏机理,提出了火灾后建筑结构的检测技术,旨在引起业内同行的足够重视,做到防患未然。  相似文献   

12.
为得到准确的建筑构件表面温度,提出了火灾后建筑物内建筑构件表面温度的检测方法,重点介绍了构件外观及火场残留物判定法、宏观检测推定法及微观分析法等推定建筑构件表面温度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入模糊数学知识,通过建立合理的指标相对隶属度公式和模糊识别模型,可比较准确地判定建筑构件的表面温度,提出的精度检验方法经工程实践证明了其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多层钢筋混凝土工业厂房在加固前后以及火灾前后的抗震性能变化情况,围绕火灾后多层工业厂房的加固设计和抗震性能分析展开研究.首先,建立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火灾后抗震性能的有限元分析方法;随后,介绍某多层工业厂房结构特点和火灾后结构损伤情况,据此综合利用增大截面、粘贴钢板和粘贴纤维复合材料等方法对结构进行了加固设计;进而,建立了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开展了结构动力特性和弹性地震响应分析;最后,进行了结构的动力弹塑性分析,探究了火灾前、后结构整体的抗震性能和加固措施对火灾后结构抗震性能的改善,并探讨了不同地震动特性对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火灾后,整体结构地震响应明显大于火灾前,层间位移角最大增加了143%,且不同楼层层间位移角的增大幅度与楼层受火情况密切相关;近场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大于远场地震,罕遇地震作用下底层层间位移角在近场地震作用下可达远场地震作用的2.71倍;所提出的加固方案有效提升了结构抗震性能,罕遇地震作用下底层层间位移角平均减少115.7%.研究成果可为多层工业厂房火灾安全性评估和加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超声-回弹综合法在受火灾砼结构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回弹-超声和砼碳化测定等综合方法来评估受火灾砼结构的损伤情况.以未受损砼结构构件上测得的检测参数为基准点,通过回弹比和超声比来评估砼表面温度,推定灾后砼强度等级;并按4个层次来评估结构砼的受损情况.  相似文献   

15.
吕辰  夏新兴  潘锴  罗分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31):14065-14071
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高层建筑作为容积率大,容纳人数多的一种独特建筑结构形式得到了迅猛发展,与此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较高的建筑火灾风险,尤其是随着凹型外立面墙体结构的设计使用,使得建筑火灾蔓延特性受到了显著影响。本文通过FDS数值模拟技术对不同凹型外立面结构因子影响下的火场温度、火焰前锋蔓延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凹型外立面火灾竖向蔓延烟囱效应较明显;火焰前锋高度随时间符合指数函数变化关系,且当凹型外立面结构因子时,火灾前锋竖向蔓延速率达到最大。据此提出防火挑檐的合理设置可有效阻止火势沿凹型外立面向高处相邻住户蔓延。研究成果对凹型外立面建筑结构消防安全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根据地下建筑的结构特点,分析了地下建筑发生火灾的特点,提出了地下建筑消防安全设计措施.  相似文献   

17.
高层建筑消防炮主要是为应对高层火灾而研制的一种消防设备.高层建筑消防炮采用气动方式实施远距离发射,灭火弹出膛后在空中自由飞行直至侵彻建筑物玻璃进入火场后起爆灭火.基于高层建筑灭火炮的工作特点,研究了灭火弹在诸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建立了弹道数学模型,结合算例进行了求解.弹道模型主要描述了内弹道过程、标准外弹道分析和非标准气象条件下的外弹道过程.根据所得弹道诸元编制了射表,确定了射表搜索策略,为消防炮控制提供了必要参数.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大跨度、大空间建筑的火灾安全分析方法——性能化抗火设计方法.首先通过火灾场景分析及模拟计算,确定构件的温度,再利用分析软件计算各不同温度下构件的应力,确定需要防火保护的构件.青岛北站主站房建筑结构体系复杂,超大空间的建筑布局,超出现有建筑防火设计的规定,现行规范方法难以满足抗火安全性与经济性要求.基于性能化方法对青岛北站主站房的抗火安全性进行了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防火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火灾后混凝土连续构件的损伤与加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受火后混凝土连续受弯构件的力学性能,进行了5个混凝土两跨连续板和7个两跨连续梁的系列试验.试验内容包括依据ISO 834标准升温曲线进行的混凝土连续构件受火试验,以及高温后受损构件和修复加固构件的静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高温对混凝土连续受弯构件的力学性能有明显的影响;随着受火程度的加重,混凝土构件力学性能呈下降趋势.分析试验结果可知,初始刚度降幅最为明显,正常使用承载力的降幅大于极限承载力的降幅;连续板试件的损伤大于连续梁试件.通过置换受损混凝土并采用碳纤维布加固受火后连续构件可使其承载力恢复到甚至超过受火前的状态,加固后初始刚度的提高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危白 《江西科学》2009,27(6):909-911
通过论述一起局部火灾对某综合楼的结构所造成的损伤,并根据火灾损伤情况,提出对建筑结构进行加固和修复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