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症状 烟草赤星病在河南俗称"斑病",是夏季高温高湿时盛发的病害,烟株打顶后,叶片进入成熟阶段开始发病. 赤星病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生,随着叶片的成熟,病斑自下而上逐步发展.最初叶片上出现黄褐色圆形小斑点,以后变成褐色.病斑大小与湿度有关,湿度大则病斑大,湿度小则病斑小.病害严重时,病斑合并,致使病斑枯焦脱落,造成整个叶片破碎而失去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大白菜白斑病是大白菜主要叶部病害之一,多发生在大白菜生长中后期.病株叶片首先产生灰褐色近圆形小斑,后扩大成灰白色的大型病斑,直径8~18毫米.有时病斑中央产生不甚明显的同心轮纹,周围有淡黄绿色晕圈.潮湿情况下,病斑背面产生暗灰色霉状物,即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病斑可连片,造成叶片干枯,穿孔.  相似文献   

3.
苹果褐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侵染果实.叶上的病斑有三种类型.1.同心轮纹型.叶片正面病斑圆形,暗褐色,直径1~1.5厘米,叶片变黄后病斑周围仍保持有绿色晕圈;后期病斑中出现黑色小点,排列呈同心轮纹状.2.针芒型.  相似文献   

4.
一、大葱褐斑病 又称叶尖黄萎病,主要危害叶片.叶片感染易从上部开始,初为水浸状黄褐色斑点,然后生成梭形病斑,一般长 10~30 毫米,宽 3~6 毫米.病斑中部灰褐色,边缘褐色,斑面上易产生黑色小点.严重时,病斑融合,导致叶片局部干枯.  相似文献   

5.
提取斑鳜肌肉组织总RNA,逆转录得到cDNA,然后利用常规PCR法扩增得到斑鳜肌球蛋白轻链3基因(MLC3)序列.斑鳜MLC3基因cDNA序列的全长为532 bp,编码150个氨基酸.通过PROSITE tools软件预测显示该序列具有2个EF-手相结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斑鳜MLC3纵向表达进行分析发现,ML...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椭圆高斯场及标量变分原理计算领结型光纤的模斑.由于用了椭圆高斯近似,不仅使模斑计算变得简便而且方便地导出了领结型光纤各种接头损耗与模斑的解析关系.  相似文献   

7.
相干斑噪声分离是遥感技术应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依据相干斑噪声图像的产生机理和信道特征,提出了适合非线性混迭环境下的相干斑噪声分离模型,设计了一个基于非线性混迭的相干斑噪声分离算法,实验证明,经过算法处理,有效地降低了图像的相干斑指数,保持了图像的细节特征.  相似文献   

8.
1.白粉病.在西葫芦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病,叶片发病重,叶柄和茎次之,果实很少受害.发病初期,叶面或叶背及幼茎上产生白色近圆形小粉斑,叶正面多,粉斑向四周扩展后形成边缘不明晰的连片白粉,严重的整个叶片布满白粉.发病后期,白色霉斑因菌丝老熟变为灰色,在病斑上生出成堆的黄褐色小粒点,后小粒点变黑.  相似文献   

9.
一、黄瓜苗期病害黄瓜苗期经常出现的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和沤根.猝倒病若在种子发芽出土前发生,则造成烂种;若发生于幼苗期,则茎基部出现水浸状病斑,当病斑扩大至绕茎一周时,病部收缩成线状最后倒伏.立枯病多发生于苗床,茎基部呈椭园形褐色凹陷病斑,当病斑绕茎一周时收缩、干枯.沤根是由低温高湿引起的生理病害.发病植株,根呈黄锈色后腐烂,幼苗萎蔫,不发新根和不定根.  相似文献   

10.
在兰州市郊区共捕获蜥蜴107只,其中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52只,草原沙蜥(Phrynocephalus frontalis)55只.其种群密度分别为丽斑麻蜥129只/hm2,草原沙蜥100只/hm2.2个种群划分为亚成体组和成体组后,平均吻肛长(SVL)丽斑麻蜥的亚成体组为34.2 mm,成体组为54.5 mm;草原沙蜥的亚成体组为35.4 mm,成体组为57.9 mm.种群性比(♀:♂)丽斑麻蜥为1∶1.07,草原沙蜥为1∶0.94,平均接近1∶1.调查结果表明:丽斑麻蜥和草原沙蜥2个种群的密度相差不大,二者的空间分布区域可以重叠,可以共处于同一生活环境中;丽斑麻蜥亚成体比草原沙蜥亚成体更生醒晚.蜥蜴体温主要受环境温度影响,通过行为调节来维持它们的正常生理机能.  相似文献   

11.
发病症状主要为害果实,有时茎蔓及叶也受害.果实发病多从花蒂开始,病斑凹陷,初为水渍状暗绿色,湿度大时瓜条很快软腐,并有白色霉状物.茎蔓发病主要在嫩茎或节间部位,初为水渍状,扩大后整段湿腐,暗褐色.叶片发病,初为水渍状黄褐色斑,潮湿时病斑上生出稀疏白霉,使叶片腐烂.  相似文献   

12.
1.症状不同. 轮纹病又名大星病,病斑较大,圆形或半圆形,有明显深浅相间的同心轮纹,与褐斑病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的边缘清晰整齐,无绿色晕圈,不造成叶片发黄.而褐斑病的病斑周围有绿色晕圈,叶片发黄.  相似文献   

13.
一、发病症状 白腐病可为害葡萄果实、穗轴、叶片和新梢.通常在果梗上先发病,初生水浸状浅褐色不规则的病斑,逐渐向果粒蔓延.果粒基部先变为淡褐色,软腐,后全粒变褐腐烂,果梗干枯缢缩.果粒发病后约一周,渐由褐色变深褐色,果皮下密生灰白色小粒点,后病果失水干缩成深褐色僵果.病果近成熟时受震易脱落,但干枯的僵果穗常悬挂枝上,经冬不落.新蔓发病一般出现在摘心及机械损伤处,病斑初呈水浸状淡红褐色,边缘深褐色,病斑向两端迅速扩展,后呈暗褐色、凹陷,表面密生灰白色小粒点.叶片发病时,多在叶尖、叶缘及其他受损部位发生,初期呈淡褐色斑块,湿度大时形成大型红褐色病斑,具有较明显的同心轮纹,干枯后易破碎.  相似文献   

14.
芹菜斑枯病又叫晚疫病、叶枯病,俗称"火龙",是保护地发生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严重的影响芹菜的产量和质量. 1.发病症状:芹菜斑枯病一般先发生在叶片上,叶面上先出现淡褐色油浸状小斑点,病斑外缘呈黄褐色,中间黄白色至灰白色,以后发展为不规则斑块.病斑上生有许多黑色小粒点,这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是识别此病的重要特征之一.叶柄和茎上出现长圆形病斑,色稍深,微凹陷,边缘也生有黑色小点,发病严重时茎秆腐烂,叶片干枯.  相似文献   

15.
聚酰亚胺改性研究中的力学性能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动态力学热分析测试方法,并提出利用数字散斑相关方法测量聚酰亚胺、SiO2合成薄膜的力学性能.为了解决数字散斑相关法不能直接测量较大变形的缺陷,还提出了多级相关算法,并利用亚像素搜索和双线性插值作数据处理.同时又给出了用两种测试方法测量的杨氏模量,并作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6.
棉花立枯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状.棉花立枯病也叫烂根病、黑根病,以危害棉苗为主,多发生在幼苗出土至真叶期.感病时,近地面的茎基部表皮细胞上先产生黄褐色病斑,后变黑褐色并逐渐腐烂凹陷,严重时病部茎变细,染病一周左右棉苗枯死.若子叶受害,子叶上会形成不规则的黄褐色病斑,并逐步干缩成穿孔状.  相似文献   

17.
1选料.选择充分成熟,个头均匀,色泽鲜红,肉质肥厚和含糖量高的红枣作原料.剔除霉变、斑枣.  相似文献   

18.
1.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初期在叶面产生白色圆形小粉斑,然后向周围扩展,严重时叶片全部布满白粉,后期霉斑变为灰白色,叶片变黄,有时病斑上会产生小黑点.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50%硫磺悬浮剂250~300倍液等,6~7天喷1次,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19.
1.选料.选成熟已干红枣,分类,剔除霉枣、斑枣.要求枣体完整,大小均匀,无虫蛀,无破头.青枣不宜作原料.  相似文献   

20.
基于Sol-gel技术合成了粒径为20nm、包含了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的SiO2纳米微球(简写作FITC-SiO2).该发光纳米微球在聚酰胺膜(ACM)基质上可发射强而稳定的室温燐光.研究发现,由该发光微球标记的羊抗人IgG抗体(简记为FITC-SiO2–Ab1),不仅能在ACM固体基质上与人IgG发生定量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并能在免疫反应后保持优良的燐光特性,且室温燐光信号进一步增强.据此建立了固体基质室温燐光免疫分析(SS-RTP-IA)测定人IgG的一种新方法.本方法线性范围为0.08~20.0pg人IgG/斑(样品体积0.4μL/斑,对应浓度0.20~50.0 ng/mL),工作曲线的回归方程△Ip=19.97+15.92mIgG(pg/斑)、相关系数r=0.9997,按3Sb/k计算本方法的灵敏度,其检出限为0.015 pg/斑.与用FITC标记羊抗人IgG的方法相比,灵敏度有较大提高.分别对0.20和50.0ng/mL样品重复测定11次,RSD为3.45%和4.1%,表明本方法的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