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对青年学生社会公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青年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提高公德认识;开展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公德习惯;注重实践,进行社会公德日常行为训练;全社会重视社会公德,创造一个好的社会公德氛围等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2.
张云峰  李洪昌 《科技信息》2007,(16):249-249
起码的文明礼貌常识和必要的社会公德意识是每一位公民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它对于社会的作用犹如纯净的水和空气之于生物,是社会“机体”健康的必要保障,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最基本要求。但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青年学生的道德水平和修养却不容乐观。本文就当前学生公德意识滑坡的原因、公德意识培养的途径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大众化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而社会公德已经成为当前制约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严重问题,大学毕业生必将成为引领社会公德健康发展的先行者。文章对当前我国社会公德的现状和原因进行了分析,特别对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现状和成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新时期高校加强公德教育,培养公德意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何丽 《科技信息》2012,(32):I0045-I0046
大学生良好的公德素养关乎我国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直接影响到未来中国社会的道德水准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因此,加强大学生公德教育的建设,有必要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本文在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基本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失范问题,从而积极探索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多种因素造成当代人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日趋淡漠。为此,本文旨在在集体主义原则下,充分发挥自律的作用,加强他律及自律与他律并举等方面.探讨加强大学生公德建设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大学生应当成为遵守社会公德的楷模和表率。但是,当代大学生公德修养的现实水平与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期望之间仍有着相当大的差距。提高大学生公德修养水平的途径和措施应依据大学生公德修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而确定,强化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公德建设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德意识是高校德育的核心要素,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基础和内容。通过对新时期大学生公德状况及原因的分析,认为加强大学生公德意识、培养大学生公德行为养成可以从用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正面灌输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公德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优化公德环境与完善评价体系相结合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8.
面对“高学历低社会公德意识”这一新问题,文章从部分大学生公德失范现状着手,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四方面原因,并探讨了培养大学生良好社会公德意识的“四结合”途径。  相似文献   

9.
公德,是人们在履行社会义务或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社会公德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根据共同生活的需要而形成的,如遵守公共秩序、讲文明、讲礼貌、诚实守信、救死扶伤等。它对维持社会公共生活和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对中学生进行公德教育吧!  相似文献   

10.
儒家伦理是建立在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基础上,其人伦关系表现为爱有差等的特殊主义;基于人性善,儒家把圣贤君子作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可以说,重私德轻公德的儒家文化只适合于农业文明时代,而不利于只有普遍意义的、适合工业文明时代需要的社会公德的建构。  相似文献   

11.
论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是指一定社会的人们为维护社会正常生活所共同遵守的最起码、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它是全体公民都必须共同遵守的,以此保证每个公民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充分认识社会公德的基本含义和形成过程,对社会公德在社会学中的应用以及对人类群体的划分,都有着积极意义,并对追溯当前社会公德下滑的内在机理,以及对社会良好公德的重新塑造,都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儒家伦理是建立在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基础上,其人伦关系表现为爱有差等的特殊主义;基于人性善,儒家把圣贤君子作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可以说,重私德轻公德的儒家文化只适合于农业文明时代,而不利于只有普遍意义的、适合工业文明时代需要的社会公德的建构。  相似文献   

13.
社会公德是一种人人都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大学生的言行和道德修养,对周围的人产生着影响.针对目前一些大学生存在的公德问题,论述其遵守社会公德的必要,并提出大学生应成为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什么是社会公德入手,阐述社会公德的概念;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论述社会公德产生的历史渊源;然后从四个方面分析了社会公德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社会普遍存在着公德意识缺失的问题, 其原因有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因素。提高社会公德水平对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可以通过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完善现代化公共设施建设, 社会公德规范与法制相结合, 从教育入手, 从小培养、从小事做起, 发挥媒体作用, 调动舆论力量等方面的途径来提高我国的社会公德水平。  相似文献   

16.
公德教育是提高学生总体思想道德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结合师专生的公德现状及成因,就师专生公德教育对策作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社会公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对贵阳3所中学的初、高中学生共298人的问卷及访谈结果,分析了目前中学生社会公德的现状,提出了以问题不容忽视:(1)在中学生当中某些违背社会公德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突出;(2)中学生的态度行为很不一致;(3)中学生对社会公德的某些要求不很了解,自觉履行社会公德的意识和行为欠缺。并分析了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的任务,认真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从最基本的社会公德抓起,对于现实的公德建设将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公德不是抽象的,超历史的东西,而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公共生活中逐步形成、积累、完善、丰富和发展的,是对人类公共生活的反映,与其他社会道德相比,其特点有:l、社会公德的共同性。社会公德是生活在一定时代的全体社会成员都应当遵守的最一般的道德规则,是社会中各个民族、各阶级、各党派、各社会团体在内的任何人都应当遵守的,是没有阶级的。在公…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学术思想品德教育应进行社会公德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培养学生做人和中国人的品质,进而引导他们树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社会公德教育中,应重视道德情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强“个人品德建设”。小学阶段是学生个人品德形成的关键期,为了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我校从06年开始,以班级为教育单位,以遵守社会公德为伦理底线,制定明确具体的班级“一日规训”,将社会公德教育渗透到学生的学校,家庭,社会生活情境之中,通过反复规训,评比激励,督察检查,让社会公德在“一日自律行动”中逐步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成为学生个人品德建设的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