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首先从钢坯修磨图形分析入手,讨论了钢坯修磨机理的有关问题。试验结果证明:砂轮速度的变化对钢坯修磨过程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提高砂轮速度可大大提高修磨效率、提高磨削比、降低比磨削能、有利于降低钢坯修磨成本,是改善修磨工艺参数的最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回归处理,建立了在一定条件的有关钢坯修磨的半径验公式,有助于改进钢坯修磨工艺参数并为设计新型修磨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磨粒磨削性能为基础,根据对不同修磨角度的磨削几何学分析,提出评价钢坯修磨砂轮磨削能力指标——磨除能力系数C_(ge),C_(ge)=Zw/F_nV_s。该指标物理意义明确,经试验证明与金属切除率、砂轮磨损率、比磨削能耗、磨削力比等密切相关,故可做为修磨理论研究的一个基础参数使用。文中还给出了上述诸关系的若干回归结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使用“可磨式”人工热电偶进行的不同条件下的磨削温度测量试验研究了钢坯磨削工件表层温度,结果表明钢坯被磨削表层温度分布与热强呈三角形分布时的理论分析结果相同,表层峰值温度随磨削压力及磨削功率增大而提高,且随工件进给速度提高而略有降低,峰值温度还随磨削角度减小而提高,90°磨削的峰值温度比0°磨削要低250℃左右,砂轮种类也对峰值温度有重要影响,使用锆刚玉砂轮时磨削温度低于棕刚玉砂轮,试验结果表明高效钢坯磨削的磨削区温度远比普通磨削为高,可达1200℃左右,还从不同方面探讨了磨削高温对钢坯磨削的影响,认为尽管磨削高温有若干不利影响,但对高效钢坯磨削却是重要条件,上述讨论,从一个方面揭示了钢坯磨削机理,并验证了关于钢坯磨削温度的理论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进行120m/s高速磨削所使用的试验研究设备及其工艺条件.列出了使用不同砂轮在不同的磨削条件(z')下所得到的主要参数(F'_n, P, V'_w, G, R_a)的试验结果.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和60m/s磨削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120m/s高速磨削在提高磨削生产率、磨削精度、砂轮耐用度和工件表面光洁度等方面,都有显著的优越性.本文还对进行120m/s高速磨削时影响磨削过程的主要工艺参数及各参数问的关系进行了试验、分析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高速静压轴承、用高压喷咀冲洗砂轮和冷却磨削区域、砂轮平衡及修理条件等因素均对120m/s高速磨削过程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砂带与线材间的接触状态,讨论了砂带修磨线材机理的有关问题,导出了磨削压力、砂带速度与金属去除率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磨削压力的变化对磨削过程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增大磨削压力可大大地提高磨削生产率,降低比磨削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由钢坯磨削的特殊几何学首次建立了钢坯磨削半椭圆形面移动热源模型,基于这一模型和传热学分析,得到了热源热强呈矩形分布和三角形分布两种情况下的工件三维温度场的解析解,并进而得到了钢坯磨削中工件表层峰值温度公式:这些结果为钢坯磨削温度的理论分析提供可能,分析指出,高效钢坯磨削温度将很高,而提高工件进给速度和增大磨痕宽度、增大热源长短半(?)比,将有助于减少由此产生的热损伤程度,这些分析为认识钢坯磨削温度问题有重要意义,并且实际磨(?)试验结果和瞬时点热源法的数值计算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理论分析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高速单颗磨粒磨削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进行了单颗磨粒高速磨削45钢、20Cr钢和典型难磨材料钛合金TC4和GH4169高温合金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于45钢和20Cr钢,高速条件下单颗磨粒磨削的比磨削能显著低于比熔化能·发现了国外一些学者提出的钢铁材料的最低比磨削能约束于材料比熔化能假设的例外·高速磨削四种材料均表现出尺寸效应·采用高速磨削,对改善磨粒的切削状态,降低比磨削能是非常有利的·在磨削钛合金TC4和高温合金GH4169时,易发生金属粘附·锆刚玉磨削钛合金TC4比磨削高温合金GH4169的粘附严重·高速下金属粘附作用减轻·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试验得出了90°修磨中修磨压力对金属切除率、砂轮磨损率、磨削功率、比磨削能及修磨成本等的影响关系和若干经验公式,并在建立修磨磨削图形、单磨粒受力、平均切屑长度等与工艺参数的关系式基础上,分析讨论了修磨过程中诸工艺参数的作用及某些现象和机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干磨和湿磨两种工作条件下,金刚石砂轮磨削氧化锆陶瓷时,各磨削参数对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方法通过在干/湿磨条件下对氧化锆陶瓷以不同的砂轮线速度、磨削深度、工件进给速度进行平面磨削,并观察磨削后工件表面粗糙度数值的变化,再利用电子扫描显微镜对磨削后的表面形貌进行分析.结果在湿磨过程中,当砂轮线速度为50 m/s、磨削深度为0.010 mm、工件进给速度为500 mm/min时,氧化锆陶瓷件表面粗糙度为0.191 8μm,表面质量最好;在干磨过程中,当砂轮的线速度为50 m/s、磨削深度为0.010 mm、工件进给速度为500 mm/min时,氧化锆陶瓷件表面粗糙度为0.189 5μm,表面质量最好.结论干湿磨条件下各磨削参数对氧化锆陶瓷表面粗糙度影响主次顺序分别为砂轮线速度、磨削深度、工件进给速度.同时在小磨削量的精密磨削中,干磨的表面粗糙度要优于湿磨的表面粗糙度.  相似文献   

10.
40Cr超高速磨削工艺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CBN砂轮,在砂轮线速度为90~210 m/s的磨削条件下,对40Cr进行了超高速磨削工艺实验.分析了在超高速磨削过程中砂轮周围气障对磨削过程的影响,讨论了砂轮线速度、切削深度、工件速度等工艺参数对磨削力、工件表面粗糙度、比磨削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在高速超高速磨削过程中,砂轮速度提高使得磨削力大大减小,工件表面粗糙度值下降,工件表面质量得到提高;加大切削深度而工件表面粗糙度值增加不大,大大提高了磨削效率,同时也保证了工件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下沉颗粒三相体系的混合技术研究(I)——功率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6种搅拌器的搅拌桨型式、转速和通气量对功耗的影响,发现凹叶圆盘涡轮和半管叶圆盘涡轮能有效避免气穴的产生,明显抑制了功率降的发生,得到了相应的通气功率关联式.对通气条件下的功率消耗也获得了一些新的认识,据此为下沉颗粒的三相体系选择了合适的搅拌桨型式.  相似文献   

12.
利用雅可比行列式变换,求解了混合气体的相对速度和质心速度所遵循的分布函数和2种分子相对速率的方均根(u2)和平均值(u),即(u2)=(3kT)/(μ),u=(8kT)/(πμ).  相似文献   

13.
利用旋转水中熔体急冷法制备出表面光滑、光泽明亮的Fe_(71.5)Cr_(1.5)V_2Si_(10)B_(15)非晶金属丝。非晶丝的直径为100—200μm,丝的圆度达0.96,线性均匀度达0.98,丝长度大于25m。讨论了喷射温度、喷射速度、转筒速度及冷却液层厚度等因素对非晶丝的长度、圆度及均匀度的影响,为进一步研制高性能非晶丝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最小均方算法用于数字信号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取最小均方 (LMS)算法用于数字信号的性能 ,提出了一项新的性能参数——误码率。分析了误码率与算法均方误差之间的关系 ,在实验的基础上给出了两者之间的一个近似函数表达式。并重点研究了算法步长对收敛速度、稳态失调量、误码率这三项性能参数的影响 ,以及步长确定的原则 ,为数字信号领域使用 LMS算法提供了一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低碳Fe-W(Mo)-Co(Ni)合金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介绍了一种特殊类型高速钢——低碳Fe-W(Mo)-Co(Ni)合金的设计原理、冶炼、锻造、热处理工艺及它的基本性能,并与普通高速钢作了比较。实验结果指出,高钴含量时合金有极强的硬化能力,时效后硬度达68~69HRC,与超硬高速钢(M42)相同。该文还介绍了Fe-W(Mo)-Co(Ni)-Ti-A1合金刀具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6.
计算了水-N-甲基吡咯烷酮-添加剂(小分子醇类)-聚醚砜四元体系相图,分析了小分子醇类添加剂对该四元体系相图及凝胶速度的影响。在成膜过程中,聚合物稀相中添加剂与溶剂的比例先增加后减小。这意味着铸膜液中小分子醇类与溶剂相比在成膜过程中被优先置换;铸膜液中乙醇越多,聚合物稀相中乙醇与溶剂的比例增加的幅度越大;铸膜液中添加剂越多,凝胶越快;小分子醇类添加剂提高凝胶速度的能力有如下顺序:正丙醇<乙醇<甲醇。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简单的统计假设和理想气体分子平均平动动能与温度关系的基础上,应用微积分理论,推导出了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  相似文献   

18.
La0.5Sr0.5Ni0.5Cu0.5O3催化剂上的CO氧化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内循环无梯度反应器对钙钛矿型催化剂 La0 .5 Sr0 .5 Ni0 .5 Cu0 .5 O3上 CO氧化反应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 ,实验中通过分别测定 CO和 O2 的分压对氧化反应速率的影响 ,得出了相应的曲线关系 ,通过对所有动力学数据用计算机进行多元线性回归 ,得出动力学方程 r =2 .2 6× 1 0 8e-1 0 3 0 0 0 /8.3 1 4 T Pco0 .5 ,根据动力学实验结果初步提出了 CO在该催化剂上氧化机理模型 .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中外高水平跳远运动员的绝对速度、助跑速度、速度利用率、起跳能力等几个技术因素进行探讨,分析了其中存在的差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提高运动成绩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及问卷调查等方法,统计了国内外部分女子网球运动员的技术数据。从运动员发球的绝对速度、成功率、得分率及速度利用率等角度,分析了国内外女子网球运动员的发球技术水平。结果发现:不同运动技术等级的女子网球运动员发球的得分率、成功率和速度利用率不是等同的,发球技术与发球速度存在着各种差距;要提高运动员的发球速度的利用率和得分率,处理好发球中的速度与技术的关系。既要提高运动员发球的技术水平和运用能力。又要发展运动员发球的绝对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