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学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任务.当前,高校承担的社会职能日益凸显,怎样更好地融入社会、立足地方经济并为之服务,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完善自身职能面临的突出问题.河北大学作为河北省唯一的重点综合性大学和省部共建大学,其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路径及对策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及自身进行准确的科研定位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地方高校肩负着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地方高校具有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这三大职能都是十分需要的。因此,地方高校只有不断加强对这三大职能的充分发挥,大力提升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与水平,才能不断增强对地方经济社会的贡献能力,实现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地方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的思考——以温州高校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高校植根于地方,要适应迅速变化的新形势,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在服务地方中寻求新的发展动力.从温州高等教育全局视角,结合温州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征,概括地方高校服务社会职能发展的外部需求和内在动力,分析温州高校服务地方的现状,发现地方高校发挥服务社会职能取决于:正确理解三大职能关系、注重对成果的转化和地方政府对良好政策环境与社会氛围的营造.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地方高校应响应中央的号召,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对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基本职能的论述,阐明了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是地方高校的职责,也是地方高校发展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等教育法第五条明确规定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高校职能本质上就是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随着高校与社会关系的日益密切,高校承载的职能与社会责任也就越大,而现有三大职能的局限与滞后已无法满足当代社会对高校的要求,同时立法上缺少对提升高校社会责任的进一步明确要求以及当前高校社会责任意识仍较淡薄。鉴于此,修订完善高等教育法第五条,加强高校社会责任宣传,构建高校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等教育法第五条明确规定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高校职能本质上就是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随着高校与社会关系的日益密切,高校承载的职能与社会责任也就越大,而现有三大职能的局限与滞后已无法满足当代社会对高校的要求,同时立法上缺少对提升高校社会责任的进一步明确要求以及当前高校社会责任意识仍较淡薄。鉴于此,修订完善高等教育法第五条,加强高校社会责任宣传,构建高校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构成高校的三大职能。本文从高校服务地方的重要意义出发,探讨了当前我国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地方高校必须树立服务地方的观念;建立社会服务机制;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形成契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办学特色;主动融入地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与地方开展广泛的产学研合作;成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战略决策的智囊团等提升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服务是高校固有的三大职能之一,而社会服务则是其服务内涵的重要内容。地方高职院校履行社会服务职责具有特定的意义,跳出学校发展学校,揭示的哲理就是社会服务与学校发展其实是脉承相依。高校的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学校的定位和价值取向,关系着教学机制的制订。建立和完善地方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机制,是地方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发达国家产学研发展动力构成分析及我国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达国家产学研发展现状及趋势20世纪初,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Charles R.Vanhise)提出“服务应该是大学唯一的理想”、“学校的边界就是州的边界”等加强学校与社会联系,服务地方经济的想法被总结为“威斯康星思想”。他把高校的职能由教学、科研职能发展到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项职能,使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在直接为地方经济服务方面成绩卓著,  相似文献   

10.
郭明虎 《科技资讯》2006,(16):139-140
高校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存在的合法性基础,在于其三大职能: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在这三大职能中,“培养人才”是首要的,基础性的。著名的自由教育倡导者纽曼说:“如果大学的目的是为了科学和哲学发现,我不明白为什么大学应该拥有学生。”当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国家,在不同层次的学校,高校在实现其职能时所选择的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培养人才”是所有高校的共同使命,尽管在对“人才”这个概念内涵的理解上也会不尽相同。离开了学生的存在,高校赖于生存的基础便会动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只是强调了高校的一个方面,大师离开大学照样可以谓之大师,可大学离开了学生则不成其为大学。由此,高校的任务与目标应围绕学生来确定。  相似文献   

11.
科研促进教学的思考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甦 《科技咨询导报》2010,(15):167-167
高校的肩负着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与科学研究三大职能,其中科学研究是高校独立性、知识性的集中体现,是高校保持活力的源泉。离开科学研究,高校就会逐渐失去服务社会与人才培养的能力。从这个意义来说,科学研究对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等学校最初的职能是传授知识即培养人,之后发展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形成人们所熟知的"教学、研究、服务"三大职能。这其中,教学是最基本的职能,否则就不是学校了。  相似文献   

13.
终身教育已成为一种社会行为和生活方式。论述了高校图书馆拓展社会服务职能的必要性,提出了拓展社会服务职能的具体措施,以期为推动地方经济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大学的一项重要职能。近年来,黑龙江省高校响应中央振兴东北的号召,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在服务地方工作上做出了显著的成绩。本期推出“高校服务地方·黑龙江篇”,报道黑龙江省教育厅及部分黑龙江省高校在服务地方发展工作上的思路、实践和经验。  相似文献   

15.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是广东省佛山市唯一的一所本科高校,学校始终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基层,面向广东"的办学宗旨,发挥学校地处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之优势,以服务佛山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己任,充分发挥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智力、人才和技术支持。近年来,佛科院在上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地方院校的兴起,服务地方、服务社会作为地方高等院校的基本职能在机构设置与高校发展的实践中得以凸显。与此同时,地方高校服务社会总体能力的欠缺也是长期困扰我国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难点问题。完善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职能需要处理好几对关系,即服务社会与办学特色培育之间的关系、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在为地方服务中的关系、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王翠英 《科技智囊》2011,(11):I0038-I0042
组织行为学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相互关联 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及其职能 针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解释。加里·德斯勒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获取人员、培训员工、评价绩效和给付报酬的过程,同时也关注劳资关系、工作案例以及公平事务。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与发展,其内涵与外延都发生了变化,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宏观人力资源管理是指政府对整个社会的一项重要管理职能,微观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对组织内部人力资源的管理。  相似文献   

18.
关于地方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才培养、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共同构筑了现代大学的三大职能。其中,地方性和区域性是地方高等院校最大的特征,他们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社会功能的下移和拓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地方高等院校如何促进地方社会发展,不仅对于整体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而且对于促进整体地方社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提高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试论高校院系办公室的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院系办公室是院系领导层的秘书班子,是院系日常事务具体管理和办事的机构,本文就高校院系办公室的参谋、协调、服务三大职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王燕 《科技资讯》2011,(7):254-255
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换代、教育的改革探索和科技体制的创新等迫切需要,地方高校必须转变观念,强化高校社会服务职能,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服务于社会,并在这一过程中求得高校自身的生存、发展和壮大,实现教育改革和发展。本文强调了当今社会高校三大职能中服务社会职能的重要性,说明了区域产学研合作是地方经济和地方高校发展的迫切需要,并以作者所在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实践,说明了高校区域产学研合作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同时也促进了高校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