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AT&T贝尔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已发展了一种光学方法来捕集和处理活生物体.这种方法使微生物学家能进行现今还不能做的活微生物实验.他们第一次用激光束捕集微生物而不致损伤它们,此法称为激光捕集法. 由于在激光捕集器中生物粒子被辐射压力推到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SO_2)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如何有效捕集SO_2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绿色溶剂,具有蒸汽压低、液程宽、稳定性好、结构和性质可调节等特殊的性质,在气体分离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被视为有前景的SO_2吸收剂.调节离子液体的结构,进一步改善离子液体的捕集性能,使其快速、高效、低耗、可逆地捕集烟气SO_2是研究的关键.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离子液体捕集SO_2的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常规离子液体和功能离子液体,其中功能离子液体主要包括有机酸盐离子液体、含酚基阴离子或唑基阴离子的离子液体、含醚基或氨基的离子液体和多功能离子液体.同时,对目前该领域的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科学通报》2021,66(22):2861-2877
实现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是能源领域的当前决策和长远愿景,为此必须更加紧密结合全球能源发展趋势及国家能源策略,在碳捕集与封存领域投入研发力量.近几十年来,吸附法作为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碳捕集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例如,对高性能吸附剂的开发进行了大量探索;适用于碳捕集的吸附循环过程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先进的吸附剂结构和装置不断被提出;将吸附过程与其他分离和/或反应过程进行耦合的复合吸附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吸附法碳捕集技术的应用领域也得到了拓展.为此,本文介绍了各种吸附法碳捕集循环过程,归纳总结了目前超出实验室级别装置(技术成熟度TRL5~7)的技术特点、分离性能、运行能耗和成本,应用场合包括了燃烧后碳捕集、燃烧前碳捕集和直接空气碳捕集.对吸附法碳捕集技术作了评述,指出了其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4.
封面说明     
正二氧化硫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其大量排放已经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离子液体具有很多卓越的性能,其作为一种新型绿色溶剂,在气体分离领域具有广泛应用,被视为有前景的二氧化硫吸收剂,而调控离子液体的结构是改善气体捕集的关键.常规离子液体通过物理作用捕集二氧化硫的能力受到气体分压的影响,亨利常数的大小决定了这类离子液体的捕集性能.功能离子液体可以通过化学作用捕集低浓度条件下的二氧化硫,但作用  相似文献   

5.
林涛 《科学之友》2008,(1):70-70
高压锅蒸汽冲洗法 将高压锅内冷水烧沸,待有蒸汽不断排出时取下限压阀,打开抽油烟机,将蒸汽水柱对准旋转扇叶,由于高热水蒸气不断冲入扇叶等部件,油污水就会循道流入废油杯里,直到油杯里没有油为止。  相似文献   

6.
江兴流 《科学通报》1989,34(1):20-20
真空广泛用于X射线管、真空电力开关、电子显微镜、粒子加速器等设备的高电压绝缘。人们希望对真空击穿过程有所了解,以便改善真空间隙的绝缘性能和预防意外事故。目前存在多种解释真空间隙击穿的理论模型,如场致电子发射理论、蒸汽电弧理论、团块理论和微放电  相似文献   

7.
利用显微Raman谱测量了V型槽量子阱线,观察和指认了来自单根量子阱线的Raman谱,它们是位于223和243cm的无序激活峰,位于267cm的量子阱线的GaAs限制纵光学模,以及位于488和707cm的无序激活峰的二阶和频和三阶组合Raman峰。  相似文献   

8.
刘尧 《科学通报》1994,39(16):1493-1493
近年来,在半导体光电化学领域中,半导体超晶格(量子阱)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光电极的研究已引起人们广泛的注意和重视.由于半导体超晶格(量子阱)能带的量子化,因此具有许多完全不同于体材料的新特性,如其量子阱中的激子受到阱宽的限制不仅寿命长于相应的体材料,而且有较强的光吸收性能;量子阱中光生热载流子的能量驰豫明显慢于体材料,具有较长的热载流子寿命,大大增强了热载流子效应以及其载流子迁移率大于体材料等.这些特性都有利于提高光能的转换效率.本文研究了晶格匹配型单量子阱GaAs/Al_xGa_(1-x)As电极  相似文献   

9.
半导体量子阱超晶格作为一种新型的人工剪裁结构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该结构的特点之一就是可以利用在外电场调制作用下光学性质的变化来实现其在光电子学方面的应用,量子受限Stark效应(Quantum confined stark effect,简称QCSE)就是一个例子,它是指在外加垂直电场的作用下,跃迁能级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的变化称为Stark位移.其不仅存在于半导体量子阱的带间跃迁中,同时也存在于子带间跃迁中.在包络函数近似下,利用求解一维Schr(?)dinger方程,研究了GaAs/AlGaAs阶梯量子阱结构中的Stark位移,通过微扰理论计算指出在一定的结构设计下,Stark位移量可以达到方形量子阱结构的两倍.根据理论计算,考虑到生长条件的具体限制,在半绝缘GaAs衬底上外延生长了样品.1μm GaAs缓冲层之上是50 nm的AlAs剥离层,然后是300 nm的Al_(0.3)Ga_(0.7)As层,接下来为50周期的阶梯量子阱结构.每个结构单元由 2 nm的 GaAs,8 nm的Al_(0.15)Ga_(0.85)As和4 nm的Al_(0.3)Ga_(0.7)As构成.在阶梯量子阱结构之后是200 nm的 Al_(0.3)Ga_(0.7)AS和  相似文献   

10.
沈雪华  颜枫  王鹏举  孙鑫  张作泰 《科学通报》2023,(13):1637-1652
CO2捕集与封存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措施,贡献全行业15%的CO2减排量.固态胺吸附剂具有CO2选择性强、CO2吸附量高、再生能耗低、对CO2浓度要求低等优点,近十几年来被广泛研究,是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CO2捕集材料.通过对制备方式的改进、有机胺种类的拓宽以及基体材料的设计与开发,固态胺吸附剂的CO2吸附性能得到显著提升.然而,固态胺吸附剂在CO2气氛下再生时,会因大量形成尿素基团而产生CO2诱导性失活,导致吸附剂无法循环多次使用,限制了其在CO2捕集领域的工业化应用.本文对固态胺吸附剂的技术原理、CO2诱导性失活过程、失活关键因素和失活形成机制进行总结;同时,归纳、梳理了固态胺吸附剂在抗尿素循环稳定性方面的相关研究,并且探讨了固态胺吸附剂在提高抗尿素循环稳定性方面面临的问题和可能解决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达道安 《科学通报》1987,32(5):335-335
目前用液氮冷冻钛升华阱的方法获得10~(-10)Pa的压力是可信的,作者运用他们关于极高真空中气体分子运动理论的研究结果,在实验中解决了分子沉技术的应用问题。并把玻璃管型弯注规改为陶瓷裸式弯注规,将钨灯丝改为敷氧化钍钨灯丝。经过最佳的系统运转,在一个φ400×500 m/m的柱形不锈钢容器中稳定地获得了4×10~(-11)Pa的极高真空。  相似文献   

12.
达道安 《科学通报》1992,37(2):191-191
极高真空液氦冷凝泵由于具有抽速大,无油极清洁,抽气无选择性和极限真空度高等优点,主要用于宇宙空间环模装置,热核可控装置,大型加速器、正负粒子对撞机,极清洁分子束外延,大型风洞实验,极高真空表面性能研究,极清洁精细加工和超高真空校准等领域。  相似文献   

13.
GaAs/AlGaAs多量子阱红外探测器是基于量子阱导带内子能带间或子能带到扩展态间的光电子跃迁对红外辐射的吸收特性而研制成的新型红外探测器.它具有响应速度快(皮秒量级)、量子效率高、波长和带宽可调、热稳定性好、抗辐射能力强等特点,有利于制成大面积焦平面列阵红外探测器.近年来为了充分利用GaAs/AlGaAs量子阱材料的特点和优势,研究和探索新结构新器件的工作一直不断,其中光伏和双色红外探测器具有重要价值.光伏型探测器与信号处理电路易于集成,结构简单,功耗小,工作温度也较高,因而有利于发展焦平面列阵技术;3~5μm和8~12μm两个波段是重要的大气传输窗口,能同时工作在此波段的双色器件在军事、民用上有着特殊应用前景.本文的工作就是试图在理论上提出一种集光伏双色于一体的量子阱红外探测器结构.1 器件设计理论最近,AT&T Bell实验室Capasso小组证实,在量子阱层中,波函数的局域化也可以发生在大于势垒高度的连续态中.在主量子阱结构两旁的垒区中引入方势阱叠层,这些方势阱称作Bragg反射阱,由于Bragg方势阱宽度接近主量子阱连续态电子de Broglie波长的1/4,故反射相干作用可使主量子阱区的连续激发态密度集中于某些能量处,从而增加基态到这些准束缚态的跃迁振子强度,这对于实现器件光电吸收  相似文献   

14.
徐士杰 《科学通报》1993,38(10):897-897
半导体量子阱间的能级共振耦合及载流子共振隧穿是人们非常感兴趣的基本量子物理问题,而且它们有着重要的量子电子器件应用价值。由两个相互之间有耦合作用的量子阱组成的双阱结构是一个最简单的耦合量子阱系统。两个阱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由两个相同量子阱构成的对称耦合双阱系统,在通常情况下其能态是扩展的,形成一个对称态和一个反对称态;而由两个不同量子阱构成的非对称耦合双阱系统,在通常情况下其能态是局域  相似文献   

15.
张建中 《科学通报》1988,33(16):1258-1258
为探讨血卟啉衍生物(HPD)光敏作用杀伤肿瘤细胞的机理,我们曾用自旋捕集ESR波谱方法研究了在水溶液中HPD的光敏过程,观察了HPD与脂质体的光敏作用,发现了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硅衬底上制备出了厚度在原子尺度上可控、宏观尺度上均匀的铅薄膜。我们观察到了随着厚度一个原子层一个原子层增加时薄膜超导转变温度的振荡现象。我们证明,这种振荡行为是量子尺寸效应的结果。在这种薄膜中,电子德布罗意波的干涉行为类同于光的法布里-玻罗干涉,会导致量子阱态的形成。量子阱态的形成改变了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态密度和电声子耦合强度,从而最后导致了超导转变温度的变化。我们的工作表明:通过精确控制这种厚度敏感的量子尺寸效应,可以调制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量子尺寸效应导致的金属薄膜材料的奇异超导性质@张…  相似文献   

17.
颜旻  朱熙文 《科学通报》1997,42(13):1378-1380
离子阱中囚禁离子可广泛应用于高分辨率光谱、精密质量测量以及时间与频率标准等研究领域。联合阱与Paul阱和Penning阱相比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如较易从外部注入离子,有较宽的稳定区,便于同时存储正、负离子等,但至今对联合阱的实验与理论研究并不多。联合阱囚禁离子仍有许多特性有待进一步研究,如调节囚禁参数使得磁控运动频率ω_m为零的无旋转模即为一例。本文采用离子运动的数值模拟方法对联合阶中产生离子及外部注入离子工作于无旋转模时的运动规律进行了分析。 在联合合阱称轴方向加有一均匀的静磁场B,同时在端电极和环电极间加上射频电压  相似文献   

18.
蒋声 《科学通报》1974,19(7):320-320
最近在文献[1]中提出了引力规范理论的一种方案。随后,在文献[2]中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真空解全部是文献[1]中引力规范理论的无挠真空解,反过来又证明了这种新理论在某些特殊情形下的无挠真空解必为广义相对论中相应的真空解。本文在此基础上进而考虑Weyl张量的所有各种类型,求得引力规范理论无挠真空解化为广义相对论真  相似文献   

19.
在工业生产中,粉尘是最主要的有害物形式,对建筑空气环境质量和作业工人健康的危害最大,尘肺病近年来一直呈现非常高的增长率,且占新增职业病病例总数的80%以上.在大型工业建筑中,室内粉尘释放量大,强污染源与强热源经常并存,室内气流流动影响因素复杂.为提高大型工业建筑室内环境质量并降低工业建筑能耗,必须依据高温含尘气流流动特性,进一步提高工业通风系统对粉尘的控制能效.本文介绍了模型实验和数值模拟两类研究手段用于工业建筑高温含尘气流研究的基本方法,分析了两者在不同研究内容方面的适用性以及相互补充关系.以大型冶金钢铁企业厂房为例,分别通过模型实验和数值模拟手段,针对大型工业建筑的典型源项特点和限制条件,阐明了高温含尘气流流动的基本特性,揭示了通风系统风量与捕集效率之间的非线性规律,分析了两类研究手段的相互补充关系,提出了提高含尘气流捕集效率的途径.通过案例分析表明,利用不断发展的实验测试条件和数值模拟技术,将有助于完善精细化设计的基础理论,并推动相应的高效通风技术应用于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20.
陈正豪 《科学通报》1993,38(12):1075-1075
由于量子尺寸受限效应和超周期性的存在,超晶格量子阱的导带中形成了量子化的子能带.这些子能带可以由控制垒宽、垒高和阱宽,以及由设计阱的形状而得到剪裁,使导带中子能带间光跃迁的红外共振吸收峰在相当宽的范围得到调节.所谓量子阱红外探测器,就是利用半导体超晶格量子阱材料子带间光跃迁的红外吸收特性研制而成的一种新颖、快速、高灵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