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被"字句中"被"字宾语有无的制约条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汉语"被"字句中,"被"字宾语有时必须出现,有时不能出现,有时可出现可不出现."被"字宾语有无的制约条件是什么?从句法上看,"被"字宾语出现与否同"被"字结构及其前后成分有关;从语义上看,同"被"字宾语是否需要"指别"及"被"字句语义色彩的特殊要求有关."被"字宾语的有无还受到上下文、认知语境和说话人表达意向的影响,"被"字宾语出现具有独特的话语功能.  相似文献   

2.
"于"字的本体极有可能是一个表吹奏乐器之类的象形文字.但在我们能够见到的早期材料中,其本义由于受到记词表义的限制,却很少在语言中使用.在古代文献里,"于"字一般都被用作借字记词的符号,除被用作国名和姓氏之外,多具有虚词中连词与介词的表达功能,有时也可与其他词共同构成复式虚词.  相似文献   

3.
英汉颜色词"yellow"和"黄色"的文化内涵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语言是构成文化系统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人们也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颜色词不可避免地成为跨文化交际的一个障碍.因此本文作者通过对比英汉语中具有相同物理属性和不同文化内涵的"yellow"和"黄色"以体现两种语言文化背景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的异同.由于受到民族的语言习惯,地理位置,历史背景,传统习惯,民族心理,思维方式,以及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yellow"和"黄色"都反映了各自民族的文化特点.外语学习者应该深刻领会语言,了解其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以及两个民族在文化价值观念上的差异从而进一步地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4.
张彦敏 《甘肃科技纵横》2006,35(1):157-157,146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谐的"两课"课堂氛围是关键.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两课"教学存在着单纯政治化、功利化的倾向,忽视或无视政治教育的个人享用性,忽视学生个体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我教你学"的单边施教模式,剥夺了学生的道德体验性权利,影响了学生思想道德的"内化"与"外化"等等.这些不和谐因素制约了"两课"德育功能的发挥.因此,"两课"教学需要"以人为本",以"问题、热点、案例、情感等"为载体设计课程、激活知识和创造体验,营造"两课"课堂教学的和谐氛围,创建良好的课堂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5.
《三国志》句法研究中,"以·宾"结构句内部、外部及一些相关句法形式之间存在着某种变换关系。这些变换关系,正是"以"字宾语在语义层面是否具有同一语义功能决定的。  相似文献   

6.
释"白丁"     
本文主要以<矢令簋>铭文中之"白丁"两字为研究对象,结合郭沫若先生对此铭文之考释,并依据甲骨卜辞和钟鼎铭文之现存材料,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白丁"并非一词,而实乃两个连用的单音词,"白"即为"伯","白"与"丁"之关系即为帅卒将士之关系.同时又引申发凡,由"白"字试探古代五等五爵制度之初始状态与产生原因,并最终认定五等五爵制度于殷、周时代并不存在等级之别,"公侯伯子",实为不同环境之不同称谓,"公"涉祭祀,"侯"关畋游,"伯"及征伐,"子"连成人,亦与狩猎有关.  相似文献   

7.
古文中有"举"字,其构形像用二手向上举子状,"举"多用作族名.殷卜辞反映出举族与商王室同姓,常受商王之命从事农稼、田猎、征伐活动.武王克商后,周对殷遗民分而治之,举族也被迫迁徒到其他诸侯国.至西周中期,举族与周及其他族融合,遂湮没于历史的记忆中.  相似文献   

8.
"以"字是用法较复杂的文言虚词.本文归纳、总结了<孟子>中"以"的用法,"以"用法中的重点和难点,如介宾词组,做连词与"而"字的区别与联系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中医"八纲"构成了中医在诊断疾病时辨证的纲领,"八法"为治疗提供准则,而这些"纲""法"在临床辨证施治实践中,突显出不足.时至科学发达各种有害物质作用于机体的今天,"八"纲"八"法更显得力不从心,对所谓"不治之症"的"异证族"理念显得朦胧,实用性不强,造成了辨证错误和施治不得法."异"纲"变"法说将其在"八纲"基础上增进一"异"纲,便于归类辨证,"八法"施治上补进"变法"进行施治,达到对不治之症"异证族"的有效治疗,提供最佳的"理、法",衍生出具有特殊疗效的"变法之剂""方、药".  相似文献   

10.
"吧"字是近几年出现的一个新的而且被系统地吸收进全民共同语体系的语言要素.从"吧"字的意义变化及其被吸收进全民共同语的过程, 可以很好地反观语言符号的特点: 任意性、开放性、生成性.  相似文献   

11.
郭店楚简中有"刃"和"纫"两字,从先秦文献和音韵训诂的理论来看,这一字皆应读为"昵"训为"亲".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80后"作家在文坛声名鹊起,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为当前文坛的一个热点话题.关于"80后"写作、"80后"文学的研究和讨论层出不穷,但对"80后"及其文学作品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外部研究,而对其内部研究--其文本本身的内涵却较为鲜见.文章将致力于"80后"文学的内部研究,探讨其心理蕴含.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桡动脉穿刺采血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方法:将60例行桡动脉穿刺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观察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采集血气方法,观察组采用桡动脉"一"字定位法.结果:观察组桡动脉穿刺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疼痛程度明显减轻(P<0.01).结论:桡动脉穿刺"一"字定位法能够提高桡动脉采血穿刺成功率,患者痛苦小.  相似文献   

14.
《最简探索:框架》下"被"的句法地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被"的句法地位众说纷纭,有"被"的介词说、动词说、双重地位说.在探讨这些观点长短得失的基础上,以句法特性为出发点,借鉴Chomsky最新<最简探索:框架>的相关假设,针对"被"的语类特征进行了尝试性分析.提出将"被"字分析成一个汉语言特有的、具有强名词性特征P - feature的功能语类.同时,通过对标准被动句生成过程的实例描述,验证了"被"字功能语类特征的假设.  相似文献   

15.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上,老舍的小说可以被概括为"京味"小说.这种小说不仅以北京市民及其文化作为题材对象,而且着力于从文化心理视角对北京市民生活进行审美开拓,从而将他小说特有的喜剧性幽默与悲剧性、抒情性、世俗性等多种因素融合起来,并以"原味儿"的北京市民白话表现出来,构成一种独特的文学类型.当然,"京味"小说在老舍小说中也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成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在汉字王国里,原本是没有"○"字的。1973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作为词条之一,开始有了"○"。从此,"○"被认定为是一个汉字。在"音序检字法"里,"○"被列在"L"字母中,拼音为"líng"。这个"○"主要用在年份中,比如二○○八年。然而,由于○字在电脑输入中  相似文献   

17.
文章梳理了19世纪末以来出现的几种主要的汉语语法"本位说",对其进行了简要的剖析与评述,论文最后一部分围绕"字本位"出现后引起的几个带有争议性的问题,做了相关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随着语文课改的进程,"语文味"的理念必将日益深入课堂,产生更广泛更深刻的影响力,也给我们语文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广,"启发式"教学模式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已普遍被教师接受并运用,但在体育教学中的推广仍有一定阻力.大多数体育教师认为它与"精讲多练"的教学相互矛盾,因而仍然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启发式"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是否可行,已成为近年来体育教学改革中的重大攻关课题.  相似文献   

20.
高职"两课"教学担负着思想教育和知识教育的双重任务.在教学实践中,"两课"教学应该立足于服务、服从社会发展潮流的需要.作为"两课"教师要尊重学生,言传身教,紧扣时代主流,发挥"两课"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导向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