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海 《科学之友》2005,(8):53-55
你有间办公室,要是你搬出去,很快就会有人搬进来;它不会空很久。自然界的房地产也一样,不断地换主。自然界可用来栖身的地方还不少,啄木鸟凿出的树洞、海滩上的空贝壳,都有生物在利用。经济学家所说的“空屋链”(va-cancy chain),寄居蟹的“房市”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寄居蟹的腹部很软弱,需要额外的保护,因此它们得背着房子四处走,这些房子通常是腹足类(如海螺)离弃的壳。可是寄居蟹会发育、长大,壳却不会。因此寄居蟹总是在寻觅新居。它们一迁入较宽敞的壳,就有其他的寄居蟹排队等着迁入它们刚空出的旧居。我们很容易看出供需法则在寄居蟹…  相似文献   

2.
四海 《科学之友》2005,(15):53-55
你有间办公室,要是你搬出去,很快就会有人搬进来;它不会空很久.自然界的房地产也一样,不断地换主.自然界可用来栖身的地方还不少,啄木鸟凿出的树洞、海滩上的空贝壳,都有生物在利用.经济学家所说的"空屋链"(vacancy chain),寄居蟹的"房市"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寄居蟹的腹部很软弱,需要额外的保护,因此它们得背着房子四处走,这些房子通常是腹足类(如海螺)离弃的壳.可是寄居蟹会发育、长大,壳却不会.因此寄居蟹总是在寻觅新居.它们一迁入较宽敞的壳,就有其他的寄居蟹排队等着迁入它们刚空出的旧居.  相似文献   

3.
寄居蟹生性好斗,两蟹狭路相逢,势必战斗一场。斗起来两壳互相碰撞,咔咔作响。动物的斗争,通常是胜者得益,败者受损。然而寄居蟹的斗争却是败者也得益,十分有趣。 两蟹相争为一壳 寄居蟹(paguridae)是甲壳科海洋动物,也叫寄居虾。体长8厘米,周身发绿,足尖发白,拥有两把大钳子,名叫螯足,右螯比左螯肥大,具有威慑性。它们背负着螺壳,行走蹒珊,动作迟缓。海底浅滩到处可见。 说是甲壳动物,但它们自己生来并没有甲壳。靠着寄居在螺壳里保护自身。它们经常寄居的壳有:单齿螺壳、篱笆螺壳和素螺壳等。它们常用武力驱走螺体,夺取空螺壳。但大量的手段是从别的寄居蟹身上,通过斗争去夺取螺壳。  相似文献   

4.
<正>除了人类,自然界有的动物一生也在为“房子”努力奋斗着——在大自然中,好的住所总是寥寥无几。在大西洋的一些小岛上,存在“住房”严重不足的问题。每当海浪拍打岸边后,寄居蟹就按大小顺序排着队,交换“二手房”。寄居蟹的“房子”就像古代战场上士兵的铠甲一样重要。如果没有“房子”,身处热带的寄居蟹即使不被天敌吃掉,也抵挡不住骄阳炙烤。这也让寄居蟹的“房产市场”竞争非常激烈。随着春天的到来,寄居蟹的“房产市场”交易逐渐升温,每当一枚大贝壳被冲上岸,就会在“房产市场”中引起一阵换房热潮。  相似文献   

5.
<正>把自己打扮得花哨一些,这主意怎么样?在加勒比海被发现的一个新物种——夜行性寄居蟹就是这么做的。这种寄居蟹白色的钳子和腿上都爬满了亮红色的条纹,看起来就像圣诞节里红白相间的糖,它因此被叫作"糖果条纹寄居蟹"。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人们渐渐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身为青少年的我们,更应该了解和认真学习垃圾分类的知识,从我做起,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个种类。其中塑料瓶、电池、狗粮、榴莲壳这四种垃圾看似毫无关系,却是人们投票选出的最容易被分错的垃圾。  相似文献   

7.
渤海湾西岸贝壳堤的微体古生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家声 《科学通报》1984,29(11):682-682
渤海湾西岸贝壳堤多年来一直引起中外学者的兴趣,发表的论文络绎不绝。这些论文绝大多数着眼于贝壳堤的形成时代以及分布状况、形态特征、层理结构等宏观的描述及研究,对贝壳堤进行微观分析、研究的文章却很少见,本文研究对象是贝壳堤的微体古生物。通过有孔虫、介形虫、孢粉、藻类的分析,从它们的组合特征,进一步探讨贝壳堤的形成环境和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8.
正其实,贝壳里的海洋之声与大海毫无关系。不光是贝壳,当您用手轻轻捂住耳朵或者用什么别的东西盖住耳朵,也能听到类似的声音。当把贝壳靠近耳朵,一小部分空气无法逃脱,被困贝壳内腔。而我们听见像水流动的声音,就是空气在贝壳内振动后被放大的声音。如果外来的声音频率和贝壳内腔的固有的频率相同,就会发生共振。由于这种共振声音恰巧和海  相似文献   

9.
美丽的海洋世界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充满了神秘的色彩,让人向往.在占地球总面积70%的海洋里,生活着各种各样奇特的生物,不过有一种海洋生物不知大家是否注意过,它就是寄居蟹.这种神奇的小生灵有哪些奇特的生活习性和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相似文献   

10.
在辽阔的海洋中,常常有不少神秘的"怪物"出现.最近,英国研究人员在近海海底发现了大片"燃烧的火焰".经过仔细观察,才发现这些"火焰"是一种奇特的贝壳. 为何那些贝壳能像杂技演员那样口吐"火焰"?研究人员发现,那并非真正的火焰,而是这些贝壳伸出的红色触手,无论是颜色和形状看上去都像是燃烧的火焰.  相似文献   

11.
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垃圾可以给人类带来一些提示。譬如对古老的垃圾堆进行发掘,可以大大增进我们对过去日常生活的了解——从高山般的垃圾堆中可以“挖掘”出许多古代文明。在美国波托马克河畔有一个叫做教皇溪的地方,那里有哥伦布到达之前的居民扔弃的牡蛎壳,占地30英亩(12公顷),平均厚度为10英尺。在全世界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贝壳珍珠母是一种典型的无机/有机复合生物材料,通常位于软体动物盔甲的内层来抵御捕食者的捕食和外力的侵扰,体现了优异的力学性能,实现了强度和韧性的完美结合.它由95%(体积比)的文石碳酸钙和5%(体积比)的生物高聚物规则堆叠而成,呈现出独特的"砖泥"结构,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这种独特的结构有重要联系.因此,贝壳珍珠母常被用来作为仿生材料设计的模板,引起了化学家、材料学家和生物学家的强烈关注.本文详细介绍了贝壳珍珠母的多尺度微观结构及其增强增韧机制;以仿生复合材料中无机物的种类作为分类依据,系统地总结了仿贝壳珍珠母层状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从仿贝壳珍珠母层状材料的性能出发,探讨了其在轻质高强、阻燃、气障、传感器和超级电容器等领域的应用;简要地总结了现阶段仿贝壳珍珠母层状复合材料的发展优势以及遇到的挑战,为新一代仿贝壳珍珠母材料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紫菜的全人工采苗养殖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會呈奎 《科学通报》1959,4(5):171-171
所謂全人工采苗养殖法,就是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培育絲狀体,当它成熟放散孢子时,再把壳孢子采到一定的基层(如石块、竹条、棕繩或贝壳)上,然后放养到海面。因为孢子的放散、附着甚至于萌发都是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进行的,所以称它为全人工采苗养殖法。从1955年开始,我們进行了紫菜的全人工采苗的养殖实驗,虽然连续兩三年都失败了,但我們沒有灰心,在党不断的支持和鼓舞下,我們总結了失败的原因,認为过去对壳孢子的成熟、放散与附着的条件等掌握不够,采苗放养的时間过晚,幼苗不能过冬,  相似文献   

14.
贝壳的秘密     
你去过海边看海吗?一望无际的大海曾经带给过你无穷的遐想吗?海边的一切都会诉说,如果你试着去倾听,你会了解很多大海的秘密。 漫步在海岸边,常常会看到许多被冲上岸来的空贝壳,各式各样,美丽动人。海滩边的小贩们出售着用贝壳做成的装饰物,项链,手链之类的,还有贝壳做的工艺品,鸟,孔雀之类……据说很久以前贝壳还可以做成工具,甚至当钱用,17世纪  相似文献   

15.
正同学们,当你们把垃圾塞满塑料袋,扔进垃圾桶时,你有没有想过,它们最终会到哪里去呢?我们今天就来讲讲垃圾的故事。人类是垃圾出现的源头首先问你们一个问题,地球上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垃圾呢?在人类出现以前,地球上可是没有垃圾的,动物并不会制造垃圾。可能有人会想,动物拉出的便便算垃圾吗?不能  相似文献   

16.
<正>珍珠是贝壳孕育的奇迹,野生珍珠大多呈不规则图形,很少有自然长成圆形的,因而"珠圆玉润"被视为珍珠养殖的主要标准。然而,有一位不走寻常路的珍珠养殖户,开辟了一条新的珍珠养殖道路——让珍珠在贝壳中自然生长成各种各样的造型,如葫芦、人像、佛像等。这让看到的人无不惊叹其巧夺天工之技艺。其实,这些形状各异的珍珠并不稀罕,早在宋代这种珍珠养殖技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盆地西部位于亚洲大陆内部,远离海洋,气候极为干旱,以荒漠为主,但在3 400万年前这里曾是一片充满生机的汪洋大海。位于塔里木盆地西端乌恰县的著名景观“贝壳山”,则是塔里木盆地西部沧海桑田的见证者。文章通过贝壳山的地层及所含化石的详细观察和考证,尝试重现塔里木盆地西部如何从“沧海”变为“桑田”的过程。贝壳山的组成为始新世中期(距今~4 600万年)的浅海相牡蛎化石,表明在始新世中期,塔里木盆地西部还是一片属于新特提斯洋东北缘的海湾,气候温暖,水体清澈,发育了丰富的以牡蛎为代表的海洋生物,堆积了一套厚厚的贝壳层,即卡拉塔尔组。至始新世晚期—渐新世早期,海水逐步退出塔里木盆地西部地区,之后随着天山和昆仑山的不断隆升,原来埋藏在地下的贝壳层逐渐出露,形成如今的贝壳山。  相似文献   

18.
蟹眼是复眼(compound eye),但以前认为它只不过是简单的并列眼(apposition)。而今尼尔森(D.-E.Nilsson)发现许多蟹和寄居蟹(hermit-crab)的眼实际上是聚焦极为奇妙  相似文献   

19.
贝壳笔记     
美丽的贝壳令人赏心悦目,它是大海孕育的艺术结晶,也是潮汐波浪千万年塑造而成的精灵.观赏贝壳,可以聆听大海的涛声.我在<观海遐思>中这样说过.  相似文献   

20.
正也许很多人觉得,在海边俯身便可捡到贝壳。事实上,一些观赏价值高的海贝,你可能无缘见到;就算偶尔碰到,也可能因不了解而有眼不识宝贝。这次,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发现那些藏身于海滩的美丽精灵。出发前的准备出发前的准备可不能小瞧,天时地利都占据了,你才有可能跟美丽的贝壳们碰上面。当然,自己也要装备齐全,要想在岩石、沙堆等地方找到贝壳们,需要借助一些特殊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