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古为今用、自主创新的典范——吴文俊院士的数学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吴文俊院士在数学史研究方面的成就与贡献,阐述其数学史研究思想对中国数学史研究的影响和意义.吴文俊院士的工作标志着中国数学史研究的一个新阶段的开始,为数学史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他所建立的"吴文俊数学与天文丝路基金"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吴文俊院士还把数学史研究成果应用于数学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自主创新成果,是古为今用、自主创新的典范.  相似文献   

2.
13世纪左右,中国古代数学中发展起来的“天元术”在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达到了当时世界数学发展的顶峰.但是由于各种原因, “天元术”在元代中叶到明代逐渐衰落,历史的分析能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周瀚光先生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就锲而不舍地致力于中国科学思想史的研究.他与袁运开合作主编的三卷本《中国科学思想史》于2000年出版后,得到了学术界的一致好评,被誉为"国内外学术界所见到的最系统、最完整的关于中国科学思想史研究的力作".李约瑟在世的时候曾读到过那部著作的写作提纲.他在给作者的信中,盛赞该书的写作"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令人兴奋的进展之一".周先生早年钻研道家道教与科学技术的关系,中年转攻古代儒家与科技发展,在学术界较早提出肯定儒家对古代科技发展积极影响的观点,最近又推出新著《中国佛教与古代科技的发展》,对李约瑟否定佛教对科技促进作用的观点提出了商榷和批评.此外,他在中国数学史以及中国古代的科学方法论和中医逻辑学研究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提出了不少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4.
"吴文俊数学与天文丝路基金"与数学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吴文俊院士以他的精深研究和崇高威望对中国的数学史界给予了鼎力支持,为中国数学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用自己获得的国家最高科技奖建立了"吴文俊数学与天文丝路基金",拨巨款资助数学史研究,充分表明了他对中国数学史界的深情与厚望.这不仅是给我国的数学史研究以有力的物质支持,更重要的是给我国数学史同仁以巨大的精神鼓舞, 此举已产生了广泛热烈的社会影响."吴文俊数学与天文丝路基金"是一项有鲜明特色和深远意义的研究计划,此项计划的提出和实施无疑将对我国的数学史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这里,我们将阐述设立此项基金对于我国数学史研究的重要推动作用,说明其创新意义,并介绍基金项目的一些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5.
13世纪左右,中国古代数学中发展起来的“天元术”在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达到了当时世界数学发展的顶峰。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天元术”在元代中叶到明代逐渐衰落,历史的分析能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数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一直保持着"算术"、"数术"两条不同路径,既各自独立,又互相融汇合流.对于中国数学史和中国数学思想史的发展,也许可以采用一种新思路去理解概括,以使其更加符合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学术意义的数学史研究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在以整理祖国科学文化遗产为宗旨的学术背景下,受外国历史语言障碍及学术国际化水平的限制,对外国的数学史研究相对薄弱,改革开放之后逐渐走上正轨.在中国,对日本数学史及中日数学交流史的研究经历了3个历史阶段:(1)改革开放以前;(2)从改革开放至20世纪90年代初;(3)20世纪90年代以后.概述了中国学者对日本数学史及中日数学交流史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
钱宝琮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数学教育家,中国数学史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一生致力于数学史教育与研究,晚年主编出版《中国数学史》,不遗余力地组织编写浅近世界数学史丛书,说明中学数学教科书(包括算术、代数、几何三角、解析几何)中诸多内容的来源.丛书虽然未能出版,但他的执着值得后人学习.  相似文献   

9.
杜石然先生早年偶读三上义夫《东西数学史》对数学史发生兴趣,开始业余研究数学史,1957年考入中国科学院,师从李俨、钱宝琮先生,开始数学史的专业研究.“文革”后,他转向中国科技通史和中国思想史的研究.1990年退休后,在日本佛教大学等执教十年.在这篇访谈中,科学史家杜石然先生回顾了他从事中国数学史和中国科学史研究的半个多世纪的历程,总结了编撰《中国数学简史》、《中国科学技术史稿》等重要学术著作的经验,并展望了中国科学技术史和中国数学史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吴文俊是世界级数学家,其两大主要贡献是拓扑学和数学机械化.他对数学发展的推动主要体现在:重视数学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大胆开拓数学研究新方向,重视数学人才的培养,重视古代数学史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1.
三上义夫是国际著名科技史家,他的工作涉及中日数学史、天文学史、测量学史、医学史、机械史、科技史总论和科技史教育等诸多方面.他对中国和日本古代数学的介绍与研究奠定了其在西方数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而他的和算史调查工作、以博士论文为代表的诸多专题研究和从文化史视角考察日本数学的思想方法,则对日本科技史研究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对三上义夫一生的学术研究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作为我国著名数学史家,李兆华教授追忆了从小学到研究生阶段的求学经历,回顾了1978年以来从事中国数学史研究的情况,讲述了在天津师范大学创办数学史学科的往事与中国数学史研究心得.这篇访谈录展现了一位数学史家在社会变迁中的成长历程与他的学术成就、治学思想,反映了他对天津师范大学数学系发展与数学史人才培养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数学史点滴(之一) 数学是中国古代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原始公社末期,私有制和货物交换产生以后,数与形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仰韶文化时期出土的陶器,上面已刻有表示1234的符号。到原始公社末期,已开始用文字符号取代结绳记事了。秦汉时期,经济和文化均得到迅速发展,中国古代数学体系便形成于这个时期,其主要标志是算术已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数学著作出现。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史学科的重点研究方向包括数学史、少数民族科技史、天文学史和中外科技交流史等,此外,也涉及地学史、农学史、气象学史和医学史等。数学史研究涉及中外数学史的诸多研究方向。明清数学史、数学交流史,特别是中日、中朝数学交流史的研究较为深入。天文学史主要有天文学家传记、古代天文仪器研究、中国古代天文与大地测量研究、考古年代学、少数民族天文历法和考古天文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中西方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表达中国的"象思维"只能是"象语言","象语言"的逻辑不是形式逻辑,而是"象数逻辑"."象数逻辑"通过"取象去形",以"无形之象"追摹自然变化之序而创立推演体系,包括比类推理与太极推理两大推理法则,且深涵价值底蕴.中国"象数逻辑"较之西方形式逻辑与辩证法,更具本原性,内涵更丰富,包容性更大,其以"象数算法"为基础,但蕴涵其中,并未分化成为独立学科.而中国古代数学本为体用不二之完整体系,洛书、周易之"象数算法"与中国古代数学之"机械化算法体系"一脉相承.吴文俊对中国古代数学的继承创新,不仅对人类数学史,对当今数学发展意义重大,而且也为今天创建现代的中国语言学、逻辑学,为中国科学的自主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与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16.
卷首语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6,12(3):I0001-I0001
中国科技史学会的领导和同仁建议本刊对我国著名的数学史家和科学史家杜石然先生访谈.我们拜托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吏研究所所长助理王扬宗研究员对杜先生进行了访问。王扬宗是杜先生的学生,访谈相当深入。杜先生回顾了他半个多世纪以来从事中国数学电和中国科学史研究的历程.总结了编撰《中国数学简史》、《中国科学技术史稿》等重要学术著作的经验并展望了中国科学技术史和中卷首语国数学史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数学撰述用诗词形式表达是从何时开始的,是我国数学史研究中一个有趣的问题。从我国古代有关数学文献记载的数学诗题入手,考察古代数学家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探究中国古算诗题的缘由,以弘扬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挥数学诗题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8.
凯尼斯·梅是美国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和数学史家.文章回顾了他的早期学习生活、主要的社会活动以及对数理经济学的研究,着重梳理了他在数学史研究、国际数学史学会的建立、《国际数学史杂志》的创建、加拿大数学史与哲学学会的建立以及数学史杰出贡献奖的设立等方面所做的开拓性工作.凯尼斯·梅不愧为数学史学科建制化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19.
杜石然先生早年偶读三上义夫《东西数学史》对数学史发生兴趣,开始业余研究数学史,1957年考入中国科学院,师从李俨、钱宝琮先生,开始数学史的专业研究.“文革”后,他转向中国科技通史和中国思想史的研究.1990年退休后,在日本佛教大学等执教十年.在这篇访谈中,科学史家杜石然先生回顾了他从事中国数学史和中国科学史研究的半个多世纪的历程,总结了编撰《中国数学简史》、《中国科学技术史稿》等重要学术著作的经验,并展望了中国科学技术史和中国数学史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数学重要的科学著作,按"科学"与"技术"的何种定义,都不能认其为"经验总结"、"非科学著作".它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它在数学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这也应是中国古代数学未能发展成近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