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将小波分析理论中的多尺度分析思想与传统Kalman滤波、多尺度数据融合算法相结合,提出了单模型多传感器多尺度交互式数据综合估计新算法,并通过计算机的仿真结果,对此算法进行了定性分析;用标准差对此进行了定量分析,从而说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临近点算法的尺度梯度问题,对多参数及超松弛邻近尺度邻近点算法进行了研究.验证了多参数临近尺度梯度算法、超松弛邻近尺度梯度算法序列的强收敛性和有界扰动恢复性,分别进行Superiorization算法的算例分析.结果显示,超松弛邻近尺度梯度算法在运行耗时、迭代次数上均明显好于多参数临近尺度梯度算法.相对于多参数临近尺度梯度算法,多参数邻近尺度梯度算法的有界扰动算法、结合Superiorization的多参数临近尺度梯度算法、超松弛邻近尺度梯度算法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3.
为了避免复杂背景对精细目标分类的影响,充分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的目标全局和局部信息进行细粒度任务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多尺度区域特征的细粒度目标检测与分类算法.该方法先使用FASTER-RCNN框架训练3个尺度区域的卷积模型进行多尺度目标区域定位,对定位的结果进行包围盒约束和海伦约束以优化提高定位的精确度,然后将提取多个尺度区域的特征进行组合,并用支持向量机训练细粒度分类器.在Caltech-UCSD鸟类数据集和Comp Cars车型数据集上进行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Caltech-UCSD鸟类数据集的分类正确率达到82. 8%,比没有使用多尺度区域特征的分类算法提高了7. 5%,比基于部件的分类方法提高了8. 9%;在Comp Cars车型数据集的分类正确率达到93. 5%,比没有使用多尺度区域特征的分类算法提高了8. 3%,比最优的Google Net精细目标分类算法提高了2. 3%,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人体步态身份识别算法单一、准确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熵和动态时间规整(DTW,dynamic time warping)的人体步态身份识别方法。采用自制的APP软件在较低采样率下采集人体步行加速度数据,实验中共采集50名志愿者的正常行走加速度数据,使用多尺度熵算法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在各个尺度下的熵值,最后采用DTW算法对多尺度熵值进行特征匹配,得到的相对错误率(EER,equal error rate)为13.7%,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多尺度熵和DTW算法相结合的方法较好提高了身份识别的准确率,为人体步态身份识别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针对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一些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新的均值漂移聚类算法--无监督多尺度聚类算法.该算法不受初始化的影响,不用假定数据的聚类个数以及聚类中心的初始位置,能够利用模糊聚类的方法来获得硬的聚类划分,能够从不同的"划分尺度"揭示数据的聚类结构,并能自动的确定聚类个数.为了满足处理大数据集的需要,设计了快速无监督多尺度模糊聚类算法.通过实验证明无监督多尺度聚类算法在多数数据集上都表现良好且具有最好的总体聚类性能,并能成功揭示出数据的聚类结构.实验还证明快速无监督多尺度模糊聚类算法具有较快的速度和较高的识别精度且适用于大数据集.2个算法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可能性聚类对初始化参数设置依赖性较强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中心自动融合的可能性聚类算法,并证明了算法中尺度因子的多尺度性质.该算法通过建立中心的相关性判定准则,根据数据自身分布特点动态调整聚类数目与结构,通过引入尺度参数实现对数据的多分辨率分析.与传统的模糊和可能性聚类算法相比,该算法摆脱了对聚类数目及初始化中心或隶属度矩阵设置的依赖性,易于控制.人造数据和真实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自动确定数据中不同尺度下的聚类结构,具有识别不同大小聚类结构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利用多尺度变换将高维数据映射成低维数据,便于近邻传播聚类。仿真证明,与传统近邻传播算法相比,基于多尺度变换的近邻传播算法聚类精度高,收敛速度快。  相似文献   

8.
基于小波理论的多尺度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建宏 《科技信息》2007,(36):15-16
文章详尽的介绍了各种多尺度算法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分析总结了基于小波理论的多尺度算法的构造原理,为构造新的多尺度算法提供了一般性的框架,得出小波算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高效多尺度算法。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目前常用于就业数据分析的C4.5算法、基于粗糙集等的决策树生成算法均无法很好地处理决策精度需求不同和噪声适应能力的问题,运用基于多尺度粗糙集模型的决策树算法于于高校就业数据分析,并以某高校2012年就业数据为例进行分析,同时将分析结果与C4.5算法和基于粗糙集的决策树生成算法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多尺度粗糙集模型的决策树算法生成的决策树树形结构简单、产生的规则简洁、不存在不可分的数据集、运算速度快.  相似文献   

10.
针对可能性聚类对初始化参数设置依赖性较强的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中心自动融合的可能性聚类算法, 并证明了算法中尺度因子的多尺度性质. 该算法通过建立中心的相关性判定准则, 根据数据自身分布特点动态调整聚类数目与结构, 通过引入尺度参数实现对数据的多分辨率分析. 与传统的模糊和可能性聚类算法相比, 该算法摆
脱了对聚类数目及初始化中心或隶属度矩阵设置的依赖性, 易于控制. 人造数据和真实数据实验结果表明, 该算法能自动确定数据中不同尺度下的聚类结构, 具有识别不同大小聚类结构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