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会意 《科技信息》2007,(14):180-180
语文教学,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都应该充满语文的韵味,这是语文课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上出有语文韵味的课,着眼于学生的素养、学生的成长,让更多的生命之花在课堂尽情绽放,这应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在语文教学中应该采用各种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教育,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培养他们的创造意向、训练他们的创造思维、指导他们的创造技能,教师可谓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3.
<正> 语文教学是美的事业,语文教材是一座美的宫殿,语文教师则应是美的使者。审美是一种复杂的高层次的心理活动,其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是创造美。语文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充分运用汉语这种具有丰富的美的资源的语种,展开优美的抒情和滔滔的雄辩,展示生动的审美场景,使美质像春风细雨般渗入学生心田,让学生体验美,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无论是识字教学、阅读教学,还是作文教学,只要语文教师具备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具有科学美,语文教学又是一门艺术,具有艺术美。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表现科学美和艺术美的媒介就是语文教师的语言美。只有语文教师做到语言美,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跃入高层,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那么,语文教师的语言怎样才能“美“呢?  相似文献   

5.
编入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多是千古传诵的名家名篇,既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又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我们教师应该通过古诗教学,引导学生从古诗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让小学古诗教学成为美的教学,让小学古诗教学的课堂成为美的课堂,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美育。本文试从画面美、情感美、意境美、哲理美和语言美这几个方面来探讨小学古诗教学中审美教学的实现。[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语文是我们祖国文字在经过五千年积淀后形成的宝贵财富,是我们民族灿烂文化的体现。所以语文在我国的素质教育中一直有着不可撼动的重要地位。而在语文学习中,阅读又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也可以看出阅读对一个人的人生都有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师应该通过提高教学水平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7.
美育是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利用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形象性、可感性,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和创造能力。利用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性,提高学生的表达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美学规律可以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美的熏陶,从而提高欣赏水平和审美素质,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热爱生活,创造美好生活,达到我们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文章从感受美、构建美的形象、创造美几个方面浅谈了美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是语文课的重要内容之一.语文教师是美的使者,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感知美、鉴赏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创造美、表达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最终使学生获得积极向上和健康高尚的情操,成为具有一定审美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0.
网络教学已成为当前新兴的一种教学模式,在网络教学中,教师职能发生了转变,怎样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语文教学,语文网络教学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是值得语文老师思考的问题。本文试图从这几个方面对此做一点浅显的探讨,希望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的语文教学中,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层出不穷,但个性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更有助于教学的创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具备独立自主的教学个性教师的个性 有益于创造语文教学的艺术。教师有个性,才有语文教学的艺术。个性意识强,个性教学主动性明显,愈能有效地进行和指导语文教学。同样。个性意识越强烈,教学创新意识就越强烈,愈能创造地运用于语文教学艺术之中。独立自主的个性,是实施个性语文教学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肖慧 《科技知识动漫》2007,(9X):116-116
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意义重大,引领学生发现语文美是每一名中职语文教师的责任,教师应从根本上更新观念.明确责任并引导学生转变观念。同时应注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积极开展多样的课外活动,并采用正确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如同一颗闪亮的珍珠,从众多角度展现了美的不同风姿[1],蕴含着极其丰富、极其深刻的美学内容,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然而在现实语文教学中,教师面对着中考的要求,教学中注重对个别句子的赏析、分几步进行答题等要点的落实,课文中美好的形象和意境都被肢解得支离破碎,最终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低下[2]。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让学生学会发现美、欣赏美、鉴赏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14.
谢兆丰 《科技信息》2010,(35):I0310-I0310,I0353
当前社会,我国人文素质教育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笔者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语文教师,感觉到语文教师应该把人文素质教育当成一项长期而光荣的任务,把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关爱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在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的过程中,应该注重语文教学的艺术性。标题中的一心指匠心,喻课堂教学的艺术:一意指的是意识,即语文教师应该具备把语文课当成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课堂的意识。  相似文献   

15.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渗透、强化审美教育,帮助和指导学生充分感受美、正确鉴赏美、准确创造美,对于促进语文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指出,美是人类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改造世界、创造世界其终极目的是以美的方式、美的形态呈现出来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及各种媒体手段,通过恰当的途径,培养学生具有发现美的眼睛,培养锤炼学生的审美意识,从而促进学生审美意识的形成,进而提高学生欣赏关、创造美的能力,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本身应该是充满活力的,它生动、形象、有趣、直接面对活生生的人生与社会,按说学生不应该对语文厌烦,但事实上,语文可能是最令学生反感的一个学科,厌学情绪普遍严重存在,真正热爱语文的学生并不多,语文课得不到很多学生的欢迎。面对如此不尽人意的现状,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深感悲哀,怎样才能让语文课堂重新焕发生命活力,使学生重新爱上我们的语文课堂呢?  相似文献   

18.
张俊 《科技信息》2011,(17):266-266
语文教育教学应该是最快乐的,因为这里有美有爱。然而职业学校里的语文教师却是最郁闷的,因为目前职业中学中语文教学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教学模式与普通中学基本没有差别。学生的基础弱,老师恨;所学的内容无兴趣,学生烦。因此教和学都缺少热情。但另  相似文献   

19.
张琪 《海峡科学》2000,(3):55-55
车尔尼雪夫期基说过:"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语文科是一门集文学、艺术、历史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内涵.语文教材中的大多数选文是各类文体精品,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处处闪耀着美的光辉:那诗歌的意境美,散文的语言美,游记的自然美,小说戏剧的形象美等,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是美的使者,不仅要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传授语文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去发掘、品味、欣赏语文教材中浓郁的美学内涵,体现语文教学的独特风格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学科性质特点和理念的界定要求教育工作者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语文美育教育实则是审美期待——审美展开——审美弥漫的审美过程。依据审美心理学原理并遵循中学语文教育的自身规律,就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诱导学生入情入境,启发学生知情悟理以及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等问题,联系教学实际和具体作品进行阐述。肯定并强调审美心理过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在体验情感的基础上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感受到美的熏陶,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