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 一、必然性和可能性 1、身体发育、发达的主要因素 身体发育、发达的主要因素大体可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最终归结为遗传,人类的遗传因子,近者说是从父母那里继承来的,远者说,是继承了人类二○○万年的历史。决定人类进化的主要因素是两脚直立行走,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说:“这些猿类大概首先由于它们的生活方式的影响,使手在攀援时从事和脚不同的活动,因而在平地上行走时就开始摆脱用手帮助的习惯,渐渐直立行走,这就完成了从猿转变到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正是由于直立行走,解放了上肢,使之利于制造、使用工具,因而使大脑的重质增加,构造复杂化。人类从猿人,经过漫  相似文献   

2.
正从两栖类,到爬行类.再到鸟类和哺乳类,如今的陆地上到处都活跃着四足类动物的身影。无论是游水的青蛙,爬行的蜥蜴.飞翔的鸟儿亦或用双腿直立行走的人类.甚至是没有脚的蛇,都属于四足类动物。今天的四足类动物几乎已经遍布陆地上的各种生态环境.建立起一个多姿多彩的陆栖动物王国。但令人惊讶的是.这个陆地王国的历史并非起源于陆地.而是在水中。那么.我们这些四足类动物的祖先.是怎么从水中登上陆地的呢?  相似文献   

3.
封面故事     
《科学世界》2007,(7):8-8
人类遗传结构的百科全书;直立行走从树上开始。  相似文献   

4.
自从约五百万年前,物种演化使我们的老祖先能够直立行走之后,人类就开始越来越依赖视觉,而不是像很多依靠四肢爬行的动物一样依赖嗅觉。尽管如此,遥远祖先留传下来的优势并没有完全退化,人类还是保留着一定程度的嗅觉敏感性,作为认识外部世界的辅助手段。动物可以神奇地利用嗅觉接收信息、区分敌友,而人类也不逊色,去年发表在《欧洲人格杂志》的科学研究发现,人们能够利用嗅觉来识别对方的人格特征。闻香水味能识女人心弗罗茨瓦夫大学心理研究所收集了60名波兰大学生(男女各  相似文献   

5.
徐娜 《科技潮》2012,(5):68-69
在动物界中,直立行走是人类的独有的特殊行为之一。按理说,用四肢支撑身体更为稳当,人类为何要用两个下肢进行直立行走?千百年来,不少科学家研究过这个问题,然而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有关人类为何要直立行走的假说有很多,目前比较靠谱的假说有两个:觅食假说和节能假说。其实,这两个假说都与早期人类食物的匮乏有关。  相似文献   

6.
正走路的目的不是寻找朋友,而是享受孤独,因为孤独也可以享受,像面包和光线一样。为什么人类直立行走,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回答起来却很难。在远古时代,能够双足直立似乎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我们很少想到这么做有多么困难。达尔文曾经制作了一幅著名的人类从四足动物向双足直立行走的演变图,这幅图让行走看起来像自然的提升:首先开始弯曲脊背,上臂拖动,双足胆怯地碾碎地面的土块,然后慢慢伸直身体,盯着天空,开始计数星星和思考统治万物的上帝。但直立有什  相似文献   

7.
经过科学家考证,约在600万年前,原始人中的一个小类群从树上下来,在地面上直立活动。由此,他们的身体结构发生了一系列适应直立活动的变化,从而进入了人类的进化阶段。由于直立行走,人的手被解放出来,可以使用各种工具,而人的双脚则用来支撑身体、承担全身重量、走路等。手和脚从此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相似文献   

8.
脚的学问     
黄建民 《小学科技》2008,(12):10-13
今天,我们抬腿移步,似乎毫不费力,可是我们的祖先——古猿,却不是这样。古猿是靠手臂行走的臂行动物,它们生活在树上,主要靠上肢来上下攀援,左右移动。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它们被迫下了地,经过漫长的进化和痛苦的磨练,后肢终于演变成今天能够直立、可以负重、适宜远行的铁脚板。应该说,当我们的祖先迈步跨入"人"的门槛时,脚是立了大功的。  相似文献   

9.
人类起源与进化中的模糊问题及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人类起源的地点、时间、劳动工具 ,森林古猿下地后直立行走 ,语言、意识和劳动的出现等问题的模糊性及其原因进行了综合性的论述 .  相似文献   

10.
对人类起源地点、时间、劳动工具、森林古猿下地后直立行走,语言、意识和劳动的出现等问题的模糊及其原因进行了综合性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人类的返祖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你听说过返祖现象码?返祖现象是指在有的生物体上偶然出现了祖先的某些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现象。大家知道,人类是经过千百万年的进化,才一步一步地由低级动物演化到古猿→类人猿→人类的。人类的祖先四足行走,具有全身多毛、有尾巴、胸部或腋下多乳头等特征。如果人类胎儿在母亲体内孕育时,发育不正常,如胎毛不脱落,尾椎骨不退化、罗乳头不消失……就会出现返祖的某些特征。  相似文献   

12.
人类了解自身的起源与演化只能根据祖先遗骸形式的化石,这是人类祖先留下的信息库.非、亚大陆都具有适宜人类演化的自然环境,因此人类学界存在着非洲起源说和亚洲起源说。能人及其石制品的发现,标志着非洲不仅有两足行走的古猿,而且繁衍出制造工具的能人;同时,亚洲的青藏高原东部地区独有的地质背景、古气候格局和有机环境,为人类起源与演化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亚洲同样存在一个从猿到人的独自演化系统,巫山龙骨坡发现的巫山人,它同东非更新世能人处在同一水平上。这就标志着华夏大地有了Homo中的最早代表。  相似文献   

13.
刘明  王洪军  李永科 《科技信息》2012,(20):122-122
车模直立行走是要求仿照两轮自平衡电动车的行进模式,让车模以两个后轮驱动进行直立行走。近年来,两轮自平衡电动车以其行走灵活、便利、节能等特点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国内外有很多这方面的研究,也有相应的产品。在电磁组比赛中,利用了原来C型车模双后轮驱动的特点,实现两轮自平衡行走。相对于传统的四轮行走的车模竞赛模式,车模直立行走在硬件设计、控制软件开发以及现场调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俞彦  张朝霞 《大自然》2013,(4):20-22
地球已经有大约46亿年的历史。在地球生命演化的舞台上,曾经有无数生物闪亮登场,其中绝大部分先后出现并相继绝灭了。如果以直立行走作为人类出现的标志,最早的人类大约出现在400万年前,因此,人类与地球生命大家庭的绝大多数"前辈"无缘相识。然而,这些"前辈"生物并非全部消失得无影无踪,在漫长的地球历史中,总有一些生物的遗体或遗物因为偶然的机会,以化石的形式保存在地层中。通过研究化石,人类逐渐认识了一位又一位"前辈"。随着化石资料的不断积累,古  相似文献   

15.
《甘肃科技纵横》2001,30(3):5-8
我们的地球和我们多彩的生活中充满了神秘的现象和未知的谜团.有些重大的谜团自我们远古的祖先开始行走时就萦绕在人类心头,而另外一些则是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而新涌现出来的--以下七个悬念,人们一直没有能够给出确定的答案.  相似文献   

16.
于欢 《青年科学》2013,(11):42-43
从前大脑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是它们驾驭着人类祖先在动物界中并不强壮的身体走出非洲,走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为了生存,人类每天平均大约要行走20公里。甚至有学者认为人类之所以进化得到比其他动物更聪明的大脑,就是因为人类在不停地运动、行走中不断地解决问题。人类虽不健壮也不够速度,但人类可以称得上最有耐力的动物,可以不停地奔跑,要知道有学说认为人类曾经是靠着不停奔跑使得猎物精疲力竭而获得食物的。  相似文献   

17.
火山岩整整守护了它们达300多万年之久。今天,在坦桑尼亚利特里地区发现的化石脚印向科学家们揭示,就是在这片土地上,人科是如何开始用双脚直立行走的,此时,人类起源的序幕也被缓缓地拉开。  相似文献   

18.
《少儿科技》2013,(1):27-27
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的重要标志。但至今没发现这一过渡环节的化石证据?  相似文献   

19.
迄今为止,人类的祖先被认为东非古猿,但本文以一种新思路和新观点、新方法提出了人类的祖先是东非湖岛水猿,并从九个方面说明东非古猿从东非大裂谷各带一些湖岛上进化为人的过程,即人类之祖——湖岛水猿。  相似文献   

20.
健脚可延年     
著名的人类学家克拉克·豪危尔说:“用脚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的关键。脚,使人类摆脱低级的境地,成为万物之灵。”然而,现代社会的人却经常过着“坐着做事”、“以车代步”,不需用脚的生活,致使各种现代病丛生;越发达的国家,这种病越为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