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套筒冠义齿用于牙周病患牙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建立套筒冠义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牙槽骨有不同程度吸收时基牙和基托下支持组织所受的应力,并将缓冲型与非缓冲型套筒冠义齿进行比较,为套筒冠义齿用于牙周病的修复治疗提供依据.与非缓冲型套筒冠义齿相比,缓冲型套筒冠义齿对垂直向加载时基牙支持组织及基托下支持组织的应力较小,而且应力在基牙及基托下支持组织的分布更为均匀;随着牙槽骨吸收程度的增加,基牙及基托下支持组织的应力增加,但缓冲型套筒冠义齿可降低其增加幅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比较仅由天然牙支持的套筒冠覆盖义齿和种植体-天然牙联合支持的套筒冠覆盖义齿修复下颌多数牙缺失时基牙、牙周膜、牙槽骨、义齿及义齿下黏膜的应力分布情况.方法: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法,建立2个生物力学模型:仅由2颗尖牙支持的套筒冠义齿修复下颌缺失牙模型(Model 1)和由种植体-天然牙联合支持的套筒冠义齿修复下颌缺失牙模型(Model 2),在垂直载荷下分析比较2种套筒冠义齿基牙、牙周膜、牙槽骨、义齿及义齿下黏膜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与Model 1相比,Model 2中基牙的位移、基牙及其周围牙周膜、牙槽骨、修复体及修复体下方的黏膜所受的应力均减小,而种植体所受的应力较大.结论:在游离端缺牙区补充性地植入2枚种植体,并与天然牙联合支持套筒冠义齿对多数缺失牙进行修复,可保护余留牙及其周围支持组织,可减轻修复体所承担的应力,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来说是一种有价值的修复手段.  相似文献   

3.
10例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性附着体义齿应用于口腔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来本院就诊的10例牙列缺损患者,利用口内余留牙或残根残冠,安置磁性附着体进行覆盖义齿修复,并对义齿的固位、咀嚼、修复体使用情况的满意度以及义齿应用后出现的问题随访观察3年。结果:10例患者18件磁性附着体中,两颗基牙出现龈炎,未发现继发龋、基牙松动、义齿折裂、根面板脱落,所有覆盖义齿固位效果满意。结论:磁性附着体义齿不仅改善了传统全口义齿和复杂可摘局部义齿固位欠佳、咀嚼效率偏低的情况,并且由于其具有美观舒适,不传递侧向力,保护基牙,患者取戴方便等优点,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铸造支架可摘局部义齿固位体类型与基牙健康的最佳设计方案。方法:选择2001年9月—2003年1月的100例患者100件义齿,根据余留牙的牙周、牙龈情况、松动度、牙槽骨吸收等情况来确定基牙,根据基牙的健康情况来选择固位体。结果:应用基牙菌斑指数、牙周牙龈情况、松动度、牙槽骨吸收情况来确定基牙,然后选择固位体。结论:根据基牙的健康状况来选择固位体是一种铸造义齿修复设计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探讨活动义齿对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口腔健康及炎症反应的影响。选取小陇山林业实验局职工医院2019年1月-2020年5月收治的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14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73例,予以圆锥型套筒冠活动义齿修复,对照组73例,予以传统固定义齿修复。比较两组基牙健康状况、炎症反应水平、修复后美观、语言、咀嚼、舒适和固位等五项功能的满意度情况以及残疾、社交、心理和生理等各方面障碍、心理不适、生理性疼痛及患者的功能限制等7项生活质量情况。研究组基牙健康状况有效率为80.8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7.26%,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治疗后2h、24h的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满意度低于研究组(P0.05)。活动义齿应用于牙周病伴牙列缺损修复治疗的效果显著,患者口腔健康及炎症反应水平显著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探讨成人上前牙区牙列间隙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成人上前牙区牙列间隙利用可摘局部义齿修复[1]、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2]、烤瓷熔附金属冠桥修复[3]、上前牙区牙列间隙的正畸治疗[4]等不同方法的应用进行比较.结论:上前牙牙列间隙的关闭应根据当地医疗条件、医务人员的技术力量、病人的口腔条件及经济能力来决定.首选正畸结合烤瓷冠桥修复的方法,如果患牙条件适合,可以直接烤瓷全冠修复;如果没有烤瓷条件,或患者不愿磨牙,可以选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在条件较差的边远地区,仍然可以采用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对比3种可摘局部义齿修复重建肯氏I类缺失牙列的生物力学效果,对中国力学虚拟人数据库中现有模型进行改建,以此为基础形成三臂卡环固位、RPI卡环固位和种植体支持的RPI卡环固位3种不同方案的几何及有限元模型,导入ABAQUS6.5 1完成相应有限元分析,采用垂直载荷和斜向载荷,较好地模拟了口腔咀嚼过程.分析结果表明,RPI卡环固位义齿对抗垂直载荷与斜向载荷能力均优于三臂卡环固位义齿;有种植体支持的RPI卡环固位义齿对抗斜向载荷能力优于无种植体支持的RPI卡环固位义齿.  相似文献   

8.
牙列缺损修复的三维几何仿真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头颅标本的CT数据出发,将二维数据转化为同一坐标系的三维数据表示.在三维造型软件中生成上、下颌骨和所有牙齿的三维曲面造型和实体造型,并生成独立的单元造型.在上、下颌骨及所有牙齿模型的基础上,对牙列缺损修复中常用的卡环、基托和固位体进行三维实体建模,建立了修复所用的单元模型库;按照肯氏分类,在单元模型库的基础上,对典型的缺失病例的修复过程进行几何仿真,得到修复后完整的几何模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牙列缺损患者行可摘局部义齿和金属烤瓷固定义齿修复的主观感觉.方法 对23例戴用可摘局部义齿,后又行金属烤瓷固定义齿修复患者作金属烤瓷固定义齿修复前和修复后问卷调查.结果 与可摘局部义齿相比,金属烤瓷固定义齿在咀嚼功能、舒适、固位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别(P<0.01).结论 金属烤瓷固定义齿修复能更好地提高口腔功能,满足患者需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正畸治疗,为义齿的修复治疗创造良好的必要条件,使义齿不论在功能及美观上都能达到满意效果。方法利用正畸方法对牙列缺损伴错[牙合]畸形患者进行修复前的正畸治疗。结果62例病例经正畸与义齿修复的联合治疗,均达到较理想的临床效果。结论对于牙列缺损伴错[牙合]畸形病例,该方法能够实现最大限度的美观、功能及稳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下颌前牙双端固定桥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为分析下颌前牙固定桥的生物力学特征提供数字模型。方法:采用正常人的下颌骨标本,进行CT断层扫描得到包含下颌前牙的35幅图像,通过计算机图形转换软件和3D建模软件获取图像的边界信息,应用ANSYS有限元建模模块处理。建立了包括牙齿、牙周膜和牙槽骨固定桥修复前及修复后的几何模型和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固定桥修复后。有限元模型包括牙体、牙槽骨、牙周膜在内共41648个节点,27269个单元。结论:CT辅助有限元建模技术能精确建立下颌前牙及其支持组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相似文献   

12.
该文利用螺旋CT和图像数字化处理技术对活体牙齿 -齿槽骨结构进行几何重建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三维实体有限元建模。对齿槽骨磨损程度不同的 3种结构进行了力学研究 ,分析了多种矫正载荷与牙齿 -齿槽骨结构位移、应力之间的关系 ,认为需要的矫正载荷与齿槽骨磨损程度有关 ,且载荷形式和作用点对矫正结果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基于CT图像建立人体足部骨骼三维有限元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讨论了建立人体足部骨骼有限元模型的必要性;针对其形状复杂、数量多、体积小和关节多的特点,分析探讨了基于2 mm层厚的CT图像建立人体足部骨骼三维有限元模型的主要途径。介绍了从CT扫描图像提取骨骼边缘轮廓数据,再分别采用不同的CAD软件建立骨骼轮廓线模型和三维实体模型,最后在ANSYS中建立完整的三维人体足部骨骼有限元模型的过程和结果,并且讨论了利用IGES文件实现不同软件之间的模型转换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通过正畸的方法牵引阻生的智齿,增强义齿的固位力.方法:通过手术暴露下颌阻生齿,在阻生齿上粘贴正畸附件,利用微螺钉种植体正畸力牵引阻生齿到合适的位置,把固位力不足的游离端义齿修复,转变为固定义齿修复或是双端均有基牙的可摘义齿修复.结果:通过5例利用正畸的方法牵引阻生的智齿到适合的位置后,进行固定义齿修复或可摘义齿修复,经过2~3年的临床观察,义齿固位良好,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利用正畸的方法牵引阻生的智齿,使无用的阻生齿成为有用的基牙,显著改善了义齿的固位力,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用于机器人全口义齿制作的排牙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机器人辅助操作,实现全口义齿制作中的定量排牙,根据口腔修复专家给出的全口义齿形态匹配数学模型和刚体的空间位姿变换原理,设计出符合口腔修复医学要求的排牙算法,同时融合了口腔修复专家的排牙经验,该算法能够根据患者的无牙颌形态参数,计算出适合该患者的全口义齿中各人工散牙的相对位姿关系,应用实例表明该算法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6.
用层切法反求牙冠(牙合)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 CT、核磁共振等断层扫描方法对牙齿进行反求时 ,受到硬件技术的限制 ,难以得到足够的轮廓数据 .故先对牙齿实物进行塑料模型、层切模型的制作 ,对层切模型进行铣削 ,并取得每层断面的图像 .将所得图像转换为数字形式 ,并将结果与牙体其他部分的 CT数据拟合 ,得到了牙齿的整体的数据 .依据所得的整体数据得到牙齿的曲面和实体造型 ,在曲面和实体造型的基础上 ,进行了造型快速原型实体复制和有限元分析等工作 ,为后续建立修复方案库等完成了前期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下颌后牙单端固定桥及其支持组织修复前后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以人类正常牙列完整的下颌骨标本为建模基础,采用CT扫描技术,利用AutoCAD与ANSYS软件建立左侧下颌后牙单端固定桥及其支持组织修复前后的几何模型和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构建的下颌后牙单端固定桥修复前后的几何模型接近中国人牙齿的实际尺寸.修复前、后牙体、牙周膜及牙槽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划分为142 640个节点、101 938个单元和168 756个节点、119499个单元.结论:采用CT扫描技术,结合AutoCAD与ANSYS软件所建模型结构层次清晰、单元划分精细,具有良好的形态相似性和还原性,能够满足模拟加载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文通过临床复查,观察评价25例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的修复效果.方法:对应用磁性覆盖义齿修复的患者进行复查,共20例患者,25例磁性附着体,观察附着休和基牙以及义齿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对义齿固位效果满意,发生基牙缘龈炎6例,磁体脱落2例,衔铁根帽脱落1例.结论:磁性附着体能够改善局部覆盖义齿的固位与稳定,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上发现基牙缘龈炎、脱落等问题,需要对症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