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正>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设有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和材料加工工程三个学科方向,现有教授9人,副教授8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4人,45岁以下的9人,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入选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计划1人。该硕  相似文献   

2.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西安理工大学创建最早的院系之一 ,1 995年系改院。学院现设三系一中心 ,即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材料物理与化学系及材料实验中心。学院设有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 3个学科 ,从事材料设计、材料成型、粉末冶金、材料表面改性及热处理、材料物理和化学性能等的研究 ;这 3个学科均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其中材料学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 ,现有教师 4 9名 ,实验工程技术人员 1 2名 ,其中教授 7名 ,副教授 2 2名 ,高级工程师 5名 ,讲师和工程师 2 …  相似文献   

3.
《科技潮》2000,(2)
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始建于1960年。1997年,北京工业大学正式组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并按一级学科招收本科生,逐步按新调整的二级学科培养研究生。目前该学院拥有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和材料物理化学硕士授权点,拥有材料学博士授权点,并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和项目博士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1992年以来一直是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也是我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近5年来,先后投入建设经赞12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4.
《科技潮》2006,(10):F0003-F0003
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科成立于1960年。经过4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特别是1992年列入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1995年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以来,材料学科有了长足的进步,取得显著成绩。目前本学科拥有材料学国家重点学科.3个硕士学位点、3个博士学位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新型功能材料国家部委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材料评估中心等。  相似文献   

5.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西安理工大学创建最早的院系之一 ,1 995年系改院。学院现设三系一中心 ,即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材料物理与化学系及材料实验中心。学院设有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三个学科 ,从事材料设计、材料成型、粉末冶金、材料表面改性及热处理、材料物理和化学性能等的研究。三个学科均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材料学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学院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 ,现有教师 4 9名 ,实验工程技术人员 1 2名 ,其中教授 7名 ,副教授 2 2名 ,高级工程师 5名 ,讲师和工程师 2 7名。国家级和省、部…  相似文献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各方面专家推荐提名的基础上 ,经酝酿、讨论 ,选出了第八届学科评审组专家 .我校有 7位教授 ,见下表 :姓 名工作单位所属科学部所属评审组曲晓飞大连理工大学管理科学部管理科学与管理工程杨锦宗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科程耿东大连理工大学数理力学邹积岩大连理工大学电磁系工程与材料学部电工学牛德芳大连理工大学电子系信息科学部自动化Ⅰ学科李锡夔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工程与材料学部建筑环境与结构工程王永学 大连理工大学海岸与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工程与材料学部水力学我校7位教授担任第八届学科评…  相似文献   

7.
<正>奚新国教授,1970年6月出生,江苏大丰人,199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硅酸盐工程专业;分别于1999年、2003年获得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2006.3—2007.3赴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做访问学者。2015年晋升为教授,现任化学化工学院院长。是江苏大学、常州大学、安徽科技大学、苏州科技大学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承担"Introduction to Materials"(材料概论双语课程)、"生态环境材料"、"材料工程基  相似文献   

8.
葛岭梅 ,女 ,62岁 ,材料工程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西安科技学院矿产研究所所长 ,陕西省电子学会纳米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西安科技学院新材料工程系的创始人、矿物加工工程硕士、博士学科和材料学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煤炭学会陕西煤转化研究会委员 ,中国化学学会会员。葛岭梅教授 1964年 7月毕业于西北大学化学系。2 0世纪 70年代开始激光器件和可控硅材料的研究工作 ,随后以矿物深加工为主要方向 ,研究了多种矿物超细粉体的性能 ,开发出了得到广泛应用的一列新型涂料 ,经济效益显著。 1984年开始洁净煤技术及煤炭自燃防灭火技术与…  相似文献   

9.
材料科学的一个新生长点——生态材料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材料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生态材料学的概念,即生态材料学的关于材料及材料循环过程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其目的在于使材料在满足所需性能的前提下,具有优良的生态环境协调性。分析了生态材料学的基本思想和主要研究内容,给出了环境负荷表达式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新判据。以铝合金熔体纯净化生态处理工艺为例,指出了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黄在银(1952-),湖北巴东人,教授,硕士生导师,材料学科带头人,广西民族大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纳米科技研究所所长,广西大学兼职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生物与材料的热力学与热动力学,纳米材料的合成与应用以及纳米科学技术史研究。主持参与国家、省部级等各  相似文献   

11.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3):F0002-F0002,F0003
材料学博士点隶属于湖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三个湖北省重点学科(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一个材料学博士点,一个一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授权点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硕士点,建有高分子材料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高分子材料中试基地、铁电压电材料与器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该学科点现有中级职称及以上人员37人,其中博导15人,教授16人,具有博士学位者2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2人,国家和省部级专家1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入选3人,湖北省学科带头人3人,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6人,湖北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4人、学术骨干5人。该学科点近五年承担科研项目120多项,其中国家及国务院各部门项目1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承担的科研项目的经费合计近2000万元,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SCI、EI、ISTP收录1511多篇,出版学术专著10部,获国家级奖1项,获省部级奖14项,获得发明专利6项,科研成果转让16项,直接经济效益2461万元,该学科点现有在读硕士生117人,博士生20人。材料学博士点现已形成具有显著特色的四个研究方向:多相多组分高分子材料、聚合物乳液、精细复合材料及铁电压电材料多相多组分高分子材料方向: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高阻隔性高分子材料、生物降解塑料、聚合物粉体等新材料的制备、成型工艺及应用研究。重点研究内容是:多相体系的增容技术研究、成型工艺与相态结构的关系研究、全生物降解塑料的制备技术、聚合物粉体的制备及涂装工艺研究该方向轿车用热塑性弹性体产品开发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EPDM/PP热塑性弹性体制备新工艺及高阻隔性尼龙/聚乙烯积层材料获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承担完成国家“863计划”项目2项,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项目1项,湖北省及武汉市科技攻关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6项:发表期刊论文56篇,SCI、EI收录近30篇,取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鉴定成果2项。本研究领域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主要研究人员曾应邀前往美国、法国、韩国等国家和台湾地区进行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2.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8,28(6):F0003-F0003
一、学科带头人简介 张一兵,男,1963年生,江西上饶人,工学硕士,教授,江西省青年骨干老师。主要从事无机纳米材料合成、结构表征、光化学性能及其应用研究,解释材料结构与性能的相互关系及电化学过程机理。共在《硅酸盐学报》、《材料热处理学报》、《材料导报》、《功能材料》、《材料科学与工程》、《硅酸盐通报》、《科技通报》、《化学世界》等SCI、EI、CA等收录源期刊、CSCD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及其它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O多篇;申请并完成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课题及上饶师范学院科技和教研立项课题等多项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知识图谱这一最新的科学计量学技术方法应用到我国材料工程学科中,通过将两门学科(材料学和焊接学)作为研究对象,全方位的构建两门学科的共词知识图谱,以此来凸显两个学科的研究热点、研究趋势及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是烟台大学进入21世纪后,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在整合校内原有资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新兴学科.经过近五年的发展,该学科已形成涵盖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2个本科专业,一个材料学硕士学位授予点的比较完整的教学与科研架构.  相似文献   

15.
20 0 2年 5月 2 3~ 2 4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学部水利学科组织 ,在河海大学召开了“土体变形新理论与大型工程实践对比研究”前沿研讨会 .来自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和河海大学等 1 0多所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 50多位专家和教授参加了会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学部水利学科主任李万红教授出席了会议 ,清华大学沈珠江院士、河海大学殷宗泽教授和刘汉龙教授主持了会议 .会前由 3位主持人编辑了 2本会议交流材料 :《土体变形新理论与大…  相似文献   

16.
正"绿色低碳建筑节能与材料技术"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研究中心)依托湖南省"双一流"学科"土木工程"应用特色、湖南省"双一流""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优势于2018年组建而成。参建单位有湖南金海钢结构有限公司、湖南恒运建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湘潭市规划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工程研究中心现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是湖南大学李念平教授,现任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为李小华教授。  相似文献   

17.
生物材料的应用及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材料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发展迅速。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药物材料等相关领域。生物材料学同时又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既属于生物学,同时又属于材料学,极具发展前景。综述了生物材料学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盐工学人     
焦宝祥教授,1963年生,江苏兴化人,1984年7月毕业于南京化工学院硅酸盐系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专业,1999年7月获得南京化工大学材料学专业硕士学位,2004年12月获得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专业博士学位。2005年晋升为教授,现任盐城工学院材料学院功能与信息材料系主任。焦宝祥教授在盐城工学院从教22年期间,先后主讲了胶凝材料学、建筑材料与试验、混凝土学、防水材料、保温材料、土木工程材料、特种陶瓷、功能与信息材料等理论课程,承担了多门课程实验、综合实验、认识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其认真总结教学规律,钻研教学艺…  相似文献   

19.
黄在银(1952-),湖北巴东人,广西民族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广西大学兼职教授,广西民族大学新世纪首批学科带头人,现任广西民族大学材料学科带头人、广西民族大学纳米科技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矿物纳米材料、松香基纳米聚合物材料、松香分子印迹高分子材料研究,应用于环境治理、农用杀虫杀菌、天然产物吸附分离、CO2-CO光电纳米催化转换能源利用等;  相似文献   

20.
“生物医学材料学”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是生物学、医学以及材料学等学科为主的多学科交叉融合课程。由于该课程具有内容多、涉及面广、交叉性强等特点,缺乏有效的兴趣激发平台,导致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不足,影响教学效果。该文从应用角度入手探讨“生物医学材料学”并提出通过构建组织再生动物实验作为激发生物医学材料学本科生创新兴趣的教学探索,让学生切实感受生物医用材料的魅力,以及通过动物手术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实验动物伦理意识,激发对“生物医学材料学”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同时,通过构建生物医学材料相关虚拟仿真实验室以及将人工智能技术用于生物医学材料的设计教学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