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TD-LTE中继作为无线蜂窝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具有提升小区边缘用户吞吐量,扩展网络覆盖以及提供高速无线回传链路的能力.爱立信作为TD-LTE中继技术的领导者开发了"TD-LTE游牧中继"带内中继试验系统,接入链路完全兼容3GPP TD-LTER8协议,使TD-LTE中继能够放置于不同的地理位置,使用商用或者预商用终端对中继部署的外场无线环境及性能进行试验,对TD-LTE在外场部署的特点和性能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中对游牧中继在无线网络中的性能以及无线回传信道进行了场外研究测试,通过TD-LTE在外场测试中的性能分析对TD-LTE中继的现场部署给出了位置及天线朝向等方面的建议,本文研究中发现TD-LTE中继在非直视类型的回传链路环境下对小区边缘的吞吐量仍然具有极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建筑工地所使用施工升降机的应用要求,利用新兴的 ZigBee无线技术设计了一种新型楼层呼叫系统.该系统使用 CC2430无线单片机,并对2.4GHz高频天线和 PCB制板进行了良好的设计,可应用于恶劣的工业环境中,同时减少了布线带来的困难.通过现场试验,得出该无线楼层呼叫系统能有效实现复杂网络组建和数据通信功能,具有安装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无线餐饮点菜设备发展的基础上,给出了主题的应用背莆。硬件电路中选择了Integration公司低成本的IA4421芯片作为无线通信电路的主芯片,并设计了通信圉件程序。当多个无线餐饮点菜终端与主机通信时,通过简化Modbus协议使之应用于此半双工系统。实验证明,此无线解决方案稳定可靠,现场效果非常理想。  相似文献   

4.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技术,能够实时监测、感知和采集各种环境或监测对象的信息.传感器多节点协调的自身定位是各种应用的基础,论文深入分析并比较了在无线传感器网络领域中有代表性的三种分布式定位算法(Bounding box、Euclidean和Robust position),并在OMNET++平台上做了性能的仿真检验;实际仿真结果上,对各定位算法的性能作了分析,并对各算法的应用环境给出了建议;对Robust position算法的改进提出了建议,并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的未来研究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可同时检测神经电生理信号和电化学信号的无线双模神经信息实时检测系统.系统由双模神经信息检测模块、控制模块、无线发射和接收模块以及上位机显示软件组成,其电流和电压分辨率分别为0.06nA和0.6μV.为验证系统性能,分别进行了电生理实验、电化学实验以及双模联测实验.利用模拟神经信号发生器进行电生理信号检测获得了信噪比可达S/N=11的神经动作电位.在抗坏血酸溶液的电化学实验中,以实验室自制的平面电极做工作电极,在0~285μM的浓度范围内电流响应的相关系数为0.99036.最后结合基于LabVIEW的上位机软件进行了双模联测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成功实现了双模神经信息的无线检测.  相似文献   

6.
风力发电冷却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风力发电机单机容量的逐步增大,发电机内各部件的散热量也将大大增加,如何有效解决发电机的温升瓶颈,已成为风力发电机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首先对风力发电的原理与结构进行了综述,分析了风力发电机运行过程中热量产生的部件和原因,介绍了目前风力发电机组所采用的冷却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对下一代大功率风力发电机冷却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TD-SCDMA系统无线资源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对该系统的动态信道分配算法进行研究.为了适应多业务资源管理,本文在已有的DCA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共享DCA方案,根据方案流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验证,并与移动边界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在语音业务阻塞率、数据业务掉包率和系统吞吐量等方面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通过测试玻璃样品的荧光光谱,分析和判断出玻璃产生荧光的原因,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并指出该玻璃可能产生荧光的波长。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小世界特性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簇级拓扑算法,引入Temple University吴杰教授提出的UCR(unequal cluster-based routing)机制,靠近基站簇尺寸变小,解决基站附近网络耗能过多的热点问题.通过OPNET对构造的簇级拓扑结构进行仿真,当超级节点数目增加到6~18时,平均路径长度降低,路径长度变化率降低,节能曲线变化率升高,能耗降低效果显著.仿真实验还表明,本文提出的具有小世界特性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簇级拓扑结构对随机攻击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具有很好的生存性能.复杂网络理论中的小世界网络具有较大的聚集系数和较小的平均路径长度,通过在原有网络中添加超级节点,形成能与sink节点直接通信的捷径,可以降低网络平均路径长度和能量消耗.目前小世界特性用于WSN的研究中,尚未考虑到sink节点附近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半双工(half-duplex,HD)无线系统利用正交的时隙进行信号的发送和接收,造成无线频谱资源的极大浪费.而全双工(full-duplex,FD)通信技术以其链路容量倍增及其潜在的频谱资源利用率提升能力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将全双工与半双工的模式性能进行比较,详细列举了现有全双工技术的优缺点.作为全双工系统的核心难题,自干扰(self-interference,SI)消除技术可以采用两类主要技术加以实现:被动自干扰抑制和主动自干扰消除.本文对相应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此外,针对复杂时变的无线频谱环境以及动态变化的无线网络结构,本文讨论了全双工媒体接入控制层(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协议的设计.本文还进一步论述了实际系统环境下的全双工算法设计与实现,包括中继网络编码、中继选择以及动态资源分配等.最后,本文对全双工通信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并总结全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