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卫平  何芬奇 《科学通报》2004,49(19):2024-2024
通过电子问卷调查和比较了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澳洲、北美、欧洲等地区科学家的生活方式、心理状态以及与工作紧张相关联的各种疾病的发病状况。61%的问卷回收率显示全球科学家对类似问题的高度关注。比较发现, 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科学家正承受着较高的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2.
小岛蟹世界     
《大自然探索》2009,(6):5-5
2006年,来自全球的科学家参与了一项特别的远征计划,就是在南太平洋岛国瓦努阿网的偏远小岛埃斯皮里图·桑托及其周围地区搜集10000个不同的物种。  相似文献   

3.
2007年5月,一个猎人在俄罗斯北极地区发现了一具雌性猛犸幼崽的尸骸,科学家用这个猎人的妻子的名字将它命名为“柳芭”。由于最后的安息地很可能是一处水沼,柳芭的尸骸在缺氧环境中历经37000年而得以完整保存下来——除了露在外而的尾巴和部分皮毛。科学家估计,柳芭死时才3~4个月大。通过CT扫描,  相似文献   

4.
国际科学家组织预言,2100年全球平均温度可能上升华氏2-11度,海平面可能上升2英尺。科学家甚至推测,其后果将造成地球自转的速度稍稍加快,正在后退的冰川也将消失。一些地区在发生大规模水灾的同时,另一些地区将遭遇严重的干旱。继后,人类将面临普遍的水源缺乏,  相似文献   

5.
1908年6月30日,俄罗斯西伯利亚的通古斯地区发生神秘大爆炸,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00枚当年美国扔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覆盖2000平方千米的大约8000万棵树木被毁倒塌。由于事发贝加尔湖以北的极度偏远地区,所以这次惊天大事件的目击者寥寥。不过,科学家一直怀疑当时是一颗彗星撞击地球造成了大爆炸。俄罗斯科学家近日宣布,他们已经找到确凿的证据,  相似文献   

6.
《大自然探索》2007,(9):5-5
它是全球最大和最不同寻常的龟种之一,科学家以为它很可能已经灭绝,但最近却惊喜地在柬埔寨湄公河附近发现了它的踪迹。它——就是以其柔软的龟背和流线型体形而闻名的坎特巨龟。科学家已经决定把湄公河的这一无污染地区作为坎特巨龟的重点保护区,以拯救这一严重濒危的稀有物种。  相似文献   

7.
《大自然探索》2008,(2):5-5
1908年6月30日,在俄罗斯西伯利亚西部人烟稀少的通古斯地区上空,曾发生过巨型火球大爆炸的灾难性事件,爆炸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5颗美国当年投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这次爆炸将2000平方千米的森林夷为平地。事件发生后,许多科学家相继对该地区进行过调查,但始终未能找到这个火球(很可能是一颗小行星或者彗星)的残留物。最近,意大利科学家最近宣布,他们终于在通古斯河附近的一个湖泊的底部发现了那次爆炸的撞击地点。元素分析等技术手段证实,他们的这一发现应该是准确的。  相似文献   

8.
从1990年开始,一家名为“保护国际”的国际环保组织开始派出科学家到人迹罕至的地区进行物种调查。  相似文献   

9.
夏威夷苍蝇     
《大自然探索》2005,(8):44-45
科学家对夏威夷群岛上发现的1000多种苍蝇进行了染色体对比等研究,发现这些种类众多的苍蝇很可能只拥有一个(最多两个)共同的祖先。而这1000多种苍蝇几乎已经占到世界其他地区苍蝇总数的25%。再考虑到夏威夷群岛的陆地面积如此之小,从地质形成的角度看又是一片新生成的陆地,所以夏威夷苍蝇的多样性实在是令科学家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10.
尽管近期痛失2枚火星探测器,美国航空航天局(NAS)仍然拟定了新世纪太阳系空同探索总体规划——新世纪前15年,科学家将致力查明太阳系及其行星诞生初期的情景,以及地球如何演化出现适合生命繁衍条件的。其他空间探测器将在火星、木星以及土星这类有气体环绕的巨大行星和卫星上着陆,探查现在和过去的生命迹象。在掌握充分的科学资料后,科学家就有理由在月球、火星和一颗仅为半个月球大的塞拉斯(C叶四川、行星表面创建一系歹1空间前哨站。太空遥远的距离和恶劣的生存条件无疑将阻挠人类前往太阳系其他大部分边缘地区,所以科学家将依…  相似文献   

11.
今年夏季,由全球变暖引发的热浪横扫全球广大地区。科学家预计,这样的酷热天气来来还将加剧,直到本世纪中期,每隔一年欧洲的夏季都将比曾经热死2万人的2003年还要炎热。而人类的活动已被证实是导数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黄河、长江、澜沧江是我国的三条重要的河流,均发源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其河源地区通称为“三江源”地区。这里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冰川林立,河流纵横,湖泊众多。这里北有昆仑山,南有唐古拉山,两条山脉的余支,在玉树地区纵横交错,绵延数千公里,蕴育了无数的大小河川。据科学家测算,黄河总水量的49%,长江总水量的25%和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来自这一地区。因此这里素有“中华水塔”之美称。这一地区又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喜马拉雅旱粮等70多种青藏高原特有动物在这…  相似文献   

13.
《大自然探索》2005,(3):7-7
一项新的遗传学研究结果表明,全球最小的鹰种之一在“移民”新西兰岛之后,竟然迅速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掠食鸟之一。这种鸟就是曾经独霸史前新西兰天空、但如今早已灭绝的哈斯特鹰,其翼展超过3米。为了寻找哈斯特鹰的起源,科学家从已有两千年历史的哈斯特鹰骨骼化石中提取遗传物质DNA(脱氧核糖核酸),并把它与来自该地区的其他掠食鸟的基因作比较。科学家们惊奇地发现,  相似文献   

14.
《大自然探索》2009,(5):4-4
科学家最近宣布,在2008年8月至9月的一次考察中,他们在澳大利亚北部偏远的阿恩赫姆土著地区的岩居里发现了数千幅奇异的土著岩画,其中包括帆船、海轮和双翼飞机等。这些岩画被称为“全球最重要的岩画艺术”,这是因为它们显示了当地土著人跟外面世界的接触。  相似文献   

15.
《大自然探索》2006,(9):7-7
为未来作打算一直被认为是人类智力的一个典型特征,但是科学家最近发现,至少还有猩猩及倭黑猩猩(产于非洲刚果河以南地区的一种类人猿)也懂得“未雨绸缪”。科学家通过一系列实验来探察这些类  相似文献   

16.
澳大利亚发现新的致命病毒最近,澳大利亚科学家报道他们发现了一种新的致命病毒,并在“科学”杂志上作了描述。去年9月,在布里斯班附近的昆士兰地区好几个农场的14匹马死于这种病毒,还有一位澳大利亚的驯马人在试图抢救这些马匹时也死于这种病毒。在报告疾病后的仅...  相似文献   

17.
对于北极地区的气候变化研究,打乱了科学家预报气候的计划——科学家了解到的北极气候变化要比预想的快——因此不能期望计算机程序根据今天的气候条件来预报明天的气候变化.4月中旬,<自然>杂志刊登了有关这一挑战的评论,而在这一评论中的样本就是格陵兰岛.  相似文献   

18.
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我读到这样一则报道,我国一位科学家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时,心中不免产生许多遗憾和反思,中国科学家真的与诺贝尔奖无缘?当然这不会永远如此。相信有这样的一天,让全体炎黄子孙扬眉吐气,这就是中国本土的科学家走上诺贝尔奖领奖台。我们企盼这一天能早日到来。 在当今世界科学的诸多领域,中国科学家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为各国科学家所公认。但总的来说,我们与世界上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在某些方面差距还比较大,这是事实。但是,中国科学家的原创思想常常又是超前的,这对于取得诺贝尔奖又是非常有利的。如果这…  相似文献   

19.
余工 《知识就是力量》2004,(12):45-45,47
正当全人类同艾滋病殊死搏斗难分难解之时,在非洲中部地区,科学家从居民饲养的灵长类动物中,检测到一种新型的SIV病毒.它与HIV同宗,科学家称它为第二类艾滋病,在人与灵长类动物的亲密接触中,SIV的感染有一触即发之势.科学家们惊呼:警惕第二类艾滋病!不能让HIV的悲剧在人类社会重演.  相似文献   

20.
这幅艺术效果冈描绘了一种生活在大约8000万年前的巨型素食性恐龙(图中左一及左二)。最近,科学家在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亚地区发掘出了这种身高相当于四层楼房的庞然大物的骨架化石,同时发现的还有鱼、鳄鱼形爬行动物、翼龙、镰刀龙(一种爪子像镰刀一样锋利的肉食性恐龙)及大量植物化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